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的那些事儿-第2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六月底,开战了。

洪承畴突然打破平静,出兵,向松山攻击挺进。

这个举动大大出乎清军的意料,清军总指挥多尔衮(皇太极回家)没有提防,十万人突然扑过来,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战败。

消息传来,皇太极晕了,一年都没动静,忽然来这么一下,你打鸡血了不成?

多年的作战经验告诉他,决战的时刻即将到来,于是他立即上马,率领所有军队,前往松山。

但是,有个问题。

当时皇太极,正在流鼻血。

一般说来,流鼻血,不算是个问题,拿张手纸塞着,也还凑合。

但皇太极的这个鼻血,据说相当之诡异,流量大,还没个停,连续流了好几天,都没办法。

但军情紧急,在家养着,估计是没辙了,于是皇太极不顾流鼻血,带病工作,骑着马,一边流鼻血,一边就这么去了。

 17661768

'1766'

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他没有找东西塞鼻孔,却拿了个碗,就放在鼻子下面,一边骑马一边接着,连续两天两夜赶到松山,据说到地方时,接了几十碗。//  //

反正我是到今天都没想明白,拿这碗干什么用的。

会战地点,松山,双方亮出底牌。

清军,总兵力(包括孔有德等杂牌)共计十二万,洪承畴,总兵力共计十三万,双方大致相等。

清军主将,包括多尔衮、多铎、济尔哈朗等精锐将领,除个把人外,都很能打。

洪承畴方面,八部总兵主将,除吴三桂外,基本都不能打。

至于战斗力,就不多说了,清军的战斗力,大致和关宁铁骑差不多,按照这个比率,自己去想。

换句话说,要摊开了打,洪承畴必败无疑。

但洪承畴,就是洪承畴。

崇祯十四年(1641)七月二十八日,洪承畴突然发动攻击,率明军抢占制高点乳锋山,夺得先机。

他十分得意,此时他的军中的一个武官对他说了一件事:

占据高地固然有利,但我军粮少,要提防清军抄袭后路。

然而洪承畴似乎兴奋过度,把那个人训了一顿,说:

我干这行十几年,还需要你提醒?

大多数历史学者认为,这句话,就是他失败的最终原因。

因为就战略而言,固守是最好的方法,进攻是最差的选择,而更麻烦的是,当时的洪承畴,在进攻之前,只带了三天的粮食。

无论如何,只带三天的粮食,是绝对不够的。

所以结论是,一贯英明的洪承畴,犯了一个愚蠢的错误,最终导致了战败。

我原本认为,这个结论很对,洪承畴很蠢,起码这次很蠢。

后来我想了想,才发现,洪承畴不蠢,起码这次不蠢。在他看似荒谬的行动背后,隐藏着一个极为精明的打算。

其实洪承畴并不想进攻,他很清楚,进攻极为危险,但他没有办法。

因为有个人一直在催他,这个人的名字叫陈新甲,时任兵部尚书,而这位陈尚书的外号,叫小杨嗣昌。

杨嗣昌同志的特点,是风风火火,玩命了干,能得这个外号,可见陈大人也不白给。

自打洪承畴打持久战,他就不断催促出战,要洪督师赶紧解决问题,是打是不打,多少给个交代。

但洪承畴之所以出战,不仅因为陈尚书唠叨,像他这样的老油条,是不会怕唐僧的。

'1767'

他之所以决定出战,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两个字——没钱。

我查过资料,明末时期的军饷,以十万人计,吃喝拉撒外加工资、奖金,至少在三十万两白银以上。

要在平时,这也是个大数,赶巧李自成、张献忠都在闹腾,要是洪承畴再耗个几年,崇祯同志的裤子,估计都要当出去。

所以不打不行。

但洪承畴不愧为名将,所以在出发前,他想出了一个绝招:只带三天粮食。

要还没明白,我就解释一遍:

带上三天粮食出征,如果遇上好机会,就猛打一闷棍,打完就跑,也不怕对手断后路。

如果没有机会,看情形不妙,立马就能跑,而且回来还能说,是粮食不够了,才跑回来的,对上面有了个交代,又不怕追究政治责任,真是比猴还精。

精过头,就是蠢

如果换了别人;这个主意没准也就成了;可惜,他的对手是皇太极。

皇太极不愧老牌军事家,刚到松山,还在擦鼻血,看了几眼,就发现了这个破绽。

八月二十日,就在洪承畴出发的第二天,他派遣将领突袭洪军后路,占领锦州笔架山粮道。

“欲战,则力不支;欲守,则粮已竭。”洪承畴彻底休息了。

当然,当然,在彻底休息前,洪承畴还有一个选择——突围。

毕竟他手里还有十几万人,要真玩命,还能试试。

于是他找来了手下的八大总兵,告诉他们事态紧急,必须通力合作,然后,他细致分配了工作,从哪里出发,到哪里会合,一切安排妥当,散会。

我忘了说,在这八个总兵里,有一个人,叫做王朴。

第二天,突围开始。

按照洪承畴的计划,突围应该是很有秩序的,包括谁进攻,谁佯攻,谁殿后,大家排好队,慢慢来

可还没等洪承畴同志喊一二三,两个人就先跑了。

那两个先跑的人,一个是王朴。

如果没有重名,这位王朴兄,应该就是八年前,在黄河边上收钱,放走诸位头领的总兵同志。

照此看来,他还是有进步的,八年前,收钱让别人跑,现在撒腿就跑,也没想着找皇太极同志拿钱,实在难得。

而另一位带头逃跑的,史料记载有点争议,但大多数人认为,是吴三桂。

'1768'

无论如何,反正是散了,彻底散了,全军溃败,无法收拾,十余万人土崩瓦解,被人杀的,被踩死的,不计其数,损失五万多人。

洪承畴还算是镇定,关键时刻,找到了曹变蛟、丘民仰,还聚了上万人,占据松山城,准备伺机撤退。

可是皇太极很不识相,非要解决洪承畴,开始围城,劝降。

洪承畴拒不投降,派使者向京城求救。

可他足足等了半年,也没有等来救兵,他很纳闷,为什么呢?

因为他糊涂了,就算用脚趾头想,也能明白,援兵是绝不会到的。

要知道,他老人家来,就是救援锦州的,能带的部队都带了,可现在他也被人围住,再去哪里找人救他?

其实洪承畴同志不知道,皇帝陛下也在等,不过他等的,不救兵,而是洪承畴的死亡通知书。

按史料的说法,洪承畴同志被围之后不久,京城这边追悼会什么的都准备好了,家属慰问,发放抚恤,追认光荣,基本上程序都走了,就等着洪兄弟为国捐躯。

其实洪承畴原本也这么盘算来着,死顶,没法顶了,就捐躯。做梦都没想到,他连捐躯都没捐成。

崇祯十五年(1642)二月二十日,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松山副将夏承德与清军密约,打开了城门,洪承畴被俘。

几个月后,无计可施的祖大寿终于投降,这次,他是真的投降了。

自崇祯十三年(1641)至崇祯十五年(1643),明朝和清朝在松山、锦州一带会战,以明军失利告终,史称“松锦大战”。

除宁远外,辽东全境陷落,从此,明朝在关外,已无可战。

消息传到北京,照例,崇祯很悲痛,虽然这几年他经常悲痛,但这次,他尤其激动,连续几天都泪流满面,因为他又失去了一位好同志——洪承畴。

按目击者的说法,洪承畴同志被抓之后,非常坚强,表示啥也别说了,给我一刀就行,后来英勇就义,眼睛都没眨,很勇敢,很义气。

所以崇祯很是感动,他亲自主持了洪承畴同志的追悼会,还给他修了坛(明朝最高规格葬礼),以表彰他英勇就义的精神。

洪承畴没有就义,他投降了。

当然,他刚被俘的时候,还是比较坚持原则的,没有投降,结果过了几天,由于平时没有注意批评和自我批评,关键时刻没能挺住,还是投降了。

 17691770

'1769'

至于他投降后的种种传奇,就不说了,可以直接跳过,说说他的结局。

清朝统一中原时,洪承畴由于立下大功,干了很多工作,有很大的贡献,被委以重任,担任要职。

清朝统一中原后,洪承畴由于立下大功,干了很多工作,有很大的贡献,被剥夺一切官职,光荣退休。

后来他死了,死后追封爵位,三等阿达哈哈番,这是满语,汉语翻译过来,是三等轻车都尉。

如果你不清楚清朝爵位制度,我可以解释,高级爵位分为公、候、伯、子、男五级,每个爵位,又分一到三等,一等为最高。

男爵再往下一等,就是轻车都尉,三等轻车都尉,是轻车都尉中的最低等。我查了一下,大致是个从三品级别。

我记得洪承畴活着给明朝打工时,就是从一品太子太保,死了变从三品,有性格。

后来又过了几十年,乾隆发话,要编本书,叫做贰臣传。

所谓贰臣,通俗点说,就是叛徒,洪承畴同志以其光辉业绩,入选叛徒甲等。

在此之前,似乎就是乾隆同志,还曾发话,说抗清而死的黄道周,堪称圣人,说史可法是英雄,要给他立碑塑像。

我又想起了陈佩斯那个经典小品里的台词:

叛徒,神气什么!

好像还是这个小品,另一句话是:

你说我当时要是咬咬牙,不就挺过来了吗?

絮絮叨叨说这几句,只是想说:一、历史证明,叛徒是没有好下场的。同志瞧不起的人,敌人也瞧不起。

二、黄道周挺过来了,我敬佩,卢象升挺过来了,我景仰,洪承畴没挺过来,我鄙视,但理解。

咬牙挺过来,是不容易的。

所以,我不接受,但我理解。

气数

现在的崇祯,基本已经焦了,里面打得一塌糊涂,外面打得糊涂一塌,没法混了。

但他还是要撑下去,直到撑死,因为最能折腾他的那位仁兄还没出场。

据说打崇祯十二年起,崇祯同志经常做梦,梦见有一个人,在他的手上,写了一个字——有。

这是个很奇怪的梦,而且还不止一次,所以他把这个梦告诉文武大臣,让他们帮忙解释。

大家听说,都说很好,说很吉利,我想了想,有道理,因为有,总比没有好。

然而有一个人却大惊失色,这个人叫王承恩,是崇祯的贴身太监。

'1770'

散朝后,他找到了崇祯,对他说出了这个梦境的真实意义,可怕的寓意——大明将亡。

按照王承恩的解释,这个有,实际上是两个字。上面,是大字少一撇,下面,是明字少半边。

所以这个字的意思,就是大明,要少一半。

崇祯不信,不敢信,大明江山,自打朱重八起,二百多年,难道要毁在自己手上?

个人认为,崇祯同志过于忧虑了,因为毁不毁,这事不由他。

但这个梦实在比较准,我查了一下,他做梦的时间,大致就是那个毁他江山的人,出现的时间。

崇祯十二年(1639),一个人从深山中走出。

他的随从很少,很单薄,且很不起眼,无论是张献忠,还是皇太极,他都望尘莫及。但命中注定,他才是最终改变一切的人,五年之后。

这人我不说,你也知道是李自成。

李自成在山里蹲了一年多,干过什么,没人知道,只知道他出来之后,进步很快。

一年多时间,他又有了几千人,占了几个县城。

但就全国而言,他实在排不上,有时经济困难,还得找张献忠拉兄弟一把。

鉴于生计困难,崇祯十三年(1640)初,他率军进入河南,新年新气象,他准备到那里碰碰运气。

通常来讲,这个想法没啥搞头,因为之前他经常全国到处出差,河南也是出差地之一,跑老跑去,没什么意外惊喜。

但这次不一样。

崇祯十三年(1640),河南大旱。

这场大旱,史料上说,是两百多年未遇之大旱,河南的景象,借用古人的话: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大旱也好,没有鸡叫也罢,没有牛,没有猪都罢,有一样东西,是终究不会罢的——征税。

不征税,就没钱打张献忠,没钱防皇太极,必须征。

这么个环境,让人不造反,真的很难。

至于结局,不用想也知道,劳苦大众,固然劳苦,也是大众,劳苦久了,大众就要闹事,就要不交税,不纳粮,于是接下来,就是那句著名的口号:

吃他娘,穿他娘,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之前我说什么来着?气数。

没错,就是气数。

其实气数这玩意,说穿了,就是个使用年限,好比饼干,只能保质三天,你偏三年后吃,就只能拉肚子。

 17711772

'1771'

又好比房子,只能住三十年,你偏要住四十年,就只能住危房,没准哪天上厕所的时候,被埋进去。  //

什么东西,都有使用年限,比如大米,比如王朝,比如帝国。

不同的是,大米的年限看得见,王朝的年限看不见。

看不见,却依然存在。

对于气数,崇祯是不信的,开始不信。

等到崇祯十四年,怕什么来什么,后院起火,前院也起火,卢象升死了,辽东败了,中原乱了,信了

在一次检讨会上,他紧绷了十四年的神经,终于崩溃了。

他嚎啕大哭,一边哭,一边说:

我登基十四年,饱经忧患,国家事情多,灾荒多,没有粮食,竟然人吃人,流寇四起,这都是我失德所致啊,这都是我的错啊。

他不停地哭,不停地哭。

我同情他。

大臣们似乎也很同情,纷纷发言,说这不是您的错。

但不是皇帝的错,是谁的错呢?

气数。

几乎所有的人,众口一词,说出了这两字。

崇祯终于认了,他承认这是气数。但他终究是不甘心的:

“就算是气数,人力也可补救,这么多年了,补救何用?

然后接着大哭。

崇祯大哭的时候,李自成正在前进,在属于他的气数上,大踏步地前进。

在河南,他毫不费力地招募了十几万人,只用了两年时间,就占领了河南全境,所向披靡,先后杀死陕西总督傅宗龙、汪乔年,以及我们的老熟人福王朱常洵。

鉴于崇祯同志的倒霉史,已经太长,鉴于他受的苦,实在太多,鉴于不想有人说我拿崇祯同志混事,还鉴于我比较乐观,不太喜欢落井下石,所以,我决定简单点,至少保证你不至于看得太过郁闷。

李自成同志依然在前进,一年后,他进入陕西,击败了明朝的最后一位猛人孙传庭,占领西安。明军就此再无还手之力。

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在西安,集结所有兵力,准备向京城出发,他将终究这已延续二百七十多年的帝国。

在出发前,他发出了一道檄文,文中有八个字:

嗟尔明朝,气数已尽。

'1772'

上台以前,憋足了劲要干掉那个死人妖,死人妖干掉了,又出来党争,后金入侵,看准了袁崇焕,要他出来上岗,一顿折腾,后金没能折腾回去,袁督师倒给折腾没了,本想着卧薪尝胆,忍几年,搞好国内经济建设,再去收复大好河山,结果出了天灾,又出来若干人等造反。

调兵,干掉若干人等,若干人等被干掉,又出来了若干更狠的人(比如张献忠、李自成),再调兵,把若干更狠的人,又打下去,投降的投降,跑的跑,正准备一鼓作气…

清军打进来了。

好吧,那就去打清军,全部主力调到辽东,打个一年半载,好不容易把人熬走,后院又起火了,投降的不投降,跑进去的又跑出来。

很巧,又是灾荒,大荒,没法活,于是大家跟着一起造反。

这种编剧思路,很类似于早些年的经典电视剧《渴望》,按当时编剧思路,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