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扬帆大明-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报一一交给钱嘉征去落实所为欲加之罪,何何患无辞为了大明大帝国的将来朱显波首先必须加强自己的皇权集中,也为了开疆扩土,守备领地必须选拔一批能干的人来执行自己的政策原本朱显波想第一个动李明德,薛贞认为那样太过急躁,容易引起反弹,再加上当初立皇上时,李明德态度暧昧,容易让人联想皇上是借机报复朱显波想想也对,毕竟是首相大人,朝堂下好多是他的学生或门客呢,还是先从其他地方着手建贞六年,正月刚过,太和殿
“臣钱嘉征有本要奏,经查,北直隶左布政使建贞二年、三年截留朝廷救灾银两五万两”
“混蛋,救灾款也敢截留”朱显波火冒三丈,本来想着动动这些朝官即可,没想到这一查还真有敢贪污救灾款的,叫刘策、杨一鹏等情何以堪“皇上,当如何处置?”
“薛大人,你掌管刑部,你来说”
“启禀皇上,按律当没收赃款,降三级”
“这么轻松,他贪污的可是救灾款项,一两银子可以救活一个人呢,他这是草菅人命”朱显波心有不甘“微臣疏忽,按皇上的说法,当没收家产,流三千里”薛贞说的轻巧,堂下跪着的北直隶左布政使可吓傻了心想这薛贞也太黑了,皇上就说了句草菅人命,也不是说自己就直接杀死那些灾民啊我了个去,这差距这么大,也是,一个是贪污,一个是故意杀人罪了,区别大发了五万两不至于流放三千里,这可是堂堂的北京市委书记啊朱显波想了想,抬头朝堂下看看,“让其交出赃款,并罚银五万两降为涿州县令”
“微臣谢皇上隆恩”县令就县令,总比流放强“吏部记上这笔账,如今后再发现贪赃枉法行为,则严惩不怠另升保定知府刘策为北直隶左布政使,克日上任”这刘策因朱显波上任伊始涿州救灾得力已经升任保定知府,并举荐杨一鹏做了涿州知县朱显波要的就是这种关键时刻能解决问题的,刘策和杨一鹏两人单就救灾来说比那些京官或者布政使功劳还大呢这一点李明德和吏部官员都很清楚,对于皇上的这一任命也无可厚非反正平时各布政使和知府的任命吏部选拔出名单后要呈皇上御览,今日钦点了未尝不可“今后吏部考核官员时,对于救灾行动能力也要加以考核,对于那些救灾不力的知府,布政使,一旦导致灾情泛滥,灾民大批逃离或者死亡的应该当场撤换”
众人也无话可说,朱显波是靠救灾立威的,当臣子的当然知道皇上对于灾民的感情“皇上,臣等还查明杭州知府常年收受各地富商贿赂,给予商人各种便利”钱嘉征的第二个目标竟然是立了大功的杭州知府,当初王拓和朱显波两人设计敲诈宋会杰,这杭州知府没少立功,可能这家伙以后就假皇上名头行敲诈之利了“具体情况呢?”
“有据可查的有十三次,共计银元二十万”
草,这家伙够厉害的啊,当初朱显波穷的叮当响的时候,宋会杰那里才榨出这么多他一个知府敢这么嚣张?这杭州知府是当不成了,这富庶之地还得派各省心的人去“你们刑部抓来量刑,着杨一鹏任杭州知府”
还是救灾功臣,朱显波的意思很明显,谁在关键时刻帮周朝廷做好事情,谁就有机会对于这些处罚和任命,李明德和各部尚书们也无话可说一来皇上执意要用自己的人,谁不同意摆明了是反对皇上二来,这两人确实救灾有功,执政能力也不错两个贪污腐败的也确实被刑部抓了个实实在在降职、流放是难免的了“臣刑部侍郎钱嘉征有本要奏经查兵部尚书李承宗在建贞三年,崇祯五年利用朝廷征兵之际,共贪污银两二十万有余恳请皇上定夺”
堂堂兵部尚书,这点钱不算过,只是保守的李承宗跟不上我这皇上的思路了,所以他被首先推了出来李承宗冷汗直冒,也想不明白,一直低着头原本想着自己是皇上的亲信,怎么皇上第一个拿自己开刀啊“李爱卿,可有此事?”
“这”
“回皇上,刑部已经掌握了确凿证据,请皇上过目”钱嘉征真是个演双簧的天才“李相,你看此事如何处理?”
李明德朝朱显波看看,也是满脸大汗,心想自己只怕也被查证,可不比李承宗少“还请皇上圣断”确实得请皇上裁断,一来免得将来皇上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二来也不清楚皇上心思“降李承宗为兵部侍郎,总督辽河,正三品罚白银十万即刻前往盛京上任,希望你能好生悔过,继续为朝廷为大明子民出力着刘立洋回京接任兵部尚书”
“谢皇上恩典”二十万两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只降了一级还是个封疆大吏,李承宗感激不尽这确实是皇上的亲信了,要是别人只怕要连降三级甚至流边了,李承宗除了感激还是感激另外几个人只有羡慕的份了
第一百一十九章 集权(2)

散朝后朱显波把李承宗叫进宫来,深谈了一次,阐述了我大明开疆扩土的想法,希望他到任后一方面努力治理好东北的大好河山,另一方面要不断的往东往北往无人区试探性移民,能种植水稻小麦的土地都不要放弃另一方面要加强军务,搜寻皇太极等人对于李承宗来说,这个降级实际上和升迁差不多官阶小了,地盘大了,辽东数省尽归帐下朱显波看上了他的稳重和保守,守备东北太需要他这样的亲信兼老臣了李承宗也承认了自己的保守死路跟不上朱显波这皇上的思路,愿意在有生之年为朝廷镇守大东北安排妥当兵部,朱显波逐渐掌握了军政大权,于是加大力度进行人员的跟换了不久,某日朝堂上“臣查明,礼部尚书郑志良私自收受他国礼品,黄金无数建贞二年参与科考作弊请皇上严查”要不怎么说钱嘉征是个人才呢?王拓能捕捉到点影子提供给他,他就能办成铁案皇上怎么严查,不至于抄家朝中二品大员,收点礼金其实也不算什么嘛只是这朱显波想表明自己的立场,当然主要的是找机会换人当然朝政商议的结果就是暂停郑志良礼部尚书之职,交刑部尽快查明案情在此期间,由王诚恩暂代礼部尚书、这个是不是太明显了点,不过也能理解,给国丈大人腾地方,他郑志良也是应该得接下来的人事安排,朱显波有点为难,因为他的目标是朝中第一重臣李明德一来顾忌老家伙的势力,二来怕朝中大臣说闲话“国丈大人,你看这如何是好?”朱显波只好求助于薛贞,说出了自己想换掉李明德想法“皇上,这李相当初立皇上时就摇摆不定,甚至和李太后沆瀣一气平时为人老奸巨猾,守旧且顽固皇上理当早早换人”看起来薛贞比自己着急“可朕担心朝中大臣会说闲话,还有李相在朝多年,朝中势力庞大,难免会引起点动乱”
“一朝天子一朝臣,皇上已经登基五年了,他李明德还是稳坐相位,说明皇上仁至义尽,如今是他自己跟不上皇上的思路,理当让贤至于皇上担心朝中大臣会袒护李相,这点大可放心,从明日起,老臣就为皇上去说服这些人,让他们逐渐站到皇上这边来”
朱显波一想也对,论势力薛贞不比李明德差,也许薛贞知道自己废了李明德肯定要重用自己,卖力点也是正常,只是将来会不会薛贞权倾朝野,欺侮自己这个皇上啊“国丈大人,这样,你下去整理下,看看朝中那些大员是跟着李明德,拟个名单上来,到时候你再替真去做他们的工作不迟不迟”这朱显波不傻,李明德的势力要是全部被薛贞收了,这朝中还有谁是他的对手,倒是自己也就是个政令不出午门的皇上了先让她去摸清路数,至于是不是非让薛贞去做思想工作就不一定了“老臣遵旨”
很快薛贞再次觐见,把李明德在朝中的大概势力呈交给朱显波“皇上,臣以为不必皇上亲自出马,臣可以去李明德府上暗示暗示,让他知难而退,只要他退了,他在朝廷的势力自然尽归皇上”
“那你要注意方法,想办法想李相接受他毕竟为我大明朝廷贡献颇多”
“老臣明白,皇上仁爱,李明德必定感激不尽”
送走了薛贞,朱显波有密招王拓和刘立洋进宫,将薛贞的名单分别给两人看了看,给王拓看是让他的锦衣卫盯着这些人,在自己集权期间别轻举妄动找刘立洋来则是希望他趁势在朝中建立起自己的势力来,尽管薛贞三朝老臣,忠诚不在话下,但一个朝堂之上只有一种声音那是很危险的虽然薛贞是自己的老丈人,但自古以来乱七八糟得国丈太多了,能分散点薛贞的势力也是好的刘立洋当然明白,自己虽然立过功,但和朝中这些大臣比起来,自己算个雏,幸得皇上这么信任,既然皇上想扳倒李明德,那么自己就得从中努力争取部分势力这也是保证皇权的一个好办法交代完王拓和刘立洋,朱显波又找来王诚恩,这个低调的国丈永远要等朱显波开口“王大人,朕想换相”朱显波知道王诚恩不想自己叫他岳父“那皇上可有人选?”
“国丈薛贞”
“哦”
“你倒是给点意见啊?”
“薛大人三代为官,都是朝廷要员,如今已贵为国丈兼刑部尚书,升相挺合情理啊”
“朕担心朝中势力失衡啊,以前李明德是首相,但有薛贞这个国丈制约如今卸了李明德,升薛贞,今后朝中可就是他势力独大了难免朕以后处理起政务来磕磕绊绊的”
“皇上的意思是?”
“你也贵为国丈啊,给朕出点力气,平衡下朝中各派”朱显波的意思很明显,想让王诚恩也扩大自己的势力以在必要的时候制衡薛贞“微臣明白”
“明白了就认真去做,这是李明德门客或亲属的名单,对你也许有点用”薛贞给一份名单,朱显波抄了三份,这个少年皇上也开始懂得政治生活了王诚恩也是又惊又喜,惊的是薛贞很快成首相,喜的是皇上还是很看重自己的当然能争取多少李明德势力还很难说,不过自己也是国丈身份,加之皇上信任,应该可以在朝廷建立起制约或者抗衡薛贞的力量于是,令李明德郁闷的事情发生了,朝中四五个大臣陆续拜访自己的旧部,他们想干什么呢?难道?我还没走了,就想瓜分我的势力?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薛贞拜访了他朱显波这招挺狠,这朝堂之上,唯独薛贞是不怕李明德这个上司的,一来自己是国丈,二来三代经营,这朝中势力也不比李明德差当然最主要的他现在是国丈,李明德的接班人,皇上钦点李明德当然明白薛贞的来意,八成是皇上的意思,坐下一聊,果不其然李明德倒没什么好后悔的,这个少年皇帝经常做出自己想不到的大事,还十分成功怪就怪自己当初立皇上是,眼睛不亮如果当初坚决拥护先帝遗诏就好了,这先帝也是连首相都部透露的风声没过两天,李明德上书请辞,这家伙还是看得懂形势,几个贪官都拿下了照这样下去,早晚会落到他头上不管有没有把柄被刑部抓住,皇上不待见你,只怕也很难呆下去,何况薛贞虎视眈眈朱显波当然千言万语挽留,而李明德在朝堂表现得是十分坚决,只好同意他辞掉首辅一职,赐黄金五千两回乡养老临走前,朱显波又把李明德叫宫中交代一番,顺便听听这前任总理的意见“吾皇少年老成,英武神明,必当成就一番伟业老臣翘首以盼”
“李爱卿,别客气了,朕是想做些大事,但你回乡之后也不能闲着,若发现一些可造之才就要尽力推荐给朕另外这朝堂上下,你为相多年,给朕讲讲一些注意事情”
“吾皇是前年难遇的圣君,军政事宜自然不须老臣多嘴,只是这朝堂如同一大户人家,还请皇上做好公正的家长,手心手背都是肉,这样才不至于把个别人宠坏,从而威胁到家庭的和睦,朝堂的安宁”
“朕谨记李相教诲,李相回乡之后如有困难可以随时来找朕,朕定当倾力为你解决”
“老臣叩谢皇恩,没别的事情,老臣就先行告退”

第一百二十章 改制兵部

终于,伴随了朱显波五年之久的总理大臣被卸职了接下来,就全部按照朱显波的想法排定朝廷命官,撤销首辅职位,改中书省为政务院,政务院长官为首相,设副相两名,下设兵部,吏部,礼部,工部,科技部,户部,刑部各设尚书一名,侍郎两名,其中科技部下设铸造局和农科局,工部下设织造局、陶瓷局、造船局,兵部增设公共安全局和海洋安全局,户部下设海外贸易局,吏部下设社政、海洋及科技三学院,各所院局长官等同侍郎,官居三品刑部尚书薛贞顺理成章升任首相,科技部徐光启、工部沈万培兼任副相,钱嘉征升刑部尚书,刘立洋任兵部尚书,王诚恩任礼部尚书,吏部尚书黄鸣、户部尚书张瑞图未变刘策调任北直隶左布政使,杨一鹏则调任杭州知府其余官员要么平调,要么升职,影响不下五十人,至此各部功能加细化,人员组成加年轻化,开明化当然最主要的是朱显波的皇权也加巩固了首相负主持朝廷大部分事务的处理,科技部负责研发,包括工农林渔及战场武器装备等;吏部负责官员分类深造和考核;工部负责地方基础建设和贸易商品等生产以及船只制造等;户部负责各地税收和海内外贸易及全国范围内赈灾和朝廷的收支预算等;兵部负责国家边防以及国内公共安全及海防安全按照朱显波的想法,不但各部长官要换,甚至连各部门的大小衙门增设都要一一详细考虑,但这个工程太过庞大不能操之过急,于是第一步想到了改革兵部,刘立洋掌管兵部,是很多人料想不到的,这刘立波从做官到现在不过五六年时间,不过经过朱显波等人的大力栽培也算得上一等一的青年才俊了朱显波招刘立洋回到京城也是想带在身边多加培养,以备将来征战于是布置下去让刘立洋着手改革兵部朱显波的中心思想还是总统制一样,皇上为自然的三军最高统帅,各兵种和军区结合,但是一时也找不出合适的棒啊,也是召集朝中大臣和将军们多次开会讨论一来要建立强大的帝国军队,威震蒙古、吐蕃朝鲜等番邦,二来要组建水师,防范倭寇侵扰由于明朝的卫所制度到朱显波手里基本上荒废得差不多了朱显波不想旧事重提,但一时半会又找不到别的好办法经过多番的头脑风暴,朱显波心中才算有了个大概坚持募兵制,坚持卫所制,还好大明朝廷有海外贸易收入还算可以足以应付募兵制度这样也不至于征兵恶化地方治安“刘爱卿,从即日要尽快恢复各地卫所建制,控扼要害中央设大都督府,征讨、镇戍、训练等则听命于兵部遇有战事,兵部奉皇帝旨意调军,任命领兵官,发给印信,率领从卫所调发的军队出征战争结束,领兵官缴印于朝,官军各回卫所”
“在地方,设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置指挥使,为地方统兵长官都司之下,在冲要地区的府(含直辖州)、县州置卫或设所”
“全国和地方部队仍旧分开管理,京军设习阵营,巡哨营和火枪营等,归中央将军集中统率、训练地方军包括卫军、边兵和民兵卫军配置于内地各军事重镇和东南海防要地边兵是防御北方蒙古骑兵的戍守部队,配置于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的9个军镇九边具体人选还要自己斟酌”
“微臣领命”
“民兵预备役是个很关键的问题民兵是军籍之外、由官府佥点、用以维持地方治安的武装,内地称民壮、义勇或弓兵、机兵、快手,西北边地称土兵,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有苗兵、狼兵等土司兵此外,还有不同行业和阶层组建的矿兵、盐兵、僧兵等,用于维护各地治安,和全国各矿场、盐运等遇有战争,应召出征,战争结束仍回原址”
“卫军一步兵、骑兵为主,辅助以弓弩火枪大炮中央军要提高骑兵的比例,马匹的购置和兑换一刻也不鞥松弛另外兵部专设水师督抚,建三舰队分别驻守天津、杭州、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