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漂泊的人生-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收藏家,真是通过了股票的“投资教育”。
  更深入一层想,我们应该说社会经济的发展,到达了艺术收藏的阶段,中国有句俗话说得好:有钱买吃,再有钱买穿,再有钱买房,再有钱买家具,再有钱买骨董字画。当衣食三餐尚不济,或无檐敞体的情况下,有谁会想到买艺术品呢?
  即使买艺术品,也有不同的层次与阶段,从最先的贴张美女海报、风景图片,到印制精美的复制品,而后可能是“外销油画”、限印编号的版画、一般原作,最后才可能到达名家作品。
  妙的是,我发现这层次与阶段的转换,明明应该是平均而渐进的,在国内近几年,却呈现了跳跃跃变化。这一方面因为经济的:“突飞猛进”,一方面实在还是如前面所说:人们由农业时代的保守,打开视野,产生了投资的观念。也可以讲,大家从“补壁”、“用画来装饰家庭”,一下子跳到了“用名画来表现身份、品味”、更跳到了“挂一幅日日增值的宝贝”,那原本在心中,只是一张加了彩色笔墨的纸或布,瞬间成为活生生的东西——日日夜夜都在长大,增长的“活宝”。
  我们甚至可以说,建筑业的蓬勃发展,也促进了艺术市场的繁荣。这并非指有些建筑公司,在卖房子时,附赠艺术品,因为那反而可能造成对艺术市场乃至艺术家的伤害。而是说,由于人们在居住上愈来愈讲究,连带对室内装潢与悬挂摆设的艺术品,也考究起来。
  譬如我去年回国,有个学生带了一位豪富到我画室,当他问明我的山水画每材(三十乘三十公分)价格两万元,工笔花鸟一材四万元之后,虽然这价钱已经不低,但他竟然说:“画是真好,只可惜太便宜了,因为我新盖的房子,花了好几千万,总要挂一幅几百万元的才够意思!”使我不得不介绍他到一家叫从云轩的画廊,去看黄君壁大师的作品。
  由此可知,国内艺术市场背面的动力,或人们买画的动机相当复杂。问题是:大家是否对于收藏艺术品有足够的认识?
  艺术市场是更复杂的!当财大气粗的老板们准备一掷千金,初入场的新手预备下注之前,是否应该受个基本训练,免得缴太多的“学费”呢?
  更重要的,是艺术家在面对金钱的诱惑时,是否有足够的定力,依然坚持自己创作的理想,绝不粗制滥造?
  西方艺术界有一句著名的玩笑话:“某人希望成为最伟大的艺术家,并在屋后有个游泳池!”以国内目前的购画热潮,伟大的艺术家,要想盖个游泳池诚然不难,但是如果初出道的,先以盖游泳池为目标,那画作恐怕就难以伟大了!
  至于那以为挂了百万元名作,就自然风雅的人,只怕也要用这逻辑来想想吧!“
  做个现代人
  某日,我在东亚艺术概论的课上,谈到中国绘画里表现宁静、闲适的愉悦,突然有个学生举手发问:“教授!无论在电视或电影上,我们见到的中国,总是熙来攘往的人群与喧闹的环境,可以说比起纽约毫不逊色,他们怎么可能享受宁静与闲适的快乐呢?如果你说的是几百年前,我相信;如果今天的中国人还能享受这种快乐,我实在很怀疑。”
  这位美国大学生所提出的,实在正是我们今天面临的问题。从小,我们阅读的诗文,表现的多半是我宁静恬适的境界;看到的国画,描绘的总是悠闲淡远的景象,甚至儿时的记忆中,也依然保存着瓜棚下纳凉和夜晚追逐萤火虫的印象。但是曾几何时,随着现代化、工业化,便是农村也难以享受旧有的宁静。这不过在二,三十年间,甚至只是一、二十年间所造成的巨大改变,使我们无法将想望中的青山白云、归帆远浦。渔樵耕读、恬淡天真与眼前的一切相对照。
  如果在喧闹的环境中保持宁静的情怀,在变乱的社会中,抱持稳健的态度,做一个快乐的现代人,就是我在本文中要讨论的。
  现代人的快乐不是无忧,而是忘忧;不是逃避环境,而是改变环境;不是等待宁静,而是创造宁静。
  谈到宁静,一般人总想到是无声的状态,其实真正的宁静,是一种内心的平静与恬适。这种恬适不一定能山无声所引起,我们甚至可以说现代人尤其难以用无声来培养内心的宁静,这就如同快跑的选手到达终点时,不适于立刻躺下来休息一般,由于日常过度的忙碌喧哗、争逐奔忙,如果骤然把我们投入:“无声的宁静”,因为心中的“不宁静”,反倒对比得容易不安了。所以现代人需要的宁静,常是有声的宁静,竹韵、松涛、虫鸣、鸟转,甚至一首音乐、几曲清歌,反倒更能把我们沸腾的胸臆,渐渐平复下去,慢慢地引来宁静的情怀。
  我常说:现代人的宁静,是咖啡室的宁静,当我们走在熙来攘往的闹市,推开咖啡室厚重的玻璃门,便一下子把喧哗摒在门外,于是坐下来取一个舒适的姿势,吸口咖啡,聆赏向首柔美的乐曲,而当时间到了,推开门,便再度投入那尘嚣的环境之中。
  所以现代人的宁静,不是遁隐山林,友麋鹿、煮白石式的宁静,而是在喧嚣与喧嚣的空隙中找寻宁静,那短暂的宁静,能使我们疏散前一刻的紧张,并为下一刻冲刺,加注更多的力量。现代人的快乐不是无忧,而是忘忧;不是逃避环境,而是改变环境;不是等待宁静,而是创作宁静。
  以速度争取时间,再用这时间去享受宁静,而非拖泥带水,永不得真正的空闲。
  读者或会问,宁静如何创造呢?我的答案是:宁静可能反倒需要以迎向喧哗去创造,如同和平常需要以迎向战斗来求取一般。这种例子在美国最普遍,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老美把五个月的工作,赶忙地在四个半月完成,剩下的半个月便去度假。当你问他:“何不慢慢做呢?”他们必然会告诉你:“慢慢做,也是忙,因为事办不完,心不定,也便难以放松,反不如一鼓作气,将争取来的时间,拿去痛痛快快地享受些宁静的生活,”由此可知,现代人的工作,应该以速度争取时间,再用这个时间去享受宁静,而不是拖泥带水,却永不得真正的空闲。
  也就因为现在的社会一切步调都快,那产生的“变数”,也自然愈来愈多,高速公路一辆车子出事,很可能排几公里的车队长龙,电脑输入的一点误差,很可能得鸡飞狗跳。它不像农业社会,除了天气难以把握之外,其它只要照着农民历去做便成;过去画山水:明代画家所描绘的舟船与宋代相隔几百年,却少有差距,现代的画家如果要画船舰,只怕十年便是一个样子。总之,现代生活的变数是太大了,不能在这万变中,随时适应,也就没有办法掌握生活,没有可能快乐。
  生活在现代,就得照着现代的步调走。时代变,你就得变。

()
  对于现代社会的变,我们不能以“不变应万变”,因为别人都变,我们的不变,就要出问题,很简单,如果银行提款改用:“自动提款机”,你偏偏不去学着用,短时间或许仍能多花点时间到柜台办事,只怕再过十几年就要出大问题;同样的道理,旧时的知足常乐,只怕到了现代也有许多不适用。譬如你有某种电器,虽然过时,只要能用,也便凑合着使用,但是一朝有了小毛病,连零件都配不到,于是不得不换新的。总之,现代是个车,人在车上驾着代跑,时代又带着人跑,车子更顶着车子跑,如同高速公路,开不快的不准上,开得太快的又要吃罚单。生活在现代,就得照着现代的步调走,时代变,你就得变,你永远是被动,也永远是主动,想要离群索居,完全我行我素的人,在现代社会很难适应,只有与环境融合,并掌握环境的人,才能快乐。
  现代人要把满足的准点,设在比眼前能力略高的位置。
  谈快乐,人们总会想到“知足常乐”这句话。现代人的快乐,自然也是如此,只是那知足的“准点”与旧时大有不同。老一辈的人通常把那满足的准点放在与自己当时生活水准相当的位置,于是眼前的一切,虽不极佳,倒也合人意,所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便十分快乐;但是现代人,因为科技进步太快,刚出品的东西,往往已是不久便要落伍的,所以那满足的准点,只好设在比眼前能力略高的位置,或许有读者不同意我的看法,但是只要您想想家中有多少尚在分期付款的东西,便会了解我所说的意思。古人往往是游刃有余、行有余力,才做下一步;现代人却往往是力有不逮时,已经开始进行、开始享用,因为只有这样,才赶得上时代。所以就:“知足常乐”而言,现代人是以赶上最新的、企及更高的理想来满足自己,来使自己快乐。
  消极地等风雨过去,不如积极地冲过风雨。
  记得前年,有位在国际贸易上非常成功的朋友跟我到纽约的中国城观光,我提到中国人“忍片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格言,他立刻表示强烈的反对:“当你等到风平浪静,海阔天空时,别人早已冲过暴风雨,到达宁静的彼岸了。所以在现代社会,应当面对风雨,接受挑战,冲出暴风圈。”
  去岁我回国坐计程车,看到一辆小轿车上撞上路边的树。“一定是开得太快了,所以闪避不及。”我说。
  “只怪他反应不够快,所以撞上树。”年轻的司机表示。
  在这个人口爆炸、动乱纷争、暄嚣扰攘又瞬息万变的现代环境中,我们应该是等待风平浪静式的宁静,躲在月白风情、渔舟唱晚的山间水畔,找寻那古典的恬然自得,还是冲过风雨,冲出险阻,在企及更高的理想下,享受那“争取来的满足与宁静”呢?
  请读者诸君,自己斟酌吧!
  第三章 吾家有子初长成
  自从写了“超越自己”,突然成为教子专家,其实天下父母心皆同,子女心也差不多,我只是说出一些大家都有的问题,引起许多共鸣而已。
  “吾家有子初长成”,是我为财富人生杂志撰写的一系列文章,看来生动有趣,实在是与大家分享我的“头痛时间”。
  当然,也开了一些头痛药!
  妈妈是超人,不能叫累!叫累也不能生病!生病也不能不烧饭!烧的饭一定要好吃!
  超级妈妈
  故事一:
  深夜一点钟,从画室走出来,看见儿子正慢条斯理地在吃他的意大利通心面,老婆则两手撑着垃圾袋,站在餐桌前:“快点吃了!把纸盘丢进来,我好拿出去,明天一清早收垃圾,晚上就得放到马路边!”
  儿子懒洋洋地,一付死相地吃完把刀叉往盘子上一扔,就转身回房子,留下做母亲的,佝着背绑垃圾袋,又打开前门,披一件外套,冒着纽约十一月的霜寒,把袋子拿到路边去。
  故事二:
  深夜一点钟,我跟儿子同吃消夜,老婆因为身体不舒服,早早就休息了,所以我也只好勉强吃儿子用微波炉做的意大利罐头丸面。我先吃完,迳自将刀叉拿去洗,并回头对儿子说:“把脏东西收拾一下,一齐丢到垃圾筒里,楼下也检查检查,有没有垃圾,然后拿出去!?说完就进卧室了。
  只听得儿子匆匆忙忙的脚步,楼上楼下地传来,再就是开衣橱和大门的声音,居然没多久,外面的灯光便熄灭了,想必他已及时就寝。
  故事三:
  车房里先传来车子的引擎发动声,跟着,浴室里便响起吹风机的轰轰声,十分钟之后,楼梯上脚步声响起,做母亲的尖声喊:“快一点!吹个头要吹多久,再不快你就要迟到了!”
  又隔了半天,才听见儿子下楼和关车门的声音,以及车子冲出门,疾转弯而去的吱吱轮胎摩擦响。想必一路上都在训儿子。
  只是当天儿子又迟到了!
  故事四:
  老婆住院,我早上不教课、不开车、不出门,儿子前一晚就发了愁,早早上床,天没亮就轻手轻脚地起床,自己开冰箱,也不知弄了什么东西吃,吹风机响了两分钟不到,就人去楼空。
  晚上儿子顶着北风回到家,直喊冷,先问妈妈什么时候出院,吃完饭,急急地去做功课,说是因为巴士来得慢,早上差一点迟到,今天要提前睡,第二天更早起。
  临睡又问了一遍:“妈妈什么时候出院?”
  上面这四个画面,相信是每个家庭都可能经验的,却由其中提供许多值得深思的事。


  母亲(也可能是父亲,但多半是母亲,所以本文中以母亲为假设。)往往巨细靡遗,对子女照拂得无微不至,在她的心中,即使孩子已经十六、七岁,仍然可能会因为鞋带系不好,一脚踏住另一脚的鞋带而跌倒,所以当孩子系鞋带时,她还要目不转晴地看着。
  即使有一天她不得不叫孩子自己做事,也要千叮万嘱,唯恐有什么闪失,可以说:她在帮助孩子思考!
  在孩子心中,母亲常是无所不能的,她可以早上五点钟起床,做早餐,送孩子上学,自己去上班,经过超级市场买菜,赶回家烧饭、洗衣、催孩子做功课、练琴、记帐,打骂着孩了上床,东摸摸、西理理,忙到深夜睡,而第二天:又是生龙活虎,早上五点多钟就忙里忙外的——超级妈妈!
  避免我这样过一生
  美国电视上有个感冒药的广告:妈妈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说:“妈妈感冒了!”
  大儿子、二儿子、大丫头、二丫头、小毛头、加上老公,全傻了眼地问:“我们怎么办?”
  于是感冒药画面插入,母亲吃下去。
  哗!
  超级妈妈重显神威,全家人乃大欢喜!(旁白:请服用××牌感冒药!)
  问题是,这个超级妈妈会得到怎样的回馈?她会受到子女多大的感激?她又是否能够教育出具有独立人格,且知道孝顺的子女?
  答案常是令人失望的——不!不!不!
  因为她是超级妈妈啊!她本不该生病,也不需要子女照顾!她既然不需要,我们又何必去照顾她呢!
  于是许多子女就这样地被呵护、被帮忙思考,成了标准的MAMMT'S…BAB?“!
  于是许多母亲就“我这样过一生!”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前面“家庭纪录”的第二、四两项,诚然提供了很好的答案。
  愈去爱的人,愈懂得什么叫Zuo爱!
  人性有个基本的表现,不是被爱得愈多的人,愈懂得去爱,反而是愈去爱的人,愈懂得什么叫Zuo爱!也可以说:愈是奉献给对方,愈会加深地去爱对方!
  我们常会发现,年轻父母养的孩子比较不会回馈父母,因为父母都健在,也仍然像是他的朋友一样,他不必去操心,相反地,那些老寡母带大的小孩子,却常比较孝顺。这是为什么?
  因为那些孩子未成年时,母亲已经年老,他一方面需要靠母亲养育,一方面又得随时注意母亲的身体,并帮助母亲,否则老母大去,或是重病,孩子就会顿失所依。
  那孩子既有忧患意识,母子之间,更是相依为命的!那母亲不是单方面付出,而是在孩子未成年时,便已经获得孩子回馈、关心与照顾。套一句“陈情表”中的句子,那是:“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李密的“孝”,不正是这样来的吗?
  此外人性又有另一个基本表现,就是“没有失的‘得’,不觉其得之可贵;失而复得之‘得’,愈觉其可珍!”
  相信每个作母亲多年的,都经验过,自己离家多时之后返回,所见到的一双双殷切、盼望而欣喜的眼神。
  因为只有当“妈妈离家时”,孩子们才能有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