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核武皇帝-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后准备了两个月之久机枪一百余挺火炮两百门安排了六千匹东洋大马在前面开阵,清一色的顿河挽马四干匹所有士兵全部换上新式军装和军靴,军靴底部全部打上厚一厘米的铁掌,严格按照要求擦拭锃亮步枪统一采用莫辛纳甘制式步枪,一律上刺刀。
宋彪为此付出了一百二十万洋圆,因为是加急从俄国订购,平均每套军装的价格都在二十洋圆以上,最贵的骑兵礼服每套六十洋圆,除此之外的各种开销也不少。
当这样的一支部队从奉天城里的主干道通过,那整齐的铁掌磕地的嘭嘭声简直就像是炸雷一般惊人,彻底将赵尔巽和奉天城的市民们都吓傻眼了。
在最前面率领部队的人是赵庭柱,穿着一身蓝黑色高级将官制服,骑乘一匹纯白色的盎格鲁一阿拉伯军马,竖立着手中的恰希克军刀,神情冷峻的直视前方。
他身后是六千人的骑兵队,一律手持军刀正坐,身上背着步枪,统一骑乘从日军缴获的盎格鲁诺曼底系的东洋马,为了让这支骑兵部队更为炫目,宋彪还特别选购带枪尖式的黑色骑兵钢盔,亮瞎了。
此前光是听说东北新军很厉害,一路打的〖日〗本人死伤十几万,真的是个什么样子却不清楚,现在算是见识到了,赵尔巽在盛京将军衙门外看的腿脚发软。
等大军环绕半圈再横穿而过,回到东陵卫军营,宋彪亲自主持凯旋归师庆典,在办公所也开了六桌酒宴欢迎凯旋而归的将士们。
辽中的土匪太多,东北新军直接采取三面合围的阵势围住主要的土匪区,逼迫土匪单面撤退,再用骑兵追击,对于那些仗着山地优势和新军顽固对抗的,就用山地作战的方式强攻,正好操练部队的作战能力。
前后打了三个月,清剿土匪六十二股,击毙土匪两千四百余人,俘虏了六千余人,里面较为精锐的一批抽出来就地编练,其余的四千多人则统一安排游街,后面直接服劳役。
像杜立三、龙驼子这些土匪可都是千百号人的大部队,用的都是〖日〗本步枪,也有俄国步枪,正面打起来都很凶悍,虽然给宋彪的东北新军也造成了不小的伤亡,可练兵练将的作用同样很明显。
这才是宋彪最高兴的地方。
后面,他准将新民府、黑山、阜新一带土匪清剿一遍,随后南下去锦州,然后是鞍山、本溪一带,逐步用三年时间将整个东北的大土匪区都横扫一番。
在进一步出兵之前,最重要的当然是继续招兵买马,继续收集各地土匪和地理情报,为大规模的清剿〖运〗动做准备,同时也要鼓励群众参加,发动人民群众的力量,利用在东三省清剿土匪的机会在各地建立联络和基层组织。
只不过,宋彪并没有想到这一次会捅个大马蜂窝,他原本也就是军人式风格的吓唬一下赵尔巽,自己都没有亲自过去,在日俄战争期间捞了那么多钱,奢侈一次搞场军事游行也不算什么,大不了以后再节省点。
他就是那种青年军人式莽撞和戏虐而已,自己都没有太当回事
第一百零八章 奉天新军示威事件(二)
宋彪策划的这场奉天新军示威真让清政府异常紧张,也让盛京将军赵尔巽、清政府和慈禧太后惊出一身冷汗,此前谁也不清楚宋彪的东北新军到底有多强,连是什么模样都没有见过,现在总算是见到了,结果吓尿了不少人。//
此时的东三省存在着四种力量,清政府是甲方,沙俄帝国是乙方,宋彪是丙方,英日同盟是丁方,沙俄帝国忙于应付国内的革命暴动,又和英日同盟相互牵制,暂时无力争夺东三省的控制权,在东三省进一步争权夺利的两方就是清政府和宋彪。
新军阅兵事件就是宋彪和清政府争权的产物,赵尔巽“推测”宋彪即将谋反的密电更是让慈禧太后和满清朝廷大为震惊,满人权贵们激愤不已,连庆亲王奕劻也惨遭满人权贵和监察御史等清政府官员的一致辱骂。
为了顺利当上东三省总督,拿下三省大权,宋彪在京师内部花钱疏通了一些官员,此前从斯特塞尔手中购买的那批珠宝字画和古董也都送了过去,如吏部尚书鹿传霖、礼部右侍郎陆寿臣和宋彪都有来往,也是他打听清政府情报的主要渠道。
宋彪并未想到京师和各省官员对此的反应都如此激烈,颇有不将他拉下马绝不甘休的架势,赵尔巽更是联合了诸多大臣众口铄金一般咄咄逼人。
这让宋彪有点意外,一是觉得清政府反应过激;二是觉得清朝官员从上至下都不可理喻,好像清朝还真的很强大一般,吹口仙气就能消灭他的东北新军;三是他还没有做好革命的准备,部队并没有实力推翻满清王朝。更没有实力横扫全国。
就在宋彪准备硬撑到底和清政府死磕之时,有一个很特别的人前来秘密拜见他。
这个人叫袁金铠。
因为这几天的情况过于紧张,宋彪只能加紧备战,秘密带着蒋方震等人制定整套作战计划,让全军各营都处于戒严之中。
如果事态真的无法控制。宋彪就决定先发制人,直接将三省驻防将军拿下,在辽中和锦州一带同清军决一死战。
这天中午,宋彪正在和蒋方震、舒方德、蔡锷、赵庭柱四人秘密讨论方案,李大运忽然手持一份拜帖进来禀告。说是辽阳警务局提调袁金铠前来拜见。
这倒是稀奇事。
宋彪将这个人的拜帖拆开来看一遍,心里觉得有点意思,自从他当上东三省总督以来,不知道是不是赵尔巽秘密做了部署,至今还没有几名官员前来拜见他呢。
稍加思量,宋彪就暂停了和大家的讨论,自己去前院的办公室接见这个叫袁金铠的人。
身为日后东北王张作霖的头号幕僚。袁金铠肯定是值得一用的人。
听说他来求见,宋彪还是很高兴的,等宋彪到了办公室里,已经看见一个三十余岁的清朝官员在房间里等候着,身穿一袭满清四品官服。留着八字胡,身材不高,神情镇定,一看便知是个久经历练的人。
见到宋彪,这人就上前参拜道:“卑职辽阳警务提调袁金铠参见总督大人!”
宋彪仔细的打量了袁金铠片刻,问道:“你说你是辽阳警务提调。我在辽阳打仗的时候怎么没有遇到你啊?”
袁金铠不慌不忙的答道:“禀告大人,日军进城之前,卑职眼见俄军要撤逃。这就提前带着警务局的十余名巡捕护送辽阳王知县离开县城,猜想日俄交战势大,连奉天城也很难保住,卑职就陪同王知县去了新民府。”
宋彪微微点头,算是认可了此人的才干和应变能力,道:“起来说话吧!”
“谢总督大人不究之恩!”
袁金铠答谢一番。这才起身取出一份折子续和宋彪道:“卑职不才,斗胆写了一份三省新政书想要敬献给总督大人。卑职学识浅陋,写此书非要显示自己与他人不同,还是拳拳之心欲保三省为洋人所占,还请大人过目!”
宋彪知道这是一个君主立宪派的人物,就让李大运将折子拿过来翻看,边看边问道:“你以前是什么出身,做过什么事?”
袁金铠答道:“卑职是光绪十一年在奉天府升的秀才,庚子年办过团练,当过北路保甲局总办和团练总董,去年才担任辽阳警务提调一职!”
宋彪感叹一声道:“办团练是个有趣的事啊!”
八国联军侵华之后,清政府才仿佛是猛然惊醒的开始在全国办理新政,即便是慈禧太后也显得很是热衷,这段时期真的也办了很多新政,包括地方自治和选举等等,各地都有新军、税务局、工巡局、警务局、电报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变成了外务部,还设置了民政部、法部、邮传部、学部等新部门。铁路开始大规模的要修建,洋人在八国联军侵华之后已经能在全国各地办厂,国人自然也可以,各地随之都有新式工厂出现。
从1901年到1911年,这十年间的中国和晚清正在经历着一种快速的转变,而这个时期的所有变革也为民国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至于各地的警务局,则基本都是义和团时期的各地团练转化而来,和现代警察系统仍然有着非常大的差别,与其说是警务系统,不如说是一种新的绿营兵,主要负责的也不是办案,而是维持地方稳定和治安。
袁金铠办团练出身变成了警务局的提调,这也是很普遍的事情。
宋彪将袁金铠这份万余字的《东三省新政书》看完,要说起来还真有点立宪派的架势,首先就是要各地理办地方自治,加紧督办新军,鼓励办厂,开发煤铁。安置流民开垦荒地。
虽然都是些在这个时代很常见的先进言论,但能说出这番话,整理出一份万余字的议政书,就足以说明眼界还是比较宽阔的,何况这个人有秀才的功底和基础。难怪日后算是奉天立宪派的领导人之一。
不错。
即便说的都是耳朵起茧子的废话。
宋彪将这份《东三省新政书》收了起来,道:“你这份新政书写的不错,能有这样的抱负和远见的人在关东并不多。只是关于地方自治之事还是值得斟酌,操之过急就不过是将权利分于乡绅,一般的乡绅也就罢了。若是归给了乡绅恶霸,新政没有搞出来,百姓反倒是苦不堪言,你让我这个要为三省百姓做主的总督情何以堪啊?”
袁金铠当即再拜伏道:“下官所言狂妄,还请大人不做追究!”
宋彪则道:“起来吧,也没有什么好追究的,我就是随便和你谈一谈。算是一起商量吧。有一个人能一起参谋参谋,商议几番,那总是一个好事。”
袁金铠大喜,当即起身谢恩道:“多谢总督大人赏识。”
宋彪点着头,示意他坐到旁边再谈。
等袁金铠毕恭毕敬的在宋彪书桌旁边的椅子上坐下来。宋彪才和他说道:“新政这个事,是好事,也是坏事。好的一面是求新求变,坏的一面是铺张浪费,朝廷若是不能控制住火候,指不定就成了上下各级官僚。还有地方乡绅恶霸们乘机海捞的借口。届时搞的百姓苦不堪言,那可就是好心办坏事了。我也想搞新政,但我一个原则是不增加三省百姓一分钱的负担。你觉得呢?”
袁金铠大为惊叹,心悦诚服的拱手作揖道:“原先以为大人以善用兵法称雄天下,以此而为官,如今才知大人实乃名臣之资,下官敬佩不已,也要我三省百姓谢过大人。我东三省能有大人出任总督。实乃是我三省之幸事,百姓之幸事啊!”
宋彪心里苦笑。心里真不明白袁金铠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过来拜见他,他还会不会继续当这个总督都是问题呢。
等了片刻见宋彪并不再说话,袁金铠就毅然和宋彪道:“不瞒总督大人,卑职前来辽阳也有几天了,原本想要去拜见赵尔巽赵大人,正好看了新军游行,很是震惊,这才下定决心转而前来先求见您一面。赵尔巽赵大人身边的幕僚中有一位是我同乡好友,他与我说了一些消息,说是京师因为新军游行之事大为震怒,我想清楚其中各种变故后,这才急忙前来求见,想要向总督大人献上奇策!”
“哦?”
宋彪微微有点诧异,没有想到袁金铠还有这等本事,就问道:“那你基本算是了解这些事的来龙去脉咯?”
袁金铠当即答道:“前后都清楚。我那同乡好友叫苏会忱,此人是我妻兄,举人出身,原先是增祺大人的幕僚,任职年久,增祺大人病归之后,他又受赵尔巽赵大人的邀请,留下来继续在盛京将军衙门里担任主事,自然清楚里面的详情。据我妻兄所言,赵尔巽赵大人发了急电给朝廷禀奏新军游行之事,又加奏了三罪,一是说您不剃发,不结辫,反心昭著,东北皆知;二是说新军身穿俄服示威,震慑百姓,分明效力于洋人;三是说您暗结死党,勾结叛乱分子,意欲谋反。”
宋彪直到这时才知道赵尔巽密报的原文,他此前只是听说了第一条和第二条,庆亲王奕劻曾经辩驳过,效果不大,还将奕劻也拉下水,一起挨骂。
宋彪感叹一声,心里冷笑。
他若要是真造反,首先就要将赵尔巽的人头拿下,指不定连全家老少也一道处置了,话说回来,估计赵尔巽也已经下定了决心,准备来个以死明志。
宋彪对此也没有很好的对策,就和袁金铠问道:“那你既然知道的如此清楚,又是一个聪明人,你觉得我现在应该怎么办呢?”
袁金铠早已思索很久,当即就答道:“卑职以为,总督大人若是真要谋反,不妨立刻拿下赵尔巽的人头,但说赵尔巽诬告忠良,逼你谋反。总督大人若是不想谋反,则当索性继续争权,如今一言不发才是真正的坏事。大人应当上急电给朝廷,只说赵尔巽为了争权而诬告您,您如今身为三省总督,手无寸权,一切都被三省驻防将军操控。赵尔巽还发电给各地知府和官员,勒令各官员不得与您往来,以至于三省连一个官员都不认您,您有心要谋建新政,为国效力。却是落的如此下场,手无寸权,任人宰割。而且,您这个电报还不能通过电报局来发,务必要走洋人的电报公司发给朝廷外务部,就说是赵尔巽严控电报局,根本不给您上奏朝廷的机会。要利用朝廷治您于死地,此前几封上奏都被赵尔巽秘密销毁,要逼您造反。其二,您再在奉天城和各地发布公告,招募能谋新政之贤才。还要在各省报纸刊登广告,招募新学教员和精通新政之才,摆出一副不在三省建立新政绝不罢休的架势。”
说到此处,袁金铠稍加停顿,见宋彪并未反对此话,就再补充道:“总督大人。说来也简单,朝廷不怕您耀武扬威,不怕您争权夺利。其实是怕您要谋反而已,只要您没有造反的意思,朝廷难道还敢真和您较劲吗?毕竟您手中有这么多的兵力,枪炮齐备,朝廷真要派十万大军过来攻打您,万一被您打败了。这大清国岂不是自取灭亡?”
宋彪听到此处不得不赞叹一声,心想这些能翻云覆雨的人终究还是真有本事。至少这头脑也不简单。
宋彪毕竟没有吃过官饭,对于这些事又无准备,在这一点上还真的不如袁金铠看的清楚。
想了想,宋彪忽然拍手叫好道:“好啊,好啊,你确实是本督抚的及时雨,来的好。”
说完这话,宋彪就让李大运去将蒋方震和舒方德喊过来,等他们两人过来,宋彪就各吩咐一件事,让蒋方震通过大北电报公司发奏报给清政府的外务部,同时给容星桥发电,让容星桥立刻通过各方面的关系在各省报纸刊登广告,招募有志于来三省兴办新政和新式工厂的人才。
至于上奏的内容,宋彪就和蒋方震、舒方德、袁金铠三人一起商量,因为袁金铠这个人毕竟是秀才出身,又在官场混了几年,字句拿捏得都很巧妙,颇得满清官场的真谛,上奏的折文基本是以他想到的为主。
等蒋方震和舒方德出去办事,袁金铠又和宋彪道:“总督大人既无造反之意,又体察我们三省百姓,如果能长留三省总督之位,真是我们三省之民的福气啊。何况总督大人麾下兵精将广,日俄都不敢轻举妄动,实乃镇守三省的唯一人选,卑职和妻兄正是为此考虑,这才前来献策。赵尔巽赵大人虽然也非无能之辈,比之大人,实在不是我们想要留任的督抚大吏,何况此次多属于逼急之下的诬告,行径下作,确实不值得我等效力。只不过,我观大人身边良将虽多,却没有几个能通晓官场的幕僚,卑职不才,愿意辞去警务局提调一职,留在大人身边做幕僚。”
宋彪求之不得,赞道:“那真是很好啊,有你这样的精明人在我身边,以后我也要省心很多。给你说对了,我不通朝廷官场之事,这恐怕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我身边也真的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