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异世之横扫六合-第2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又充满斗志,而且这些土著都将大秦国当成神明来膜拜,忠诚度也无可挑剔,这绝对是最完美的新兵。当然,仅仅是新兵。

这些土著对于从军的热情也是难以想象的高,毕竟他们过得都是衣不蔽体的生活,狩猎的工具也都是粗木棒子兽骨石块,看到大秦国士兵那整齐的盔甲,明亮的刀剑,一个个都是满眼的小星星,当得知只要从军就能得到这些盔甲兵器,一个个都嗷嗷叫争着抢着要去当兵,就连那些牙齿都快掉光的老头子也都哭着喊着要当兵,更别提那些年轻的土著了。

同样是两个州,巴蜀两地共征得五百万土著精锐,这些都是年轻精壮之辈,还有五十万素质稍次一些的,仅作地方军的土著,不过即便是这些二线部队,拉出去也能够完虐大韩国大魏国等国的主战部队。

再加上雍州、河套、赵州等地的军队,大秦国军队的数量恐怖的迫近了一千万大关,这么庞大的军队,如果放到其他各国,光是粮秣军饷就足以压垮一个国家,也只有嬴战这种怪胎才能供得起他们,养得起他们。

多年来严苛的训练,将这些义渠、沙州、巴州、蜀州的异族彻底锤炼成钢铁军人,一个个训练有素,战力高强。嬴战对于军队的培养向来是不遗余力,不但用灵级五谷培养这些军队,还给他们提供了多部炼气的功法,时至今日,大秦国一千万军队中,最低的士兵也都有了炼气期的修为。

想当年嬴战初进入长清宫的时候,长清宫连上杂役弟子也不过三万多人四万人,而其中的杂役弟子都是处在炼体期,没有进入炼气期的普通人,真正说起来,长清宫炼气期以上的成员不过是一万多,跟大秦国一千万的数字比起来根本就是九牛一毛。

当然,若真比起金丹期、元婴期、圣级、天仙的强者,大秦国这一千万军队就是光头一个,根本没有几个顶尖的强者。

与大韩国的战争,嬴战只是派出了三十万军队,而这些军队仅仅是雍州本土的军队,根本没动用义渠、沙州、巴蜀那些秘密雪藏的军队。对付大魏国,嬴战也仅仅是又从赵州和河套地区再次调出三十万军队,合起来六十万军队,嬴战依旧在低调的雪藏实力。

直到今天天下各国联合起来抗秦,嬴战终于尝试着露出大秦国的利爪和獠牙,而第一战的目标,自然就是项羽御驾亲征的两百万人。

嬴战甚至项羽的脾性,这货根本就是一个疯子,和韩无忌一样的疯子,唯一的区别就是韩无忌是一个只有野心没有实力的疯子,项羽却是一个有充足实力支撑自己野心的疯子。这个对手,嬴战不得不重视重视再重视。

嬴战也选择了御驾亲征。一般而言,御驾亲征只有在大局已定或者大势已去的时候出现,大局已定,用来鼓舞士气收割战果,大势已去,用来唤起斗志做最后的挣扎。

在所有国家看来,嬴战的御驾亲征都是属于后一种,仅仅是挣扎罢了。大楚国这种老牌大国,兵精将猛,虽然二十万大军惨败,可那只能说明是巴蜀之地险恶,并不能代表大秦国武力强盛。如今项羽将大楚国精锐近乎倾巢而出,又是御驾亲征,大秦国哪有不败的道理。

不论外界如何猜测,嬴战只是沉着的调兵遣将。

王翦在汉州由南向北攻打魏国,蒙恬和澹台冰河在赵州由北向南攻打大魏国,这两人又肩负着抗击大复国和大齐国军队的重任,根本不可能抽出功夫南下。不过好在大秦国人才储备充足,嬴战立刻点了李信随自己出征。

李信,也是大秦帝国的旧将,在灭燕国之战中立有大功。后领兵二十万攻打楚国,先是一路凯歌,后被楚将项燕大败,之后李信行踪便不见于史书,转而有王翦带兵六十万灭楚。另外,李信是汉代“飞将军”李广的祖先。

虽然败绩葬送了一世英名,但是同样不能抹煞李信的能力,而且重活一世,李信知耻而后勇,无论个人修炼还是对兵法的研读都如同着魔一般,正是因为有着败绩,所以他格外努力,格外需要用成功和胜利来为自己正名。前世,他没有机会,而这一世,嬴战给了他这样的机会。

得知嬴战将南路大军的指挥权交给自己,李信痛哭着跪倒下去,哽咽半晌说不出一个字来。正因为李信有着伐楚失败的污点,所以,在论到南路大军的统帅时,知道这一节的人必然会首先排除李信,这并不是能力与否,而是与战绩有关。就连李信自己都不认为自己能被委以重任。可是,嬴战偏偏就把这个重担放到了李信肩上,别的什么都不说,单是这一份信任,便足以令李信剖心沥胆。

始终跟随在嬴战身旁的郭嘉暗暗点了点头,心中嘀咕着:君上的心思真是迥异与常人,思考问题的方式也截然相反。李信有过伐楚失败的战绩,但正因为这个败绩,李信在再度伐楚的时候,必然会千思百虑,反复斟酌,正因为曾经失败过,所以,他会更加谨慎,也更加渴求胜利。其他将领在这个位置上,充其量只是发挥出自己的能力,而李信在这个位置上,必然会绽放出双倍甚至更多的能力,因为,他无路可退,他输不起。

嬴战没有把郭嘉带上,因为郭嘉并不仅仅是一个谋士那么简单,他手中还掌握着一支情报组织,必须在咸阳掌握全局。而贾诩周瑜等人都在王翦麾下效力,嬴战能用的就只有驻守在巴蜀的法正、诸葛亮、庞统等人。

这些蜀将迅速汇集,连带的还有一百万巴蜀军、五十万义渠和沙州的军队,再加上嬴战从咸阳带来的五十万军队,合起来一共三百万。

大秦国的反应速度出乎全天下的意料。谁都没想到,和韩魏的战争根本不是大秦国的极限,大秦国还能调出两百万大军,而这,依然不是大秦国的极限。

只希望项羽能够在这一场王对王的战争中击败嬴战,逼迫大秦国亮出底牌吧。(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八章:王对王

项羽和嬴战上一次碰面还是墓葬之地,那时候,项羽已经步入了圣级,而嬴战仅仅是元婴十层。 /

修炼之道,一直都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结金丹,育元婴。可是自从圣级,就不断磨合元婴和躯体,肉身成圣,将肉身锻炼得水火不侵,雷电难伤,为成为天仙后渡劫飞升做准备。

这个过程十分简单,却又非常漫长,七八年过去,却好似弹指一瞬,对项羽的实力没有太多的影响。他的实力依旧是初入圣级,只不过境界稳固了下来。

可是嬴战不同。

嬴战当年意外的进入了圣级,虽然有取巧的成分,可毕竟是货真价实的圣级。而且,虚空阴阳道是当年上界赐予轩辕黄帝的修炼功法,这个功法一来修炼简单,而来提升快捷,即便阴阳采补之间都能提升修为。当年轩辕黄帝御女三千白日飞升,足见其不凡之处。

不过很可惜,嬴战只有两个娇妻,远远达不到轩辕黄帝那种御女三千的程度,不过嬴战这两个妻子都是修炼者,而且都是元婴期的修炼者,绝非轩辕黄帝的那些寻常女子能够比拟,如此一来,在虚空阴阳道的修炼条件上,嬴战和轩辕黄帝也大差不差。

当年上界赐予轩辕黄帝这部功法,就是为了让轩辕黄帝快速提升修为,以对抗蚩尤,寻常修炼者进境缓慢的弊端在这部功法上没有半点显现。嬴战进入圣级之后。依然平稳缓慢的晋升。虽然比起之前那种突飞猛进有些下降,但是对比项羽这种近乎蜗牛慢爬,嬴战的还称得上老牛拉车。

安排好咸阳的一应事务,令嬴正主持国政,荀彧等人辅政,总揽内政和后勤一应事务,又安排了其他诸多细节,嬴战这才带领着先头军队通过传送阵,去与蜀州集结的大军汇合,至于其他的大部队则慢慢跟随。

二百万大军说起来简单。真正聚集到一起,营地的帐篷从一头到另一头就得有几十里甚至上百里,人吃马嚼车拉的物资算起来更加庞大,根本不可能二百万人同时进退。嬴战带在身边的充其量就是一万禁军,不过这一万人都是军中的佼佼者,除了忠诚,实力还得是上上之选,实力普遍都是炼气后期,七层到十层之间,有很多只差一步进入金丹期的,而其中金丹期修为的,不足百分之一。

这支队伍说起来十分寒碜,金丹期的修炼者连一百人都没有。同样是一万人,符离东那一支锦帽貂裘的骑兵可比他们强悍多了。可是,符离东那只队伍是他师父派遣给他的诸多修炼者组成的,而嬴战这一支队伍却是实打实的大秦国军队,每一个金丹期都是军中士兵努力修上上来的。

如果想要修炼者,大秦国境内有长清宫、灵言宗、墨门三个大派,又收服了鬼谷派,四个大型宗派的人才嬴战可以随便挑,符离东那些乌合之众根本没有资格相提并论。

而当嬴战赶到蜀州前线的时候,法正、诸葛亮等人早已率领一百万巴蜀军队等候多时。在这里休整了三天,一面洒出斥候打探大楚国动向,一面等候义渠、沙州和雍州赶来的诸多部队,三天后,大秦国二百万军队终于汇聚完毕。而斥候也发现了大楚国的位置。

当初项羽率兵御驾亲征的时候,嬴战就料到他会对蜀州动手。以往。大秦国和大楚国接壤之地是商於,不过商於并不是什么富裕的地方,土地也说不上肥沃,属于得之可喜弃之稍稍有些可惜的鸡肋。可是大秦国得了巴蜀之地后,与大楚国的接壤又多了蜀州,大秦国并将巴蜀开发成“天府”的之后,这里的富庶早已经引得大楚国垂涎多时,继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之后,项羽再度派出的二百万大军死性不改,依然朝着蜀州而来。

随着巴蜀两州的开发,大秦国上下都意识到这里对大秦国的意义,这里农业发达,为天府之国,巴蜀丰熟,大秦国粮食无忧,其他的各种物产也十分丰盛,说之为聚宝盆也丝毫不为过。而且巴蜀重山峻岭,层峦叠嶂,易守难攻,它就像一个天然的屏障,阻拦敌国的进犯,又像一个桥头堡,时刻威胁敌国的腹心。

大秦国的到这里,属于进可攻退可守,顺流直下,河湖满布的大楚国几乎处处遭受兵锋威胁。而大楚国得到这里,没有顺流的便利,只能防守,却也可以遏制大秦国从这里南下。

所以,蜀州是必争之地,无论经济需求还是战略需求,项羽都必须得到它。

而有了上次二十万大军覆没的教训,项羽这次不敢再贸然分兵,二百万大军挤在一起向前挪动,作势要凭借大势碾压进蜀州。不过当他们来到边境处的时候,就遇到了林立的大秦国旗帜,黑底白字的篆字“秦”密密麻麻的遮住了他们向北方眺望的视野。

“大秦国来的好快!”

项羽暗暗感叹。不过想到大秦国的传送阵,项羽又是一阵释然,有了这种东西,大秦国先天就具备速度的上的优势。不过传送阵时刻都得维持,每一分每一秒都要消耗灵石或者真元。即便有架设传送阵的能力,项羽也没有大规模的假设,因为根本用不起。

看到大秦国财大气粗的模样,项羽心中一阵不舒服,在他看来,大秦国之所以如此富庶,都是巴蜀两地的作用,想当初自己为了鼓动嬴战出兵巴蜀,还白送他一块土地,项羽心中就气不打一处来,敢情自己是做了一次傻大头,白白送人便宜。

看到大秦国在边境上严阵以待的模样,项羽也知道,自己的军队只能走到这里了,两百万大军对峙,根本不存在绕行的可能,如果选择绕行,就只有被人拦腰截断分段斩杀的下场。必须硬碰硬,击溃对手才行。

行军的时候二百万大军还簇拥在一起绵延几百里,可是安营扎寨就必须分散开来,否则挤成一团,一旦打起来,只怕光是自己人的碰撞踩踏就差不多了。

项羽留下四十万中军,其余一百六十万分成八个部分,依托中军大帐分布在国境周围,九个部分彼此遥相呼应,真正可以做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不得不说,项羽虽然都是以勇武的一面示人,但是并不代表他没有谋略。人们之所以将谋略放在勇武上面,皆因为勇武能做到的事情,谋略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后世人不知,当勇武达到一个极限高度的时候,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困难,谋略,也不再有任何用武之地。

项羽,正是这样的人,相较于谋略,他更喜欢用勇武来解决事情,若不是顾忌修炼者的规矩,他真想一个人冲出去将大秦国军营搅得翻天覆地,甚至直接将嬴战击毙,大秦国不攻自破。

只是,项羽没有这么做,因为他曾经在嬴战身上吃过苦头,他知道嬴战背后有一个大能力者,贸然动了嬴战,只怕又要被那个大能力者教训,上次还有血塔主人帮自己重新获得了巫神赐福,这次再被收去巫力,可就真的成了光板了。

不能使用修炼者的手段,就只能用世俗的军队一刀一枪的拼杀,这时候,项羽不得不绞尽脑汁排兵布阵,安营扎寨,选择出一个个有利的地形安置自己的军队。

这时候,项羽突然觉得自己带的人太多了点,二百万人的大小事务都要一一过问,不一会儿就头大不已。要是只带个十万二十万,哪里还会有这么多的麻烦事。

相较于项羽的头大,嬴战简直是无事一身轻松。

嬴战将排兵布阵的事情全权交给了李信,诸葛亮等人从旁辅助,如果这样都能出错,嬴战自己出手也只会错的更离谱。这几个不世之才凑到一起只会精益求精,不可能出现什么纰漏,而且,大秦国比大楚国早到几日,有充裕的时间安营扎寨,这倒是项羽所不具备的优势。

当双方营盘搭建完毕,便进入了诡异的对峙,一连好几天,两边都只是派出斥候互相摸查,没有做出任何挑衅和进攻的姿态。甚至连骂战的情形都没出现。

不过在那些齐腰深的草地中、漫过头顶的河流中、幽谧不见光芒的丛林中,两国的斥候进行着隐秘而又惨烈的厮杀搏斗。

斥候,本就是最为艰辛的兵种,因为他身上肩负了太多的重任,所以他必须掌握诸多的技能,而又因为他们的职责太过重要,地方也会想尽办法斩杀他们,诸多的危险也造就了他们游走在生死边缘的特性。

“噗嗤……”

一个大楚国斥候趴在浓密的树梢上观察大秦国营寨,暗暗记忆营盘布局,通过人员多少和营帐大小暗暗估计硬盘内布局,并且将这些资料一一记录,等回到自己军中,将这些汇报上去就是一笔大功,到时候赐下来的赏钱购足自己回去买十几亩两田,娶两三个媳妇。

不过就当他意淫正酣的时候,一把漆黑的匕首从他喉咙上抹过,这一刀划得十分有技巧,那个大楚国斥候难以置信的瞪大眼睛,可是浑身的力气仿佛在一瞬间被抽泄干净,随着雾状喷发的血液流逝出去,只是几个眨眼的功夫,他眼底的光芒就消失不见。

随后,一个模糊的身影在他身后出现,那个身影擦拭了一下匕首,随后掏出一个小本本,将画满“正”的纸张翻过去一页又一页,随后将最后那个正字的最后一笔补全,看着后面那几页光洁的纸,这个人的眉头重重的皱了起来。

任务好重啊……(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九章:对策

两军对垒,暗斗不断,不过一直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斗,毕竟大楚国还没有摸清楚大秦国的兵力部署和军队的战力,根本不知道该用什么打法和对策,眼下不是全军攻击的时候。/

在这种乌云压城的时刻,嬴战在中军大帐和李信诸葛亮等人传阅着斥候们发回的消息,不断斟酌思索,推敲大楚国的实力和一些细节。

“嗖……”

光芒一闪,桌案上那个四四方方的小盒子映射出一个朦胧的的阵法,随后便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