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老师在此-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之一压,沉默了许多;良久,郭嘉含泪:“志才葬在何处?”“许昌城外的高岗之上!”,曹操回答;“实不相瞒,我等在来此之前已经从事袁绍一段时间了···”,荀彧打破了伤感的场面:“嗨!——此人实非明主!我相观,公有四胜,其有四败!”“哦?正好,我也想说此事,不过我想说的是曹公有十胜,袁绍有十败!”,郭嘉平复一下心情,心中依然决定要相助与曹操;他相信戏志才的眼光不会错,戏志才曾经说过他要在这乱世之中找到一个最好的明主,如果找到了就算是死也死在他那里,若是找不到,就终老山林,现在看来戏志才向曹操推荐了他,就说明曹操是个明主,值得戏志才效劳,也值得他郭奉孝效劳···“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荀彧。“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间远近,此度胜四也···”郭嘉。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吹捧”曹操·····“十胜十败”与“四胜四败”在某些方面十分接近:二者都是为了增强曹操战胜袁绍的自信心而作的评议;都以对比的方式列举了曹操的优势与袁绍的劣势;都提到了曹操在度、谋、武、德四方面(“十胜十败”另有道、义、治、仁、明、文六方面)远胜于袁绍,且所用词句亦是极为相似。可见两人都是世间良才,或许这里面有些奉承之词,可曹操还是十分高兴,一方面这两人是弃袁绍而来的,证明他曹操还是在个人能力上强于袁绍的,再加上二人的说辞,让曹操信心十足;在之前李煜也一直给曹操增强自信,但效果显然不如这一次的交谈;···············分割线PS:电脑终于修好了,这章发的有些匆忙,不妥之处,多加包涵,给予指导·····
【第九十一章 人各有才】
或许可以将这八个人分成两种人,一种是文的,一种是武的;于禁,于文则,吕虔,吕子恪;这两个人都可以算得上是良才猛将,弓马娴熟、武艺精湛,相比之下于禁更善于统军、练军、治兵;吕虔也许比不上他,可他有一手绝活,那就是射箭;他的箭术很强,至少夏侯渊这个曹营当中最擅长射箭的人自认不如;当然,神射救过卫弘的华雄哥是不敢出来献丑,虽然卫旺财很崇拜他;亦或者可以将这八个人分成长的帅的,与长得很诡异的;为什么说诡异?就好比满宠、满伯宁那张僵尸版的脸,太严肃了!而且充满了暴虐的气息,就算他高兴的时候咧着嘴笑那么一下,也会让人感觉到死神的微笑···不愧是有名的酷吏,端的是杀气身后,兴趣不同啊!李煜总觉乎着这哥们看人的时候脑子里想的绝对不是这个人的长相、人品、才能怎么怎么样;而是,这个人犯了法后,他会怎么怎么对待这个人···人家荀彧长得那么帅,历史上被祢衡骂可以“借面吊丧”,意思就是可以借着他的长相供人凭吊,不得不说这是对荀彧长相的侧面夸奖啊!再看看他的侄子荀攸,这货比荀彧还要大几岁,可论辈分却要小荀彧一轮;一般来讲他们是一个家族的,血缘关系还挺近,他就不能长得好看点吗?太平凡了!得亏他那一身价值不菲的黑色素衣衬托他有那么一点文士气度,要是他穿上一身粗布粗衣,还以为他是老农呢!这长相与他的才学真是不成正比啊!再或者说可以将这伙人分成爱说的,与不爱说的;刘晔,刘子阳,汉皇宗亲,正宗的光武帝嫡系子孙,可惜现在混得挺窘迫的,这也跟汉灵帝的出身有关;汉灵帝刘宏本封为解渡亭侯,是汉章帝的玄孙,汉桓帝的堂侄。永康元年(公元167年),因汉桓帝无子,由桓帝的皇后窦妙立为皇帝,时年仅12岁;从汉高祖刘邦开始刘氏皇亲遍布天下,要不然刘备也不敢自称是汉皇宗亲了,这些皇室宗亲既相互扶持,又相互提防、相互拆台;益州牧刘焉就是个例子,当时他向汉灵帝进言,争取了地方自治的大权,为了自己的私利从而引发了天下大乱,其意阴毒啊···正所谓皇室宗亲的招牌好用、又不好用,跟婊子的牌坊一样···刘晔混的不是很如意;天下太平时受到同为汉皇宗亲的皇帝的打压政策,汉灵帝刘宏得位不正,也对这些皇亲国戚很是提防,尤其是才德甚高的人,就像刘晔一样;乱世开启时各路诸侯也不敢用这样身份的人,处处碰壁之后,刘晔抱着一丝丝希望来到了曹操这里;没有太大的希望,只是希望讨口饭吃···搏一个好前程而已···也许是因为身份尴尬,再加上本人也不是善言辞的人,这哥们从来到这里只说过一句话,就是见到曹操说的——拜见曹公,之后就一声未吭,只是微笑着观察每一个人;“子阳还是皇室宗亲?”,曹操微笑着问,心中却暗生警惕,这也是人之常情;假如说一伙盗贼正琢磨偷窃某某某银行、钱庄,这时候那个钱庄的老板的远房亲戚来了,你什么感觉?刘晔起身施礼:“久闻曹公大名,心生敬仰,特来投奔!”,“惜字如金哥”也不过如此吧!就是说上这一句完整的话也不容易了,太闷了!“哈哈哈!欢迎啊!”,曹操大笑:“某现在还一穷二白的,子阳可别叫苦啊!”··········分割线不要以为这些人投奔而来就会真心实意的跟随,他们也在观察曹操的胸襟、气度、才能等等诸多方面的条件,确定曹操是否值得他们效力;曹操亦如此,虽说他不拘一格的聘用人才,可庸才不在此列,如果只是只会夸夸其谈之辈他也不会浪费粮食供养他们的;没有人可以在不出力的情况下吃白食,除非···富二代嘛···可富二代需要到他这里受苦受难吗?呃···你说卫弘,卫旺财,好吧,他是个脑子充满英雄梦的家伙,不在此列;“曹公选择许昌城做为根基,却是明智之举,这里是中原要地,几乎是天下的中心,安置收降的百万黄巾贼也需要这个地方···”;是夜,曹操难得大方的宴请了手下的骨干分子为新加入的人开接风宴,荀彧刚刚发言就被李煜不满的打断;青州黄巾或者是黑山黄巾现在都是李煜心中最柔软的一个地方,并不仅仅是他答应过张宁这个为了青州黄巾不惜一切的女人,会照顾好他们;还因为李煜曾经也是其中的一员,也曾因为吃不上饭而成为其中的一员···张宁确实死了,这是李煜亲眼所见、亲手埋葬的,当时的洞房花烛夜,张宁这样对李煜说:“我在赌!”她在赌,赌李煜可以帮助到青州黄巾,赌李煜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没有办法,她不想在投靠曹操之后再死,那样青州黄巾的情绪会有很大的波折,无论怎样一旦发生事情,对青州黄巾的伤害必将会是毁灭性的,曹操不会允许手下有离心离德的队伍出现,那结果不言而喻了,青州黄巾会受到残酷的镇压;无论是她自己还是手下的青州黄巾将领她都舍得,舍得让自己以及他们去死,可她舍不得让青州黄巾众受到损失,当时唯一可以接触到的曹氏集团的人只有李煜,李煜也就成为她唯一可以押的赌注···或许张宁并不需要出卖自己的肉体就可以让李煜承诺···也许她想知道成为女人是什么滋味···总之,那一夕之欢就这样发生了;而李煜的确没有食言,一直谨记那个美丽而有气魄的女人——张宁的临终嘱托!“文若此言差矣!现在没有所谓的青州黄巾‘贼’了,不是吗?”,李煜冷冷的说道;这个荀彧出身贵族世家瞧不上青州黄巾这等草根群众,一时口误可以谅解,但还是要适可而止,若不然···想到这里,李煜的目光已经阴翳的许多;荀彧不愧有着良好的修养,也意识到自己的口误,起身施礼:“一时口误,望怀德休怪!”伸手不打笑脸人,李煜只好回礼,意味深长的说道:“同为大汉子民,文若还是嘴下留情的好!这乱世之中穷苦百姓也是不得已才做出造反这等勾当;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望诸君共勉之!”“好!”,曹操拍着巴掌,一下又一下,眼见着曹老大鼓掌,这些人不管懂与不懂都跟着拍着巴掌,细细品味下,这句话还真是有内涵的一句话,顿时李煜的身影高大了许多···
【第九十二章 许昌城引发的纠纷问题】
气度很重要,不仅仅帝王需要广阔的胸襟,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气度,荀彧并没有因为一句话就嫉恨李煜,而是听李煜的一句话后,对他另眼相看,万分佩服;“人常言,曹公帐下的李怀德是天下名士,如此心怀天下百姓疾苦的气度,我自愧弗如!曹公能有这等贤德之士相助何愁大业不成!”,荀彧大声赞美着;说的李煜脸都发红了,摸着微红的脸颊,李煜心中嘀咕:我有那么伟大吗?“其实文若的本意是要说这许昌城的位置,有好也有坏!”,郭嘉是个聪明绝顶的人物,从年纪上来说比李煜还要小一两岁,可就是这么一个弱冠之年的年轻人,却生着一颗七窍玲珑之心,什么东西一点就透;“大汉十三州,靑、幽、并、冀、徐、交、荆、杨、兖、豫、凉、益(蜀)外加一个司隶,历代帝王都会根据一些事情进行调整各州属地,许昌城就目前而言,它还属于——豫州管辖范围!”郭嘉一语就洞穿了荀彧的想法:“而豫州目前是后将军、豫州牧袁术的属地,我们公然吞占他的土地,试想,结果会如何?”“靠!”,李煜一拍脑门,不仅是他,曹营将士一起拍着脑门,包括曹操在内一起;这些日子什么事情都太过顺利,以至于李煜当初提议将青州黄巾安置到许昌城竟然没人反对;李煜哪知道现在这些属地的划分,不过是因为许昌城后来成为“许都”从而有了这个提议,他们这可是公然的扇了袁术一巴掌,袁术比袁绍更加好面子,他能不惊?能不怒?许昌城从前荒凉破败了许多,虽然袁术更专注治理豫州南方富庶的地方,更向往扬州那种鱼米之乡;可本质上来说,袁术更像现代的“愤青”,我的东西就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好嘛!你曹操一句话不说就占了我这么大一块地方,虽然说老子不住这里,可你也不能随意的用我们家的东西吧?我的面子放在那里?再说说袁术,此时他坐拥豫州富庶之地,麾下汇聚孙坚的旧部,孙策、黄盖、韩当、周泰,自己招揽的纪灵、雷薄、陈兰、阎象等众多贤才,占领着包括人口可以在整个大汉江山首屈一指的南阳郡的豫州之地,兵马数十万;袁术可谓是兵强马壮,荆州刘表也只能仰他鼻息,荆州已经被袁术渗透了不少地方,扬州也是唾手可得的地方,袁术隐隐有南方霸主的样子,风头一时无二,就连他的兄长袁绍此时也许都不能与之相比;得知曹操占领兖州,本身忙于收服扬州的袁术并未太过恼火,只是稍微有些嫉妒,嫉妒曹操这个只配给他当奴才的家伙这么好命,居然得到了中原要地兖州,他还并未将曹操放在眼里,只要收服扬州回头就可以收拾掉曹操;等到曹操侵占了属于他的许昌城后,他就淡定不了了,一边继续对扬州的渗透收拢,一边还要好好教训一下曹操,他遣纪灵为中军大将,雷薄、陈兰为开路前锋,韩当、周泰、黄盖为随军,点齐兵马十万兵发许昌!········分割线兖州目前又步入了风雨飘摇的地步,不光是袁术有了动作,就连徐州的陶谦也看到了机会,一个将曹操扼杀在萌芽的机会!董卓死了,皇帝却又落到了李傕、郭汜手上,西凉军与吕布的并州军团火并也没有伤筋动骨,他们实力犹存,这是天下人公知的,正因为如此,陶谦找到了好的借口,联合一些小诸侯、帝党心腹兵发长安,进京勤王!陶谦奉赋闲在家的朱儁为首领,朱儁为当世名将战功卓著,以他的名声为大纛再好不过了;之后陶谦又联合了前杨州刺史周干、琅邪相阴德、东海相刘馗、彭城相汲廉、北海相孔融、平原相刘备、沛相袁忠、泰山太守应劭、汝南太守徐璆、前九江太守服虔、博士郑玄等人共奉朱儁为太师,移檄牧伯,同讨李傕、郭汜等,奉迎天子,一时声势浩大。看似人数众多,可这里面除了刘备手下有关、张、赵三位绝世猛将可以提供支援,其他人不过是凑数的,就好比孔融,要不是刘备去救他他早挂了,这些人有名声、有名望,却没有实力;陶谦的本意也没有在乎这些人的实力,只是借用他们的名声,完成自己的计划而已;陶谦的本意是假道灭虢,趁着曹操立足未稳,在兖州没有深厚的根基从而将这匹恶狼扼杀;内忧外患之下,曹操集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这各路小诸侯的会盟也引起了袁术的兴趣,也加入其中,远在幽州的公孙瓒也响应了这个会盟,组成了以袁术为首的关东诸侯的集团,曹操的处境可想而知;而龙凑之战后,袁绍确立了北方霸主的地位,公孙瓒的生存空间进一步压缩,损失巨大;正因为这场胜利让袁绍与袁术决裂了,形成了兄弟反目的局面;龙湊之战发生于界桥之后,界桥失利,公孙瓒退回渤海。龙湊位于平原与渤海边,为河津要口。一旦龙湊失手,那么对于渤海郡就无险可守,幽州就像劈开双腿的美女,任由袁绍玩弄,公孙瓒是战场悍将自然知道势必要御敌于郡外。但是他被袁绍抓个正着,来了个故技重施,又来了个羸兵前诱,袁绍写给公孙瓒的一封有名的“袁家书信”,信中大肆夸耀公孙瓒的威名其中有一句正是:“大军未济,而足下胆破众散,不鼓而败”。其实袁绍的兵马早就埋伏好了,与公孙瓒对阵的情况下,袁绍的军队溃败奔逃,公孙瓒相信了袁绍的书信,以为凭借幽州骑兵的机动性可以斩杀袁绍,永绝后患;一直追到了龙凑这个地方,公孙瓒再次被打击了,没有被赵云干掉的鞠义再次成为了主角,八百大戟士的兵锋直接撼动了公孙瓒的骑兵阵;除了前方不断分散、穿插、分割幽州骑兵的大戟士,还有后面张颌、高览领衔的冀州兵团五万人,真正地万箭齐发下,公孙瓒且战且退一直退到了平原,联合刘备堪堪稳住军势,与袁绍对峙,可这时候他的本钱真的剩下的不多了!其实袁绍给公孙瓒的书信,是想与其和解,但好面子的他不愿意明说。公孙瓒也许明白了,也许没明白,就这样与他不死不休的争斗起来,“暴强的袁家书信”再一次发挥了不可思议的作用,公孙瓒败退!界桥之战的名声或许更大,但在双方势力的影响力上却远不如龙凑,因为龙湊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失去龙湊直接改变了局面的变化,渤海外尽在袁绍眼前。此战之后公孙瓒放弃了冀州,退回了幽州。··········分割线PS:感谢嘿嘿小正的打赏,凯子拜谢!祝所有的书友中秋、十一双节快乐!
【第九十三章 智者公孙!】
广泛的来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成就了大汉王朝四百余年的辉煌,成为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一个朝代;而当孔融狼狈的从北海逃往都昌的时候,这句话成就了他;管亥带领着从青州黄巾中分裂出去的壹万暴徒狂轰滥炸的一路随行杀向孔融,意图绑架他勒索天下诸侯,孔子老先生的玄孙这个身份就够众诸侯出力出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