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庶门-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让原本准备跟袁博朗联合来对付刘愈的四公主苏碧乱了方寸。
刘文严已经从潼关开始出发,如果单靠她苏碧一方势力,就算是失了势的刘文严她也斗不过。新皇从心里没打算跟他的恩师为难,肯定不会站在她这边,如果这时再失去袁博朗这个盟友的帮助,她只能目睹刘文严回到长安城再次形成自己的势力。
苏碧惊讶的想到,莫非皇帝是想让袁博朗给即将回长安城的刘文严让位?
冬月初一本非朝议之日,在得到罢相的消息之后,还是有不少的大臣前去雅前殿向皇帝“问安”,实际也是想知道皇帝罢相的用意。除了罢相还要升降哪些官员,以及谁来当下一任的右相的问题。虽然雪停了,但天气还是极冷,官员们等在外面不被获准进入,等了一个多时辰,皇帝才派小太监出来传旨,让大臣们回去休息。顺带召见左相蓝和与户部尚书李延年。
所有官员都打量着蓝和与李延年这两个当朝的“实权派”,其实众人早就想到,论处理国政的能力,蓝和远在袁博朗之上,更重要的是蓝和这个人知道变通,跟下面的一些官员都保持着一种很微妙的关系。说白了就是他不拒绝请托和送礼贿赂,为人圆滑。但袁博朗就是个死脑筋,就连袁博朗的那些嫡系也从他身上捞不到便宜,顽固的老学究一个。如果真是蓝和再登一步到右相的位置,官员们还是喜闻乐见的,以后朝廷就可以“和和睦睦”,家家“皆大欢喜”。
至于李延年。官员们跟他基本没什么交情,只是觉得这人太做作,为人太假。但也不得不说,他毕竟是官宦出身,当年左相李佑纯的长子,在能力上也要比礼部尚书出身的袁博朗高上一头。众人想,这时候召见这俩,会不会是准备让蓝和升为右相。让李延年升为左相?
官员们被皇帝下了“逐客令”,也就不能继续再赖在皇宫里等消息,不过他们还是想尽办法,有很多也没离去,直接守在宫门口等候消息。如果他们的猜想被证实,先人一步站好队是很关键的,找不着队伍的结果就是没队可站。
一直等到下午日落西山。宫里那边还是没消息。蓝和与李延年一直在宫里,没出宫门。
此时正在被官员们猜测在做什么的蓝和与李延年,正在接受新皇的长篇训话,训话的内容很复杂。从新皇登基,到平定天下的三大战役,关中平乱、平定淮地再到平定突厥,又说到新政的问题上来,说着说着皇帝好像上了瘾,还说了很多为人所不知的“秘辛”。
说了半天,蓝和跟李延年对望了一眼,心中犯嘀咕,皇帝说这些不就是为了说明“当个皇帝任劳任怨很累”?皇帝这是在倒苦水。
两人恭敬听着也不敢插话,听了半晌皇帝停了,他们以为就结束了。谁知皇帝喝了口水,缓了缓神,又开始他的叙家常。这可苦了立在那大气都不敢喘的蓝和与李延年。大白天的来皇宫,就是为了听这些无关痛痒的话?
其实他们更想知道下一任的右相是谁来担当,又或者是皇帝留他们在这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唠家常显然是皇帝随兴所致,这并非正事。皇帝唠起来嘴就像个停不下的话匣子,长篇大论说了一个半时辰,皇上才终于叹口气总结了一下:“朕这个皇帝不好当啊!”
蓝和与李延年心说这应该结束了吧?
“陛下所言极是,陛下劳苦功高,日后必为千载留名的圣君。”李延年紧忙恭维道。
蓝和虽然说不出这么肉麻的话,但还是在旁边附合了两声,这时皇帝叹口气道:“圣君朕不敢当,以后下了阎王殿,见了列祖列宗他们别打朕就行了。”
皇帝好像很感慨的样子,说了这么半天他的“劳苦功高”的事迹,现在又表现的好像对祖宗的“忏悔”,总之是还没说到正题上来。蓝和终于忍不住,试探问道:“皇上,有件事臣不知当不当问。”
苏彦稍微惊讶了一下,诚恳道:“蓝相说哪里话,朕刚才不是说了吗?咱大顺朝的君臣之间,应该像朋友一样,有话直说无妨。”
蓝和差点被这一句呛着。皇帝说君臣是朋友,那最多是说句好听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大顺朝开国以来的皇帝虽然个个标榜仁义,但杀起功臣来真是毫不心慈手软。就以先皇一朝来说,光是一品以上的大臣被无辜牵累至死的就不下十个,一灭还是一族。就他旁边站着的这位,就是“无辜牵累者”之一。
“国不可一日无君,也不能一日无相。皇上准备以何人……来接替右相之位?”
蓝和的话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在他心中可没那么乐观认为皇帝会提拔他为右相,毕竟袁博朗身无过失在先,而他也无功劳获得这样大的提拔,蓝和最怕的是皇帝为了拉拢军中失势的刘文严,将刘文严提拔为右相。他这么说“不能一日无相”就是在提醒新皇,右相不能等到刘文严回到长安城再立。
皇帝听了这话不出意料,有些不太高兴。
“蓝相说的好像不对吧,就算是国不可一日无相,这不还有蓝相你在?你不想当左相了?”
蓝和赶紧表明自己不是这个意思。
“那蓝相是哪个意思?”
蓝和彻底无语了,看起来现在的皇帝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好糊弄的皇帝,一语不慎都可能遭来罢官的危险。平日里袁博朗对皇帝指指点点的,这恐怕才是袁博朗被罢相的主因。谁希望身边有个老学究成天在那唠唠叨叨?
蓝和感觉是自己一时糊涂,竟然提前没恍悟这层原因,现在犯禁了。
“皇上,臣的意思是,您所主张的事情臣必当遵从,只是……让臣等早些知道,也好定定神,早做准备。”蓝和自圆道。
皇帝的脸色明显好了许多,叹口气道:“其实朕让袁相先回家休息,也是为他的身体考虑,他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还这么劳累的话朕真怕他撑不住……”
“皇上体恤下臣,是下臣之福。”李延年恭维了一句。蓝和愣了愣,这李延年还真知道见缝插针拍马屁,皇上真是因为袁博朗的身体原因才决定罢相?心中不以为然,不过他还识趣,紧忙随了一声。
皇帝叹口气,道:“袁相虽然不在相位,但朕已经嘱咐过吏部那边,他的俸禄还是照领,以后朝中有什么大事,也会请他过来商议。事情这么定下来,朕觉得挺好,你们觉得是吗?”
蓝和与李延年能说什么?只好点点头表示同意。
“关于右相的人选……”
蓝和与李延年心说终于说到正题上来了,他们迫不及待想知道皇帝心目中的新右相是哪位。其实蓝和跟李延年都是有私心的,他们也都希望自己成为两相之一,李延年奢求的不是右相,而是左相,父亲为左相,儿子再成为左相,这对李家的重新崛起将会很有帮助。
皇帝顿了顿,继续说道,“朕考虑了很多,就决定,让商贸司经理衙门少卿,韩升韩老先生,来当这个右相。”
蓝和和李延年听到“韩升”,都以为自己是听觉出错,听岔了。
让他们在朝中数一百个人来担当新右相他们也不会数到韩升的头上,这韩升一来没有在朝为官的经验,二来更无人脉关系,要说韩升最大的人脉,那就是他是武义侯刘文严的姻亲,据说是他的两个孙女嫁给了刘文严当小妾。这样一个人,不显山不露水,在朝中低调为官,突然就能一跃成为朝堂之首,号令文武百官?
还有一条很关键,这个韩升,岁数也不小了,显然不符合新皇所说体恤老臣的本意。
“两位爱卿,你们有意见?”皇帝瞅着不做声的蓝和跟李延年。
“没有,没有。皇上所选人选,再恰当不过。”蓝和说了一句,登时真想抽自己一巴掌,这才一会的工夫就被李延年的谄媚给带过去了。
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世人,两师徒
韩升上任右相,这消息并没有压多久。第二天冬月初二,圣旨就已经颁下来。事情仓促的让人觉得皇帝在公然拿老臣开刀。
袁博朗在这件事上显得很克制,一直闭门不出,但他的门生以及嫡系为他很不值,想通过一些方式来向皇帝申诉,但得到的结果却是拒之门外。皇帝称病不见任何人,连四公主苏碧进宫面圣也吃了闭门羹。
皇帝换相的态度很决绝,而且是皇帝一人的决定,连新近崛起的少壮派都表示提前没收到这方面的风声。
在这件事上觉得最窝囊的是苏碧,本来她找袁博朗联手对付刘愈是很让她觉得没面子的事,苏碧很爱面子,要强,让她低声下气去求曾经的敌人来跟她联手,这不符合她的风格,但她还是做了,就是为了让苏家的基业更加稳固。现在天下安定,如果能将军中那些武将更换下来,那大顺朝接下来百余年间将会国泰民安一片升平,怕就怕现在是军国至上,那些军人平定了天下,再把皇权给篡了。
苏碧也能感受到,皇帝是想摆明一个姿态,就是对刘文严这个师傅还是相当倚重的,将刘文严一派中仅有的一个治国之臣韩升给提拔为相,这是多大的恩赐。苏碧也意识到,她想对付刘文严,说到底就是跟新皇为敌。
苏碧无计可施。
冬月初三,刘文严一行已经抵达长安城外。在同一天,韩升正式走马上任成为新皇登基后第二任右相,在六台衙门主持了新官上任后的第一次议事。苏碧也参加了这次议事,因而她没有去迎接刘文严和突厥使节进长安城。
这一天长安城很热闹,百姓不顾寒冷都涌上街头,一边去迎接凯旋的将士,一边去看一下突厥使节的模样,感受一下天朝上国百姓的荣耀。这次刘愈进城是在女军的护送下完成的,女军是由主帅徐轩筑向新皇请旨。再由新皇批准下完成的。因而徐轩筑也获得了跟刘愈同行接受百姓欢呼的殊荣。
虽然表面上风光,但刘愈明显能感觉到长安城里气氛不对。
城还是那座城,阔别半年繁华如旧,他这趟回来也是很感慨的,死里逃生回到家乡,再由自己的夫人亲自来迎接他。小别胜新婚,刘愈还是感觉到踏实和喜悦。
但他毕竟不是一个普通的出征将士。他是作为三军主帅回到长安城的,百姓出门,真是做到了万人空巷的地步,但朝廷方面,别说新皇,连礼部和兵部的官员一个都没露面。这态度就很值得让他玩味。
骑在马上,一边向百姓挥手致意,一边想着这事情的刘愈,突然间忍不住笑了出来。
朝廷因为花集安和刘文严的“功高盖主”已经陷入死局,没人愿意看到他回来,都巴不得他和花集安跟突厥人同归于尽,这样皇帝和朝中官员才能高枕无忧。但他还是这么不识相的回来了。
“夫君回来的话。应该先去进宫面圣。”徐轩筑感受到丈夫所受到百姓的尊敬,同时也有些自豪,转过头对刘愈提醒。
“皇上不是病了,不见人吗?”
徐轩筑听到刘愈的话一愣,道:“夫君如何知晓?”
刘愈淡淡一笑,现在长安城任何风声都逃不过他的耳目,准确来说是情报系统的耳目。如果刘愈现下是个傀儡主帅,那长安城到处都是不透风的墙。但现在他已经归帅位,长安城的任何风吹草动想瞒过他也是很难。之前刘愈就私下里写了一封信给苏彦,表示朝廷有人要对他不利,所以暂时不回长安城。并暗示一切是袁博朗所为。
刘愈还在潼关,苏彦便感受到压力,苏彦此时也有了帝王的风范,他知道什么是该取还是该舍。不动声色地罢相换相,让人觉得这不过是一次正常人事任免。但在师徒二人心中,谁由敢说对对方没有芥蒂?
袁博朗到被罢相也没想明白是怎么回事,最后只是认为这是新皇对刘愈示好拉拢的一种态度。他不知道其实是苏碧的野心害了他丢官。苏碧虽然在此事上显得毫无损失,但刘愈已经知道了她的用心,更加深了刘愈对长安城的失望。
权力场上无好人。
刘愈在长安城,真是做到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他自问不管是对待苏彦还是苏碧,又或者是对他有成见的袁博朗一系,只要这些人是对皇家好,他都能保持克制和忍让。但这次苏碧和袁博朗的联手让他感觉到这个朝廷已经到了不能容他的地步,经历过草原之战的刘愈,心中更加敏感,他不想再被自己人出卖。
或者说他这次回到长安城,就是清算来了。
一行进了内城,穿过东岳门往皇宫方向挺近,百姓沿途相送好不热闹。在这一行中,最高兴的隋乂,他也算没心肝那种人,第一次出征便凯旋回来得到百姓迎接英雄般的礼遇,让他感觉到无上荣耀,整个人都飘飘然。而李糜却能感觉到长安城危机四伏,一路上都不动声色,他知道这趟回长安城并不是来领赏,而是来领罚,就看刘愈能否处理好他跟皇帝的关系。
到皇宫南门,终于见到了迎接之人的身影。苏彦带着皇后孙小鱼,以及新任的右相韩升,左相蓝和及六台衙门大臣,再加上苏碧和柴锦夫妇。这一行迎接的不像是刻意出来迎接,到好像是六台衙门议事结束,皇帝送他们出门正巧遇上的。
但刘愈知道苏彦是不得不出来迎。
这既是皇帝的责任,也是朝廷的态度。如果迎凯旋将士全程都没有朝廷的人出来,那百姓间一定会产生非议之声。
几个月不见,刘愈眼前的苏彦感觉已经成熟了很多,而孙小鱼一身臃肿的冬装,刘愈能感受到她身上怀了身孕。苏彦是个即将要当父亲的人,这意味着,他将挑起一国之主兼当一家之主的重任。这对男人来手,绝对是最大的成长。
苏彦见到刘愈,脸上露出笑容,短暂的欣喜之后,这笑容看起来由有些苦涩。一行靠近宫门口,苏彦与苏小鱼等人想上前,看起来苏彦想过来为刘愈牵马,但刘愈却早前一步跳下马,恭敬上前行礼。
这也是刘愈第一次当着长安城百姓的面,向新皇行跪礼。
面对刘愈单膝跪地行礼的苏彦,却一时愣住,虽然他已经在心理上认可了自己是皇帝,但唯独他在这个师傅面前,还是露出了当年市井混混遇事一般的胆怯。
第三百九十九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上)
皇帝亲率大臣出来迎接武义侯归朝,没有多大波澜,因为顺朝大军尚未撤回,朝廷对刘愈的迎接也是出于礼节性,简单的礼节过后,苏彦本想留刘愈在宫里赐宴,刘愈却借口旅途疲惫拒绝了苏彦的好意。
能当面拒绝皇帝的,整个长安城也找不出第二个。但偏偏苏彦一点脾气都没有,又寒暄几句,找人护送刘愈回家。
突厥使节在缇木尔的带领下已经先行一步到了国驿馆,关于突厥这次的和谈,并未引起朝廷的足够重视。朝廷里各方各派的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刘愈归朝这件事上,甚至刘愈回家路上都有不少人盯梢,现在袁博朗被罢相,刘文严突然杀回长安城,军人干涉政治的情况相当凸显,但凡大顺朝的“忠臣”都不希望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
刘愈回了府就一直呆在府上没出来,人们正在揣测他在家里盘算什么“谋权窜国”的不法野心之时,刘愈却在跟娇妻缠绵着。这趟出去一去半年,中间一段时间生死未卜,虽然娇妻们坚信他会逢凶化吉,但毕竟这么长时间牵肠挂肚让她们也好不愁心。尤其是刚与刘愈成婚就送他去了战场的琪儿。
各方势力从刘愈进府就在秘密盯着前锋将军府的一举一动,新任右相韩升成为了刘愈回府之后的第一个拜访者。
本来文官和武将之间不能有联系,这是朝中不成文的规矩,破坏了就是犯禁。但韩升和刘愈的关系不同,两人是老友,又是姻亲,外甥女婿出征平安归来韩升礼节性看望一下也无不可。
如同一次走亲访友的普通拜访,却没人相信韩升去找刘愈仅仅是问候一番。
“暮登天子堂”,韩升直到年过花甲才终于寄身朝堂,一跃成为文官之首。在他看来这期间的人生际遇很令人唏嘘感慨,这次来找刘愈。他也不是为了商议什么朝廷大事,就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