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嗜血的权杖-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就这么定了,先把张俊、杨沂中两路人马撤回来,然后不停地给岳飞发金牌,直到他班师回来为止,我倒要看看他有几个脑袋敢连续违抗朕的旨意。高宗拿定了主意。
高宗动了杀心!
张俊、杨沂中两人一向是皇帝眼里的乖臣,圣旨一到,立马打道回府,管他胜与负,故土收复不收复,咱当兵的就只管打仗,别的一概不管,皇帝让打就打,让进就进,让退就退,服从领导,性命好保。
两个字:听话!
张俊、杨沂中两个人率军南撤了,岳飞一支部队,三面受敌,形势十分严峻。
秦桧签发的金牌,一道接一道送来,一块刚放下,另一个块又来了,自古至今,还没有见到过用这么多道金牌班师的!
高宗对岳飞一百个不放心啊!
一个历史纪录诞生了!
岳飞一天收到了十二块金牌。
皇帝就是偏心,把金牌都发给了岳飞!
看着这金光灿灿的十二块金牌,就是岳飞有天大的胆量,也不敢再扭下去了,除非他不要命了,或者真想营救钦宗,另立山头。
然而,岳飞再怎么倔强,再怎么另类,他都是忠于大宋的,皇帝命令他不能不听,在那个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年代,岳飞也无法超越。
班师!岳飞目视东方,拜了又拜,痛哭道:“十年的努力,毁于一旦。”
此情此景,此人此语,何等的悲壮!
各路军马全部按要求返回。
高宗高兴了,退兵比打胜仗还高兴,这样的皇帝绝无仅有。
秦桧做得好,朕一定要好好奖赏你。
高宗在明堂举行盛大仪式,祭祀天地,同时封秦桧为莘国公。
为国杀敌,血染沙场的将士们没有得到封赏,却对退兵有功的秦桧加官进爵。
天理何在啊?高宗!
第30章 收兵权
辛辛苦苦十几年,一朝回到解放前。
用无数弟兄的鲜血换回来的州县,就这么拱手送给了金人。上愧对大宋列祖列宗,下愧对跟随自己南征北战的兄弟们。岳飞在心里,深深地自责。
岳飞撤回后第一件事,就是向高宗请辞,要求解除自己的兵权。他再也不想这样窝窝囊囊干下去了,再也不想让弟兄们为自己白白送命了。
好一个讲义气、有血性的汉子!
议和的事情八字还没一撇,金军随时还可能南侵,危机并未解除,在这个时候,高宗不可能轻易答应岳飞辞职的请求,兵权是一定要解的,但不是在这个时候。
在高宗眼里,岳飞还有利用价值。
想走人,没那么容易!
打又不让打,辞官又不批准。你到底干啥子嘛,高宗!岳飞这个气啊!
高宗早就摸透了岳飞的脾气禀性。知道他正在气头上,对自己的决定想不通,有意见,用辞职的方式来抗议。
别冲动,冲动是魔鬼!
为了安抚他,高宗特意召见了他。
再看这岳飞,他是一肚子怨气,到了临安,入了朝,行完君臣之礼后,耷拉着脑袋,沉默不语。
君臣各怀心事,气氛十分尴尬。为了缓解这种气氛,高宗就没话找话地问秦桧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诸如你吃了吗,身体好吗,母亲好吗,老婆好吗,孩子好吗……
还别说,这高宗唠家常还真有一套。
本来岳飞心情就不好,再听高宗说这些无聊的话,气就上来了,任凭你怎么问,我就是一个劲地说:“谢主隆恩!”
话不投机,半句都嫌多!
两个不同志向的人,交谈的结果只能是不欢而散。
绍兴十一年(1141年),新年刚过,不服输的金兀术又率大军渡过淮河,向南打了过来。
这还没完没了!
金军就好比弹簧,你弱他就强,你强他就弱。大宋越退缩,金人越嚣张,跟在屁股后面,穷追乱打,把忍让当作懦弱,得寸进尺!
面对金军的再次南侵,大宋又该如何应对呢?
刚喘了口气的高宗,又开始调兵遣将,忙于应付。
国难当头,岳飞不顾病痛,毅然站了出来,向高宗上奏,请求联合各路人马打破金军的进攻。
也就在这个时候,金兀术、韩常和龙虎大王率大军向泸州杀来。
危机时刻,高宗不能不用岳飞,催促他立刻出兵支援泸州。
而岳飞也有自己的打算,他认为,金军此次南侵动用了全国兵力,兵力过于集中,势必造成后方空虚,完全可以乘虚而入,一举收复汴京、洛阳,打敌人个措手不及,金兀术必然要回军救援,两线作战,疲于应对,宋军则可以将金军包围起来,困也能困死他!
所以,岳飞在支援泸州的问题上,看得不那么重。
岳飞行动迟缓,让高宗大为困惑,以为岳飞在存心和他怄气,故意不出兵支援,以表达自己的不满。
岳飞的气量真的那么小吗?
为了催促岳飞尽快出兵支援庐州,高宗一口气写了十七封信给岳飞,竭尽全力地劝慰、鼓励岳飞,希望他以大局为重,速速出兵庐州。
误解,高宗真的误会岳飞了。
面对创纪录的十七封皇帝手谕,身患风寒咳嗽的岳飞也心急如焚,高宗你千万别这么想我岳飞,不管怎样,我也是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怎能在危急关头,公报私愤。
理解万岁!
岳飞急忙上疏解释:“当前敌人集中兵力攻打庐州,后方必定空虚,我军如果借机攻打敌人空虚地区,势必会取得胜利。我准备亲自到澶州、黄州,来商议进攻退敌事宜。”
原来是这么回事,看来是我想偏了。高宗见到岳飞的奏章后,十分高兴,又大笔一挥,给岳飞写了封信:“你正患病,却仍为我带兵打仗,舍己为国,谁能像你这样啊?”
高宗把岳飞一顿表扬。
为了不违高宗旨意,岳飞率大军向庐州进发。
消息很快传到了金兀术耳里,大事不好,岳飞打来了,快跑!
金兀术头号克星来了!
有种,你别跑啊,金兀术!
金军不战而逃!
这要是在以前,岳飞肯定会乘势追击,收复失地。
有了前几次的教训,这次岳飞也不再追击了,金军退了之后,岳飞就带兵回到舒州等待朝廷的命令。
都是高宗给逼的。
岳飞这次胜而不追的举措,得到了高宗的极大肯定,他又按捺不住了,亲笔写信褒扬岳飞这种谨慎小心、不擅自进退的做法是十分得体的。
同时,宋将邵隆、王德、关师古等率领的军队也连战连捷,打退了金军。
局势刚刚好转,议和之声再度响起。
其实,高宗那颗求和的心始终未死,尽管他也曾一怒之下大骂兀术背信弃义,下诏让大臣们列举兀术的罪状,但怒气消了之后,他对兀术又有了幻想,不断让秦桧偷偷派使臣到金营,探金兀术的口风。
就在岳飞在颍昌大败兀术,并杀死金兀术的女婿夏金吾、副统帅粘罕索勃堇时,痛失爱婿的金兀术写信给秦桧,明确指出,你们整天请求议和,可是岳飞却企图攻占河北,并且还杀了我的女婿,这个仇不能不报。你们要是真心议和的话,就先杀了岳飞,然和再和我谈。
亏得金兀术有万夫不当之勇,打不过岳飞,就暗地里使坏,拿议和要挟高宗杀岳飞。
如此卑鄙,不算什么英雄好汉!
金军的败退也加剧金的内部矛盾,金兀术大权独揽,心狠手辣,杀人如麻,只要和他政见不同,就大刀伺候。挞懒被杀后,他又把同情挞懒的丞相希尹、右丞相肖庆也杀了,而且还株连了数百人。
金人的统治十分残暴,尤其对汉人,采取极端残酷的民族压迫政策,用沉重的苛捐杂税剥削汉人,使得汉人不堪忍受,纷纷起义暴动,攻城拔寨,反抗金人的统治。
由于连年对宋用兵,金国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国库空虚,将士厌战情绪不断滋生,再加之,经常被宋军打败,在军队中产生了悲观情绪,希望议和的声音再次占据了上风。
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连吃败仗的金兀术,也气馁了。
能和就和吧,打也打不赢了。
一个巴掌拍不响,只有双方都有求和的意愿,这议和才能最终定稿。
在得到金军释放的议和信号后,高宗不顾当时军力占优的大好形势,立即责成秦桧命令杨沂中、张俊撤兵。韩世忠已率大军到达濠州,准备进攻金军,但一听说朝廷命令杨沂中、张俊撤军,就知道高宗的老毛病又犯了,自己还是聪明点,原地驻扎,随机应变吧。刘琦已经收复了寿春,听说朝廷命令杨、张二人撤军,心想,我也别在这傻撑着了,要撤就大家一起撤吧,他也跟着撤了回来。
有了这么多次教训后,各路将领,不再主动出兵了。
高宗的目的达到了一半,还有一半没有达到。
那就是兵权!
金兵退了,议和也有了眉目,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一批年轻将领也能为国效力了,手握重兵的老将们,该退休了。
收了他们的兵权,以绝后患!
高宗这么想,秦桧不可能不顺着来。
这事还交给秦桧来办,秦桧办事,我放一百个心!高宗感到自从有了秦桧以后,自己凡是想干的,秦桧都给干了,不用自己张口,那边全弄好了。
这得罪人的事都让秦桧给包了,我不能让他白替我挨骂,加官进爵那是必须的!
有了高宗的示意,秦桧就着手研究收韩世忠、张俊、岳飞的兵权。
怎么个收法?不能简单地下一道圣旨就收了,得给他们安排转业,弃武从文,要比现在级别高,待遇要好,权力要小。
秦桧先跟自己执政团队商量一下,开个宰相办公会,集思广益。
给事中范同是秦桧的得力干将,他给秦桧出了主意,让皇帝封韩世忠、张俊为枢密使,岳飞为枢密副使。把这三员大将从军队上调到朝廷,职务由军队统帅变成枢密院领导,在皇帝的眼皮底下干活,遇到什么事没有决策权,只能上奏皇帝,由皇帝决策,他们负责执行。
那种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情景一去不复返了!
这个主意好,我赞成!秦桧眉开眼笑,计上心来。
按照范同的建议,秦桧单独朝见高宗,把收兵权的事情跟高宗汇报了。
秦桧提出的建议,就是好,同意!
于是,高宗就按照秦桧的计策,把韩世忠、张俊、岳飞召到临安,分别任命韩世忠、张俊枢密使,任命岳飞为枢密副使。
表面上看,官是升了,实际上呢,权力没了,只有奉旨行事,代表皇帝巡视边防了。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皇帝给他们三人升了官,但并没有明确说,你们三个把兵权给我交上来!
古人讲究谦虚,就是皇帝,想做什么事情,也不一定直白地表露出来,之乎者也的,有那么点意思就行,全靠个人参透领悟。
参透领悟能力强,如秦桧这样的,皇帝想什么都能参透领悟出来,不管个人能力怎样,升官发达是没问题的。
反过来,参透领悟能力差,即使再有能力,领会不到皇帝真正用意,反倒往往弄巧成拙,毁了自己的前程。
韩世忠、张俊、岳飞三大将都不是傻子,能混到今天这地步,悟性肯定差不了。他们能明白高宗的意思。
关键就是自己愿意不愿意的问题了!
张俊最能迎合高宗,这边任命书一下,那边就主动把兵权交了。
韩世忠、岳飞一看,好你个张俊,你倒会卖乖,这么快就把兵权交了,甭管自己愿意不愿意,先跟着交上去再说,千万不能让那些台谏官们抓住把柄。
否则,那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啊!
三下五除二,这兵权都收上来了。
秦桧居功至伟!
第31章 岳飞与高宗
好了,前面说了一大堆国事,烦了也腻了,余下的时间让我们把镜头对准两个人,哪两个人?岳飞与高宗。
高宗尽收兵权,历史发展到这个关口,有必要梳理一下岳飞与高宗的关系,通过君臣之间的微妙关系来揣摩岳飞最后的命运走向。
早在高宗即位之初,岳飞还只是宗泽手下的一个秉义郎。
秉义郎?官有多大?宋代武官有五十三个阶,和今天的级别制一样,越往上官越大。这个秉义郎是第四十六阶,已经算是芝麻官了。
穷人家的孩子干事业,都要经历这个阶段!
虽只是个小小的秉义郎,但岳飞心系天下,处处为江山社稷着想。当他知道高宗即位之后,不顾身份低微,立即给高宗上书,洋洋数千言,字字报国心,他说:“今天陛下您已经登上了皇位,江山社稷又有了君主,已经挫败敌人的阴谋,加之现在各地的勤王之师日益汇集,我军的实力越来越强大,而敌人向来以为我军软弱,我们应该乘敌人懈怠之时出兵攻击他。黄潜善、汪伯彦之流不能秉承陛下旨意,图谋恢复故土,只是一味诱导陛下南逃,辜负了中原父老的厚望。我希望陛下趁敌人懈怠,未扎稳脚跟之时,率领大军渡江北上,这样将士振奋,士气高涨,中原失地可一举恢复。”
这话说得好,说出了当时爱国将士的心声。
问题是这样的奏章能不能交到高宗手里,按照当时的奏事制度,像岳飞这样的小官根本就没有资格给皇帝直接上书,如果违规给皇帝上了书,那是要被问责的,不管国家危难不危难,规矩还是要的。
这书送上去了,还没到高宗手,就被黄潜善、汪伯彦给枪毙了。毙了不要紧,可恶的是还追究了岳飞的责任,以官小不能越职言事为由,不但把他的官撤了,还开除了军籍。
爱国也有错?亡国就亡在制度上了,堵塞了言路,基层的声音听不到,只任由一帮贪生怕死的文臣们胡言乱语。
时代的悲哀,制度的弊端,谁又能改变?
认了吧,岳飞!
作为一名武将,岳飞职责就是带兵打仗,保家卫国,他之所以能够屡战屡胜,就是因为打破传统军事套路,灵活机动,神出鬼没,不按套路出牌,往往出乎敌人预料,以少胜多。
在军事指挥上如此,在处理政事上,岳飞也不可能循规蹈矩,不可能按照文臣们设计的繁文缛节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他的骨子里就有一种不拘小节、心直口快、行侠仗义的气质,这是他成就英雄事业的根本,也是他人生悲剧的溯源。
人,最困难的就是超越自己。
岳飞办不到,其他人也办不到。
被开除了军籍,岳飞报国之心仍未泯灭,他又投靠了河北招讨使张所,受到张所的器重,任命为武经郎。张所让岳飞跟随王彦作战,因与王彦不和,岳飞就投到宗泽手下,受到宗泽的赏识,委以重任,后来宗泽在忧愤中死去,杜充接了官,岳飞就在杜充手下当差。
由于当时大宋危机四伏,内忧外患不断加剧,宋军各路军马战绩不佳,岳飞是少有的能打胜仗的将领之一,名扬天下的速度很快。
老百姓就认这个理,谁能打胜仗,谁就是英雄,再拔点高说,就是神仙,受命于天,来拯救人间这些受苦受难的黎民百姓。
因为岳飞军纪严明、战无不胜,深受老百姓爱戴,称他的军队为“岳家军”。
这些情况通过各种渠道传到了高宗耳里,高宗又喜又忧,喜的是有这样一员大将,自己的皇位可以坐安稳了,忧的是如此有威望的武将一旦手握重兵,起了异心,该如何是好?
赢得他的忠心是重要的!
建炎元年(1127年)秋,金军南侵,一路把高宗追到海上,后来因为气候等原因,金军北撤,岳飞在牛头上设伏,大败金军,金兀术与岳飞第一次交手,就被打得狼狈而逃!
知道岳爷爷的厉害了吧!
岳飞乘势收复建康。
此时岳飞因战功卓著,被朝廷任命为淮南宣抚司统制,有了直接给皇帝上书的权利,在收复建康之后,岳飞上书给高宗:“建康是要害之地,应派重兵把手,还要增加兵力戍守淮河,以保卫江南心腹之地。”
高宗被金军追得心惊胆战,正愁没有大将保卫自己,一听到岳飞大败金军,收复建康的消息,他怎么不高兴,见到岳飞奏章,连忙称赞,大笔一挥:同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