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帝国风云录-第4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翘煜碌囊桓龃笮Ρ!

董卓猛地又坐了起来,一拳砸到案几上,恨恨地骂道,“袁隗那个老狐狸,都成精了。当初我自顾不暇,废帝后一心整顿北军,结果给他钻了空子,出外任职的京官全部都是他的人。后来又是远征大漠的事,又是告缗令的事,一件接一件,我就是想调换也没有时间,更没有人。我除了一帮悍将就你们几个信得过的人,你们都走了,我在京城连个商量事的都没有,那我就更成孤家寡人了。”

“如今赋税在他们手上,这些州郡官员我罢又不能罢,换又不能换,整个就是一盘死棋。如果强行增赋,后果难以预料。把这些人逼急了,他们干脆来个里应外合,象豹子一样出兵威逼洛阳,那我们就完了,真的要滚回关中了。”

“现在这大汉不是我掌权,也不是陛下,而是袁隗和那几个门阀家主啊。”董卓哀叹道,“还是李玮那小子厉害,指使自己夫人把卫阀抓了。抓得好,否则北疆也快成卫阀的天下了,到时北疆不是豹子说了算,而是卫阀家主说了算了。”

他看看神情不振的贾诩和田仪,轻轻拍了一下桌子,“文和,你这个主意不好啊。相国我是做了,还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看上去是不是很有面子啊?可这面子难受,是一张铁板啊……”他用力拍拍自己的脸,痛心疾首地说道,“陛下要钱过年,北军将士要钱过年,灾民也要钱过年,你们也要钱过年,这钱从那里来?我是大汉相国,如果我让大家饿着肚子两手空空的过年,我这相国还干不干?到时不要说你们骂,跟我多年的胡族铁骑恐怕要把我的相国府拆了。”

“现在怎么办?难道象李玮说的,去抄家?我要是命令你们带人去抄家,我就完了。不要说什么大汉名臣了,我就是一祸国殃民的奸佞,我就是大汉最大的乱臣贼子。你们愿意成为乱臣贼子的帮凶?愿意陪我一起九族尽诛遗臭万年?”

贾诩和田仪背心冒汗,急忙跪倒在地,连连磕头请罪。

“大人请息怒,这事情还没到绝境。”贾诩劝道,“只要车骑大将军撤军了,我们就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应付眼前的危机。相国大人如果有车骑大将军为援,何愁不能在洛阳立足?相国大人虽然在洛阳没有根基,但时间久了,根基也就渐渐打下了。有个一年两年,京中的门阀还不是大人掌中之物?”

“起来……起来……”董卓发泄了一通后,郁闷的心情好了许多,“这几年朝野上下斗来斗去。结果先帝死了,奸阉死了,何进也死了,就连皇帝都被我们换了一个。但最后屹立不倒的是谁?是士人,是武人,是门阀,是我和豹子。你说的对,有我和豹子在大汉,还轮不到这些士人耀武扬威。”

“大人打算派谁北上犒军?”这时门外传来了李儒的声音,接着李儒消瘦的身躯出现在门边。

董卓闻声笑道:“长笙想去大漠看看?”

李儒走进书房,躬身说道:“洛阳现在危机重重,大人若想度过难关,只有北上求援,下官愿为大人分忧。”

“洛阳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大汉社稷和北疆的安危,所以车骑大将军绝不会坐视不理。”贾诩站起来说道,“以车骑大将军为后援是目前唯一解决危机的办法。”

“远水救不了近渴,先解决明天的事。”董卓说道,“这古文经博士到底能不能设?如果无关大局,我就奏请天子强行下旨了。我遂了袁隗的心愿,看他还能怎么办?我就不信他敢置大汉社稷的安危于不顾。”

“现在不能设。”贾诩说道,“治书御史司马大人说的对,此事轻易不能动。太傅大人突然提出要设古文经博士,其目的无非是让大人陷进士人纷争的漩涡里,让国事陷于瘫痪,最后逼迫大人不得不引咎请辞。”

董卓难以置信地说道:“司马防说,设立古文经博士有可能引发天下大乱,而你说的更玄乎了,一个古文经博士难道就值得朝中大臣们如此争吵,连国事都要放弃不问?”

贾诩说道:“大人,这不仅仅是设立一个博士的问题,而是学术问题,是仕途和财富问题,更是门阀世家权势争斗问题。”

董卓头一晕,不说话了,听贾诩解释吧。

孝武皇帝独尊儒术之后,以董仲舒的《春秋公羊传》作为最高法典,奉为神圣,不准怀疑,并提出“天不变,道亦不变”。儒家学者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对儒学经典加以诠释,遂出现并形成了“经学”。经学的谶纬化,导致《觳梁》的出现及今古文之争。早年今古文经学之争的突出人物就是扬雄,扬雄把儒学看成是做人的学问,他认为儒家精神应该是能以平常心对人对己。

孝成皇帝河平三年,光禄大夫刘向、其子刘歆等人奉旨校订皇家图书,整理先秦古籍,历二十年而成《七略》。同一时间刘歆校勘了许多残本古文,他认为古文文本要比今文文本可靠,于是他提出将古文也立为学官,结果遭到贬黜。刘歆忽视了许多问题,一是本朝以经学为生的人太多了,一旦朝廷把古文经学也立为官学,那吃经学饭的人就更多了,大家的仕途、财富、声名都要受到影响;其次,古文文本没有得到全面整理,没有太多的人研习,古文又为大秦国李斯统一小篆前的六国书体,没什么人认识;而尤为重要的是,我大汉确立经学不是为了学术,而是为了治国,今文经学以《禹贡》治理黄河,以《洪范》察知天变,以《春秋》判决案件,以《诗三百》当作谏书,今文经学早期对大汉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古文经学典远远做不到这一点。刘歆的提议虽然没有得到认可,但他所校勘的古文却因此流传了出去。

此后,一些笃信古文经的儒士开始在民间整理和传授古文经,解释古文经,如贾逵的《春秋左氏传解诂》、《国语解诂》、许慎的《说文解字》、马融注解的《周易》、《尚书》等古文经诸书,这使得古文经学逐渐达到了成熟的境地。古文经学注重学术化的考订文献、训诂章句,尤其注重发掘经典中属于周王朝的宗法和礼乐文化,而恰恰是这一点成为今古文经学之争的焦点。

古文经学以《周礼》为大宗,今文经学以《礼记王制》为大宗,因此《周礼》成为两派论战的焦点。《周礼》传授端绪不明,屡屡受到今文经学家的诘难,如硕儒何休就贬斥之为“六国阴谋之书”,而刘歆、马融、郑玄等古文经学家则誉之为“周公之典”。

《周礼》一书,体大思精,学术与治术无所不包。古文经学家相信《周礼》出自周公,书中有完善的官制和丰富的治国之道。《周礼》对官员、百姓,均采用儒法兼融、德主刑辅之策。而这正是现在的大汉国所需要的。

“大人现在明白了没有?”贾诩问道,“今古文经学之争不是学术之争,而是治国之策的争论。今文经学主张独尊儒术,以德治国,而古文经学主张儒法兼融、德主刑辅,两者之间的治国之策有天壤之别。”

“由于本朝皇统屡绝,皇权旁落,外戚、奸阉和门阀士人权势交错,造成门阀势力日益崛起,到今日终于成为决定大汉命运举足轻重的力量。在他们眼里,儒学理想的实现和宗族门第的财富权势是相辅相成的,门阀士族的利益要远远大于大汉国的利益,道德、名节、抱负和博学成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大人,你看看现在的征辟和察举之制最后选择了哪些人走上朝堂治理国家?有大人吗?有我吗?”贾诩悲哀地摇摇头,“是杨阀的杨彪,袁阀的袁隗,是马阀、张阀、许阀……和我们没有关系,我们终其一生不过就是一个郡县小吏而已,治国只是我们的一个梦想。”

“为什么会发生党锢之祸?”贾诩看看神情落寞的李儒,摇头道,“说白了,不过就是洛阳的皇权和地方门阀士族的权势之争而已,再说清楚一点,就是利益之争、财富之争。”

董卓望着贾诩,不停地摸着自己的胡子,他还是有点没有明白。

“太学里有十四个今文经博士,设一个古文经博士,本身没有什么关系。但古文经学一旦公开授学,研习古文经的士子大量增加,不可避免的就要产生治国之策的改变。而这种情况,无论是天子还是以习今文经学出仕的官僚,都无法容忍。谁愿意白白丢失权势和财富?”

“光武皇帝中兴大汉时,需要大量士人相助以治理国家,光武皇帝迫于形势于是设立了一个《左氏春秋》博士,结果此议遭到了今文博士们的激烈攻击,公卿大臣们也群起反对,《左氏春秋》博士不久就被废除了。到了孝明皇帝朝,因为研习古文经学的名士、大臣越来越多,朝廷的压力越来越大,所以孝明皇帝无奈之下诏告天下,允许《左传》、《谷梁》、《古文尚书》、《毛诗》等四经可以公开在私学传授,但依旧不立博士。孝章皇帝建初四年的白虎观之议是本朝今古文之争的第一个高峰,但古文经学依旧败北。为什么?原因就在于此。有多少人愿意改变延续了几百年的大汉治国之策?又有多少人愿意放弃已经拥有的权势和财富?”

“随着古文经学的不断发展,它已经明显占据了优势,随时都有可能取代今文经学的地位。而现在,袁隗和一帮研习古文经学的门阀官僚们正在试图得到这个机会。”

“自孝章皇帝到现在,古文经学名人辈出,如桓谭、班固、陈宗、尹敏、王充、贾逵、郑众、马融、许慎、张衡,刘珍、李尤、黄景、边韶、崔寔等几十人,尤其是今天,古文经学大师更是名震天下,如郑玄、荀爽、荀悦、马日磾、蔡邕、卢植等人,门生弟子成千上万,就连赵岐、杨彪这样的今文学家也中途改习古文经学,名曰古今通修,其实就是转今为古。以古文经学这样庞大的势力完全可以在短短时间内彻底击败和清除今文经学,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迅速建立新的治国之策,从而实现古文经学家们振兴大汉社稷的理想。”

董卓此时已经完全明白了,他的脸色变得很难看。贾诩说了这么长时间,其实就是一句话。“袁隗要清除异己,夺回权柄。”

在洛阳城待了两个多月,自己最后还是中了计,给袁隗当刀使了。要不是今天贾诩这么一解释,自己还以为权柄尽握,风光无限了呢?想到自己为了赋税入库,对袁隗低声下气的样子,他就憋屈的想杀人。董卓越想越气,猛然一掌拍在了案几上,“老子杀了他。”

李儒看到董卓怒不可遏,赶忙劝道:“大人,这种小事无须生气。以我看,文和过分夸大了袁隗和古文经学的实力。不管怎么说,今文经学有数百年的历史,你看看杨阀、伏阀、杜阀、卫阀,何休、申屠А⑼跚嗔耍笠氚颜馐挛认吕矗霉盼木┦吭谔Ч谘В峙禄剐枰艹ひ欢问奔洹4鹩α怂秩绾危俊

贾诩低头不语。田仪也随声附和,他也认为还是先把赋税入库为好,“这个古文经博士袁隗既然想要,那就给他。只要赋税到手,洛阳危机度过,这洛阳还不是大人说了算。”

“谶纬的事呢?”董卓问道,“许靖和司马防说的事怎么解决?”

李儒为难地说道:“难啦,最难的就是这事了,这事牵扯到今古文经学两家。”

“不难。”贾诩笑道,“要想让袁隗无法得逞,那就两个都打,干脆下个禁绝谶纬令,凡谶纬诸书都须上缴,匿不送官者,杀。”

 第九节

贾诩陪着李儒往府门走去。

李儒是郎中令,掌郎中宿卫,为宫廷宿卫及侍从诸官之长,负责皇宫和皇帝的安全。董卓为了完全控制天子和内廷以防出现意外,一般情况下严禁李儒走出宫门,即使自己有急事召见,也是事罢即让他匆匆赶回。皇宫内的天子和平乐观的北军是董卓赖以控制大汉权柄的两件武器,缺一不可。

“文和,你今天的话说多了,你难道没看出来相国大人已经拿定主意了吗?”李儒轻声说道,“大人没把刘艾喊来议事,显然是打算在太学设立古文经博士了。刘艾是习今文经学的,跟随大人很多年,深为大人信任,今天这个场合他没参加,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贾诩叹道:“长笙,太傅大人以赋税要挟大人和朝廷,极力要求设立古文经博士,无非是想蓄意挑起今古文经学之间的争斗,从而扰乱朝政,恶化洛阳危机,达到逼走大人和攫取权柄的目的。大人刚刚到洛阳,根基未稳,此时最急需的是拉拢门阀士人,得到一部分士人的支持和信任,以便迅速增加实力,稳定京都局势,而不应该行此险策,拱手让出自己的优势。”

“设立古文经博士,虽然可以拉拢古文经学派,打击今文经学派,让两派的门阀士子互相争斗甚至大打出手,但也有可能反过来让古、今文经学两派联起手来一起对付大人。一个灾异、一个谶纬预言就可以让两派暂时放弃自己的学术之争,同时把矛头对准大人。我们在洛阳没有根基,没有门阀士族的支持,各地州郡除了西凉和三辅我们也没有自己的人手,一旦事情失去控制引发兵灾之祸,大人就面临绝境了。到时我们要么放弃权柄回到西凉,要么被困洛阳鱼死网破。”

“所以你干脆先下手为强,禁绝谶纬,然后再拉一个打一个?”李儒笑道,“文和,禁绝谶纬可是一件违律的大事,此诏一下,天下势必大乱。大人就是大汉国最大的逆臣贼子了,而且……”他看看贾诩,摇头说道,“大人十分相信谶纬之术,你难道不知道?哪一次打仗,他不是先行以蓍筮测算胜负?”

贾诩笑而不语。

“今天你先是劝谏大人不要设立古文经博士,然后又献禁绝谶纬之策,连犯大人两忌。”李儒停下脚步,望着贾诩,缓缓说道,“文和,你是不是想离开洛阳了?”

贾诩笑容渐敛,捻须说道:“长笙,大人在洛阳没有根基,而门阀势力之强绝不是我们所能对付的,回长安和西凉才是长久之策。待在洛阳只有一个结局,那就是鱼死网破,这对大人,对大汉社稷都没有任何好处。我大汉今日已经摇摇欲坠,如果再经此重击,覆亡在即。”

李儒四下看看,神情异常凝重。

“大人把告缗抄没之财尽数搬回了长安,京兆尹、扶风、冯翊三郡的赋税入了长安大库,弘农郡、河南尹的赋税没有送进大司农府却搬进了平乐观,大人为什么要这么做?车骑大将军府的李玮来了之后为什么绝口不提司隶五郡的赋税?太傅袁隗和朝中的大臣们为什么视而不见?如果用这几十亿钱填补国库,远征大军的粮饷何须减半?大人何须如此急迫要求各地州郡速速征缴赋税?”

贾诩凑到李儒的耳边,低声说道:“大人在为自己预设后路,一旦洛阳失控他就率军回到长安和西凉,而太傅袁隗和朝中的大臣们最终目的是要逼走大人,所以大人此举正好符合他们的心意,他们当然要视而不见了。只要大人不走,各地州郡的州牧太守就不会把赋税送到洛阳。”

“至于李玮,他现在缺的不是钱粮,而是权势。车骑大将军远征归来后,功勋盖世,不可能满足于北疆一隅,他需要更大的权势,他希望看到的就是我们和门阀士人斗得两败俱伤,然后他好坐享其成。如果运气好的话,他完全可以到洛阳代替大人主掌大汉权柄。李玮到洛阳来不是要钱,而是想看看洛阳的形势。”

“各地州郡的州牧太守公然违抗圣旨,迟迟不把赋税送到洛阳,罪在不赦,如何脱罪?”贾诩拍拍李儒的后背,无奈地说道,“难道大人有了车骑大将军的援助之后,把这些人全部罢免了吗?这显然不现实,我大汉没有门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