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彭氏军史评论-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维斯瓦集团军群因此很快地就被苏军分割包围,完全不能对柏林市区的战斗提供任何支援,其对整个战局的贡献被极大的削弱。在柏林市区防守的只有十余万散兵游勇、民兵,甚至童子军。希特勒和他的第三帝国走向毁灭则是无法避免的结果了。
如果希特勒战前能够准确地判断对了1945年红军的主攻方向,在柏林战役中,德国人能正确地把王牌的党卫军师及其他精锐调防到柏林战区,至少可以在柏林战区增加5个装甲师及其他部队。那么尽管红军有两百万大军和一万架飞机,德国人保卫柏林的主力维斯瓦集团军群也绝对不会被红军分割包围,因为这时红军要面对的不再是国民自卫队、党卫军非主流部队、国防军的散兵游勇和残兵败将或者童子军之类的乌合之众,而是对他们非常了解,也是他们最害怕的老对手党卫军装甲部队。
德国人的精英党卫军装甲部队已经多次扮演“救火员”的角色,在东线的机动防御中,在绝对劣势的情况下,挫败过力量并它们强大得多得多的苏联坦克群,朱可夫、科涅夫的部队不会那么容易地攻到柏林市区。熟悉的地形和老百姓无条件的支持,城区的巷战等因素足以弥补德国失去制空权的劣势。能给红军造成的损失也不会是攻打帝国大厦的一个团的损失或一个师的损失。
并非我对红军的战术素养和英勇顽强抱有什么偏见,到1945年1月,苏德的军事势力对比,俄军拥有的优势:步兵11:1,坦克7:1,火炮20:1;总体优势俄军的地面部队是德军的15倍,空中优势俄军是德军的20倍。但只要回顾一下苏联人在这么大优势下的,最得意的杰作1944年击溃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战役中,当时德国的主力装甲师集中在南乌克兰,战役中红军拥有4个方面军的绝对优势,虽然红军完全击溃了德国的中央集团军群,歼敌50万人,但自身却损失了100万人(战死20多万,伤残80多万),其中最令人瞠目的就是德国人的一个505虎式坦克营就消灭了相当于红军一个坦克军的坦克数量。
另一个典型例子就是东普鲁士战役,德军准确预判了红军对东普鲁士的主攻方向,在绝对劣势四面受敌的情况下,德国中央集团军群仍给红军以大量杀伤,参战的2个苏联方面军损失比例达到22%和15%(这数字还是俄国方面经过技术处理的),连第3白俄罗斯方面军司令切尔尼亚霍夫斯基都被打死了。
柏林战役的事实上也是如此,一个泽洛高地只4天时间,就毁掉了朱可夫元帅1400辆坦克中的800辆和3万红军的生命,红军不得不把每个后勤人员都集合起来投入到屠杀中去;而高地的德国防守者中很多是老人与儿童,最后他们大都英勇战死。如果不是德军也同样消耗怠尽,得不到补充,拥有绝对制空权、绝对坦克、火炮数量优势、绝对兵员数量的红军根本就无法逾越“柏林之锁”。
因此如果没有希特勒的最后失误,德军在自己的土地完全有可能及机会挫败朱可夫和科涅夫的军队的进攻,上演一次德国式的莫斯科保卫战。假如红军的损失达到一百万或其他相近数字,再加上大大拉长的后勤补给线,红军想迅速恢复力量发起第二次,第三次进攻柏林恐怕是不大可能的。柏林战役的时间会拉长,双方陷入持久战,苏联人最后会因为损失太大而转入防御。
红军对柏林的进攻哪怕暂时被击退,1945年5月以前,欧战肯定解决不了问题,德国的科学家又想出什么新花样谁也说不准。当然即使德国人能够在奥得河大败苏联红军或者打赢了柏林一战,我也不认为希特勒能够赢得战争,从诺曼底阻止盟军开辟第二战场失败以后;纳粹德国的灭亡实际上已经无法改变了;也没有可能体面的与美英媾和。
德国唯一可以逆转或者媾和的指望就是赶在灭亡以前发明出原子弹,或者研制出生化武器并用于实战。
另一种可能,我们并非能绝对排除在红军攻击失败的情况下,美英单方面与德国议和,共同对付俄共的可能,因为苏美之间的联盟本身就是同床异梦,貌合神离。那么即使希特勒死了,邓尼茨是否有机会继续第三帝国呢?历史真的因此而被改写的。
苏联红军转入防御后,西线的盟军肯定不会错过向柏林进军机会,美英军队会发起对柏林的进攻,如果希特勒在思维正常、头脑清醒的情况下(希特勒仍然下令抵抗,那对德国可能是一种更大的灾难,美国会把原子弹扔在柏林而不是日本,当然这里有一个技术问题,双方的军队距离可能太近了。)下令德国人放弃抵抗,美英盟军顺利地占领柏林。
然后德国人通过挑拨离间,挑起英美对苏联作战,那时德国领土可能更多属于盟国的势力范围,美国也就不会那么怕俄国人,再加上它的原子弹,美国的政治家也有可能利用德国军队这个马前卒来对付红色俄国。不过概率是微乎其微,因为英美对俄国的坦克和火箭炮也十分的忌惮,通过德黑兰会议等一系列会议,苏联与美英建立了一种牢固的信任机制,而且艾森豪威尔是个很谨慎的人,不敢弄险(巴顿当盟军司令就不一样了)。
平心而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继续在美英与苏俄之间开打。苏联失败的可能性是相当大的!第一,美国人有原子弹,第二,苏联已经国力枯竭,经受不起继续折腾。
假设没有希特勒的最后失误,甚至有可能影响到原隔重洋的中国,因为如果苏联红军在柏林战役中蒙受了太大的损失,消耗了太多的军用物质,那么斯大林将不得不重新考虑开进中国东北的战略决策。而美国的战略历来是先欧洲,再亚洲。那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也会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取得。
苏联不出兵中国东北,林彪等十多万干部又怎么可能借着东风去东北发展武装?!也就没有了林彪的第四野(最后发展到一百多万;解放军最大的一个重兵集团,从黑龙江打到海南岛)!只依靠山东解放区等弹丸之地;解放军的力量是不可能发展那么快,军事态势也不会那么有利,解放战争会需要打多久呢?谁又知道世界会是怎么样呢?唉~~我们真的是应该庆幸希特勒的错误了!
呵呵~~而且历史就历史,没有那么多的假设,希特勒判断错了斯大林最后一击的主攻方向,第三帝国一点翻盘的机会也没有了。希特勒最后的失误使整个世界的运行走上了一条我们今天能看得见的,并且非常熟悉,且津津乐道的运行轨道!
(本文系原创撰写,版权归作者彭志文所有,文中观点系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费多尔。冯。博克元帅传略
更新时间2005610 17:31:00  字数:4370

 费多尔。冯。博克陆军元帅,1880年出生于一个军人世家。1897年,博克正式在德皇的军队中服役,一年后毕业于波茨坦军官学校。18岁的博克就已经是少尉军官了,他是一个少年得志的军事天才。从1917年起,博克担任过各种不同类型的参谋官,并因表现突出而获得了德意志最高战争勋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博克先后了担任师、军两级的参谋长暨营、团主官。1929年,博克就任第1骑兵师师长,同时晋升为少将;1931年晋升为中将;1935年担任第3集团军司令,军衔晋升为上将。博克对装甲兵闪击战法的了解和领悟,在当时德国高级将领中是首屈一指的。1938年,博克晋升为大将。
1939年3月,博克指挥着德国第8集团军进占了奥地利;然后调任为第2集团军司令,奉命率部进占捷克苏台德地区。9月,在德国闪击波兰的时候,博克是北方集团军群司令,他指挥所部与南方集团军群在图霍拉荒原、维斯瓦河与布祖拉河之间等合围了波军主力,迫使波军全部缴械投降。10月份起,博克担任着B集团军群司令。
1940年5月10日,博克指挥的B集团军群侵入荷兰,五天内就迫使荷兰国王投降;然后他继续挥师进攻比利时,很快突破斯德尔海河防线,并最终迫使比利时国王投降;博克指挥部队乘胜向法国推进,一举突破了法军的塞纳河防线,迫使维西政府于6月18日投降。7月19日,博克因为战功卓著而被希特勒晋升为陆军元帅,这是一个德国军人能够获得的最高军衔。
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博克陆军元帅指挥着最重要的中央集团军群,他的部队先后攻占比亚韦斯托克、明斯克、斯摩陵克等战略要地,几乎每一仗都是一次歼灭战,消灭苏军不少于100万。
但在继续进攻莫斯科问题上,博克和希特勒发生激烈争吵,在飞机上两人争得面红耳赤,这为他日后的被解职留下了伏笔。博克坚持认为坚守现有阵地,等待俄罗斯的严冬过去,他还反对转兵南方,去发起基辅战役。
但当希特勒一意孤行取得了基辅会战和维济亚玛、布良斯克会战等的胜利之后,在其他将领认为应暂停进攻莫斯科休整补充,等待来年的春暖花开时再用兵时,博克陆军元帅则认为胜利就在眼前,坚持继续进攻,他准备乘第一辆装甲车冲进莫斯科去。不过,博克显然错估了形势,由于众所周知的诸如天气、苏军力量过于强大等等因素,12月,进攻莫斯科的中央集团军群惨遭失败。博克陆军元帅的手下让他把责任推给希特勒再发动兵变,怀着希特勒的无限忠诚,博克拒绝这么做。
因为苏联强大的预备兵力正在不断地投入,而东线的德军已精疲力尽,缺衣少药,陷入了绝境。明知不暂停对莫斯科的进攻转入防御,对德军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博克却不敢去与固执而蛮横的希特勒据理力争,他选择了明哲保身的“称病辞职”。12月底,他的辞职被希特勒批准,博克被解除了兵权。
1942年1月,赖谢瑙元帅病故,病愈的博克短暂地接任了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司令的职务。在哈尔科夫,博克击败了铁木辛哥的几十万苏联红军,大获全胜。接着,他又指挥了他军事生涯中的最后一场战役,他指挥的B集团军群在顿河流域粉碎了红军的抵抗,进抵到沃罗涅什。但因为反对同时进攻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两个目标以及“过于谨慎,没有挥师顿河河曲”等原因而被希特勒再次解职,博克告老还乡再未获启用。
非常遗憾的是,事实证明博克的考量是无不道理的,而希特勒再次犯错了!如果当时德国将进攻高加索的兵力用于斯大林格勒方向,真不知道战争会是什么样子?
据说博克元帅的倔强性格是使他失宠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因为资历老,他的部下都亲切地称他为“老费迪”,曼施坦因是他的门生,古德里安、霍特等名将也都曾是他的部下。但博克元帅对他认为不正确的东西,总是直言不讳,不留情面。譬如,一次他曾发现古德里安的部队战车上覆盖着鲜花,就严厉地批评过古德里安。因为博克元帅代表着德国陆军的传统,又比较梗直,对于要树立自己绝对权威的希特勒来说,这类人不是他所喜欢的。军中为博克说话的人也不多。所以,此后博克元帅只是在最高统帅部挂了一个虚职再也未获重用,直到1945年5月5日死于英国空军的空袭。
但是博克元帅在军事指挥上确实很有造诣的,对比一下曼施坦因元帅、隆美尔元帅在战争中所犯下的错误,作为一个元帅,博克元帅指挥了至少七次大型战役,消灭敌人二百万以上。关键是他的指挥中几乎没有什么错误!我们还能要求他什么呢?
第一,是不是二战初期的战役,不管由谁来指挥,纳粹德国都一样会取得胜利的观点?
在非洲谁来指挥都一样会取胜。因为当时“德军有不可战胜的神话”,英国军队经历了N次惨败,见到德军出现在非洲,已经是魂不附体,所以隆美尔初期的成功换谁都一样。所以说历史就是历史,非洲选择了隆美尔我们就得承认这个事实,以事实为基础。同样中央集团军群选择了博克,那就是博克。
第二,博克元帅的对手。
我记得很清楚的在明斯克和博克交手的有大名鼎鼎的叶廖缅科,被他打得一败涂地;铁木辛哥元帅的主力部队在斯摩陵克等地被博克所部包围消灭了;在基辅,布琼尼元帅的军队被博克的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联合消灭。红军的西南方面军的司令基尔波诺斯上将虽然战死,但我认为他是红军中仅次于朱可夫的一个老练成熟的指挥员。布琼尼元帅确实是一个落伍老派的一战时指挥官,但其他人不是,真正在基辅决策的是斯大林,具体指挥的则基尔波诺斯上将。当然对手少不了大名鼎鼎的朱可夫(尽管博克输给了他)!布琼尼元帅、叶廖缅科、库兹涅佐夫、铁木辛哥元帅等人都在博克面前一败再败。其中还有一大批的军长、师长后来被提拔的后起之秀,也有着惨败给博克元帅的经历。
第三,附带说一下隆美尔元帅的责任感:
①在这么重大的战役中,指挥官不在指挥部指挥的情况真的是少之又少,而隆美尔却不只一两回,都是为私事。特别在非洲那次,他的病本来根本不需要到德国去治疗,为了赌气还是怎么,他再次在战斗开始后不在指挥所。最后在突尼斯抛弃了他的非洲军这一点还不如保卢斯。
(特别说明:隆美尔离开非洲时是非常尴尬的身份。确实希特勒曾经解除了他的职务,但隆美尔并不打算离开。随后他被罗马正式任命为“非洲集团军司令”。但是凯塞林元帅、阿尔尼姆大将和意大利最高统帅部无人理睬这一任命。隆美尔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再次以回国养病为名离开非洲。
②隆美尔现象的浅薄看法,隆美尔在战争中的火爆,是第三帝国宣传的需要以及他在非洲军事上的成功;战后的火爆,则可以部分地归功于他的参谋长担任了西德的高官以及西方世界抬高非洲战区地位,贬低苏联作用以及“冷战”的需要。
【职务简介】
1920年5月16日-1920年10月1日第三军区参谋长
1920年10月1日-1924年4月1日第3师参谋长
1924年4月1日-1926年2月1日第4步兵团第2营营长
1926年6月1日-1929年11月1日第4步兵团团长
1929年12月1日-1931年10月1日第1骑兵师师长
1931年10月1日-1935年4月1日第二军区司令兼第2师师长
1935年10月15日-1938年2月4日第三集群司令
1938年2月4日-1938年11月10日第3集团军司令
1938年11月10日-1939年8月26日第1集团军司令
1939年8月26日-1939年10月10日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
1939年10月10日-1941年6月22日B集团军群总司令
1941年6月22日-1941年12月19日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
1942年1月17日-1942年7月9日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
1942年7月9日-1942年7月15日B集团军群总司令
1942年7月15日退出现役
【军衔晋升】
中尉:1908年9月10日
上尉:1912年3月22日
少校:1916年12月30日
中校:1920年12月18日
上校:1925年5月1日
少将:1929年2月1日
中将:1931年2月1日
步兵上将:1935年3月1日
大将:1938年3月15日
元帅:1940年7月19日
【荣誉表彰】
骑士铁十字勋章:1939年9月30日获颁
蓝马克斯勋章:1918年4月1日获颁
普鲁士冯·霍亨佐伦皇家佩剑骑士十字勋章:1916年10月25日获颁
1914二级铁十字勋章:1914年9月18日获颁
1914一级铁十字勋章:1914年10月30日获颁
1939二级铁十字勋章:1939年9月22日获颁
1939一级铁十字勋章:1939年9月22日获颁
普鲁士四级王冠勋章:1911年9月13日获颁
霍亨佐伦三级王冠佩剑荣誉十字勋章:1914年获颁
奥匈帝国三级战功十字勋章:1915年6月24日获颁
奥匈帝国三级铁冠勋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