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品江山-第2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赵宗绩一要,就要到了。
“见着了。”赵宗绩道:“他是准时在衙门前等候……”停顿一下道:“只是他成么?今天从头到尾,都不苟言笑,一言不发。人家敬他酒他也不喝,似乎也不通事理的样子。”言外之意,看上去跟你岳父好像哦……
“司马光不通事理?”陈恪放声大笑道:“这真是天下最大的误解了。”
“哦……”赵宗绩问道:“那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聪明人,”陈恪想一想,给出个定义道:“大宋第一聪明人,华夏智慧的结晶。”
“这么高的评价?”赵宗绩瞪大眼道:“他到底强在哪里?”
“智慧。”陈恪道:“他的智慧,可以为我们轻易扫清雾霾,避开一切算计。”
“这么厉害?”赵宗绩激动道。
“是。”陈恪点头道:“能不能得到他的支持,是你大业成败的关键。”说着微微皱眉道:“算了,我明天还是一起去吧,不为了裁军,就为了司马君实。”
分割
感觉真的挺累了……一直犯困,需要读者们给鼓鼓劲儿。。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三二二章 大宋禁军(中)
//
汴京城二十四万禁军,以指挥为单位,分驻在城里城外四百座军营内几乎每条街上都有军营
与后世人印象中的军营不同,大宋朝的军属也是住在营中的因为本朝当兵是一辈子的事儿,只要当上兵,这辈子就甭想干别的了,所以人人都有家有口,全家就住在军营里
是以本朝的军营,根本就是一个个家属院,鸡飞狗跳、孩子撒尿,根本没法在里头清点人数
因此需要点校军卒时,都是将其拉到本军所属的校场上进行
此刻,赵宗绩便在陈恪与司马光的陪同下,来到位于广备桥左近的宣武上军校场外校场内高墙壁垒,和外面从来都是两个世界
“你进去过么?”赵宗绩策马问身边的陈恪道
“没有”一身不显眼的便袍的陈恪笑道:“我只去过行军打仗的大营”
“我也没去过”赵宗绩转头问问身穿绿色官服的司马光道:“司马先生呢?”
“下官也没去过”司马光身材瘦削、个子不高,五官端正、双目深湛,让人一看就觉着特别可靠
“这汴京城中如此多的军营、校场,我们三人竟未涉足”赵宗绩有些没话找话道:“可见军队和外面是两个世界”
司马光只点点头,没有应声,让赵宗绩小小尴尬
好在这时候已经到了校场门前,就听一声炮响营门大开,两列身穿簇号衣头带红缨范阳帽的军士,迈着整齐的步伐出来,在营门两侧列队
十几名披甲戴盔的将领,满面笑容从营中迎了出来
赵宗绩等人也下马,与一众高级军官见礼尽管大宋朝文尊武卑,可也得分场合那领头的武官是侍卫亲军步军司副都指挥使王凯,宋初平蜀大将王全斌之孙,已经七十岁的老将军在军营外见着了,赵宗绩少不得喊一声‘王爷爷’
双方见礼后王凯亲热的拉着赵宗绩的手臂,便和他扯起了家常
一边说着话,两人一边往里走,一众随员自然紧紧跟上,进了校场院中
陈恪凑着这机会打量了一下,只见这里十分整肃东西南北全是四四方方的高墙大寨,寨角设着垛楼,以便了望墙上每隔不远,就吊着一盏灯笼灯下一列军卒佩刀持枪,钉子似地站着数千名兵丁就在空旷的大操演场上操练军镇,只见旌旗翻腾、战鼓频频、衣架鲜明的士卒们,不断变换阵势,看上去如穿花蝴蝶,煞是悦目
王凯请赵宗绩到校场北面的议事厅中歇脚,一进去便见鲜花锦簇,桌上摆满了鲜的水果、精致的点心每把椅子还套了椅套,透着浓浓的形式主义
谦让后,赵宗绩坐了上位环视众人道:“昨天,大都在步军司衙门里,听过宣旨了?”
“听过”众将轰然道
“那就闲话后叙,此次本人奉旨清查各军员额,”赵宗绩款款说道:“之前在衙门的审查发现,禁军兵籍管理弊窦丛生,揭去旧数而不存按检、以致兵数皆无籍可考”顿一下道:“故而,只能采取用发饷的花名册,对人头的笨办法来清查”
众将正襟危坐,王凯不好意思的解释道:“三衙里都是丘八,却不如文官们办事精细”
“官家有言在先,既往不咎”赵宗绩点点头道:“从今往后,会派专员来打理档籍,当然,这跟我此行的差遣没关系,我只管员额相符”说着看了看司马光
司马光便打开厚厚一本花名册,沉声道:“宣武上军额定十营,一营五百员,共五千额目前因老病退役,增补未及,实有兵四千九百七十员”
“还有一百三十人告假”宣武上军的秦指挥使补充道:“请假都是经过军部批准,有据可查”
“回头将名单送一份过来,待归队时,再命其到步军司衙门报道”王凯出声道
“还有……”秦指挥嗫喏道:“司衙的数字,和实有兵员有出入,本军只有四千五百二十员兵卒”
“唉,混乱,太混乱了”王凯老脸无光的摇头道:“老脸都给丢尽了”说着对赵宗绩道:“这多出来的员额,核实后只管注销,不必看我的面子”
“多谢步帅深明大义”赵宗绩脸上有了笑,对司马光道:“就先按四千三百九来查”
“是”司马光点点头
“秦指挥,劳烦将将士们集中在校场上,”赵宗绩道:“我的人要点数”
那秦指挥看看王凯,待其点头后,便起身应诺道:“喏”说完便退出议事堂,不一会儿,就听到一通鼓响,原先喧闹的校场上安静下来,只听到如蚕食桑叶的沙沙脚步声
“我大宋禁军训练有素啊”听着外面的动静,赵宗绩道
“呵呵……”王凯老脸一红道:“唉,校场上就是练出花来,也都是些假把式刀不饮血一上战场就出丑”
“步帅过谦了”赵宗绩淡淡道:“辽人也有几十年没打仗了,大家都得适应”
“是啊,”王凯笑道:“老夫是上过战场的,但从西北战场下来,也有十好几年了要是突然上阵,也得适应好一阵子”
说这话,秦指挥进来禀报,队伍已集结完毕
赵宗绩便对司马光道:“有劳了”司马光领命而去,陈恪也跟了出去
校场上鸦雀无声,黑压压数千官兵,钉子似的整齐列队
司马光和陈恪身后,是东西两府和三司的官吏、皇城司和北海郡王府的侍卫,加起来统共二百来人
司马光看看陈恪,陈恪笑道:“我是跟着来看热闹的,啥事儿也不掺和”
“哦”司马光点点头,看了他一眼意思是,那就闪一边去……
司马光的目光扫过己方的一干官吏兵丁,沉声道:“诸位,小王爷将此重任交付在下,在下只能不辱使命若有得罪之处,请多海涵”
他本身官阶高,相貌也威严,众人就有点怕他,现在听他说话十分客气,竟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于是齐声应允
“逐行清点人数”司马光一声令下,士卒们扯起长绳,一行行间开宣武上军的兵卒,官吏们便一行一行的清点有初检有复检,还有专门记录的看上去十分专业
两盏茶功夫,结果汇总出来,报到司马光这里:“共计四千三百九十员”
“一个也不少哇”负责清点的官吏笑道
“点名”司马光却沉声道:“一都一都的点”一指挥下有五都,一都一百人
“人数不多不少”秦指挥不满道:“还点哪门子名?”
司马光冷冷看他一眼,秦指挥竟打了个寒噤,仿佛心里那点隐秘,全都被看穿了
“点名”司马光又重复一遍道:“点完一都离开一都,不要再回到校场了”
“唉,多事……”那秦指挥只发了句牢骚,倒没再阻拦
于是点名开始,官员抱着花名册,叫第一都人马上前,开始唱名:“喊到的站在左手边,刘六”
“喏”一个兵卒应一声,走到左边站好
“马三”
“喏”
“周憨”
“喏……校场上,同时五都人马点名,唱名应答声此起彼伏,陈恪却兴趣缺缺,对身边一脸严肃的司马光道:“这法子有用么?”
“你有好的法子?”司马光看看他,目光平和而疏远
“没有”陈恪讪讪道
司马光便转回头去,不再看他
陈恪中状元以后,就连相公们,也未曾这般冷落于他,但谁让他对司马光有所企图,所以只是觉着讪讪,没有什么怒气……盏茶功夫,第一都清点完了,兵卒回报说,有八人,没有对上号来
“这个,听我解释……名册上的名字几十年没变过了,但兵卒已经换了几茬”秦指挥擦擦汗,暗骂那帮蠢货,连个名字都记不住道:“重注册太麻烦,步军司、三司那儿都得改,所以我们就一直偷懒没改名”顿一下道:“饷银都是统一领回来发的,所以个别蠢货,连自己顶的人叫啥,都不记得”说完擦擦汗道:“真热,这天真热啊……咱们进去慢慢说”
司马光也已经汗湿衣背,却不为所动道:“秦指挥的话,都记录在案了?”
“记下了”贴司轻声道
司马光伸手取过笔录,递给秦指挥道:“识字?”
“识……”秦指挥被噎得面皮发紫
“看看,有没有歪曲的地方”司马光我行我素道
“没有”秦指挥简单一看,没好气道
“画押”司马光道:“人都得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
“你……”秦指挥登时拉下脸来……分割……不好意思,太累了,就是写得慢,今天只能再写一章,一共三章,算是昨天欠的和今天的基本完成了明天再继续还债……
第三二二章 大宋禁军(下)
“画押。”秦指挥正顶牛,一个威严的声音响起,王凯出现在场中。
赵宗绩也走了出来,笑道:“正常规矩而已,秦指挥不要多心哦。”
两位大佬发话,秦指挥也只好签字画押。
司马光便命继续一都都的点名。
王凯看看赵宗绩,见对方朝自己微笑,便什么也没说。
临近午时,点名完毕,结果共计三百一十二人,叫不上自己的名字。
见点名结束,王凯拉着赵宗绩,大笑道:“天大地大,吃饭最大,什么事儿吃晚饭再说。”
赵宗绩点头笑道:“恭敬不如从命了。”便携众官员返回议事厅,其他随员自有中层军官招呼,必然不会亏待。
进了大厅,桌上的酒肴已经摆好。什么姜虾、酒蟹、排蒸栗子鸭、姜辣黄河鲤、獐巴、鹿脯、虚汁垂丝羊头、炉烤莲子鸡……香味盈室。毕竟是军营的膳食,没有那些虚头巴脑。
主宾落座后,竟然还有营妓,各依住一位官人陪坐劝酒。
王凯几句开场白,举杯祝酒,一阵海阔天空,几次琅当碰杯,军官们便有些放浪形骸。歌伎也执牙板、弹琵琶,歌唱助兴。唱的却是香艳的市井小调……她们都是依傍军营为生的妓女,客户群品味决定了,她们也唱不好别的。
看着这乌烟瘴气的一幕,司马光深情淡淡,但面前的酒,却一滴没动。
“这位兄弟,老夫敬你一杯。”却是王凯执杯敬酒,满面红光的来到他的跟前。
“下官不会饮酒。”司马光摇头道。
“一杯而已,”王凯笑道:“醉不了的。”
“在下,确实不能饮。”司马光依然拒绝道:“还是以水代酒吧。”
“那能代得了么?”一众将领方才受了他的鸟气,自然起哄道:“太不给面子了吧?”
陈恪看看赵宗绩,后者会意的站起身,笑道:“司马先生君子也。君子者言出必行,步帅就不要为难他了。”说着将那杯酒拿过来,自己饮下去道:“我代他喝了。”
今天这日子,谁敢不给赵宗绩面子?众将怏怏摇头,王凯也哈哈大笑道:“老夫年轻时,也有一股子犟脾气,可惜啊,后来不知怎么就磨没了。”说着看看司马光道:“你可要坚持下去啊。”
“是。”司马光低声应道。
一段小小插曲。不影响酒席的和谐气氛。酒足饭饱之后。王凯请赵宗绩到后堂,换一身干净衣裳。目的自然是单独谈谈了。
奴仆为两人脱去沾了酒气的外袍,又奉上浓茶。
王凯端起来。漱漱口,对赵宗绩道:“这三百一十二人,不管什么原因。划去吧。”说着笑笑道:“一军就砍掉四百四十二个名额,也算是开了个好头。”
“嗯。”赵宗绩点点头道:“是不少了。”
“就这么说定了?”王凯笑道。
“嗯。”赵宗绩又点头。
“你看后面的清查,是不是也照此成例呢?”王凯笑道:“总要让你脸上有光才行。”
“多谢步帅的照顾。”赵宗绩抱拳道。
“哈哈哈,”王凯大笑道:“我八王爷可是总角之交,岂能不照顾他的后人?”说着叹口气道:“哎,我这可是要落埋怨的。”
“我念你老的情。”赵宗绩笑笑道:“实在麻烦就算了。”
“没事儿,老夫转过年来就下去了,让那帮崽子们骂两句,也少不了几两肉。”王凯大笑道。
本打算今日清查两军的。但吃酒时间过得太快,等离开宣武上军校场时,地上的已经人影老长了。
“看来,今天只能到这儿了。”赵宗绩的脸,有些酡红道:“去跟下一家说说,明早再去。”侍卫便领命而去。
“没什么事,下官先告退了。”司马光行礼道。
“哎。别走别走,咱们开个会,合计一下。”赵宗绩却不让他走,对陈恪道:“去传富那儿吧,今中午就没能下筷子的菜。肚子到现在就饿了。”
“好。”陈恪叫陈义赶进去安排。
“下官家中还有事,”司马光微微皱眉道:“若不是太要紧的话。能明日转告一下么?”
“十分要紧。”赵宗绩却不让他走,和陈恪半拉半拽的,把他弄到了一品楼。
那厢间,传富早把一切安排妥当,亲自出店迎接,把他们领到顶层那间净室,侍卫把守楼梯口,不让任何人靠近。
见也没有乐女歌伎伴食,司马光感觉出什么,便静静的坐着,看他们点菜,看他们上菜,耐心等赵宗绩开口。
赵宗绩是真饿了,好吃了一阵,才抬头问道:“先生怎么不动筷子?”
“中午吃太腻,下官不饿。”司马光抱拳道:“还没多谢小王爷,为下官解围。”
“你说那个呀……”赵宗绩先一愣,才笑道:“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你别往心里去。”
“没有。”司马光笑笑道。
“今天那情形,我想起一个人来。”陈恪插话道。
“何人?”司马光望向他。
“王介甫。”陈恪笑答:“两年半、三年以前的春节,在欧阳公府上,醉翁敬他酒,他也坚持不喝。你们的神态推辞,几乎是一样的。”
“我不如介甫……”司马光却坦诚道:“醉翁敬酒,或者今天这种情形到最后,我还是会喝的。”顿一下道:“但介甫不会,他不会为任何人,改变自己的原则。”
“不过那天,他最终还是喝了。”陈恪笑道。
“是么?”司马光奇道。
“是他主动喝的。”陈恪道:“那时候,已经没人逼他喝了。”
“这就是了。”司马光笑道:“能逼他改弦更张的人,没有。”
借着王安石的话题,气氛终于不那么冷了。陈恪是个拉关系的老手,马上和司马光套起近乎来了。
无奈司马光一眼就看穿他想法,重又拉开距离道:“小王爷还有什么要吩咐?”
“没什么吩咐。”赵宗绩搁下筷子,漱口之后道:“不是说了么,开个会,总结一下,再看看明天该如何应对。”
“嗯。”司马光点点头,你说吧,我听着呢。
“今天主要是先生在查。”赵宗绩道:“还是你先说说吧。”
“下官不爱说假话。”司马光想一想,淡淡道:“小王爷听了可能不顺耳。”
“忠言逆耳,这道理我还是懂的。”赵宗绩笑道:“只管说!”
“那好。”司马光道:“依下官之见,我们今天被耍了。”
“怎么讲?”赵宗绩道:“没看出什么不妥啊?”
“他们的表现确实很好,四百出头的空额,也完全可以接受。总之一切都很顺利,看起来很完美。”司马光道。
“难道不好么?”赵宗绩问道。
“大宋三患,冗兵居首,妇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