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之帝国再起-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绍看着父亲的车驾离去,脸色变得惨白一片,可是直到最后,他都没有追上去,父亲没有他,还有其他妻子儿女,可他只有一个母亲,他不会让母亲在那座冰冷的宅院里抑郁而终。
王越看着身旁的少年,没有说什么,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回去吧,日后总有一天,你父亲还是会认你的。”
袁绍默默地摇了摇头,他明白王越的意思,可是他不希望自己日后功成名就时,父亲再来认自己,因为那已不是亲情,而只是剩下冰冷的利益。
看着袁绍孤寂的身影越来越远,王越很想开口说些什么,但他始终都保持了沉默,直到再也看不到袁绍时,才一声叹息,返身而去。
二十八。帝国细柳营
帝国南方,吴郡,富春县郊。/近百少年站立在荒野中,各执弓刀,自从天子建细柳营,诏令各地十岁以上少年皆可应征后,不少中小士族都是喜出望外,和士族高门以及豪强相比,他们不过是比普通人家薄有财力,家中子弟虽然也读书习武,但是只有极少人有机会能踏上仕途,建功立业以光宗耀祖,大多都是在本地当些小吏之类的百石官职,难有作为。
虽然细柳营此次建制只有五千,但对于整个帝国为数众多的中小士族和寒门子弟来说,天子让他们看到了仕进的机会,毕竟这是天子口中的亲军,将挑选其中优异者补为郎官,这无疑让他们沸腾了,几乎各地都如同富春县一般,十到二十人的名额,往往有近百甚至更多的人争夺。
十二岁的孙坚在队伍中并不显得高大,只是比起同龄人,要显得更加壮实,从幼年时起他就时常跟着父亲狩猎,在家族的子弟中一向以勇武著称,这次天子诏令细柳营征募世家子,他就是打败了其他的兄弟才得到应征的机会。
看着面前近百屏住声息的少年,前来宣诏并担任挑选的羽林军官的目光里露出了几分满意,“你们中不少人的父辈专门给我送了礼,要我关照你们中的某些人。”说到这里,羽林军官冷笑了起来,“不过我恐怕他们要失望了,想要进细柳营,你们就得凭真本事,否则的话就算进去了,你们也待不长。”
“我明白地告诉你们,进了细柳营的,日后是要去边关和那些胡人打仗的,要是怕死的,现在就给我退出,省得日后败坏细柳营天子亲军的名声。”
羽林军官的声音在野风里回荡着,站立的近百少年没有一个露出畏怯之色,霍去病,班定远的故事让他们对边关充满向往,男子汉大丈夫,生来就该上战场,这是他们年少的心里唯一的念头。
“很好,没有一个人退出。”羽林军官点了点头,接着让随同的县中郡国兵,搬出了帝国步兵装备中的重矛,“现在每个人拿上你们的矛,然后出发,我会跟着你们,直到我喊停,你们才能停下,中途退出的失去资格。”
几乎是羽林军官的话刚落下,近百少年就纷纷扔掉了身上原本带着的刀弓,取过重矛就朝前奔跑了起来,只有少数人仍旧带着自己的刀弓出发。
“停!”听着羽林军官的大喝,才刚刚跑出没多久的少年们愣住了,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
“我跟你们说过,日后你们是要去边关打仗的,可是你们却连自己的刀和弓都扔了。”羽林军官扫过那些扔掉随身刀弓的少年冷声道,“现在你们可以回家了。”
“剩下的人继续出发!”没有犹豫,羽林军官再次大喝了起来,其他少年顾不得去同情那些失去资格的相识或是同伴,都是连忙朝前跑了起来。
握着沉重的长矛,孙坚始终跑在最前,尽管他是剩下的人中最年少的。在旁骑马跟着的羽林军官眼中露出了几分意外,这个一脸剽悍的少年奔跑时步伐如一,呼吸也急而不乱,若是假以时日,说不定是员勇冠三军的猛将。
半个时辰后,已有不少人脱力倒在了地上,只剩下十三人还在坚持,这时每个人都知道只要再有三人掉队或退出,自己就能入选细柳营上雒了,都是咬牙死死地坚持着,僵持了起来。
孙坚觉得两条腿像是灌了铅一样,可是生性坚毅的他仍是跑在第一个,丝毫不管这样会很快耗尽自己的体力,成为最早被淘汰的一个人。
“好小子,像个爷们。”一边跟随的羽林军官看着跑在最前的孙坚,心里不由赞道,接着大喝道,“停。”
“拿你们的弓,每人朝前面的树射十支箭,最差的三人回家。”看着停下喘气的少年,羽林军官沉声道,此时他倒是很不舍这些能坚持到这个地步的少年,可富春县只有十人的名额。
孙坚仍是第一个开弓射箭,不过距离五十步外的树干上,他只射中了七支箭,看着那最后三支落在树前的箭支,他默默地站到了一旁,只是心中记了下来。
当剩下的十二名少年全部射完箭后,有三名少年一箭未中。“不要哭,把你们的名字写下来,等我回雒阳后,我会向天子禀报。”羽林军官看着三个强忍泪水的少年,开口说道。
此时帝国的各个郡县,同样的一幕幕不时上演着,那些只差些许便能选上的少年都是郑重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他们心中明白也许这只是身旁的羽林军官对他们的安慰,可是他们仍旧选择了相信这个希望,因为他们心中有着每个汉家儿郎同样的理想,封狼居胥,勒石燕然,那是一个民族的武功向往。
孙坚踏上了上雒的旅途,临行前的那一天,他的父亲将随身佩带的一柄短刀交给了自己的儿子,就如同当年他父亲交给他一样,将这柄刀的故事告诉给了自己的儿子:他们的先祖曾经在八十年前,随着当时的车骑将军出塞三千里,完成了那次勒石燕然的壮举,而这柄刀就是先祖留给后人一辈子的骄傲。
坐在大车里,孙坚默默擦拭着斑驳的刀身,父亲的话似乎仍在他耳边萦绕,“记住你的祖宗曾经勒石燕然!”将短刀插入鞘中,孙坚将这句话刻入了心里。
半个月后,孙坚到了雒阳,他和其他来自帝国各地的少年们一起住进了建在南宫旁的细柳营,毗陵天子居住的建章宫。虽然天子诏令十岁以上的少年皆可应征细流营,但是如同孙坚一样年少者能经过挑选的毕竟只是占少数,大多人年纪都在十四至十七之间。
建章宫内,刘宏在汇总了去各地选拔细柳营少年的羽林军官所呈上的那些没有选上,但是被他们认为有资格进入细柳营的少年名单后,交由尚书台下发了诏令,准许这些少年上雒,并在细柳营旁建立别营,一年后和细柳营一起考教武艺,择优者补入细柳营。
细柳营五千的编制中,刘宏留出了两千给士族高门和各地豪强,在中小士族和寒门兴起以前,他还是要对他们示以恩络,毕竟目前士族高门和各地豪强在朝野的实力还很强,他也不想用剧烈的手段来除去他们,而是打算依靠扶植中小士族和寒门来削弱他们在帝国的地位。
担任中常侍的司马防自完成宫廷裁员以后,一直都很清闲,不过随着细柳营的建营,他立刻忙碌了起来,天子要他将细柳营内来自各地的少年家族一一调查清楚,尤其是那两千士族高门和各地豪强派出的子弟,要查出他们是庶出还是嫡出,在家族中地位如何。
领命而去的司马防倒是没有在意什么,他知道对天子来说,士族高门和各地豪强的问题处理不好,就是有伤国本的事情,总之帝国需要的是他们被削弱,为其他兴起的士族让出道路,而不是用强硬的手段消灭他们。
细柳营内,来自天南海北的少年很快互相熟络起来,他们按照自己的喜好结实同伴,隐隐中那些出身中小士族和寒门的少年和出身高门的豪强子弟由于彼此看不顺眼而互相对立,同样庶出的子弟和嫡出的子弟也不怎么对盘。
只过了几天,细柳营的五千少年中就兴起了不少团体,或者是同在一个州郡,或者是志趣相投,总之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所属的团体,而其中最突出的便是袁绍,曹操,袁术和孙坚四人。
作为袁家的嫡子,袁绍的弟弟袁术吸引了一大批袁氏门生故吏的子弟追随,而袁术加入细柳营的目的也很简单,那就是他要打败这个兄长,让天子知道,自己的兄长根本不配他的看着。
至于袁绍,他虽然是庶出,但是在同辈中素有威望,一些袁氏子弟和其他士族的庶出子弟都是到了他的麾下,而曹操,他的出身一向是被人所轻的宦官之后,自然是成了那些寒门出身的少年首领,和袁绍一起同袁术他们这些平素看不起他们的高门子弟对立。
只有十二岁的孙坚则是靠着自身的悍勇,成了士族零落的江东子弟的首领,保持着偏向袁绍和曹操的姿态,毕竟江东没有能在帝国称得上豪门的大族,在雒阳和司隶等帝国腹心地方的士族高门眼中,他们只是一群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而已。
就这样,日后威震列国的帝国细柳营就在这种看似分裂的气氛中建立了,对于刘宏来说,他并不介意这些少年彼此敌对,因为能一统这五千少年的人只有他而已!
二十九。贾诩的初次献计
帝国西北,凉州。炎炎的烈日下,举目望去是无边无际的黄沙旷野,看着水囊内只剩下不到一口的清水,贾诩不自觉地添了添干裂的嘴唇,他从未像此刻那么痛恨那些叛乱的羌人,为了阻止帝国军队的追击,他们在沿途的水井和水源处都抛下了腐烂的尸首,将所能见到的一切活着的人和事物都摧毁了。
拄着刀,贾诩看着远处似乎永远没有尽头的道路,视线开始模糊起来,他知道自己的体力已经不支了,但是自己应该已经接近帝国军队控制的凉州区域了,也许很快他就能看到村庄了。
远处,扬起了遮天的尘土,一阵焦灼的大风扑面而至,将脚步踉跄的贾诩掀翻在地,摔倒在滚烫的砂砾中,贾诩的目光盯着烟尘中若隐若现的‘漢’旗,一向冷漠的心在刹那间剧烈地跳动起来,他拼命地从地上挣扎起来,扯开喉咙想要大喊,可是发出的声音却干涩无比。
咬牙拧开水囊,一口气喝下最后的清水,贾诩挥舞着双手,大叫着冲向了还在远方的帝国军队,一阵粗犷的歌声在他耳中清晰了起来。
批铁甲兮…挎长刀,与子征战兮…路漫长!同敌忾兮…共死生,与子征战兮…心不怠!踏燕然兮…逐胡儿,与子征战兮…歌无畏!伴随着滚滚黄沙的歌声在贾诩耳边越来越响,宛若风雷怒吼。
批铁甲,挎长刀!同敌忾,共死生!踏燕然,逐胡儿!这是当年帝国勒石燕然的士兵们所高唱的军歌,他们便是唱着这首歌,出塞三千里,杀得匈奴北逃千里,单于夜遁。如今贾诩听着这首歌,一向冷漠的他胸膛里也似乎有什么在剧烈地翻腾,想让他同样随着高歌。
护送辎重的郡国兵听着前方羽林骑兵们高唱的军歌,身体里的血液似乎沸腾了起来,出身凉州的他们记起了曾经封狼居胥的祖先,那支比勒石燕然的帝国军队早了百余年,将当时如日中天的匈奴击溃的大汉铁骑,他们的名字同样是羽林。
担任全军斥候的黄忠看到了远处的贾诩,皱了皱眉,他一夹马腹,领着身边的十名羽林骑兵如箭般奔了出去,这一路上他们和护送辎重的队伍一同出发,极少碰到人烟。
看着朝自己奔来的帝国骑兵,贾诩高呼了起来,“我是汉人!”他不想被这些骑兵当成羌人奸细,一边喊着,他一边朝黄忠等人跑去,可是迎接他的却是一枚呼啸的羽箭。
“站那里,别动!”黄忠放下手中的大弓喝道,接着让身后跟着的羽林骑兵往两翼散了出去,虽然凉州的叛乱羌人主力已被击溃,但是仍有大者近千,小者数十的溃兵出没,骚扰着帝国的辎重队伍。
贾诩看着钉在自己身前三步处犹自嗡嗡作响的箭羽,看向了那朝自己策马而来的骑兵军官,让他意外的是,来的是个和他年纪差不多般大小的青年,‘是个严谨的人’,几乎是一眼,贾诩对这个面容朴实无奇的骑兵军官做出了判断。
黄忠同样打量着面前看不清样貌的人,“你叫什么名字?从哪里来?”看到那人脚边的环首刀,黄忠的目光严厉起来,从刀的形制来看,无疑是帝国士兵所装备的东西。
“贾诩,从金城来。”贾诩回答得很简单,他现在的嗓子渴得厉害,只想喝水。
似乎看出了他的窘迫,黄忠解下鞍旁的水囊扔了出去,然后看着远处打出安全手势的部下,朝身旁的一名骑兵道,“带他回去。”
“喏!”应声中,那名羽林骑兵一策马,到了正大口灌着水的贾诩面前,伸出了手,“上马。”迟疑了一下,放下水囊的贾诩还是握住了他的手。
夜晚,已经换上干净衣服的贾诩被带进了中军大帐,实际上已经是整支队伍军师的李儒打算向自称从金城而来的他了解一下凉州西北部的情况,由于天子诛除宦官的时候,雒阳和司隶地区陷入动乱,使得正在作战的帝国军队后勤中断,迫使当时攻势正猛的破羌将军段颎不得不停止进攻,在距离羌人老巢逢义山三百里外的地方扎营,给了羌人宝贵的喘息机会。
走进帐内时,贾诩看着满座的年轻将官,有些疑惑,不过他仍是保持了一贯的漠然,只是按照礼数参见了帐中的各人。一直在一角,没有武职的高虎看着贾诩那种冰冷的目光,心中一动,“你是不是武威姑臧人,小时候才跟着父亲去了金城。”
听着面前穿着黑色文官服饰的青年说破出自己的出身,贾诩迟疑了一下后道,“是,不知道大人是怎么知道在下的事情的?”
“你有没有证明自己身份的东西。”高虎倒是没有在意贾诩的反应,只是追问道,他记得自己离开雒阳时,天子说过西北征辟的人中,这个贾诩日后是国士般的人物。
贾诩心中计算着得失,最后拿出了自己在金城郡的户籍文书,虽然有些残破,不过好在还看得清楚,高虎接过看了以后,从袖中拿出了最后那道诏令,“贾诩,接诏。”
李儒惊诧地看向了面前阴鸷的青年,没想到他就是被天子任命为破羌将军段颎军师的那个贾诩,心中很不是滋味,这个人一来,他就要让出军师之位,做他的副手了。
听着天子的诏令,贾诩并没有像其他人露出喜色,而是皱紧了眉头,天子是如何知道他,并且敢这般大胆地启用他,这一切在他看来都违背了常理。
贾诩最后接下了诏令,毕竟对年轻的他来说,这是他向天下人展示才华的机会。见贾诩毫无表情的接诏,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李儒和其他人心里都是十分不喜。
“不知道贾军师对目前的局势有什么看法?”李儒打算试探一下这个无礼的人,看看他是不是配得上天子的看重,若是有真本事,那当他的副手也无妨。
“先告诉我,你们知道的。”贾诩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他离开金城时,羌人已经呈现败势,但是两个月里足以发生很多改变一切的事情,没有确切的情报,他很难做出分析。
李儒愣了一愣,但是很快就将最近两个月里发生的事情,告诉给了贾诩,此时他心里已经有些相信面前的这个青年有些本事,因为他不时地提出一些问题,有很多都是他平时没有注意的。
想到一路上所经过的水源大都被羌人扔了腐烂的尸首,贾诩综合着从李儒口中得到的消息,眉头皱紧了,“段将军如今在逢义山和羌人对峙那么久都没有动静,恐怕羌人再次集结起了大军。”
“我过来的时候,沿途的村庄都被羌人摧毁,水井里也被他们抛下了腐尸,我本来以为是他们想要用来阻敌,现在看起来他们的目标是我们这支辎重队伍。”贾诩说出了自己的推测,“段将军在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