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卧龙助理-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军一到,诸将按照事先分排好的任务各自行动,先将四门加强守御,又对百官府第包围监视,并牢牢控制住库府与武库,截止到天光大亮之时,已完全控制了整个成都城。

至于城中的五六万益州兵,因为将官皆被召去了州牧府,刘备大军入城之后,又借刘璋的手谕,分派诸将带兵前往各营接管,这些益州兵群龙无首,便也没有闹出什么太大的动静,大部分人都选择了老老实实的归顺刘备。

午后之时,刘备方才率一千精锐亲兵进入州府,在那里,成都的高官们已经被软禁了大半天,众人被隔断了消息,只听得州府外吵闹之声不绝,乱哄哄的闹了整整一夜,各人心中皆是忐忑不安。

一帮人正自议论纷纷之时,忽然大堂之门吱呀一声开了,却见一个五十多岁的英武之人,在魏延等将的环护之下,从容的走入大堂。

那人信步走上主位,向众人拱手一揖,彬彬有礼的说道:“备来迟一步,让诸位受惊了,还望诸位恕罪。”

说话那人,自然便了刘备了。

众人神色为之一变,见着此人,虽然各人的滋味多不相同,但见刘备这般有礼,也都三三两两,步调不一的跟着还了一礼。

刘备当然知道,这些人表面上的敬畏,多是畏于自己的武力威慑,若想让这些人倾心归附,一时也急不来的,还需要时间来平伏彼此间的芥蒂。

刘备表情越发的和蔼,谦逊道:“备受季玉之托接掌益州,实在也是迫不得已,备才疏学浅,今后还赖诸位开备之愚鲁,我等上下一心,方才能匡扶社稷,重振汉室朝纲。”

如果这头一番话是客套的,虚伪的,让在场的益州士吏们心中鄙视的,那么刘备接下来的话便开始打动他们的心了。

“当此乱世之时,正是用人之际,益州能于乱世中保得一方平安,全赖诸位贤士之力。所以,诸位无论文武,但凡季玉之旧臣,皆官任原职,待备安民已定,对于那些才华不凡之士,还当量才升用,委以重任。总之一句话,只要是有才之士,无论是在刘季玉手下风声水起者,还是郁郁不得志者,在备这里,必让你们十倍百倍的尽施所能,我等相互相扶持,共建一番大业。”

刘备这番话释放了一个很明显的信号,那便是他刘备准备革除刘璋执政时期的用人弊端,同时,还将保证他们现在的利益维持不变,也就是说,那些无才者的利益将得到保护,而那些有才者也将从中获得更多的利益,这显然是一个争取大多数人心的一个政策。

当刘备宣布这一番话后,在场人的情绪明显振奋了许多,不少人的眼中竟已显露出跃跃欲试的神色。但仍有许多人,诸如黄权、刘巴等辈,仍旧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似乎根本就不为刘备所诱。

在第一次会面之后,刘备便放了这些文武士吏各自回府,给予了他们一定程度上的自由,但仍派人马监视着他们的行动,并于四门严加盘查,以防他们偷偷溜出城出。

三天之后,成都城的混乱结束,刘备在方绍等人的建议下,抓准时间,取库府之钱粮抚慰那些在三天以来的混乱中受到损失的百姓。

当开启库府时,刘备惊讶的发现,他这位懦弱无能的同宗,文治武功上是个废物,但于敛财一道却是极有一套。这库府中所贮的粮草,足够全城官民吃上三年五载,而其中所藏之金银绸缎,更是堆积如山,足支十余年的奉禄军饷。

于是,刘备只取用了一小部分的府藏,便轻松的弥补了百姓们在混乱中所受到的财产损失。而百姓们则为他们这位新州牧的慷慨所打动,个个都是感激涕零,俨然忘了那三天的惊魂是拜谁所赐。

在安民的同时,以刘璋名义所写的手谕也从成都发出,使者们带着刘璋让位的讯息,奔赴益州各郡,传达益州新的主人对他们的抚慰之情,以及令他们官任原职的厚待。

听闻到成都的剧变之后,各地方郡守们无不震惊,但成都城已易主,郡守们畏于刘备之威名,再加上平素就对刘璋多有不服,因此,诸如汶山、汉嘉、广汉、梓潼等郡太守皆立即派人随使者去往成都,上表表示对新主的恭贺以及效忠。

而巴郡太守严颜等一部地方官吏,则对是否效忠于新主犹豫不决,迟迟不派人前来成都表示心迹。

至于巴西郡太守庞羲,原先刘璋在时便处于半独立状态,这时听闻刘璋下台,刘备入主成都,便是斩杀了刘备派去的使者,公然宣布脱离益州自立。

刘备听闻之后自是勃然当怒,当即便欲派大军入去攻打巴西郡,这时,已被任命为蜀郡太守的法正却献上一计。

“主公初掌益州,除成都之外,各郡官吏皆知主公之恩而不知主公之威,这也正是有些人还迟迟不肯归附的原因,为今之计,主公必须先立威严,方才能震服那些心怀犹豫之徒。”

刘备新得益州,对法正这个大功臣是言听必从,当下便道:“那依孝直之言,当如何立威。”

法正目光中闪过一丝肃杀之意,神色冷峻的说了四个字:

“以杀立威”

第三卷 争雄 第一百五十五章 唯我独醒

五一有点安排,更新时间小有点变化,还请见谅了。

—————

方绍知道,这法正可是有怨必报之人,他方升蜀郡太守才几天的功夫,就连着杀了几个当年得罪过他的小吏,这会又劝刘备以杀立威,看来是要拿大人物动刀了。

“以杀立威,确实足在震慑人心,但也不能肆意滥杀呀。”

刘备还是很清醒的,尽管取蜀的巨大成功让他感觉到了“力”的好处,但这并不代表他就此迷恋上了暴力,他还是很清楚取之以力,抚之以仁的道理的。

“正当然不会让主公滥杀,正的意思是,方今成都牢中,尚有张任不肯归顺,此人在蜀中颇有些影响力,主公可将之斩杀,便足以震慑那些不臣之心。”

果不其然,方绍就猜到了法正是要拿张任开刀,看来这个脾气刚烈的老将,肯定是在什么时候得罪过法正。

刘备却面露难色,道:“张公义乃忠义之辈,我素来仰慕,杀之可惜,还是想方设法劝他归顺才是。”

法正皱眉道:“主公有所不知,这个张任的顽逆不化是出了名的,主公若想劝降他简直难于登天,与其和他浪费口舌,不若干脆杀之。”

刘备沉吟了半天,道:“这样吧,就再派人去劝降一次,若那张任还是不肯归顺,便依孝直之言,斩之以立威”

法正心想以那张任的性情,别说是劝降一次,就是刘备亲去劝降一百次也无济于事,便不以为然道:“既然主公慈悲为怀,那便再给张任一次机会吧。”

于是刘备环看众人,道:“诸位,不知谁愿去劝降这位张老将军。”

法正与张松使了个眼色,那张松便自告奋勇道:“主公,松与那张公义有些交情,不若让我去试一试吧。”

方绍看得通透,他知道这张松自告奋勇绝非安什么好心,他这是和法正合起伙来要置那张任于死地呀。

不过,刘备却似乎并未看出来,便道:“好,那就辛苦子乔一趟了。”

在场之人正沉浸于巨大成功之中,无论是糜竺等徐州旧部,还是庞统等荆州旧臣,对于益州士人内心中都充满了鄙夷与不屑,似乎在他们看来,益州人都是一群没有血性的软蛋,将来可任意的将他们压在脚下,故而对于这个张任降与不降,其实他们并不太关心。

方绍却对于刘备集团这种被胜利有些冲昏头脑的表现感到不安,他熟知历史,当然知道益州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此间士人的排外性极强,原本的历史中,本地士人与外地士人间的斗争,直到蜀汉灭亡都不曾停止。而司马昭在灭蜀之后,下令将非益州籍的降官统统召回北方,因此才最终获得了益州士人的支持。

眼下刘备新得益州,法正这些东州士人因为巨大的功劳,因而获得了刘备的极大信任,东州集团的势力有在短期间急剧膨胀的趋势,而荆州集团又忙于从新获取的地盘中捞取利益,如此这般,益州集团的利益势必将受到重大侵害,如果纵容形势这样发展下去的话,早晚必会遭到益州集团的奋起反抗。

方绍费了这么大劲才劝说刘备诈取益州,就是为了避免益州陷入内乱,而现在的出现的种种苗头,显然是有背于他先前的初衷的。

方绍忽然之间想明白,原本历史中的刘备,为何非要冒着荆州不稳的危险,非要把诸葛亮调入益州,因为事实证明,只有诸葛亮才有辅佐刘备协调益州三股不同势力关系的能力。

于是,方绍经过一番深思之后,当天夜里便去密见了刘备。

方绍在堂中等候了半天之后,刘备才慢慢吞吞的从内堂中走出,看他一脸酒红,想来是今晚又置酒高会,身上除了散发着酒气之味,还带着几分脂粉香气,看来方才正与美人寻欢,自己这一趟来得还真是不巧。

“中正呀,怎么这么晚还来见我,有什么事明早议事时再说嘛。”

如果换作是平时的话,刘备必然会很认真的询问方绍有何要事,眼下却是这副不耐烦的样子,看来富饶的成都城和巨大的成功,让吃惯了苦的刘备开始有点沉迷于享乐了。

方绍换上一副凝重的表情,目光冷峻的看着刘备,一句话也不说,好一会之后只是摇头一叹。

方绍的欲言又止反而引起了刘备的兴趣,他的神情正经了几分,道:“中正,莫不是有什么要事么?我等之间还有什么话不好明言的,但说无妨。”

方绍卖了一会半子,方才忧心忡忡的说道:“主公呀,恕绍直言,绍以为,主公不久就会大祸临头了。”

方绍的“危言悚听”给正在飘飘然中的刘备浇了一头冷水,他向来知这位年轻的谋士见识不凡,今时说出这等严重的话,必然是有其缘故,忙是把一脸的轻佻收敛,端坐起来,紧张的问道:“中正何如此言啊?”

方绍深吸了一口气,沉沉说道:“正所谓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这大半个天下尚为曹贼所据,主公只是取得了一个区区益州便忘记了忧患,主公莫非不记得了,那刘璋是怎么失掉了益州的吗?”

刘备的精神又清醒了几分,似乎开始意识到自己目下的精神状态确实与以往大不相同。

“刘璋之亡,正是亡于东州士人与益州士人间的内斗。而今主公新得益州,东州士人固然功不可没,但主公不要忘了,正是当年刘焉两父子对东州士人的纵然,才埋下了后来与益州士人间无法和解的争斗。而刘璋既不能抑制东州士人的跋扈,又不能安抚益州士人的反抗,最终的结局就是,东州士人出卖了他,益州士人坐视江山易主而不为所动。这血淋淋的教训近在眼前,主公岂可视而不见呀”

刘备毕竟是一代雄主,虽然为酒色繁华沉迷一时,但内心中终究还心怀着天下,方绍这一席话如晴天霹雳,立时将刘备敲醒,更将他吓得出了一头的冷汗。

“中正所言极是,我自取蜀以来,对孝直等东州士人确有些恩宠过度,军师他们也不及时劝说,若非中正你提醒,我差一点就误了大事呀。”

刘备将责任推在了庞统等人身上,方绍此番来是进谏的,可不是背后来告状的,他可不想因此而得犯了人怨,遂道:“士元军师乃主公一手提拔,主公自然深知,士元军师他善于兵谋,而于治政之道却不擅长。至于孝直等辈,原在在刘璋手下时,被那些益州士人多有排挤,如今总算扬眉吐气,发泄一口恶气也是人之常情。只是这种情况一时尚可,积累日久,势必会酿成不可收拾的大祸。”

刘备神色凝重,忙道:“那依中正之意,该当如何?”

方绍呵呵一笑,道:“主公离开荆州只是数月而已,难道已经忘了,主公麾下,谁人是治政讲刑,协调人际的高手了吗?”

刘备猛然间恍悟,拍额自嘲道:“我真是被这胜利冲昏了头脑,差一点就给忘了,此重任非孔明军师莫属啊。”

刘备终于想起了诸葛亮,这也正是方绍的此来的目的,没错,诸葛亮必须入蜀。

刘备已得益州,那么今后刘备集团的重心势必也将从荆州转入益州,如果诸葛亮不能入蜀主政,那么久而久之,将势必远离刘备集团的决策中心,这对于与诸葛亮有着重要裙带和师友关系的方绍来说,显然是不愿意看到的。

再则,以益州如今复杂的局面,也只有诸葛亮这般理政的天才,方有足够的政治手腕来统合各方关系,这对刘备集团的未来发展自然也是相当重要的。

至于荆州方面,虽然面临着东吴的威胁,但因为原先刘备花三年时间才攻下蜀地的历史已然改变,诸葛亮就算入蜀,也不再需要从荆州调入大批的生力军,以及众多的武将,如此一来的话,荆州的军力将比原先的历史大为改观,而且由于快速得蜀,刘备亦有充裕的时间来调整荆益两州的攻守安排。

而且,方绍还留有后招。

“可是,孔明军师若然入蜀,那荆州便无人能协调文武,而且蜀中已取,又以什么名义招他入蜀呢?”

刘备果然也意识到这一点。

方绍便是从容笑道:“主公放心,绍自有办法。其实如今益州虽定,但如巴郡严颜等辈,尚犹豫未附,而梓橦等战略要地由益州人把守显然也不太放心。主公可以此为由,令孔明军师与翼德将军率一部分荆州文武入川,沿途一面接管那些战略要地,一面逼降那些尚未倾心归附的郡县。如此一来,则我荆州旧众在益州便占了主导地位,这样的话,无论是东州士人,还是益州士人,都将置于主公的绝对控制之下。”

“嗯,不错,这确是一石二鸟之策。”刘备显然是被方绍说服了。

方绍暗松了一口气,接着又道:“至于荆州方面,孔明军师虽然离去,但绍倒有一个合适的人选,以此人之才,料想足以胜任孔明军师留下的摊子。”

第三卷 争雄 第一百五十六章 举贤

刘备自己还不知道,他麾下竟还有可与孔明相媲美的理政奇才,不由得眼中放光,奇道:“不知中正所说的是哪位高才?”

方绍笑眯眯道:“此人姓蒋名琬字公琰,乃是荆州零陵名士,现任主公府中书佐,此番亦跟随主公入蜀,不知主公记不记得。”

当年的历史中,诸葛亮牛叉之处在于生前为蜀汉政权培养了三名贤相,是为蒋琬、费袆、董允,而这蒋琬便为诸葛亮死后第二相。

此人之才能虽远不及诸葛亮,但却能用诸葛亮之成规,以静治国,选贤任能,且气量宽宏,心存大局,在北伐方面虽不及诸葛亮般积极,但在稳健治国上却又略胜诸葛亮,是以在其为相期间,蜀汉之国力反而有所提升。

很明显,蒋琬是一位务实的守成之才,跟在刘备身边显然发挥不出他的作用,而对于西攻东守的刘备集团大方针而言,处于守势的荆州显然更适合这位守成之才去发挥他的热度。

历史虽然已经发生剧变,方绍再也无法照般史书来准确判断下一步的历史发展轨迹,但他依然具备另一样无人能及的秘密武器——识人之能。

在听过方绍的推荐后,刘备拍着后脑勺想了片刻,忽然眼睛一亮,道:“原来是那个蒋公琰啊,我倒是记得此人,孔明军师先前也曾与我推荐过此人的。”

方绍笑道:“孔明军师识人之能自是不用说的,士元军师、廖公渊、马季常等,凡是他推荐的诸多贤才,皆是才华出众之辈,这些人的能力与功绩亦是有目共睹。所以绍以为,这位蒋公琰足以担当此大任。”

刘备被方绍说得有点动心了,他向来都有破格提拔人才的眼光与魄力,但这并不代表随便一个人,别人说了几句好话,他就二话不说的提拔。事实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