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如画江山-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头上却只用一根麻绳束发,显的不伦不类。
衣着朱紫,原本是官员的特权,若是让传统的士大夫看到此人的这一身打扮,只怕又要摇头叹息,感慨世风日下了。
这人却是丝毫不觉自己的打扮有何不妥,旁人都是满脸惊惶之色,到是他开路在最前,却并不显的如何慌张。
只是在这荒郊野地里行走,身上的衣服被灌木从中的荆棘拉的破破烂烂,身上也是划出了一道道血口子,暗红的血红不住的溢将出来,这人虽然一脸的满不在乎,却也是时不时暗中龇牙咧嘴,疼痛不已。
他一边用手中的砍刀,不住砍向那些烦人的荆棘,一边向身后的众人龇牙笑道:“瞧你们那没出息的样。早就说了,大名府这边没有啥驻军,这里隔着河,不远又是山东世候们的地盘。蒙兀大汗料定了这边无事,驻军很少。别说咱们,就是那些打闷棍,甚至持枪弄刀做无本生意的好汉,这里都有不少。怕啥怕,真没出息。”
这人虽然长的一脸粗鄙,说出的话却是有条不紊,很是有理。话一说完,再加上这里四处不见人烟,满地都是野草,虽然影影约约有灯火烛光闪动,却也是相隔甚远,在这样的环境中,各人的心都懈了,被他言语一激,胆气却也上来了不少。
当即有人笑骂道:“唐三,你这家伙这时候且来说嘴,却忘了当初那狗蒙兀鞑子诏令一下,地方上谣言纷传,说是要拿咱们开刀问斩时,你那个鸟样,就差没有有尿裤子了吧?”
说话的这人,显然是这伙人的首领。此人身着的却是一身玄色道袍,头戴道冠,腰佩着一柄桃木剑,白阔的脸上低垂着三缕长须,当真是仙风道骨,气宇不凡。只可惜,仔细看去,他此时头上道冠斜了,衣袍破了,便是那桃木剑,也是断了一半,看起来,很是滑稽。
只是此人想来是素有威势,说出话来,那唐三也不敢辩驳,只是嘿嘿一笑,不敢回嘴。
那人见唐三不再多嘴,便自微微一笑,扬声道:“大伙儿都累坏了,且在此处暂歇。”
话音一落,便有人急道:“不可啊!李老大,这里还是鞑子的治下,咱们一伙人可都是钦犯,眼看就要到黄河边上,逃离牢笼,在这里被人抓人,那可真是冤枉。”
那李老大轻轻摇头,指着那说话的人道:“九龙,你只管放心。咱们这些人若是穿州过府的,难免让人拿了去讨赏钱。在这里,却不需担心。我们虽然是钦犯,不过那鞑子大汗哪有闲情真的派人拿我们。若是不然,从燕京到大名府好几百里呢,你当咱们真的是土行孙,会穿地?”
见那人还是不敢坐下,他却也不再理会,只顾着自己就地一坐,脱下布鞋揉起脚来,不多时,便哎哟连声,显然是揉破了脚上的血泡。
那九龙见旁人早就坐下,唯有自己站立,显是对老大不恭,此时抓到这机会,急忙上前蹲下,帮着老大揉捏起脚来。
他的手艺显然不错,过不多时,那李老大便哼哼连声,极为享受。待他揉毕,便笑道:“好的很。九龙,你去到我包裹里,取出干粮,分给大家食用。”
“哎,好勒。”
这九龙等的就是这一声,闻言之后,急步窜起,到一个面黄汉子身前,夺过包裹,先取出几块点心,送给老大,然后不免给自己分了几块大的,方交与众人去瓜分。
那老大也是饿了,手中的点心早就又干又硬,他却是不管不顾,几口塞到肚中。看着众人还在狼吞虎咽,他忍不住叹道:“看看,都沦落到这地步了。想当初,你们是什么光景儿?天天的流水席吃个不休,横行街市欺男霸女的,弄的个天怒人怨。我劝过多少回,革了多少弟子,你们却总是不听。”
唐三一边猛塞烙饼,一边嘟囔着答道:“大哥,这话说的。你也知道,现下这七八人,都是你身边最得用的,也最不肯欺压百姓的,正因如此,咱们才保全了性命,跟随你逃出燕京。若是不然,只怕想跟随你,也不能够。”
“唉,我也只是随口说说罢了。此番事败,虽然并不怪我,我思想起来,却还是有些遗憾。若是寇天师肯多听我几句,也不至于弄成现下这个光景。”
这群人,却原本都是道士。这李老大原本是富商子弟,家道中落后,正巧在邱处机见成吉思汗后,北方道门势力大涨,全真教、天师教横行一时,他是破落户子弟,哪里顾得了许多。当下带着一伙兄弟出家入道,抢了一个和尚庙,做起主持道人来。
第八卷 抚境安民(七)
当时北方的情形,道家势力太大,那掌教寇天师号称北天师,与南天师张家齐名,很得官府的照顾。再加上全真教亦是很有官方背景,甚至有帮着蒙兀人安抚人心的政治责任,于是一时间黄冠遍地,道观无数。佛道之争,自汉朝时便已开始,因为道家理论上的缺陷,道家节节败退,在民间的势力已是远远不如佛家。因为此故,道家便以走上层路线为法,在北魏时,便蛊惑了皇帝灭佛,唐朝和北周时,又是如此。待到此时,道门势力一大,难免又是泥沙俱下,不少市井无赖,无良小人混入门中,没有道观,便去抢夺佛寺,侵夺庙产,甚至勒索良民,横行城中无人可治。
那李文舟身为一伙人的首领,初期也是如此行事。不过此人天生聪慧,过不多时,便已知道道家如此行事,蒙兀人早就看不过眼,再加上蒙兀多信奉的是萨满教和喇嘛教,进入中原后,因为佛教与喇嘛教总有点香火情,当年成吉思汗与丘处机的那点情份,已经是快要不顶用了。此时道门不但没有能在上头说上话的,反而嚣张跋扈,已经到了快危胁蒙兀人统治的地步,李文舟想来想去,若是自己不小心行事,只怕将来没个好儿。
他打定主意,便留起胡须,打扮停当,没事施施符水,做做法事,甚至城中人家有为难处,免费施为,亦可商量。手下徒弟,多加约束,不听劝的,便即开革。如此一来,在燕京也博了个乐善好施的好名头。人前人后,真人长真人短的,却也逍遥。
待此时佛道之争时,道门还邀请他这个半吊子参加辩论大会,他当即吓的称病,并不敢露面。待知道论道失败,他却不如普通道士那样,鼓噪称冤,而是立刻收拾行装,准备逃跑。待忽必烈下令清理道门,抓捕道士没收庙产时,他已经带着这七八个心腹手下,逃之夭夭。出燕京时,附近百姓因觉他为人尚好,便没有留难,任他逃离。
此人由燕京一路南下,十几天来担惊受怕,朝起夜行,绝不敢在闹市中露面,就是想换了这一身袍服,也是没有机会。此时终于接近黄河岸边,可以逃离蒙兀人控制的地域,心中一松,却也要思索一下,将来待如何。
“整个北方,是不能呆了。就算是换过道士袍服,隐姓埋名,可是世上小人太多,我也算混的有头有脸,让人举报给官府,可就完了。受些罪不妨事,这两年可算是白辛苦了。”
他瞥一眼几个弟子身上背的包裹,里面却都是他们这些年的“辛苦钱”,一想到要全数被官府收缴,自然是心如刀绞。
“往南方,投大楚?”
这自然是上上之选。他总算也是做过道士,领有度碟。南方虽然理学盛行,却也并不排斥道门。那龙虎山上,还住着张天师呐。
“不成,不成!”
他自己便先摇头。这些年来,大楚对北投的官员也好,难民也罢,都采取极其冷漠的态度。一则是这些人多半是落难来投,是个麻烦,二来,也是多半惹怒了北方的蒙兀人,才落难南逃。大楚现下以偏安为最要紧之事,收留的北人多了,惹怒了蒙兀人可不是耍的。是以遇着北逃之人,先拷问一番,然后投入牢狱者有之,流放凌牙门有之,甚至逐过江去,任其自生自灭者有之。寻常百姓还好,象李文舟这样的钦犯,若是暴露出来,最好的结局,只怕也是得到凌牙城去充军种地了。
至于张守仁治下,听说法度严密,官府管理严格,治下的百姓各司其职,绝计不养懒汉。宗教一事,张守仁自是不信,境内的佛寺道观大量削减,现下要在他治下出家为道士,还得先交纳三千贯钱,用来购买官府下发的度碟。这李文舟是安逸享乐惯的人,张守仁的那些驭下办法,令他思之胆寒,如何胆敢以身涉险,前去自投罗网?
思来想去,唯有渡过黄河,直入山东,那边不少汉军世候,大半信佛敬道,自己有着正经的天师道的道号度碟,混口饭吃想来没有问题。
他一边打着如意算盘,一边倦意重重,过不多时,便昏沉沉睡去。周遭的下属亦是困倦之极,一个个倒头便睡。那唐三龇牙咧嘴,鼾声震天,唯有九龙不敢大意,强撑着脸皮,用警惕的目光注视四周。
过不多时,天空中曙光渐露,他急急推醒众人,不顾各人的抱怨,推推拽拽,拉着各人一直向南而行。
待中午时分,天气却又热将起来。夏日的太阳热辣辣的晒在各人身上,汗水如同雨滴一般,不如滴落下来。
唐三将身上的上衣脱下,露出一身乌黑的精肉,一边开路,一边抱怨。
“这直娘贼的天气!夜间格冷的要死,白天热的要死。”
李文舟眼皮一抬,正要训他,却禁不住喜道:“你们看,前面就是黄河了!”
各人随他臂膀一起向前往去,却见不远处水光涌动,暗黄色的河水在日光的照耀之下,竟也反射出粼粼白光。
“这可太好了!”
各人均赞一声好,人人喜上眉梢。渡河之后不论生计如何,总算不需担惊受怕,时时有性命之忧了。
燕京法会后,那青年道人被大汗亲口下令烧死,十数日间,过百名平素做恶多端的道人亦被烧死。临刑之际屎尿齐流,扔上柴堆后臭气熏人,这样的惨景各人虽然没有亲眼看到,却是听闻了不少。一想到自己可能被拖到刑场活活烧死,就是胆大包天,不惧刀斧的好汉,也禁不住背后热汗淋漓。
看到大河就在前面不远,众人急忙加快脚步,连滚带爬,不过半个时辰不到,便已经滚到了河边。
如同驴马一般,七八人趴在河边掬起河水,等泥沙沉到掌心,便大口饮尽。一直捧了十几捧水饮过,方才解渴。
待缓过劲来,李文舟却看着这眼前的河水发了呆。
此时虽然春汛已过,河水平缓,那时的黄河却不如后世一般,小儿都可横渡。此时放眼看过去,河面上水气蒸腾,波光片片,对岸的土泥堤岸虽然隐约可见,他忖度自己的体能和泳术,却哪里能游的过去!
“唐三,九龙,你俩个体力还好,比这几个废物强的多,你二人一个向东,一个向西,却去看看有没有渡河用的小船。”
这两人虽不情愿,却也只得懒洋洋爬起身来,分头去寻找渡船。
这一去直到傍晚时分,唐三空手而回,九龙不见踪影。各人急的眼冒金星,正没道理处,却见河面上一只小小渔船悠然而至,船上撑杆的,却不是九龙是谁。
李文舟大喜,站起身来笑道:“好,我就知道九龙灵醒。”
旁人虽然大起醋意,却也是无可奈何。待船近了,各人方七嘴八舌抱怨道:“九龙,这么小的船,最多坐三四人,可叫咱们怎么过去。”
九龙不奋道:“你们去试试?方圆四处人家甚少,我走了十来里地,才看到一户打渔人家。这么一条小船,还是求爷爷告奶奶,给了一绽银子才换了来。若是不要,我也没法。”
“乖乖,这么一条小船就用一绽大银!”
“是啊,还没办法全坐上去。”
李文舟很是不奈,斥道:“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举,九龙不拘泥。若是平常,这船最多值几百个铜钱,可这时候不花重金,谁卖给你?没有船,咱们飞过去?”
他冷笑道:“嫌船小?当年金兵过河,不过是六艘小船,渡了七天七夜,一样把大宋亡了国。咱们这几个人怕啥,两趟就过去了。”
他断然令道:“唐三九龙燕小乙你们几个先过,对岸无事,九龙再过来接我们。”
这是摆明了让他们去做探路小卒,不过吃人的嘴短,一伙人都指着李文舟混饭吃,除了他之外,各人都是目不识丁的粗汉,九龙虽然为人阴沉狡猾,却也不能和李文舟相比。
当下各人依命上船,先是用撑杆,待水深之时,便大力摇浆,此时风平lang静,水流平缓,各人来回换手,这一艘小船如飞也似,过不多时,便已到达对岸。
九龙和唐三先行跳下船去,在河岸高处张目了望,只见一从从低矮的灌木随风摇摆,方圆目力可及处,不见人烟。料想来,这一处河岸不是渡口,自然没有什么官道人家,便是打渔的渔户,也是不见踪影。
众人眼见安全,当下大呼小号,又由九龙一人摇船返回。这一次,却不如去时那船轻松,到底是黄河宽阔,一艘小船由一个人摇动,很是吃力,lang起之时,一叶扁舟随lang翻涌,看起来如同随时会倾覆一般。
直过了半个时辰之久,陈九龙已经累的脸色发青。李文舟忍不住夸道:“好,九龙你干的好,生受你了。”
陈九龙心里暗骂,脸上却是一副忠忱不二,为主效力的神情,慨然道:“老大说的这什么话,为老大办这么点小事算什么。我九龙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是没的说。”
“好好。”李文舟脸上露出感动的神情,心中却暗道:“你吃几两米我不知道,我呸。”
当下一一上船,却也不再让陈九龙划船,连李文舟都亲自动手,俯仰之间,船如箭飞,不一时到达对岸。
脚踏上坚实的黑色泥土,李文舟心怀大快,忍不住笑道:“哈,此来顺利,运道不坏。看来,大事尽可行得。”
又扭头向唐三等人道:“好生随我将大事做起,将来虽然不能衣锦还乡,也能做个富家翁。”
第八卷 抚境安民(八)
各人千辛万苦所为何来,自然是为了随着他发财。这人长的风神俊郎,眉清目透,穿上儒衫象个读书有成的儒士,换上道袍则是仙风道骨,气度不凡。外貌如此,内心也是狡计多端,聪明多智,众人跟随于他,自然是为了多捞好处。
当下连连点头,齐声道:“一切都听李大哥吩咐。”
李文舟正色道:“以后不可用此市井称呼,大家都叫我道人的好。”
燕小乙上前一步,谄媚道:“不如咱们叫你李真人,更加威风。”
“不可。真人可是要皇帝亲赐才可做数,咱们吹牛吹的大了,反而生事。”
李文舟心中得意,顾盼道:“人可都过来了?咱们稍事歇息,就可动身了。”
“齐了齐了,就这几个人还能遗漏不成。”
“好,这便动身。”
“动什么鸟身,都站住了!”
李文舟踌躇满志,正欲带着各人起身,却听得耳边炸雷也似的一声呼喝响起。他听的一呆,转身回头,却看见只有半人高的灌木从里,竟突然窜起数十条身着灰衣,脸戴黑巾的大汉。虽看不见脸上神情如何,却是一个个手持着明晃晃的钢刀,刀光在太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寒光。
他初时一懵,脑子里一片空白,继而浑身一抖,心道:“坏了,遇到了剪径的强人。”
当年落魄时,他与唐三陈九龙等人也不是没干过这样的营生,对这一身打扮和做派自然是熟悉的紧。倒也亏他大胆,当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