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统天下-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了李东阳的话,孝宗陷入了沉思,李东也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担心大明也出现“沙丘之变”这样的事情,那样的话无疑会动荡国本

如果他现在把皇位传给朱厚照,自己退位做一个太上皇,那么到时候大明的势力必然会分为两方,一方是仍然跟随自己的,另一方就是跟随者朱厚照的如果最后没有出现双方反目成仇的情况还好说,但是一旦两人最后由于自身原因或者受属下连累而反目了,那么到时候大明可有的乱了

李东阳站在那里也不说话,现在就等着孝宗的反映了,只要孝宗一开口他便可以判断出孝宗最后的决断

其实最开始他是想说英宗“夺门之变”来着,但是一想到英宗是孝宗的亲爷爷,自己要是说了说不得以后会为自己带来无尽的麻烦于是李东阳就赶紧把“夺门之变”换成了“沙丘之变”

不过虽然他没有说这一点,但是聪明的孝宗有怎么会想不到这件事呢英宗的“夺门之变”和当年的“沙丘之变”是多么的相似啊只不过是把两父子换成了两兄弟而已代宗即位之后不想再交出权力于是便把自己的哥哥英宗给囚禁了起来可惜当年英宗的那些臣下又怎么会心甘情愿的交出手中的权力呢,英宗被囚禁了,但是他们却是没有限制的于是经过长久的谋划之后英宗当年的那些臣子逮着了一个时机趁机的发动了“夺门之变”废了代宗又立了英宗“夺门之变”可是直接导致了之后大明的历次政治动荡的产生,影响不可为不大

英宗在这件事情上做了什么,他什么都没有做他只是坐在那里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就有人主动的自作主张的帮他夺回了自己的皇位

孝宗犹豫了,“沙丘之变”、“夺门之变”历历在目,他不能不犹豫

ps:求票了,还有票的朋友千万别忘了啊

 第一百三十四章 阳明出京师

(。)“朕决定了,”闭目思考了一会孝宗终于做出了决定

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位阁老,吏部尚书马文升、户部尚书韩文、礼部尚书张升、兵部尚书刘大夏、刑部尚书闵圭、工部尚书曾鉴,左右都御使都督郭振威和史琳全都立马屏气凝神等着孝宗说出最后的决定

决定历史走向的一刻即将到来

“朕决定了,传位给太子”说完这句话孝宗似乎放下了心里的一块大石,感到身子骨一阵轻松

绝对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尽管李东阳已经拿出了“沙丘之变”来提醒孝宗,并且也变相的表明了即位大臣的态度,有心反对的人都已经一位自己要成功了,而心里支持的人也做好了失败的准备,但是孝宗的一番话令得所有的人都一时反应不过来几个呼吸之后李东阳几人立马打算再行劝说,可是已经下定决心的孝宗怎么会给他他们机会呢

因此不等几位大臣再开口,孝宗就已经抢先一步说道:“朕知道你们也是为国着想,但是朕相信照儿不会是那当年的赵惠文王,朕也不会是当年的赵武灵王当年杨先生还在教照儿读书的时候曾讲到过赵武灵王的事,朕记得那时候照儿听了此时之后还做过一首诗呢,到现在朕还记得呢”

“闲来凭吊数春秋,阅尽沧桑土一杯

本籍兵争百战得,却同瓦解片时休

祖龙霸业车申恨,主父雄心宫里愁

唯有朦胧沙上月,至今犹自照荒邱”

“这首诗到现在朕还记得啊,当时照儿对朕说,要是赵武灵王能够不死最起码赵国的百年霸业唾手可得百年霸业啊,百年的霸业就因为内斗而没了那时照儿对还说,大明要想永立世界之巅就必须要改掉几千年来咱们汉人内斗的缺点”

“信任,咱们大明的君臣之间、臣臣之间缺少信任照儿是我生的,是我养大的,我相信照儿不会做出那种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来所以,我意已决待照儿出征归来之时便是朕退位之时”

“可是?”李东阳几人还想再说,但是孝宗直接打断他们说道:“没有什么可是的,为君者就要勤劳为国,但是你们看看现在朕连批个奏折都难,还怎么处理国事占着这个位子却不能为国解忧,朕心里有愧啊所以你们不用再劝了,就这么定了好了,你们都下去,朕累了”

“是,臣等告退”劝谏失败了,李东阳几人心里不高兴的走了,特别是李东阳现在在心里都后悔死了,刚才就他一人说出了反对的话,这要是将来传到朱厚照这个太子耳中他可就完了,“都是刘健和谢迁这两个人,要不是他俩让我出头也不会这样了”李东阳心里闷闷不平的想到

虽然心里不高兴,但是李东阳还得和刘健、谢迁还有六个尚书去交流一下意见,最起码几个人聚在一起商量一下怎么保证到时候不失势也是行的自己这些人都是孝宗朝的老臣了,按照惯例弄不好到时候就不受君待见了

刚走到吏部尚书马文升和兵部尚书刘大夏跟前还没来得及说话呢李东阳就看见马文升和刘大夏两人匆匆的走在了最前面仔细一想,李东阳弄明白了,刘大夏是兵部尚书自然是心里比较支持且希望太子朱厚照提前继承大统的而马文升虽然现在是六部之首的吏部的尚书,但是在此之前马文是也是干过好几年的兵部尚书的刘大夏和马文升两人在太子朱厚照登基时候继续受到重用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人家现在可是一点都不担心

“刘大人大展宏图之志的时候可是快到了啊”走在前面马文升向刘大夏恭贺的说道

刘大夏虽然心里美滋滋的,但是也不能表现的太过火不是,“哪里,为皇上出力自是臣的本分吗马大人要不要去寒舍一坐?”

“哈哈,我就等着什么时候把你那珍藏的几十年的琼浆玉液给喝完呢”刘大夏和马文升两人有说有笑的往刘大夏府上走去

他们俩倒是高兴了,可是这边的几个人却去全都看着刘健:“怎么办?为国事听君命,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说完不再理会旁人刘健也一个人走了

随着几人离去,孝宗要提前退位的消息不胫而走,整个北京城的人都在议论纷纷当然对于普通的百姓而言,他们顶多把这当做一个可以作为饭后一谈的谈资,因为这件事他们是没有一点的决定权的,在心里面祈祷下一个皇上是一个明君是他们唯一可以做到的事情

与普通老百姓纷纷谈论这件事不同,此时北京城的整个官场上可是异常的宁静孝宗这一会可是做了一件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事情,当文武百官们得知这件事情的时候,所有人都出奇的保持了安静不过私底下他们的动作可是一点都不小

老臣们都在下面相互探讨一下怎么样才能继续受到君的重用,刚刚走入官场不久的那些人也大都在欢呼雀跃,君即位了,那他们的机会就多了他们高兴的理由很简单,有老臣子在那里占着位子,他们很难上去君即位肯定要有一批老臣子下去的,这是惯例,那么到时候空出来的位子就要有人接替了,这样又会空出来一批位子,下面的人再接着接替,一直循环下去,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升官

就连朱厚照的老师杨延和家里前来拜访的人也多了起来而杨延和也是只要是来的他就好吃好喝招待着,但是就是不谈政事,不收礼物让那些前来打算投靠的人除了白吃一顿饭以外什么也没得到

木拓的酒楼的生意也突然的红火了起来,冬雪作为木拓的亲姐姐,现在她做了太子的妃子,那木拓也算是皇亲国戚了,这太子马上就要登得大宝了,到时候弄不好木拓也会封个侯爵当当

此时整个京城里面都在谈论着孝宗和朱厚照的事却没有人发有此时正一个人收拾了行悄悄的离开了北京城

这个人就是王守仁,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阳明先生

弘治十二年的时候王阳明科考高中从此做了官根据后来王阳明的父亲的私下调查那一年王阳明应该是会试的第一名的,只不过他的运气不是很好,当年有人私下私通阅卷的考官,一下子就把王阳明给挤到二甲去了,王阳明的父亲调查出来之后也没有过多的声张,王父对王阳明的要求不高,只要他能够高中做个小官到时候别丢他的脸就行了因为在这之前王阳明实在是把他老爹给气得不轻,整天神神兮兮的弄得他老爹好几次被气的不行因此王父也就不再要求王阳明在官场上有多大作为只要他能弄个一官半职保住家业就行了所以虽然自己儿子受了委屈,但是王阳明的父亲也没有把这件事捅出来,他认为只要儿子做官就行了,管他第几名呢

所以当年科考之后王阳明由于成绩关系被分到了不是太好的工部在工部呆了几年王阳明也实在是没什么作为,整天什么都不做,几年下来没提过什么有益的建议,干活也不积极后来是认识了天下第一才子李梦阳,从那以后就不干活了整天和李梦阳两人在一起探讨文学幸好他又一个有能耐的爹,要不然早就被撤职了

不过他这样子他老爹可看不下去了,我让你来当官,虽然不指望你有多大作为但是你也不能整天什么都不做了,让你老爹我的脸往哪放于是一气之下王明阳的父亲亲自出手把王明阳给调到了刑部

不过这可让王明阳惹到了惹不起的人了当时全国的治安不是太好,各地案件频发,刑部人手不够,当然不可能让王阳明像以前那样整天做到办公室里喝茶聊天了不得已王阳明也得全国到处乱跑去处理各地大案要案

有一次王阳明到了陕西处理一件大案,最后在王阳明的神断之下案子是水落石出了,但是王阳明却得罪了一个叫做姓谈的人这个姓谈的在前几年那也是小人一个,不但人品不怎么行,并且还没有什么势力不过那都是几年前的了,现在他可是在兴平也算是一号人物了原因吗就是他攀上了大宦官刘瑾的关系

刘瑾本姓谈,陕西兴平人,六岁的时候刘瑾进宫当了小太监,他被一个叫做刘顺的人收养了所以最后也就改姓刘了不过这怎么也改变不了他原来姓谈的事实

自从刘瑾跟了朱厚照之后刘瑾便越发的有权势了,特别是这几年随着朱厚照地位的提升,作为朱厚照最亲近的宦官,刘瑾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将来最有可能取代王岳成为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人所以巴结他的人可是络绎不绝

这其中就有一个叫做谈耗的人谈耗以前是没有名字的,他小时候喜欢偷东西所以大家都叫他耗子,时间长了就名字就被叫做了谈耗他没什么文化也不想改也就这么叫着了谈耗虽然没什么大的本事,但是他又一个好脑袋当刘瑾的大名传到兴平的时候这个谈耗就动了脑子了,谈耗在外面到处说自己是刘瑾的侄子众人虽然不信,但是也怕那个万一,所以就不敢想以前那样对他了,有甚者还真被他忽悠了,不但整天好吃好喝伺候着,还有人给他送钱

不过谈耗也知道自己这样不长久,于是拿着搜刮来的几千两银子,谈耗只身一人来到了北京城,花钱买通了守门的侍卫之后谈耗终于见到了刘瑾最后在谈耗又是磕头又是送礼又是哭闹的情况下刘瑾稀里糊涂的就收了他做侄子

ps:还有票的朋友,支持一下

 第一百三十五章 圣人之路不好行

1;不得了啊,这谈耗回去之后可算是身份立马变得高贵了起来先前他自己虽然说自己是刘瑾的侄子,但是大部分的人还是不相信的这兴平当地的人也都不是糊涂蛋,大部分人都猜到了谈耗是造的谣,瞎说的

但是随着谈耗从京城里回来,再也没有人敢质疑他的身份了去的时候谈耗只有自己一个人,回来的时候他不但从京城买来了两个丫鬟伺候自己,身上还带着一封刘瑾亲自写给兴平知县的关照信这一回谈耗和刘瑾的关系算是坐实了虽说没让谈耗成为兴平城中最有权势的人,但是在兴平这个县城里也绝对没有一个人敢得罪他刘瑾可是未来的司礼监掌印太监,那可是在将来要掌控东厂的东厂啊,在大明朝就没有人不怕的,因此靠着和刘瑾的这点关系谈耗在兴平可是胡作非为但是却没有人敢把他怎么样

有那么一句话,要想混得风光,人不但要关系够硬,这人品也要有保障很明显这谈耗就不满足这个条件他有刘瑾这个叔叔,关系是够硬了,但是他的人品可能是被自己年轻的时候败光了,导致他现在人品暴跌终于等到王阳明到了兴平,谈耗跌倒了

王阳明当时是到兴平调查一桩杀人案的,到了兴平之后王阳明很快就将这个杀人犯绳之于法按照以往,这个时候就该结案了,但是王阳明却觉得这件事情没那么简单,于是就私下里继续调查了这个杀人犯本来王阳明只是抱着侥幸的心里但是没想到还真给查到了一点隐情

顺藤摸瓜,很快王阳明就把事情查了个水落石出原来杀人的那个犯人是谈耗府上的一个家奴,而他杀人也是受得谈耗的指使再对谈耗调查,很快谈耗以前的种种恶迹便被查了出来王阳明绝对是一个嫉恶如仇的人,面对谈耗这样的无恶不作的人岂能令他逍遥法外,因此不顾兴平知县的反对王阳明亲自把谈耗给拿了

谈耗被抓在兴平造成了轰动性的影响,以前谈耗仗着刘瑾是自己的叔叔在兴平可没少干坏事,不知道有多少人因他而家破人亡但是以前兴平的知县怕刘瑾报复自己所以不敢抓谈耗,普通百姓也没有什么势力,面对谈耗的压迫只能忍着这回终于来了个包青天似的人物把谈耗给抓了以前受到过谈耗压迫的百姓纷纷站出来揭发谈耗的罪行最后谈耗被判了个死刑不过面对什么时候行刑,王阳明和兴平知县有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王阳明打算现在便把谈耗给斩首示众了,但是遭到了以兴平知县为首的当地一大批官僚的反对按照律法死刑是要经过刑部的审批才能行刑的,但是王阳明知道要是把谈耗的死刑给报上去很有可能会使的谈耗逃得一命因为刘瑾的面子刑部的官员不敢不给他不甘心自己抓到的犯人被救了出来,所以他打算把谈耗现在便斩首了

他要这么做那些兴平官员当然是极力的反对啊,他们怕要是谈耗死到了这里到时候要是刘瑾报复起来那就麻烦了,所以他们都打算把这件事情报上去,到时候要是刘瑾救谈耗了那自己这些人也是出了力的,说不定还会让刘瑾记着自己要是刘瑾没有就谈耗那就让他死了算了所以他们一直以大明律法为由反对现在行刑

王阳明当然不会让他们得逞了,于是当时王阳明心生一计,他命人私下里散播兴平知县要放了谈耗的消息这些兴平的百姓不干了,这好不容易才把这个恶霸抓住了,怎么能放出来呢谣言经过快传播传遍了整个兴平县城,顿时兴平的气氛便紧张了起来兴平知县等人虽然也感觉到了似乎有点不对劲但是他们也找不着不对劲的地方,所以就放松了警惕

经过前期的准备,王阳明按时的发动了

就在谈耗被抓的第十六天,突然有过两千人聚集在兴平府衙前面要求兴平知县对谈耗斩首示众双方矛盾太大最后没有达成和解,于是不可避免的暴动产生了,两千多人朝兴平府衙发动了进攻最后抓了兴平府上到知县、县丞、典史和普通的小吏一百多人

这个时候王阳明出现了,他孤身一人找到暴动的百姓的首领,在答应对方立马斩了谈耗并且不追究他们责任的条件之后暴动的人放了兴平知县等人后也都散去了

王阳明也兑现了诺言,回去之后立即把还在大牢里的谈耗给拉到刑场给斩首了以兴平发生暴动为借口王阳明在没有经过刑部审批的情况下把谈耗给斩首了

王阳明也没有可以的掩饰,事实上他也掩饰不了,最后这件事在王阳明回京的当天便被人传给了朝廷和在东宫里的刘瑾

朝廷在了解过事情的经过之后也没有给王阳明任何处置,相反的还夸奖了他一番可是刘瑾却把王阳明给恨上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