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逐鹿崇祯末年-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宗敏主力骑兵一万人交给高一功,使得高一功凑足两万骑兵,阻挡明军。
高一功坚决的执行了李自成的命令,而且这两万骑兵大多数都是流寇的精锐,不少人都是大顺的死党,因此爆发出极大的战斗力。
明军虽然兵力众多,但实力强劲的只有田羽的四营,祖大寿的关宁铁骑虽然曾经名扬天下,但是现在的关宁铁骑早就不是往日的关宁铁骑,因此战力根本就不能和当日的关宁铁骑相比,至于白广恩的骑兵战力连流寇都不如,朝鲜骑兵战力更是低下,当朝鲜骑兵赶到山海关的时候,不少山东镇的骑兵将领私下里纷纷嗤之以鼻:“这样也算骑兵?恐怕这些人给自己擦鞋都不用。”不过人家怎么也是远道而来,出于友谊帮助山东镇不是,因此山东镇虽然看不起,但表面上没有表现出太
视来。因此面对拼命的两万流寇骑兵,明朝大军足个多时辰才将高一功击败,高一功在流寇将领的护卫下浪费逃命,两万精锐骑兵损失十之六七,剩下的大部分也都溃散。
田羽这次是亲自出战。击败高一功后。大军马不停蹄朝着李自成逃命地方向追去。一个多时辰。李自成并没有走多远。李自成看到田羽率领骑兵追了上来。连忙使出最后地撒手锏。那就是太子。田羽知道李自成一定会利用太子来威胁自己。因此让使者告诉李自成。要想停战除非交出太子。否则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李自成十六万大军虽然只损失了三四万人。但这个时候已经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士气极为低落。而且山东镇留在山东地大军也在日夜往山海关前进。用不了两天就会和山海关地山东镇合兵一处。另外通过山海关一战。李自成也丧失了击败田羽地信心。既然击败不了山东镇。李自成不想将精锐丢在山海关。如果不答应田羽地条件。五六万骑兵发动攻击。恐怕自己地这十多万大军逃脱不了被围歼地命运。因此无奈之下。李自成只好交出太子。以求得停战之机来恢复战力。田羽得到太子后。派人告诉李自成。让李自成速速离开京师。田羽将奉太子即位。李自成率领残兵败将狼狈地逃往北京。而田羽则整顿兵马共得大军十二万。向北京逼去。
李自成败北地消息传到京师。京师地大明遗老遗少纷纷奔走相告。而田羽则发布公告:“义兵不日入城。凡我大明子民。为先帝服丧。准备迎接东宫即位。”
李自成回到京师后。对牛金星等人说:“山东镇来势甚急。京师人心未定。我等兵马不能在此屯扎。就是十个北京。也不如一个陕西。”
牛金星则仍没放弃劝进李自成登基:“若不正大位。即还关中。不可得也。”北京自元代以来就长期是全国地政治中心。在人们心目中设在北京地朝廷拥有正统地位。因此在北京登基。颁诏天下显得极其重要。因此李自成终于接受了牛金星等人地劝进准备登基为帝。其用意即在于向全国宣布大顺政权在推翻朱明王朝之后。业已成为全国惟一合法地政权。北京是大顺朝定鼎地地方。尽管由于军事上地失利而暂时放弃。但迟早是要回来地
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内武英殿即位登基。由牛金星代行郊天礼。六政府各颁赦书一道。登基仪式草草结束。第二天。李自成就率领大军退出北京城。
李自退出京城,而田羽尚在百里之外,北京城形成了一个权力真空时期,原大明御史曹溶联络大明官僚士绅商议迎接田羽等善后事宜。曹溶的举动赢得了大量官僚士绅的迎合,这些人都头包白巾,为崇祯挂孝,同时共同推举方正化迎接田羽进城。
五月三日,大明吏部侍郎沈惟炳、户部侍郎王鳌永、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等官僚士绅准备法驾、卤薄迎候于朝阳门外。田羽率领大军护卫着太子进入京城,从朝阳门直奔紫禁城。
五月初四,田羽为崇祯立灵堂,令在京大臣为先帝哭临三日,太子亲自守灵。田羽令礼部为崇祯拟号和庙号。
最后确定崇祯为“端帝”,庙号“思宗”。
五月初六日,田拥立太子即位,年号永泰,永泰帝登基后大封功臣,田羽功劳最著,封为楚国公,世袭锦衣卫千户,赠太师,以大将军衔总督天下兵马。洪承畴为兴平伯,礼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孙传廷为永嘉伯,兵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王守仁升京卫指挥使,王六由于没有功名,因此加太子少保衔,仍领大同总兵一职。王守礼升左都督,山东总兵。王守智升荡寇将军,蓟镇总兵,王守信升平寇将军,山西总兵。李笑天升靖逆将军,保定总兵,陈伟升河南总兵,高冉升升任京营总兵,杨军升任吏部左侍郎,马威升任工部右侍郎,祖大寿任安平伯,吴三桂通州伯,白广恩奉恩伯……其他人等各有封赏,山东镇在这次封赏中得益最多,不过崇祯给田羽留下了个乱摊子,流寇尚还控制着河南、湖广大部、山西,陕西、甘肃等地,兵员也在百万左右,而南京的大臣因为没有确切的消息,立福王子为弘光帝,成立南明政权。摆在田羽面前的任务可谓任重而道远。)
正文 第二百六十七章 争名夺位多莠臣 字数:2976
自成放弃北京在北方一带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而且迅速朝着全国蔓延,流寇自从崇祯十四年以来,除在洛阳惨败给山东镇外,可以说无往不利,但是在北京关键一仗上遭受到极大的失败,如果不是李自成交出太子获得了喘息,恐怕攻入京师的十多万大军就得灰飞烟灭,加上有洛阳大败的心理阴影,流寇对山东镇极为恐惧,不少兵士将山东镇看成了自己的克星,就是各别高级将领口中不说,但心中未必没有这样的想法,流寇自从北京撤退后,士气低落到了极点,李自成无法之下,只好拿出大量的银子犒赏三军,反正李自成在北京的时候搜刮了数千万两银子,拿出几百万两犒赏还不成问题,李自成和牛金星等人是希望通过大量的犒赏,激发出这些兵士的凶性,俗语说人心不足蛇吞象,给了这些兵士利益,可以让他们对更多的利益产生极度的渴望,而要想获得更大的利益,就必须击败山东镇这个绊脚石,李自成的这招很起作用,流寇大军上下都对山东镇咬牙切齿,因为山东镇动了他们的奶+,他们要不计一切夺回本应该属于自己的东西。
李自成退到了保定后就决定不退,保定离京师很近,随时可以觊~京师,流寇大军也正从四面八方朝着保定而来。田羽虽然夺取了北京,兵力不过十万,控制的地方也不过京师和山东,至于关外,李自成早已经忽略不计了,他对鞑子根本就漠不关心,因此还幼稚的认为鞑子会帮助他牵制住关外的明军,自己的对手不过田羽率领的十万左右联军,其中也就是三四万山东镇的兵力比较精锐,至于祖大寿等人的兵往高了说也就是和自己的精锐部队差不多,李自成自己认为山海关之败完全是因为自己太急躁,使得士兵的体力透支严重,被田羽打了个措手不及,当然李自成自己心中也曾任田羽的山东镇是自己最强大的对手,尤其是火骑兵给了李自成很大的压力。幸好火骑兵不是很多就是一万多近两万的样子,而且火骑兵也有弱点,那就是只能射击一次,射击完成后与一般骑兵无异,只要能顶住山东镇火骑兵的第一波火器攻击么胜负之数还是两可之间,因此李自成决定守卫保定,等候援军次北上攻击京师,消灭田羽的山东镇,那么就再也没有人有实力和自己抗衡,自己就可以安然的坐自己皇帝了。
田羽听说李自成退守保定就明白了李自成打的主意只是现在摆在田羽面前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京师被李自成攻下后,损毁比较严重,李自成逃离北京的时候,烧毁了三大殿,大内一片狼藉重要的是大明官员损失严重,当然这是田羽的定义因为一般正直的大臣和皇亲国戚都追随崇祯自杀,剩下的这些人多数都投降过大顺田羽看来,争名夺位的大臣多莠臣如周奎,作为崇祯的老丈爷,竟然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将太子交给了李自成,还有前些时候,崇祯让群臣捐助军资的时候,这位当朝的国丈仅仅捐助了不到一万两银子,而李自成却在这位国丈家中搜刮了数十万两银子,这样的人田羽能够信任吗?其他一些官员、皇亲国戚也好不到哪里去的,让田羽看来北京城中无好人。不过田羽知道自己要想稳固新生的政权,就不能得罪这些人,现在只要委曲求全,等着天下大定,才是秋后算账的时候。
李自成之所以能够顺利的攻下京师,逼死崇祯,不是大顺军多么精锐,李自成的政策多么深入人心。
什么大势所趋,天命神授,剑锋所指,所向披靡都是狗屁话,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汉族地主阶级的动向。大约从崇祯十六年冬开始,汉族地主中的许多人,已经看出明朝大厦将倾的前景。这些人已经意识到大明王朝已经不能够确保自己的利益,因此他们在这个社会大动荡中仓皇四顾,迫切的寻求利益的新保护者。大明王朝已经岌岌可危,而大顺王朝却是如日中天,而且大明王朝的势力构架运转了已经二百多年,早已经稳定下来,这样一来,许多新生的势力要想出头难上加难,因此这些人更是将希望寄托在了新生的政权之上,准备在这个朝代变革的年代,为自己捞取更多的利益,使得他们投靠了大顺政权,他们的支持使得大顺政权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随着大顺政权的发展,一些原大明豪门也意识到大明已经保护不了他们的利益,如果再不转向大顺的话,自己的利益恐怕会被这些新生的势力所取代,因
也开始投奔大顺,凭着在大明王朝积累的势力,很王朝获得比那些新生势力更优厚的条件,更多的利益,这也是李自成半年时间,席卷整个黄河流域,攻破北京的最重要原因。
幸好李自成和流寇的主要负责人,随着自身地位的上升和封建文人的影响而开始逐步地向地主阶级转化,可是这种转化还没有达到质变的程度。李自成在北京的政策还是在维护农民阶级的利益,在阶级社会中,一个政权的政策总是要维护某些阶级、阶层的利益而损害另一些阶级、阶层利益的。李自成他们维护了农民的利益,自然威胁到了这些大地主阶级。大顺政权有兵员百万,加上李自成建立政权的时候曾经承诺三年免征,李自成当然不能食言以自肥,但没有赋税收入,如何维持上百万大军的军饷问题呢?大顺政权的财源就只能依靠没收明宗室财产、接收所克城镇官府的微薄库存、对明朝官绅实行追赃助饷了。明宗室和官府的库存并不能完全支持李自成大军所需,因此追赃助饷成了重头戏,而追赃助饷使得官僚地主阶级受到了严重的打击。追赃助饷不仅象割却心头肉似的被迫缴出贪污盘剥所得的钱财,而且在追赃过程中刑拷相加,缙绅体面扫地以尽。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官僚地主阶级的态度开始转变,但由于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势如破竹,使得他们无法选择,只好饮气吞声。如果有一个强有力的势力能够确保他们的利益,这些人绝对会毫不犹豫的站到这个势力阵营,田羽正要利用这种思想,将大明官僚地主阶级牢牢地绑在自己这个战车之上,以达到自己平灭流寇的目的。
田羽出于这个考虑,以永泰帝的名义下诏,凡投降过大顺政权的官员一律不追究,官复原职。没有投降大顺政权的官员一律官升一级。这个诏书一下,原来投降过大顺的官员莫不欢声鼓舞,而那些没有投降过大顺的官员更是因祸得福,使得北京很快就恢复了正常态势,不过田羽当然不能让大权旁落,话语权落在了田羽的手中。
田羽安定北京之后,留王守仁部守卫北京,自己则率领大军南下保定,攻打驻扎在保定的李自成。田羽之所以如此着急攻打李自成,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宜将剩勇追穷寇,第二个就是李自成出京的时候运走了数千万两白银,如果能从李自成手中夺回这些银子,哪管夺回一部分,对田羽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田羽这段时间花销很大,几乎已经处在了破产的边缘。因为要拉拢官僚地主阶级,不能将手伸向他们,而京师残破,大明的库存早已经被李自成搬空,因此田羽只好以最快的速度追击李自成,希冀能够夺回一部分银子,以解自己的燃眉之急。
田羽出京之后,大造声势,而且田羽所采取的政策正符合这些大官僚地主阶级的胃口,因此田羽的部队得到了这些人的拥护,而反观李自成,由于京师陷落,被田羽追击,让所有的官僚地主阶级认为时机已到,纷纷发动叛乱。他们杀害或拘捕大顺政权地方官员,袭杀当地大顺军驻兵,不少地方都成功复辟,更有些地方的长官原本就是大明的官员,对他们来说复辟更简单。
这样的情况可以说让李自成两头为难,派兵剿灭这些复辟的势力吧,会分散兵力,影响与田羽的决战,如果不剿灭复辟的势力,让很多人以为流寇已经到了穷途末路,越来越多的府县走上了复辟的道路。李自成手下将领、谋士也分成两派,一派以老八队为首,坚持在山东镇赶到之前返回西安,恢复实力,再反攻京师。
而另一派则是以新投入大顺政权的势力为主,坚持守卫保定,以图击败山东镇,反攻京师,这也难怪,老八队都是陕西人,对他们来说京师再好也不如陕西实在,而这些新投入大顺政权的势力,圈子都在京师附近,一旦退回西安,他们将会损失所有以前积累的资本,这是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他们极力的鼓吹山东镇兵力不足,可以一战,李自成则左右摇摆不定,对于他来说,能够再次夺回北京,更能赋予大顺政权的正统性,但是他又不能不考虑那些和自己出生入死多年的老八队的意见。李自成的态度暧昧,双方就争持不下,等李自成下定决心退回西安的时候,田羽大军已经到了安肃,丧失了退回西安的良机。
正文 第二百六十八章 牛刀杀鸡有成无败 字数:2912
自成听说田羽的大军已经到达安肃,便熄了退回西~兵力准备和田羽决一死战。李自成现在手上的大军已经超过了二十万,除了从北京败退回来的十几万大军,这些日子袁宗第率领五万大军、李自成的叔叔赵侯率领三万兵马、董学礼率领一万五千大军、左光先率领二万大军纷纷赶到保定,这也使得李自成重新燃起了与田羽决战的想法。
李自成已经侦知田羽的大军不过十万出头,而自己两倍于田羽,而且李自成率领的这些兵士大体上都是大顺政权的精锐之师,而田羽则是追击的疲惫之军,这一切都让李自成感觉到这一次是牛刀杀鸡,有成无败。牛刀杀鸡有成无败是不错,可惜兵力上的优势让李自成没有分清楚到底谁是牛刀,谁是鸡这个问题。
为了抵御山东镇的火器,大顺政权命令保定附近的府县大量赶制盾牌和弓弩,按照李自成的想法,先让田羽在攻击保定城的时候丧失一定的兵力,然后自己寻找时机给田羽一个致命一击,当然他的这个做法是盗版田羽的,用李自成的说法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可惜田羽根本就不按照李自成的设计的剧情行事。
田羽赶到保定之后,并没有立即攻击保定,而是在保定北三十里的地方扎营,看到李自成没有出动的意思,田羽将大军分成数股,支援保定附近各府县的复辟行动。田羽的这一手很明显不符合兵书战法,分兵之后会留给李自成太多的破绽,祖大寿等人纷纷提出反对意见,但田羽胸有成竹,田羽之所以敢这么做是建立在一定基础之上的。那就是山东镇的机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