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唐不演义-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批示很快下来了,李渊十分高兴,马上同意了这个方案。
于是,李密又提了一个要求,让贾闰甫跟他一起去。
因为瓦岗人才太多,没有来得及介绍这位贾闰甫。此人是李密在瓦岗时的参谋,才能出众,也是李密的亲信,此人后来还写了一本《蒲山公传》,算是李密的传记作者。
李密没有提让王伯当一起走,大概是怕拉的人太多,李渊起疑心。
对于这个要求,李渊满口答应,还特别交代,他将亲自设宴为二位送行。
在中国的历史上,研究学习开会可能最后都落在吃饭上面,而吃饭,却从来不只是吃饭。这一次,是老辣的苍狼跟狡黠的灵狐之间的直接对话。
李渊在等两位,他将用这一顿饭再刺激一下对方。
很快,两位都来了。照例,李渊说了两位辛苦了的客气话,突然,李渊停住了笑容,冷不丁冒出一句话:“有人不想兄弟前去河南,他们告诉我,你一去便是投鱼于泉,放虎于山!”
图穷匕见,气氛猛然紧张起来。
李密反应相当快,马上离席,跪地,表示自己决无二心。同时跪下的当然还有贾闰甫。
李渊心满意足,他挥挥手,示意两位站起来。
“他们的话朕是不信的,朕对兄弟推心置腹,岂是他们可以离间的。”
不信?不信还拿出来说干什么,吓出心脏病算谁的?
李密抬头,轻轻说了一句:“臣入朝的时间很短,实在不愿意离开,现在朝中公卿,又不信任我,还请陛下派一位心腹跟臣同去。”
所谓心腹,李密不好点名,大概是想裴寂跟他走一趟吧。
听到这个请求,李渊愣了一下,但马上恢复了平静。
李密啊李密,你不愧为智人,到了这时还反将我一军,让我的心腹跟你去,怕不是监督你,而是给你当人质吧,让我下手时投鼠忌器吧。
李渊盯着李密,对方脸色不变,神情凝重,一副赤诚的样子。李渊露出了一丝笑容,表示自己对李密是无比信任,根本不需要再派什么人。李密你大胆去干。
最后,李渊说出了一句让李密略显吃惊的话:“让王伯当给你当副手!”
饭就这样吃完了,这一顿饭吃进去多少营养不重要,重要的是赴宴双方都得到了自己的东西。
李密终于离开了长安,出城之后,他大口而粗野地呼吸着这自由狂野的空气。
谁也无法阻挡我的未来。我的霸业死而得活,岂非天意!
李密打马离去,身后,是高深莫测的李渊。在李密狂奔的身形上,已经有一根隐形的线,线的另一头正握在李渊身上。
行到华县,李渊轻轻扯了一下线头。
从长安追上来的使者,给李密下了一个命令:“留下一半人在关内,你可率一半人出关!”
想了一会儿,李密决定执行这个命令,自己就要回到河南,十万兵马指日可得,留一半又有何忧。
李密又中计了,要知道高明的人不会一棍将人打死,他们只是慢慢出招,每次都提出让你难受但又无法拒绝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渐渐地消除你的实力。
领着剩下的一半人行至陕州,这里处于长安洛阳的半途。李渊再一次扯了下线头,这一下动作有点大。
长安的使者赶上来,下了另一个命令。这是一道催命符,李渊终于甩出了撒手锏:“李密留下所部慢慢前行,李密单骑入朝,另有节度!”
开什么玩笑,李渊同志,大家都不笨,何必忽悠我,要我单骑入朝,你是想节度我,还是超度我?
李密转身,面对贾闰甫:“你还记得那次吃饭吗?天子说过有人不愿意我们此行,我要是回去,绝无生还的可能。”
到了这里,也不必再装了,大家摊牌吧。
李密召集众人,说出了他的计划。
计划如下,进攻附近的桃林县,搞到粮食后,迅速渡过黄河,投奔在黎阳的徐世勣。
说完,他望向了贾闰甫:“你认为怎么样?”
让李密没料到的是,贾闰甫马上表示了反对,从现实情况说到天下大势,最终还扯出了当年李密杀翟让的事,表示现在去河南,没有人会听从李密的安抚。
“明公还是回朝吧。”
贾闰甫一盆冷水浇下来,却让李密火冒三丈,李密当场拔刀,表示不跟我走,就斩了你。最终,经过王伯当求情,贾闰甫才逃走。
事情还没开始,就有人当了逃兵,但仔细推敲一下,贾闰甫加入到这个复辟团以及他的逃跑可能是李密早就布下的棋子。
走了贾闰甫,还有王伯当。李密领着剩下的人奔向了桃林县。李密的聪明才智再一次得到了发挥,他给桃林县令写了信,表示接到旨令要单骑回京,走之前,请允许我把家眷寄存在您这里,完事我再来取。
考虑到对方是妇孺,桃林县令打开了城门。数十名妇女鱼贯而入,进来后,就撩起了裙子,因为非礼勿视,大兵们将目光转到了别处,个别没转彻底的士兵没看到期待中的东西,反而看到这些家眷们举起了大刀。
这些妇孺是如假包换的铁血硬汉子。
李密很快控制住了桃林县,抢到了一批物资,抓了一批壮丁,马马虎虎拉起了一支队伍。接下来,就该按原计划向北渡黄河奔黎阳。
出桃林县后,李密下令:“向东进军!”
在逃亡路线的选择上,李密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早在长安,他定下的计划就不是投奔黎阳的徐世勣,而是在襄阳的一位老部下。而此前,他宣称去黎阳,不过是布一个疑阵。
现在,贾闰甫已经逃到了唐朝的势力范围吧,他也已经将我的计划告诉了对方,唐军正发兵前往黄河一线拦截我们吧。
对不起,李渊,我们要去襄阳了。
李密再一次踏上了逃亡的道路。这对他来说是轻车熟路。
很多年前,我就经历过这样的逃亡,从那之后,我占据了瓦岗,成就了大业,现在只不过是另一段辉煌的开始。
李密内心充满对未来的期许,可惜,上天已经不会再给他同样的机会。
前面,就是熊耳山。那是他的终点。
经过数天艰苦的跋涉,李密率领部下穿过了熊耳山,正从山南出山。此时,是公元618年的最后一个月,李密这一年三十七岁。
刚出山南,伏兵四出,高处有强弩利箭,溪谷有砍刀斧头。李密的队伍瞬间被冲开。
伏击他的是唐朝的熊州行军司马盛彦师,李密虽然布下疑阵,可依然没有骗过他,分析了李密的动向,他准确判断出李密将穿越熊耳山前往襄阳,于是,他提前在这里设下埋伏。
这说明,再聪明的人都有智穷的一刻。
李密战死,与他同亡的是王伯当。在桃林时,他跟贾闰甫一样不赞成李密的计划,但他依然选择了跟李密踏上这条死亡之路。
因为义士之心,不以存亡而易,因为跟随李密之初,王伯当便许下了纵身分原野,亦所甘心的诺言,王伯当用生命实践了他的承诺。
比千金一诺更高的是以性命实践诺言。
在李渊一步步的安排下,李密终于走向了死亡,可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李渊紧接着下了一个命令:将李密的首级送往黎阳的徐世勣,并告诉他李密谋反之事。
徐世勣在李密之后,也已经投诚唐朝,据记载,从中牵线的是魏征。降唐后,李渊格外开恩,赐李姓,于是,徐世勣成了李世勣,又过些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世字不能随便用了,李世勣又变成了李勣。为了方便,我们还是叫他徐世勣吧。
杀死李密很容易,但要让原瓦岗的人心不散才是难事,李渊找到了这个关键点,李密之外,徐世勣是瓦岗的核心。
接到李渊的通报,徐世勣无话可说,这能怪谁呢,李密谋反在先,李渊不过是正当防卫。最后,他提了一个要求,收葬李密。
徐世勣以君臣之礼收葬李密,将他埋葬在黎阳山南,这是李密统率豪杰,称霸中原的地方。如果李密自己选,这也是一个适合的地方吧。
下葬那天,许多人痛哭流涕,这些人永远不会忘记李密将他们从山贼带到了更大更高的舞台,也永远不会忘记那个出身高贵,却跟他们称兄道弟的李密,不会忘记那个轻财重义,慷慨激昂的领袖。
最后还有一件事情不得不说。在得知李密去世后,瓦岗一位叫杜才干的将领做出了一个决定,他给新上任的滑州刺史写了一封信,要求率自己的部下归降。
这封信得到了回应,滑州刺史亲自前来会合,见面后,杜才干抽刀,斩下了滑州刺史的头颅,然后送到了李密的墓上。
滑州刺史是洛阳封的官,此人是出卖李密出卖瓦岗的邴元真。
死后有人复仇,江湖快意如斯,李密泉下有知,当稍心慰吧。
最后,总结一下各种史书对李密的评价为李密盖棺定论吧。
风云际会,聚八方豪杰,率百万之师,亡暴隋之政,解兆民之困,声动四方,威行万里,何其伟哉。
以上是李密的奋斗史。个中人生起伏,不屈,愤怒,失败与成功,荣耀与耻辱,俱往矣。
第二篇 李唐天下
第一章 拼的是儿子
【天之骄子】
开皇十八年(598年),隋文帝杨坚发动了第一次征高句丽的战争,这一年的二月,隋朝大军开始出征,到九月损兵折将之后,隋朝开始退军。此事是这一年唯一值得一提的大事,除此之外,如果硬说要有什么事值得记下来,那就是这一年的年尾,十二月的二十二日(按阳历,是公元599年的1月23日),在武功县的一处大宅里,生下了一个男婴。这个男婴就是李世民。
作为后人称之的千古一帝,李世民的出生自然不可能生了发两个红鸡蛋就算数,按天生异人,必有异象的规矩,史书上也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情:出生之前,李家门口有两条龙。不知道龙跑到这里来干什么,应该不是斗地主二缺一找李世民顶角来了。据说,二龙戏之三日方才离去。竟然还敢逗留三天,也不怕武功县的父老乡亲捉了去做剁椒龙头。又据记载,李世民生而不惊,我琢磨了一下这四个字,大概是生下来不知道哭。不知道以前稳婆怎么处理这种事情,放到现在,护士应该会倒拎过来,扬起手在屁股上来俩响脆的巴掌。
说这么多,总而言之,李世民出生了。
四岁那年,李世民叫李世民了,在之前,可能叫狗蛋什么的,总之不叫李世民。叫世民是因为他父亲李渊搬到了岐州,在岐州有一个会算命的书生给他算了一个命,断定他“年将二十时,必能济世安民矣”。这位书生算了命,卦钱也不收,等李渊准备杀人灭口时,竟然不见了。托书生的福,李渊正式给这个儿子取名世民。
以上这些,都是封建迷信,但封建迷信后面往往藏着一个极深的寓意。根据这些东西我们不难看出,李世民是作为一个济世安民的救世主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
当然,要让四岁的李世民去济世安民是不现实的,目前阶段,他的主要任务是安顿好自己,长身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基本上,这个很容易做到。李世民家里不是有钱,而是相当有钱,按李世民本人回忆,家里面是“富有龟玉”。
吃穿不愁,生活无忧,这就是李世民的童年,这样的童年无疑是快乐的,说快乐并不是说物质上的丰富,而是指李世民尚没有发育成完全的自己,他没有过多的欲望,也自然不会有过多的烦恼。
但总有一天,李世民会有自己的欲望,到时他就会知道,不管贫贱也好,富贵也好,都有欲望得不到满足的痛苦,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是绝不会从天而降的,要得到它们,必定要付出真正的努力。
要了解一个民族,得去看它的历史,而要了解一个人,大概就需要去了解他的过去。一个人在成年之后所做的一切,大抵都可以在他青少年时代找到影子。
据史书所记,李世民作为贵族子弟,年轻的时候,竟然常常跟一帮大侠混在一起,大侠是往好了说,往坏了说都是一些社会青年,平时不搞劳动生产,天天替人出头打架生事。在这些交往当中,贵族李世民染上了一些江湖堂口的习性。这种习性不能说好,毕竟有辱斯文,但也不能说全坏。在这些交往当中,李世民洗去了贵族身上那种孤傲之气,也很容易理解后来为什么有那么多豪杰愿意追随于他。
十五岁那年,李世民应募入伍,他赶上了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最坏的意思是大隋盛世已经过去了,天下烽烟四起,他为既得利益者,自己的金饭碗未必保得住。最好的意思是他有了重新打磨自己的机会。
呈现在他的面前,是跟猎鹰走犬完全不同的生活,那是铁枪铜甲的生硬,是军旗啸西风的苍凉,是血淋淋的厮杀,是尔虞我诈的较量。
许多年以后,李世民的称号里多了一个军事家的头衔。
我们相信战争跟中医一样属于经验学科,要想了解战争的奥秘,只有到沙场上去,闻那血的腥味,看那满天的骑尘,听那震耳的喊杀声。同时,战争是一门残酷的学问,它没有捷径可走,也不设远程教学。所有的奥秘都在现场。
当然,说李世民全靠自己领悟也不现实,事实上,他有一名高级教师现场指导。
对于一名少年来说,最好的老师莫过于自己的父亲。
十八岁那年,李世民跟随父亲来到太原。战历山飞,驱突厥,李渊向他展示了战争上一项重要的技能,读心术。读敌人的心,观察敌人的每一个行为,从中了解敌人的欲望、野心、胆怯、习惯、优势与劣势。然后做出最佳的应对。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在李渊的亲身示范下,李世民终于掌握了战争的奥秘,敌人的每一个动作都逃不过他的眼睛,敌人的每一个想法都暴露在他面前,他也学会了果敢决断,从而能在瞬息万变的沙场上找到转瞬即逝的胜机。
李世民已经成为一位名将来匹配军事家的头衔吗?
十九岁的李世民大概认为自己已经达到这样的水平,从未失败过的他大战过宋老生,力逼过屈突通,翻过了长安城的城头。
战场之上,还有什么是我不熟悉的?
必须遗憾地告诉李公子,正因为你百战百胜,所以你还无法称之为名将。
是的,一个全胜的不知失败屈辱困境为何物的将军是无法成为名将的,只有经历过失败之后,李世民才会明白为什么孙膑大放异彩是在断足黥面之后,吴起为什么要杀妻,一生难封侯,当过俘虏的李广足称名将,而从胯下钻过的韩信才有可能成为兵圣。
【青年李世民之烦恼】
二十岁那年的五月,李世民看着他的父亲登上了长安大兴宫的最高点。
与此同时,李世民的身份也发生了变化,这一年,他被封为秦王,按虚岁算,他正好二十岁,按当年算命先生掐的八字,李世民应该去济世安民了。可正是这一年,他遭受了人生当中第一个沉重的打击。
在他被封为秦王的同一天,他的哥哥李建成被立为太子。在那些道贺的群臣中,李世民明显地感觉到向他哥道贺的笑容含糖量要更高。他完全理解这种差别。
自己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藩王,而兄长李建成则是这个新兴帝国的接班人,迟早有一天,李建成会掌握在场很多人的荣华富贵。
在昨天,李世民跟李建成还是平起平坐的两兄弟,但从今天开始,他们已经渐渐拉开了距离,这个差距还会越来越大,照此发展下去,他的哥哥会在某天登上大宝之位,而他必须跪伏在下面,聆听他的旨意,服从他的安排,从他那里领赏赐。
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差异?
在太原,我大战历山飞时,你在干什么?我招抚亡命时,你在干什么?伏杀王威、高君雅时,你又在哪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