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燃烧的海洋-第2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该怎么办?”
“看别人唱戏,需要的时候,上去唱几句。”李明阳灭掉烟头,说道,“要是一次谈判就能解决所有问题、让所有国家放下成见,那么战争就会成为历史,和平成为人类文明的永恒旋律。”
牧浩洋笑了笑,没再多问。
两人回到华盛顿的时候,第一天的谈判已经结束。
与李明阳预料的一样,在美国提出全面限制军备之后,俄罗斯国防部长明确提出,必须美国首先限制军备,特别是按照美俄早已达成的协议,进行更彻底的核裁军之后,限制军备才有意义。
李明阳没有预料到的是,钱德勒答应考虑削减核武器。
这样一来,裁军谈判将首先在五个核大国之间进行。只是中国国防部长已经提出,既然是全面的核裁军谈判,就应该把已经拥有核武器、以及实际上拥有核武器、或者有能力研制核武器的国家包括进来。只有在所有国家参与的前提下,核裁军才有意义,不然没有必要进行谈判。
这下,问题复杂了。
除了五个核大国,印度、巴基斯坦与以色列肯定得参加,伊朗、朝鲜、日本、德国、加拿大、巴西、南非等国也在其中。
更重要的是,需要谈的不仅仅是削减已有的核武器,还要对研制核武器进行限制。
五月三日,核裁军谈判开始。
在十五个国家参与的情况下,谈判进行得异常艰难。
接下来的几天里,牧浩洋基本上没有什么事可做。作为海军谈判代表,他只参加了几次与海基战略核力量有关的谈判。
随着谈判逐渐展开,谁也不再认为,这是一次政治做秀。
第三十章 谁更疯狂
第三十章 谁更疯狂
虽然没人把裁军谈判当回事,但是美国的积极表现,让参与谈判的国家骑虎难下。
道理很简单,在美国表达出诚意之后,如果其他国家置若罔闻,肯定会在政治与外交上遭到指责。
谈不谈得成是一回事,前来参加谈判的国家都不愿意在外交上输分。
搞得不好,被美国借机进行制裁,损失就大了。
如此一来,就必须谈论一些实质性的问题,比如由五个核大国与两个已经得到承认的有核国家进行细节问题谈判。
首先提出来的,就是海基战略核力量。
谈判还没开始,阵营就分划清楚了。美国与英国立场一致,俄罗斯与中国走到一起,法国相对独立,印度与巴基斯坦则各执一词。
立场,代表了各方的利益。
五月七日,进行第一次正式谈判时,俄罗斯率先提出,五个核大国在战略核力量上享有同等的权利。
显然,这让美国无法接受。
虽然五个核大国的地位早已得到全世界的承认,但是在具体实力上,仍然有着非常明显的差距。
比如到二零一九年底,美国有十四艘战略核潜艇、俄罗斯有六艘、英国有四艘、法国有四艘、中国承认的只有两艘。在潜射弹道导弹方面,美国有三百三十六枚、俄罗斯有九十六枚、英国有六十四枚、法国有八十枚、中国只有三十二枚。在核弹头方面,美国有二千六百八十八枚、俄罗斯有七百六十八枚、英国有五百一十二枚、法国有四百八十枚、中国只有九十六枚。
如此巨大的差距,显然不可能获得同等的权利。
问题是,如果没有同等的权利,谈判肯定无法取得任何成果。
在俄罗斯出面后,中国国防部长也表示,如果谈判中出现歧视,中国唯一的选择就是退出谈判。
这下,出现了两个解决方案。
一是不再按照同等比例削减核弹头,二是提出明确的海基战略核力量发展规划。
显然,中国更加倾向于前者。
万幸的是,来华盛顿之前,牧浩洋已经做了充足准备。
五月十日,牧浩洋代表中国海军,提出了为期十年的海基战略核力量发展规划,以此应对美国提出的削减方案。
按照这份计划,在未来十年之内,中国将建造六艘战略核潜艇。
如此一来,中国的战略核潜艇数量将增加到八艘。因为096级战略核潜艇能够携带二十枚JL3型潜射弹道导弹,所以导弹数量将增加到一百五十二枚,核弹头的数量将增加到一千零五十六枚。如果对现役两艘094级进行改进,配备JL3型弹道导弹,核弹头数量将增加到一千二百一十六枚。
如果不受限制,到二零四零年左右,中国的战略核潜艇数量将增加到十二艘,潜射弹道导弹将增加到二百四十枚,核弹头则将接近两千枚。即便不考虑俄罗斯,中国的海基战略核力量也足以抵消美国的威胁。
这下,美国没有别的选择了。
一千多枚潜射核弹头,足以抹平美国拥有的战略优势,也足以让美国苦心经营的导弹防御系统形同虚设。
结果是,美国必须接受俄罗斯的提议,即在承认权利同等的基础上,限制弹头数量。
谈判进行到五月十四日,五个核大国首次达成意向协议。
按照这份协议,到二零三零年,美国将把潜射核弹头的数量削减到一千八百枚,俄罗斯与中国拥有的潜射核弹头的数量最多为美国的百分之七十、英法则为百分之三十五。美国最多拥有十二艘战略核潜艇,俄罗斯与中国最多拥有八艘、英法则为四艘。此外,在协议有效期内,五个核大国将不再研制与建造新式战略核潜艇、潜射弹道导弹与潜射核弹头,并且允许缔约国进行全面核查。
毫无疑问,这份协议没有任何价值。
虽然从数量上看,美国削减了八百多枚核弹头,但是另外四个核大国的潜射核弹头数量有增无减。
五个核大国相互妥协之后,压力转嫁到了印度与巴基斯坦身上。
事实上,这也正是谈判最为艰难的部分。
虽然巴基斯坦早就表态,其战略政策紧盯印度,只要印度肯做出削减承诺,就愿意进行同等级别的削减,甚至愿意与印度一起销毁核武器,但是印度核战略不针对巴基斯坦,而是直接盯住中国。
也就是说,印度没有承诺销毁核武器,也不愿意对战略力量做出限制。
印度不肯让步,巴基斯坦自然不肯让步。
在印度不肯配合的情况下,五个核大国只能关起门来做事。
五月十七日,最后一次努力因印度拒绝而失败后,五个核大国达成了一份没有多少约束力的协议:禁止向印度提供一切与战略核力量有关的技术援助,建立针对印度的战略核力量情报沟通机制。
看上去,这份协议的制裁内容非常严厉,实际上却没有任何价值。
原因很简单:印度已经建立起了配套的核工业体系,拥有制造弹道导弹技术,也能够建造核潜艇。
假以时日,印度肯定能够建造战略核潜艇。
更重要的是,这份协议仅针对五个核大国,不针对其他任何国家,因此印度可以通过日本获得必要技术。
别的不说,日本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固体火箭技术,而这正是印度缺少的东西。
进行海基战略核力量谈判时,五个核大国还进行了陆基与空基战略核力量谈判,对各自拥有的战略核力量做了限制。
当然,意义都不大。
比如在陆基战略核力量方面,虽然美国主动提出销毁所有陆基战略导弹,但是俄罗斯与中国都表示反对。原因很简单,美国有强大的海基战略核力量、还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战略轰炸机,陆基战略核力量的价值并不大,而中国与俄罗斯却主要依靠陆基战略核力量,在海基与空基战略核力量发展起来,销毁战略弹道导弹,等于自行解除武装,甚至丧失进行战略反击的能力。
五月二十日,五个核大国的核裁军谈判结束。
在最后一次会议上,美国国防部长钱德勒提出了一份远景规划,即在未来的某个时候销毁所有核武器,实现“无核化”。
看上去很美好,却没有任何价值。
只要国家还存在,意识形态还存在,核武器就具有不可替代性。即便将来某个时候出现了能够替代品,对人类文明构成的威胁也将远远超过核武器。
说得不客气一点,全面销毁核武器,必将成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休会两天后,裁军谈判进入第二阶段,即针对常规力量的谈判。
从五月二十三日开始,牧浩洋才忙碌起来。
作为中国海军的谈判代表,他是主要谈判参与者。更重要的是,在涉及到常规军事力量的谈判中,海军占的比重最大。
在第二轮谈判的准备会议上,美国首先承认了中国与俄罗斯的陆军实力。
显然,这是以退为进,随后钱德勒就直接提出,限制常规军事力量,应该把重点放在海军上。
美国这么做,目的非常明确。
作为陆上大国,不管是中国、还是俄罗斯,都难以对美国的全球霸权构成威胁,也就没有能力跟美国进行全面对抗。现有的局面维持下去的话,美国仍然是世界主导者,中国与俄罗斯最多是地区大国。在至关重要的战略热点地区,比如中东地区,中国与俄罗斯根本没有能力挑战美国。
只有发展海军,中国与俄罗斯才能成为世界大国。
有趣的是,俄罗斯表现得更加积极。
谈判开始之后,俄罗斯海军代表就明确提出,在二零三五年之前,俄罗斯将建造六支航母战斗群,大型舰艇将达到一百八十艘。
牧浩洋比较保守,没有拿出那份疯狂计划。
即便如此,中国的海军军备建设计划仍然非常引人瞩目,因为按照海军规划,到二零三零年,至少有两艘航母服役、两艘航母在建,第二种国产航母也将完成设计,大型舰艇将超过一百二十艘。
只是,跟美国比起来,这些都不算什么。
到二零三零年,十艘“福特”级将全部服役,加上五艘在役的“尼米兹”级,美国海军将拥有十五艘航母。“福特”级的后继舰,即CVN88号将在二零三零年前动工,计划在二零三八年服役,取代已经服役五十年的CVN72“林肯”号,随后将陆续替换其余四艘“尼米兹”级航母,并且在二零四五年之前完成全部十艘的建造工作,使美国航母的数量增加到二十艘。
显然,美国奉行的是“两强标准”。
按照美国海军的造舰计划,别说到二零三零年,即便到二零四五年,其舰队总规模也将超过任何两个对手的总和。
问题是,美国能够完成如此庞大的造舰计划吗?
这不免让人想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英国皇家海军的疯狂计划,而此时的美国与当初的英国简直如出一辙。
明白这一点,也就不难明白,美国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主动提出进行裁军了。
只要军备竞赛不受限制,二十年后,击败美国的不是中国、也不是俄罗斯,而是美国自己的扩军行动。
第三十一章 限制军备条约
第三十一章 限制军备条约
限制海军军备的谈判进行得非常艰难,说得不客气一点,如果不是大家都很克制,谈判早就演变成斗殴了。
按照李明阳的授意,牧浩洋在谈判的第一天就提出,应该根据各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确定海军规模,而且限制条款要根据经济发展进行调整,而不仅仅针对签署限制军备协议时的经济实力。
原因很简单:海军规模受经济规模制约,与其他因素的关联并不明显。
必须承认,牧浩洋的提议很有道理。与陆军不同,海军与人口数量几乎无关,与一个国家的资源也没有多少关系,能够维持一支对大规模的舰队,基本上由国家的经济实力、特别是工业实力决定。
问题是,美国不可能接受这样的提议。
原因同样简单:预计到二零三五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就将超过美国。如果按照牧浩洋的提议限制海军军备,那么到二零三五年,美国将自动沦落为二号海军强国,中国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成为海洋霸主。
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海洋霸主会心甘情愿的把霸权交给后起之秀。
要知道,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二十多年,德国就超过英国,成为欧洲的第一大经济体。
按照钱德勒的提议,应该采用限制核武器的方式,限制海军军备。
为此,钱德勒甚至答应五个核大国拥有同等的海洋权利,即可以在国际海域进行不受限制的军事行动。
作为回报,中国与俄罗斯必须接受美国提出的其他条款。
最重要的,就是按比例限制海军规模。
对中国与俄罗斯来说,这也不是不能接受。原因很简单,中国与俄罗斯的海军建设还处于规划阶段,现有实力根本无法与美国相提并论,即便在二十年后,也不可能达到与美国同等的高度。
更重要的是,作为后起之秀,追上领跑者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保守估计,如果中国海军要在二零四零年之前追上美国海军,二十年之内的投入将是美国海军的三倍。
这样一来,即便中国经济规模在二零三五年超过了美国,军备负担也非常沉重。
对后起之秀来说,一段足够长的和平发展时期最为重要。
受此影响,中国与俄罗斯先后接受了钱德勒的提议,只是在海军规模上,双方仍然存在明显分歧。
凭借极为明显的实力优势,钱德勒首先提出,条约的有效期至少为二十年。
这不是问题,谁都知道海军的建设周期极为漫长。以和平时期为准,别说二十年,五十年都不算长。
随后,钱德勒提出了更加具体的限制条款,即中国与俄罗斯只能拥有相当于美国海军百分之三十五的舰队。
这下,中国与俄罗斯不干了。
从主力舰艇吨位上看,相当于美国百分之三十五是个什么概念?
二零一九年底,美国海军主力舰艇总吨位为三百二十五万吨,百分之三十五就是一百一十四万吨左右。中国与俄罗斯都是核大国,在之前达成的海基战略核力量协议中,各自获得了相当于美国百分之七十的打击能力。受核潜艇性能限制,中国与俄罗斯大概需要用三十万吨的总吨位来打造海基战略核力量、以及为战略核潜艇护航的攻击核潜艇,因此只有八十万吨左右的总吨位来打造常规舰队。除掉两栖投送力量,用来建造主力战舰的总吨位肯定不到六十万吨。美国在除掉这些之后,至少有二百四十万吨。中国与俄罗斯的常规舰队不是美国的百分之三十五,而是百分之二十五。
即便作为地区大国,百分之二十五的比例也明显偏低。
钱德勒非常精明,如果中国与俄罗斯接受了这个提议,那么在未来二十年之内,都无法对美国构成威胁。
至于二十年之后,差距不会缩小,只会扩大。
这次,冲在最前面的又是俄罗斯。
在钱德勒提议之后,俄罗斯国防部长直接提出,应该按照海基战略核力量的比例,限制海军常规军备。
当然,这是空口说大话。
以俄罗斯的经济实力,特别是发展势头,别说在今后二十年内、即便把时限放宽到四十年,也很难达到这个规模。
有俄罗斯冲锋陷阵,牧浩洋提出了更加理智的解决方案。
当然,不仅仅是针对钱德勒提议。
按照牧浩洋的提议,首先要对缔约国的舰队总规模做出限制。因为美国是标杆,所以首先得确定今后二十年内,美国海军的总规模。其次再对各国舰队的规模做出限制,并且根据美国的发展速度进行调整。
当时,牧浩洋提出的标准是,中国海军为美国海军的百分之五十。
事实上,这个要求不高。
以二零一九年为准,扣除战略核力量与两栖投送力量,中国海军最多能建造一百一十万吨的主力战舰,大约只有美国海军的百分之四十六。
只是,这个比例,足以让中国海军迈向远洋。
同样以二零一九年为准,一百一十万吨的舰队规模,至少能够打造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