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朝大历史-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书名:汉朝大历史
作者:吕思勉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291
ISBN:9787550208056
所属分类:图书 》 历史 》 历史普及读物 》 中国古代史
编辑推荐
吕思勉所著的《汉朝大历史》由享誉中外的著名史学家顾颉刚鼎力推荐,石破天惊史家新论全方位解读大汉帝国崛起真相,此书是学界公认的汉朝历史研究的最高水平。本书为您讲述汉朝何以成为东方第一大帝国,详解王朝纷争历史百年。
内容推荐
吕思勉所著的《汉朝大历史》内容简介:汉朝何以成为与西罗马并立的两大帝国?汉朝的大一统局面是如何出现的?汉哀帝的断袖之癖,汉朝与四夷的战与和,汉朝外戚掌权的真实内幕一儒家思想何以成为中国二千年的主流思想?宦官集团与外戚集团的血雨纷争,汉朝五大建国功臣的生死离歌,汉朝的灭亡是源于内乱还是外患?《汉朝大历史》本书解决你对汉朝历史的种种疑问。
作者简介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江苏常州人。生于常州一个“世代仕宦”的书香之家的他,12岁以后在父母师友的指导下读史书,了解中国历史。16岁自学古史典籍。1905年起,先后在苏州东吴大学、江苏省立第一师范等校任教。1926年起,任上海光华大学国文系、历史系教授。抗战期间,归乡闭户著书。抗战胜利后,重返光华大学。1949年后,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作为中国20世纪的史学大家,吕思勉先生对中国史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严耕望先生把吕思勉与钱穆、陈寅恪、陈垣相提并论,称为“史学四大家”。他是我国学术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为中国现代学术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不标榜任何一派,而是别具一格的一家。在吕思勉先生众多的学术著作中,这本《中国通史》是他的史学成名作,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中国通史。曾长期被用做大学教材和青年“自修适用”读物,对中国史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目录
第一章 秦亡汉兴巩固
第一节 刘邦项羽灭秦
第二节 诸侯相王
第三节 楚汉兴亡
第二章 汉初事迹
第一节 高祖初政
第二节 高祖翦除功臣
第三节 高祖和匈奴
第四节 汉初功臣外戚相诛
第五节 汉初休养生息之治
第六节 封建制度变迁
第三章 汉中叶事迹
第一节 汉代社会情形
第二节 儒术之兴
第三节 武帝事四夷一
第四节 武帝事四夷二
第五节 武帝事四夷三
第六节 武帝事四夷四
第七节 武帝事四夷五
第八节 论武帝用兵得失
第九节 武帝求神仙
第十节 武帝刻剥之政
第十一节 巫蛊之祸
第十二节 昭宣时政治情形
第十三节 昭宣元成时兵事一
第十四节 昭宣元成时兵事二
第十五节 昭宣元成时兵事三
第十六节 昭宣元成时兵事四
第四章 汉末事迹
第一节 元帝宽弛
第二节 成帝荒淫
第三节 哀帝纵恣
第五章 新室始末
第一节 新莽得政
第二节 新室政治上
第三节 新室政治下
第四节 新莽事四夷
第五节 新莽败亡
第六章 后汉之兴
第一节 更始刘盆子之败
第二节 光武定河北自立
第三节 光武平关中
第四节 光武平群雄上
第五节 光武平群雄下
第七章 后汉盛世
第一节 光武明章之治
第二节 匈奴分裂降附
第三节 后汉定西域
第四节 汉与西南洋交通
第五节 后汉平西羌
第六节 后汉开拓西南
第七节 后汉时东北诸族
第八章 后汉衰乱
第一节 后汉外戚宦官之祸上
第二节 后汉外戚宦官之祸下
第三节 后汉羌乱
第四节 党锢之祸
第五节 灵帝荒淫
第六节 后汉中叶后外患
第七节 后汉中叶后内乱
第九章 后汉乱亡
第一节 何进之败
第二节 董卓之乱
第三节 李催郭汜之乱
第四节 东诸侯相攻
第五节 曹操平定北方上
第六节 曹操平定北方下
第七节 孙氏据江东
第八节 赤壁之战
第九节 刘备入蜀
第十节 曹操平关陇汉中
第十一节 刘备取汉中
第十二节 孙权取荆州
第一章 秦亡汉兴巩固
第一节 刘邦项羽灭秦
项籍者,下相人也,今江苏宿迁县。字羽。其季父梁,梁父即燕。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今河南项城县。故姓项氏。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竞学。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尝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秦二世元年九月,会稽守通秦会稽郡治吴。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即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日:“诺。”梁召籍入,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籍时年二十四。
汉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沛,今江苏沛县。丰,后为县,今江苏丰县。姓刘氏,字季。《索隐》:“《汉书》名邦,字季,此单云字,亦又可疑。按《汉书》高祖长兄名伯,次名仲,不见别名,则季亦是名也。故项岱云:高祖小字季,即位易名。”案伯仲季乃次第,并不得云字。人不得皆无名字,盖《史记》文略耳。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正义》:《括地志》云:泗水亭,在沛县东。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以亭长为县送郦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高祖亡匿芒、砀山泽岩石之间。芒、砀皆县名,今江苏砀山县地。秦二世元年秋,诸郡县皆多杀其长吏,以应陈涉。沛令恐,欲以沛应涉,掾主吏萧何、曹参请召诸亡在外者以劫众。乃令樊哙召刘季。樊哙,沛人。以屠狗为事。以吕后弟吕媭为妇。与高祖俱隐。刘季之众,已数十百人矣。于是樊哙从刘季来。沛令后悔,恐其有变,乃闭城城守,欲诛萧、曹。萧、曹恐,逾城保刘季。刘季书帛射城上。父老乃率子弟共杀沛令,开城门迎刘季。立季为沛公。时二世元年九月,于是少年豪吏,如萧、曹、樊哙等,皆为收沛子弟,二三千人,攻胡陵、县名,今山东鱼台县。方与,还守丰。
广陵人召平,广陵,今江苏江都县。为陈王徇广陵,未能下。闻陈王败走,秦兵又且至,乃渡江,矫陈王命,拜梁为楚王上柱国,曰:“江东已定,急引兵西击秦。”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陈婴者,故东阳令史。东阳,今安徽天长县。东阳少年杀其令,强立为长,以兵属项梁。项梁渡淮,黥布、蒲将军亦以兵属焉。凡六七万人。军下邳。今江苏邳县。当是时,秦嘉已立景驹为楚王,军彭城东,彭城,今江苏铜山县。欲距项梁。梁击嘉,嘉死,军降,景驹走死梁地。项梁已并秦嘉军,军胡陵,引兵入薛。今山东滕县东南。闻陈王定死,召诸别将会薛计事。时秦二世二年四月,居啵朔对觯余},今安徽巢县。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起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项梁然其言。乃求楚怀王孙心民间,为人牧羊。立以为楚怀王,从民所望也。都盱台。今安徽盱眙县。项梁自号武信君。时二世二年六月。
先是,秦泗川监平《集解》:泗川,高祖更名沛。将兵围丰。高祖出与战,破之。令雍齿守丰。引兵之薛。泗川守壮败于薛,走之戚。今濮阳县北。得,杀之。还军亢父。今山东济宁县。雍齿反为魏。沛公攻丰,不能取,闻东阳宁君、秦嘉立景驹为假王,在留,在沛县东南。往从之。欲请兵以攻丰。时章邯从陈,别将司马尼将兵北定楚地,屠相,至砀。东阳宁君、沛公西与战。还军丰。闻项梁在薛,从骑百余往见之。项梁益沛公卒五千人还攻丰,拔之,雍齿奔魏。
章邯已破陈王,进兵击魏王于临济。《续汉书·郡国志》:陈留郡平丘县有临济亭,魏咎都。平丘,今河北长垣县。魏王使周市出,请救于齐、楚。齐、楚遣项它、田巴将兵随市救魏。章邯击破,杀周市等。围临济。咎为其民约降,自烧杀。章邯杀齐王田儋于临菑。今山东临淄县。案此语见《汉书·项籍传》。《史记·田儋列传》曰:儋将兵救魏,章邯夜衔枚击,大破魏军,杀田儋于临济下。《汉书》作大破齐、楚军,《高帝纪》亦云:章邯破杀魏王咎,齐王田儋于临济,疑误。儋弟荣,收儋余兵走东阿。今山东阳谷县东北阿城镇。齐人闻儋死,立故王建弟假为王。田角为相,田间为将,以距诸侯。田荣之走东阿,章邯追围之。项梁闻田荣急,引兵击破邯军东阿下。邯走而西,项梁因追之。田荣引兵归,击逐齐王假。假亡走楚,角走赵。角弟间前求救赵,因留不敢归。荣立儋子市为齐王,相之。横为将。章邯兵益盛。项梁使告赵、齐共击邯,田荣曰:“楚杀田假,赵杀田角、田间,乃发兵。”梁曰:此据《项羽本纪》,《田儋传》作楚怀王曰。“田假与国之王,穷来归我,不忍杀。”赵亦不杀田角、田间,以市于齐。齐遂不肯发兵。梁使沛公及项羽别攻城阳,今山东濮县。屠之。西破秦军濮阳东。今河北濮阳县。秦兵收,入濮阳。沛公、项羽攻定陶,定陶未下。去,西略地,至雍丘。今河南杞县。大破秦军,斩李由。还攻外黄,外黄未下。项梁起东阿,西北至定陶,再破秦军;项羽等又斩李由;益轻秦,有骄色。宋义谏,弗听。乃使宋义使于齐。道遇齐使者高陵君显,曰:“公将见武信君乎?”曰:“然。”曰:“臣论武信君军必败。公徐行,即免死,疾行,则及祸。”秦果悉起兵益章邯。击楚军,大破之定陶。项梁死。时二世二年九月。沛公、项羽去外黄,攻陈留。今河南陈留县。陈留未下。沛公、项羽相与谋曰:“今项梁军破,士卒恐。”乃与吕臣俱引而东。吕臣军彭城东,项羽军彭城西,沛公军砀。章邯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击赵,大破之。张耳与赵王歇走入巨鹿城。今河北平乡县。章邯令王离、涉间围巨鹿。章邯军其南,筑甬道而输之粟。陈余北收常山兵,得数万人,军巨鹿北。楚兵已破于定陶,怀王恐,从盱台之彭城,并项羽、吕臣军,自将之。以吕臣为司徒,其父吕青为令尹。以沛公为砀郡长,封武安侯,将砀郡兵。高陵君显见楚王曰:“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居数日,军果败。兵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兵矣。”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救赵。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怀王是时,盖收项氏之权。项梁与齐不合,而举宋义者适出齐使,蛛丝马迹,不无可寻。然则谓项梁以骄至败,亦诬辞也。时又令沛公西略地入关。《高祖本纪》曰: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当是时,秦兵强,常乘胜逐北,诸将莫利先入关。独项羽怨秦破项梁军,奋,愿与沛公西入关。怀王诸老将皆曰:“项羽为人,僄悍猾贼。尝攻襄城,今河南襄城县。襄城无遗类。诸所过无不残灭。且楚数进取,前陈王、项梁皆败。不如更遣长者,扶义而西,告谕秦父兄。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诚得长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项羽僄悍,不可遣。独沛公宽大长者,可遣。”卒不许项羽,而遣沛公西。此亦事后附会之辞。陈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陈丞相世家》。韩信曰:“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淮阴侯列传》。此岂恣意残杀者?项王之暴,在阬秦降卒新安,此自兵权不得不然。其入关、破齐后之残虐,则是时之为兵者,类多僄悍无赖之徒,非主将所能约束,恐不独项羽之兵为然。(1)史于项羽未免故甚其辞,于汉则又讳而不言耳。周市以百万之众入关而败,安得云告谕可下?是时所急者河北,入关尚为缓图,刘、项安得俱入关?故知史之不可信久矣。
宋义至安阳,今山东曹县东。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巨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夫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今山东东平县。饮酒高会。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日承其敝。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扫竟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慑伏,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今将军诛乱。”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使桓楚报命于怀王。怀王因使项羽为上将军。当阳君、蒲将军皆属项羽。宋义之久留,盖实与项氏相持。义之进既由齐使,是时又使子相齐,云与齐谋反楚,诬,云楚结齐共谋项氏,则颇有似矣。《史记》此节记事,盖项氏之辞,亦非情实也。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战少利。陈余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张耳陈余列传》:燕齐楚闻赵急,皆来救。张敖亦北收代,得万余人来,皆壁余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时秦二世三年十二月。古荆楚众本僄悍,江、淮尤甚,特其文化程度大低,无用之者,则莫能自振。项氏世世楚将,起江东,渡江西,行收兵而北,其形势,正与吴阖庐、越勾践同,而章邯之兵,久战罢敝;此盖项羽之所以制胜。先是秦军强,常乘胜逐北,至是大败;秦又内乱,后援绝;关以东遂无能与楚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