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帝国风云录-第2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此时危难之际,可以临时变通。”卢植说道,“陛下可以让刘大人以中两千石官秩领幽州刺史,持节钺,节制各郡兵马,统军北上。”

天子沉默不语。

“臣知道陛下宠信刘大人,不愿放其离开,但此时乃非常时期,非刘大人不能担此重任啊。”卢植言辞恳切地说道,“陛下想重用刘大人,朝堂上下无人不知。此次陛下本想迁升刘大人为太尉,但因为京师流言,致使刘大人遭到弹劾,陛下未能如愿。”

“陛下,假如刘大人到了幽州,平定了叛军,立下了盖世功勋,那时陛下再将其召回洛阳委以重任,会怎样?恐怕即使再有流言,也无法阻碍了吧?”

天子意有所动。如果刘虞平叛成功,建下功业,迁升太尉不是众望所归吗?而且那个时候,刘虞在北疆有弟子,军中有部下,他在朝中说话份量……

卢植看到天子犹豫不决,再进言道:“陛下,幽州叛军虽然势大,但位于北疆贫瘠之地,势难持久,有个一年半载也就差不多了。而且,陛下不要忘了,并州还有李弘啦。只要太原平定,李弘即可挥师北上,到时,刘大人这功想不立都难啊。”

天子心中豁然开朗,扬眉笑道:“那就依爱卿所奏吧。”

深夜,尚书房内还是烛火通明。

皇甫嵩缓缓放下手上的笔,对坐在一旁的卢植说道:“子干,刘大人建功回朝,洛阳的形势就会发生变化,如果……”

“义真,刘大人离开洛阳是一件好事。”卢植放下手上的竹简,四下看看,然后坐到皇甫嵩的对面,小声说道,“无论在朝在野,只要不是权欲熏心的人,都不会喜欢一个外戚做大将军。你也好,我也好,刘虞也好,三公大人也好,我们都不喜欢何进做大将军。看看前朝历任外戚大将军,有几个功德于我大汉国。外戚大将军不同于世族出身的大将军,前者为权势,后者为国家,天壤之别。”

“当年中常侍曹节、王甫诛杀窦武之后,再不立大将军,于公于私,我们都认为没有什么不妥。要不是有蚁贼之乱,何来这个外戚大将军?要不是有这个外戚大将军,又何来今日的皇统之争?”

“我大汉国立储向来是立长立贤,如果长者无能自然可以立贤者。史侯和董侯都年幼,不懂世事,我们不能因为史侯顽劣就认为他没有王者威仪,从目前来说,两人皆可继承大统。但这立储之事本是国之大事,要陛下与众臣和议方可,但今天呢?陛下为什么不和众臣和议?陛下为什么不立太子?都是因为有大将军。”

“立史侯则董侯危矣,立董侯则大将军危矣,这才是陛下坚决要立董侯为太子的原因啦。”卢植小声叹道,“陛下宁愿杀掉大将军,也不愿意把太后、董侯和自己的宗室性命交给大将军。前车之鉴比比皆是,陛下怎会重蹈覆辙?”

皇甫嵩紧皱双眉,低声说道:“立董侯为太子,虽无大将军之祸,却有奸阉之害,两相权衡,当然要取前者,但陛下却取后者,实乃下策。”他看了一眼卢植,问道,“这与刘大人离京有关系?”

“对,刘虞不在朝,宗室势力立减,陛下就要倚仗中官。如今老中官势弱,小中官渐起,正是铲除良机。”卢植冷笑道,“两虎相争,非死即伤,到时……”

皇甫嵩略有所悟,“一箭双雕?”

卢植点点头,压低声音说道:“义真,此事你明白就行。若想两虎相争,必要重饵,这个重饵……”

皇甫嵩猛然醒悟,骇然惊呼:“子干,这是玩火。”

 第七节

公元187年7月。

张燕站在晋水河边,望着浮桥上来往的人流,沉默不语。

张举和张纯两人在幽州起事后,一个称帝一个称王,还建了大燕的国号,这是张燕所始料不及的。张举做了大燕国的皇帝后,一连下了几道诏书给张燕,还封他做大燕国的将军。张燕很生气,没有接受,也没有回信。他觉得安定帅张纯已经变了,他不再是黄巾军的安定帅,而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安定王了。

张纯是大贤良师张角的八大弟子之一,很久以前就隐藏在朝中为官,给黄巾军通风报信。后来做了地方郡守之后又给黄巾军提供钱粮支持,安定帅的大名在黄巾军上层一直都很神秘,地位超然。去年,张纯从洛阳回幽州时,到太行山见过张燕一次。当时张纯已经决定在幽州举兵起事,再兴太平大业,他希望能够得到张燕和太行山其他黄巾首领的帮助。张燕当然满口答应。然而,张纯到底要怎么干,张燕却一无所知。“

去年底,大知堂的襄楷大师和冀州刺史王芬准备趁天子回乡祭祖之际,劫持天子,重建大汉。他派人来找张燕,希望能和黄巾军联手,共襄大举。张燕觉得襄楷的计策可行,而且襄楷和他的大知堂一直和太平道关系密切,结盟相助也是义不容辞的事。但张燕担心襄楷的谋划会破坏张纯在幽州的起事准备,所以特意派人告诉了张纯。

不久,渔阳大儒张举带着张纯的书信赶到了太行山。张举向张燕详细说明了张纯的起兵计划。他说冀州的事,襄楷也找了张纯,张纯也答应了,一定鼎力相助,但张纯有张纯的想法。张纯认为,襄楷劫持天子后,再立刘氏宗室为新皇帝,根本就是自寻死路,将来免不了败亡的命运。张燕当时也没多想,只是对张纯借助乌丸人的力量起兵提出了异议。张举好象不愿意多解释,只是说在幽州起事和在冀州起事不一样,必须要联合外族,否则容易遭到外族的攻击,陷入官军和外族的两面夹击之中。

襄楷和王芬的计谋因为豹子的出现而功亏一篑。王芬事泄自杀,襄楷和大知堂的弟子被官府追缉,无处藏身,只好逃到了太行山。张燕本来以为这件事会迫使张纯推迟起事时间,但没想到张纯随后就派人送来了密信。张纯告诉他一切准备妥当,只待官军和鲜卑人在西疆杀得难分难解之际就起事。

张燕很犹豫。鲜卑人此次入侵大汉,规模非常大,一旦汉军抵挡不住,关中关西就会陷落,百姓就要遭殃。这完全违背了太平道的教义。趁着汉军抗击鲜卑人入侵的时候起事,明显就是在帮助鲜卑人入侵。“黄巾军的许多首领当时就拒绝下山。在张燕和黄巾军的一些首领看来,张纯可以等到汉军击败鲜卑人之后再起事,那个时候,汉军已经疲惫不堪,实力巨损,时机甚至比鲜卑人攻打西疆的时候更好。

鲜卑人入侵后,张纯开始催促张燕率军下山,张纯的理由很牵强。他认为豹子李弘一定会战胜鲜卑人,只要李弘缓过气来,遭殃的就是黄巾军了。这个时候襄楷说话了,他观天象,占龟卜,都显示关中无战祸,他告诉张燕,豹子李弘肯定能赢这一仗,还是趁早下山占据太原为好。想起豹子李弘的骁勇善战,黄巾军首领们还是动摇了。

张燕按照事先的约定,带着三十万大军下了太行山,攻击太原郡。因为并州刺史张懿带着各郡的郡国兵到雁门关阻击鲜卑人去了,所以各郡县几乎没有守兵,他很轻松地就攻占了太原郡的十六城。就在他攻占最后一座城池晋阳城的时候,他接到了两个消息。

第一个消息是他希望听到的消息,豹子李弘击败了鲜卑人。黄巾军将士听说鲜卑人大败而逃,欢呼雀跃,但高兴之后,大家就很不安了。豹子大胜之后,肯定要被天子派到并州平叛。豹子来了之后,大家的命运会怎样?

第二个消息就是幽州黄巾军连战连捷,势如破竹,正在向冀州方向前进。张燕接到这个消息后,一点都不高兴,反而非常气愤,他感觉自己就象一个白痴一样被张纯骗了。张纯和张举竟然一直瞒着他建国称帝。大燕国是谁的大燕国?大燕国的皇帝是谁的皇帝?如果大燕国是黄巾军的大燕国,那张举凭什么做皇帝?谁给他做皇帝的资格?那张角、张牛角,几十万、上百万黄巾军将士是为谁而战?为谁付出了他们的鲜血和生命?

黄巾军的首领们愤怒了。

孙亲远远地下马走了过来。

“大帅……”

张燕还是那付文弱的样子,只是清瘦了许多,眼神比过去更加沉稳干练。他冲着孙亲招招手,笑道:“敬之,城内百姓疏散的如何?”

孙亲苦笑,“大家都不愿意走。”他指指河边的田地,叹道,“这里田地多,可以供我们吃饱穿暖,回到山上就一无所有了,连希望都没有。”

张燕脸上闪过一丝无奈。

“大帅,我们撤回上艾后,是继续待在山上,还是直接杀到常山?”

张燕低头不语。

孙亲看看张燕,突然激动地大声说道:“大帅,你不会带着我们到常山吧?我们到冀州干什么?给那两个混蛋磕头下拜喊万岁吗?”

“大帅,我们在战场上辛辛苦苦杀了好几年,死了无数的兄弟,凭什么把所有的东西都拱手让给他们?他们为黄巾军做了什么?大师死的时候,他们在哪里?大帅死的时候,他们又在哪里?皇甫嵩在下曲阳坑杀我们十万兄弟的时候,他们又在哪里?”

“敬之,我们不能因为这些东西放弃了黄巾军的大业。”张燕望着清澈的晋阳河水,无力地说道,“他们也是黄巾军。”

“他们不是黄巾军。”孙亲极力克制着心中的愤怒,低声说道,“他们是大燕国的军队,和我们什么关系都没有。”

“敬之……”

“大帅,你不要说了。”孙亲举手打断张燕的话,一脸坚决地说道,“如果你还是依照张纯的安排到冀州为他那个什么大燕国去拼命,那你去。我和黑子不会去,我们留在太行山。”

张燕长叹。他实在想不明白,安定帅为什么要这么做。如果说他想过皇帝瘾但做皇帝的又不是他。如果说他为了黄巾军的大业但他这么做根本就无助于黄巾军的团结。他难道不知道这样做会让各怀心思的黄巾各部分裂得更快吗?安定帅到底想干什么?

“大帅,现在各部小帅都不想离开晋阳。”孙亲说道,“我来,就是想和你说说这事。如果大帅决定不到冀州,那我们就没有必要撤回太行山。”

“我决定……”张燕痛苦地笑笑,“我决定……我能决定什么?”

“大帅可以决定我们是不是留在晋阳,和豹子再战一次。”孙亲抬头看看蓝天,眼前不禁闪过北疆的天空。当年自己站在巨马水岸,几乎天天都抬头看天。那里的天空比这里的要蓝,蓝的令人心醉。那时的豹子也比现在小,小的几乎可以吃掉他,但现在呢?

张燕慢慢地走在河堤上,不时用脚轻轻地踢一下岸上的野花,心里空荡荡的。他茫然了,他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干什么。

回太行山?占山为王,落草为寇,终究解决不掉山上百万流民的生存问题。

到冀州?张纯的无理做法激怒了黄巾军首领,没有人愿意为他去打仗。自己虽然是黄巾军大帅,但自己的资历和声望根本不足以让黄巾各部言听计从。

留在晋阳?豹子的大军已经越过吕梁山,正在汾河集结,他们很快就能赶到晋阳城。自己没有信心战胜他。十二万鲜卑铁骑都被他击败了,更不要说自己这几十万饿着肚子的黄巾军。

李弘那张自信的笑脸,那头披散的长发,那身凛冽的杀气突然从张燕的脑海里一掠而过,张燕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战。

突然,他想起了那天李弘说的话。那天,李弘约他和杨凤在真定城外一座不知名的小山上见面,当时李弘给他提了一个继续生存下去的建议。这一年多来,自己正是按着李弘所说的那个建议在挣扎求生。如果没有李弘的那番话,自己不会看到希望,也不会知道自己和黄巾军的将来是什么。不论李弘当时约见自己的目的是什么,他说的那番话让自己有了信心,一直生存下去的信心,仅从这一点出发,他觉得自己还是要感谢李弘的。

当年的李弘或许是为了急于平定叛乱赶赴西凉战场,所以约见自己,而且说了许多不该是他这种身份的人应该说的话,但那番话似乎可以证明李弘和皇甫嵩,和郭典不是一种人。当年的李弘似乎没有坚决要置黄巾军于死地的想法,那今天呢?今天已经威震天下的豹子和那天小山上的李弘还是不是同一个人呢?

如果今天的豹子对黄巾军还抱着同样的想法,还希望黄巾军能够继续生存下去,那么……

张燕不敢再想下去,心中强烈的窒息感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大帅……”一直跟在后面的孙亲看到张燕单薄的身躯摇晃了两下,好象要倒下去似的,急忙喊了一声。

张燕迎着清新的河风长长地吸了两口气,霎时间只觉得自己信心倍增,再无畏惧之念。

“好,就听你的,我们和豹子再战一场。”

李弘的大军由吕梁山南麓到达太原郡的兹氏城。

朝廷圣旨同时送到大营。听说右北平郡太守刘政阵亡,原卢龙塞将士非常悲伤。李弘和玉石等人都是刘政的下属,自从刘政把他们送出卢龙塞之后,大家就再也没有见过他。李弘和玉石、郑信、田重、燕无畏等人在大营里设了灵帐,以祭奠故主。原卢龙塞的将士纷纷前来拜祭,以寄哀思。

大帐内,李弘席地而坐,面色苍白。昨夜他一夜都未合眼,辗转难眠。离开卢龙塞时,刘政替他理顺乱发的情景总是出现在他的脑海里,让他心酸难忍。刘政一直对他很关爱,就是到了西凉,刘政也不忘千里来书,向太尉张温打招呼,希望他能关照李弘。李弘感其恩重,总想着有一天回到卢龙塞后,一定好好报答他。但他没想到卢龙塞一别竟成永诀。在刘政最需要自己的时候,自己竟不能赶到他的身边报答他,李弘很伤心也很自责,但最让李弘痛心的却是杀死他的人是张纯。

想起自己和张纯在卢奴城相聚而欢的日子,李弘更是难以释怀。自己和张纯算什么关系?亦师亦友?张纯年长,待他如子弟,教了他许多东西。他同情黄巾军,最早就是起因于张纯在圣水河边对他说的一番话。没有张纯的谆谆教诲,他可能会杀死更多的无辜,可能会象皇甫嵩一样杀人如麻。

“大人,你要不要歇一下?”站在一边的筱岚轻声问道。

李弘摇摇头,对帐内众人说道:“筱岚刚才把尚书台皇甫大人的书信读了一遍,大家对目前的形势是不是很清楚了?”

“清楚是清楚了,但陛下要求我们把张燕的黄巾军包围在晋阳一带,是不是有点……”麴义指着地图上的晋阳城,欲言又止。

李弘看了他一眼,说道:“有点什么?有点难度?”

“大人,陛下看到并州地图以后,是不是认为并州是一马平川啊?”麴义讥讽道,“太原郡地形复杂,到处都是大山,就这种地方陛下还命令我们包围黄巾军,我们怎么包围?长翅膀飞吗?”

帐内有人掩嘴偷笑。

“大人,我看朝廷别有用心。”阎柔说道,“目前冀州兵力空虚,根本挡不住幽州叛军。冀州若失,朝中许多大臣都难逃罪责,为此他们才想了这么个推卸罪责的阴招。”

“我们七万人打张燕,张燕肯定挡不住。他即使能在晋阳坚守一段时间,但最后还是要跑。他跑回太行山也罢,跑到常山也罢,只要冀州一失,罪责都是我们的。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我们在并州打胜仗,却要负冀州丢失的罪责。”阎柔恨恨地骂了一句,“朝廷没有一个好东西。”

李弘想了一下,说道:“目前,黄巾军正在晋阳一带严阵以待,这个时候说什么包围叛军,的确是一句废话。皇甫嵩大人说的很含蓄,只说把黄巾军留在并州,并没有说包围,也没有说用多长时间,所以我们不要理会陛下的圣旨,只要明白皇甫大人的意思就行了。”

他看看众将,接着说道:“把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