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神道-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宫中收藏的那几只漂亮这么多?”
“朕不知。不过貌似是仙师所做,先前仙师说过,他懂得制作琉璃的技艺,恐怕这杯子就是上次和朕提过之后回去制作而成。”李世民享受着葡萄酒的味道,缓缓地对着长孙皇后回答着。
听了李世民的话,长孙皇后轻笑:“唔,看来仙师还是个有心人呢!”殊不知,这玻璃还是当初李世民提及,黄俊明才会让庄经道人研究而成。
“仙师,真奇人。”李世民显然是想到了黄俊明穿越至大唐这么长时间的点滴,眯缝着眼,轻轻感叹道。突然,李世民又取过箱子,一边从里面向外取那五只酒盅,一边说道:“这还有五只酒盅,据仙师所言,这一小盅,算是两钱,正好一口酒,小饮时用此物最为恰当,怡情又不会多饮误事。这酒盅又小巧玲珑,极适在手中赏玩。当真也算是一套奇物。”
长孙皇后到底是个女人,对于喝酒的酒具还并不是那么上心的,如果将这琉璃杯换成首饰恐怕就又是另一番状况了。长孙皇后一面应和着仍然在陶醉的李世民,一手拿过木匣,准备将李世民拿出的五只小酒盅放回去。琉璃易碎这个道理他还是知道的,看今天的样子,李世民是在甘露殿喝的有些多了,精神也有点亢奋,要是在一不小心打碎一个两个,恐怕又是要心疼一阵子。
长孙皇后装着酒盅,不经意间看到木匣中有一个被黄绸包裹起来的物事,由于木匣里本来就是黄绸铺的,这一个小东西照比并未用绸缎包裹的杯子来说;并不是非常显眼。自然很容易的被忽略了。
长孙皇后看到这样一个单独被绸缎包裹起来的小东西,顿时有了好奇心,将这东西从木匣中取出,从手感上看,应当是一个牌子装得东西,却没有半点生涩的手感,反倒有些滑,要知道绸缎本来就是一个比较丝滑的东西,但是包裹其中的物事却更显的滑手了许多。长孙皇后取下绸缎,像手中的片状物看去。
“!”
———————————————————————————————————————————————————————
第二更,今天就这样吧,明天西南有考试,先去复习了,诸位晚安,好梦,考试过后明日三更。
no、213 贞观元年有啥大事?不知道啊!
no、213贞观元年有啥大事?不知道啊!
长孙皇后的尖叫,吓得李世民顿时一惊,连忙关切的问道:“观音婢,怎么了?”
听到身旁男人关切的询问,长孙皇后这才定了定神,轻轻地拿起那块方方正正的镜子,小心翼翼的放到李世民手里:“陛下,你看!”
李世民拿过镜子,起初还没太在意,当时长孙皇后一惊,将玻璃镜打落在榻上,镜面是朝下的。//当李世民轻轻地在长孙皇后的注视下将镜子翻转过来,也是“嘶”的一声,倒吸了一口凉气。仔细观察了一番,一手抓着镜子,另一手指着镜子说道:“这,这里面是朕!咦,这事何方宝物,里面的人儿怎么和朕一模一样,甚至连动作和神态都是如此。”
“陛下。”长孙皇后轻笑道:“今日陛下饮了不少酒吧?”
“没,没有。朕怎么是程咬金那等好酒之人。”李世民像是所有和过酒的人一样,不承认自己喝得有些多了。
“还说没有?”长孙皇后是知道李世民性子的,身子一侧,贴着李世民的耳朵说道:“难道二郎没看出来这事一面镜子么?影人影像,和铜镜的袁李想必是一样的。只是臣妾从没想过,这东西会把人映照的这么清晰。”
“厄,原来是个镜子啊。”李世民打着哈哈,丝毫不提喝多了的事:“我刚想说,这东西和铜镜的作用差不多嘛。嘿嘿,虽然小了点,但确实是好东西,有了这个,朕就能每天看到自己长得是什么模样了,不用再用那黄不拉几的大铜盘。啧啧,好东西。”
“一个大男人。还是做皇帝的,怎么就这么不知羞。”长孙皇后早就对李世民的性格熟知的一清二楚,调笑着对着李世民说道。“哪有男人爱美的,所以啊,这琉璃镜,臣妾就替你保管。”长孙皇后说罢,就从李世民手中抢过了镜子。小心翼翼的放到了塌旁的梳妆台上。
至于长孙皇后和李世民是怎样在皇宫里卿卿我我,对着一块普普通通的玻璃镜争不休黄俊明是不知道的。此时的他早已回到了天仙宫,静静的躺在榻上思量着什么。
天明过后就是贞观元年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就要一点点的展开他的面纱。黄俊明几经思量,在他的记忆中,贞观元年还真没什么大事,战争么?又是肯定有,但是黄俊明不知道。天灾?在黄俊明的记忆里,那大规模的蝗灾还要等到贞观二年才会发生。文化方面黄俊明更是不怎么了解了,是个现代人就知道,唐诗的发展和鼎盛时期应当算是中唐,而现在初唐四杰恐怕都在娘胎里呢。当然对于唐诗什么的黄俊明也不是太过在意的,唐朝的诗句分下来也就那么几种,忧国忧民感怀的,刀光剑影军旅的,恬淡自然田园的,报国无门发牢骚的。可是这些诗歌。黄俊明本就不打算再抄袭了,况且符合他道士身份的太少,不然一个身居高位的道士整日吵吵着报国无门,那还是道士么?
政治上,黄俊明也是不记得什么大事的,而且现在的黄俊明对于政治还是相当的不感冒,从来没听过,一个当道士的整日研究朝堂上的钩心斗角。黄俊明自知在政事上也说不了几句话,做不成几件事。要是把大唐人当傻瓜倒也可以,但最后很有可能发现傻瓜的人是自己。这就怪不了别人了。到头开肯定是自作自受而已。
在黄俊明看来,贞观元年是没什么大事可以让他出面插手的。就算有事,那李世民也肯定解决的了,用不到他这个方外之人插手一二,就算用得到自己,黄俊明也打算是走一步看一步。一切还不是出风头的时候。只是计划还是要做的。
思量几番,现在黄俊明要做的事情也没那么多了,编纂道藏是一,继续培训道人是二,至于其他的基本上也都是举手之劳的功夫,或者说也就是只要赶上了就能做的出来的东西。
目前来说,编纂道藏这事不能太过紧张,一点一点的做才是最好的,况且有着这么多人帮忙,应该在这贞观元年这一年的时间里可以做的完全。培训道人这一点上,也基本上不算太难,道教改革的几个基本点,黄俊明早就反复和道士们说了许多遍,甚至可以说是传销式的思想轰炸,要是这些道士再不明白,那只能说这些人的思想太过坚定了。好在,黄俊明还没看到那么坚定的人,尤其是黄俊明和袁天罡几人反复研究讨论出的教义和道士们原本的教义没有太大区别,只是更细化更符合实际罢了。
现在要做的就是抽个时间加强一下到人们的思想教育,无论是从爱国方面还是爱教方面都是要加强一下的,然后找个时间给道士们考试,最后授予品阶之后,让他们各回各自道观就可以了。
说道让外来的道士们经过考核之后回去,黄俊明又想到了天仙宫本身的道士身上,上次渭水之盟的时候,天仙宫的道士林林总总已经突破了两千人,这小半年下来,虽然黄俊明从没过问过具体有多少人,但也知道比起那时来说,天仙宫的道士数量可以说是与日俱增,绝对不会减少,这也是要解决的事情。
毕竟在这个冷兵器的年代,虽说朝廷掌握了热武器的制作方法,但是炸药的起源还是在天仙宫的,谁也不能保证不对天仙宫的这么多道士起疑心,要知道,现在长安城的军士数量也不过三五万人,两千多的道士聚拢在一起也是一个不少的数字了,就算上次黄俊明把话对李世民差了过去,可是君心难测,保不齐那天李世民就翻脸派兵推平了天仙宫,到时候,正教也是邪教了。
所以说,天仙宫的裁员也是要放下的,不但如此,还得告诉这在天仙宫学习的外来的道士们,发展信徒可以但是尽量还是少往道教里拉人吧。毕竟道士和和尚一样,也是不交税,不从事劳作的时间一长,也总会遭到官府的忌惮。
如此准备之后,相信大唐的道教内部应该能够完全的整合起来,而《道藏》编纂成功之后,也能迅速的拉拢一大批的人气,让更多的人信奉道教。
考虑过了道教内部的事情之后,黄俊明又琢磨起了道教传教方面的事,对于大唐上层的传教黄俊明也是不用去担心的,毕竟按照现在看来,李世民对道教的感觉还算是不错,并且有老祖宗李耳在宗庙挂着,皇室暂时还是在道教这边的。其他的高官大族也应该是比较容易信奉道教的,这一点相当的好办,从古至今道教在社会上层的传教似乎就没有受到过太大的阻碍。相信那些经验丰富的老道能处理好,所以黄俊明就将这向上层传道的事暂且放在了一边。
至于向社会底层传教,这就让黄俊明有些头疼了,社会底层不比社会上层,这虽然是唐朝,但是民间的底蕴还不是那么深厚,吃不饱穿不暖的人大有人在,想要让底层民众信奉体系庞大教义深远的道教,可以说是难比登天,底层民众的性子早就被残酷的现实磨平了,变得空洞。甚至很多人已经如行尸走肉一般获得清苦,让这些对生活没有希望的人追求道教讲求的今生,这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当然这也是为什么社会底层的人信奉佛教比较多的原因之一。而道教想要全方位的步入这个社会,想底层民众传教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什么样的教派底层人民回去信奉,归根结底,除了给与他们希望之外,还必须给与他们看得到摸得着的实际的东西。
至于什么是看得到摸得着的实际的东西?很简单,无非就是吃饱,穿暖而已,但就是这吃饱穿暖,也成了黄俊明头疼的问题,织布什么的倒也好办,天仙宫懂得机械制作的人还是有一些的,在黄俊明看来他们是接触过一些墨家传承。让他们去研究一个比较合用的织布机,应该是可行的。男耕女织的农耕文明一直是中华大地上的主流,将织布机通过道教手段传播出去,也会聚拢一定人气。
另外,让底层民众吃饱这个问题,除了改良种子,农具,耕作方法之外,也就没什么了。这些都是比较简单的东西,但是问题也出来了,让道教去做,让道士去做这件事,绝对是大大的不恰当!织布和田产,这是大部分国人最看重的东西,固然由道教推行出去能给道教提升名声,带来好处,但是李世民能干休么?这些都是什么,说白了,立国之本!立国之本是必须抓在朝廷手里的!
——————————————
本章算是给我自己接下来的几章做一个定位,我就愁了,貌似今天又不能码完字了。蛋疼
no、214 咱天仙宫还放高利贷?
no、214咱天仙宫还放高利贷?
黄俊明这一思索,就是一整夜,很多事情不是想做就能做的,这让黄俊明有些颓唐,身为穿越者,这让黄俊明有种有力但用不出来的感觉,很是烦躁,关于怎样向底层民众传播思想,到头来黄俊明也就只能寄托在贞观二年的蝗灾上了,大灾必有大疫,到时候期望能插得上手吧。
今天是正月初一,好日子,一年之中的第一天。有与黄俊明昨日思考了整整一夜,上午的道祭新年便也错过了,还好现在天仙宫一切都步入正轨,很多东西并不用黄俊明去亲力亲为,这也给黄俊明省下了不少事。
现在的日头正当中午,室外的温度不说太冷,但也不敢说暖和,结束了新年的祭礼之后的葛彦麟,匆忙的来到了天仙宫,站到了黄俊明的身旁。
“师尊,去年咱们天仙宫的收支整理出来了。”葛彦麟恭敬地对着黄俊明说道。对于天仙宫这些事情,黄俊明是从来不过问的,一切都由葛彦麟代为管理,还好葛彦麟也是当得起重任的人,不用黄俊明多操心,便能把天仙宫的大小适宜处理的井井有条。
“唔,彦麟。那些东西你心里有数就行了,不用告诉为师。”黄俊明显然对这些东西并不是太过在意“师尊,弟子还是觉得,和您说一下比较好。”葛彦麟又是一个比较严肃的人,对于这些东西,还是恪守着自己的想法。
“也罢,那你就说说吧。”黄俊明听葛彦麟这么说,也不好扶了他的积极性。对着葛彦麟回到。
葛彦麟听到这话,从怀中取出一张纸,逐次念道:“禀师尊,去年一年。天仙宫共收香火二十七万贯,净人坊,骡马坊,车牛坊等营始由于咱们天仙宫并未构建,所以并无收入。俗客坊由于往来香客的入住,收入四百二十贯。替香客作法事,收入一万一千贯。孙道长的木院,因治疗病患。收入一万六千三百一十五贯。金铺收入三万一千一百七十贯。共计收入三十二万八千八百八十五贯。”
“哦?咱们天仙宫这一年竟有这么多收入?”黄俊明显然不知道,自己的这天仙宫这一年有这么高的进项,要知道在这初唐,物价可是便宜的很,一贯钱足够一家三口衣食无忧的活上大半年了。“不过……彦麟,咱们天仙宫怎么还有金铺?难道咱们天仙宫也做钱庄生意?”
“回师尊,金铺并非是钱庄的意思。”葛彦麟对着黄俊明解释道:“金库是每个道观都有的。由于道观的金钱比较充裕,很多手中暂时没有钱财的官宦,商人,或者是农民都会向道观借些钱财来应急,并用田产或其他值钱的物事做抵押。等到他们凑够了钱之后再将钱还给道观,而道观则多收取三成的银钱作为借给他们钱时对道观的损耗。”
“嘶!”这不是高利贷么!黄俊明理解了葛彦麟说的话之后,暗自吸气。竟然是三成利息,这不是高利贷又是什么!没想到这道观也会作这放高利贷的事,只是长此以往肯定会造成祸端。“彦麟,这金铺之事。官府是否知道?又是否准许?”
“师尊多虑了,这天下间大大小小的道观,庙宇,都会或大或小的开个金铺的。官府对此事自然是知道的。”很显然,这高利贷的事,对于葛彦麟来说那可以称得上是相当的平常,根本没有想到其中会有隐患。
“那借钱的人若是还不起钱,是否要将抵押物归由观里所有?”黄俊明皱着眉头。连忙问道。
“那是自然,这都是立下字句,官府承认的。”
“彦麟。你听好了,金铺一事。必须要尽快解决,你想一下,咱们道士不交税,却吸纳香火,法事等等的金钱,长此以往,道观必然富裕,同样的世间总有些人周转不开,但是若是那些来金铺求财的人无力还款会怎么样?民间会越来越穷,道观却越来越富,而咱们身为道家,huā钱的方面本来就少,时间一长,道观的田产日益增多,金钱也日益增多,危险也变大了很多。你想想,当政者哪个会放任自己的税收一点点减少,道观却富得流油?!不可能!时间一长,官府势必会找理由封了道观。要知道匹夫无罪,碧槐其罪。到时候说什么都晚了。你听明白了么?”
“可是……”葛彦麟刚要说什么,却被黄俊明再次打断。
“彦麟,你听好,从今往后咱们天仙宫除了留下一些应急的钱财,和必要的huā销之外。其他的钱财全部登记在册,遇到天灾的时候,归还于民。这不但是为了咱们长久的发展,也是造福大众,某功德的好事,与其让钱在仓库中发烂生锈,不如去做些为国为民的事情。另外,金铺的事可以做,但是就不要那么过分了,以后抽取半成就可以了。如果借款之人无力还款,那就让他们为道观做事吧,比如说用田产抵押过来无力还款,那么就让他们继续种他们原来的田地,收成之后,出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