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是秦二世-第3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一直到天黑,蒙恬才离开皇帝书房。

发生在二世三年冬天的这次谈话,史书上méiyou任何的记载,蒙恬在事后更méiyou任何的只言片语传出来。

三天之后,一身戎装的蒙恬jingshén抖擞的出现在了二世皇帝召见西域使节的大朝会上。

 第一百七十五章 觐见

大秦历五十三年、二世三年十一月二十四,大秦二世皇帝在咸阳宫正殿召见千里迢迢而来的薰忽而一众西域王子团组成的使节团。(。)

随着一声声从咸阳宫正殿内接踵传出的宏亮“宣西域使节觐见!”的高呼,在礼部官员的引领下,包括薰忽而在内的十五位西域亡国王子们从咸阳宫广场一侧的礼部国宾馆出发,沿着宽阔的咸阳宫广场一侧走道踏上咸阳宫正殿前方两侧的长长玉阶佝偻着腰身拾阶而上。

很难形容此刻薰忽而等人的心情,应该说根本不用形容他们这些在西域呼风唤雨的西域王子们此刻的心情。因为此刻他们脑中是一片空白。

进入咸阳已经三天时间,这三天的时间里,薰忽而等一帮人都住在礼部府衙旁边的国宾馆中。

国宾馆应该算的上的礼部府衙的附属设施了,在六部府衙刚刚开始筹建的时候,胡亥就专门提出过要建造一栋专门用来给外国使节居住的房舍,于是国宾馆就顺应而生了。

严格意义上来说,薰忽而等人应该是国宾馆第一批入住的外国使节了。

礼部的人按照胡亥的意思原来是准备带薰忽而等人到咸阳城中的各处名胜逛上一逛,毕竟谁都看的出来,这些同东胡人打扮差不了多少的使节们,虽然身上都的披金挂玉,但是明显是第一次来咸阳,所以才会在一路上目瞪口呆的到处张望,那模样就同东胡人初次来咸阳觐见皇帝陛下一般无二。

可是礼部官员的一片好意却是被薰忽而拒绝了。原因无它,一干西域王子们也许是只看到了大秦的繁华,但是薰忽而却知道,马上要同自己打交道的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看到咸阳宫广场上那十二尊如神邸般矗立的金人以及高耸入云的幢幢宫殿时,薰忽而在惊骇之余。心中唯一的想法就是自己来到这样一个强大的国度来寻求庇护,到底是对还是错。

不说如今这大秦还有多少可用之兵,在薰忽而看来只需要那陈兵在笔架城蒲昌海边缘的十余万大军,就足够将整个西域诸国来来回回灭上几百次了,就算乌孙人真的投靠了楼兰国没有反水,也没有任何的作用。

薰忽而同样知道,自己同猎骄靡等人偷袭笔架城显然惹怒了大秦的那位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所以才有了十万大军西进笔架城的事情。大军西进是为了什么?目的肯定只有一个,那就是不管自己有没有来大秦寻求庇护。大秦用不了多久都会挥师进军西域。

或者说更加现实一点,大秦已经将触角伸到了笔架城边缘。那么是不是说一旦大秦的那位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认为准备妥当了就会立刻挥师西进呢?也就是说,不管有没有自己等人偷袭笔架城的事情,大秦似乎都已经在做着随时进军西域的准备了。

这才是薰忽而最不敢想也最为担心的地方。

他很担心自己这一次冒然来寻求大秦的庇护不仅到最后庇护没有寻求到,反而给了大秦光明正大的进军西域诸国的借口。那个时候他们这些人不仅是亡国之人,更会是所有西域人的罪人。

不得不说,薰忽而确实不是个草包,虽然他打仗不太会,但是对政治的敏感度还是很高的。联系种种迹象,他确实将胡亥同意他觐见的想法琢磨个不离十了。

可惜,薰忽而同样知道这是一个无解的命题。

他不来寻求大秦的庇护。难道大秦就会挥师西域了吗?就算没有笔架城之战,大秦就不会挥师西域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不过薰忽而并没有完全放弃希望。三天的时间,他带着一帮西域王子们一直在国宾馆中学习秦语。同样也在了解大秦的历史。虽然大秦的历史就是一部奋斗加兼并的铁血史。

自己如今所处的这个帝国太大了,大到薰忽而等人已经不敢想像。正因为大。也给了薰忽而唯一的希望,那就是,西域乃是蛮荒之地,也许那位掌控着亿万人生死俯瞰天下的皇帝陛下根本不会注意到西域那块地方。或者说本来注意到西域那块地方,却因为自己的运作而放弃了呢?

毕竟。此次他来到大秦寻求庇护并不是想要空手套白狼。薰忽而等人除了带着亡国的西域诸国中最为珍贵的宝物准备用作贡品进献给大秦的皇帝陛下外,薰忽而还特意准备了让西域诸国都垂涎yu滴的楼兰珍宝奉献给那位大秦的皇帝陛下。

那件珍宝,才是薰忽而最大的依仗。

布满咸阳宫广场的披坚执锐的黑甲兵卒,长长的似能直接通到天庭之上的白玉阶梯,无不再彰显着那位传奇的大秦皇帝拥有什么样的权势,大秦该是何等样的富足。

走过长长的九十九级白玉阶梯,薰忽而等人终于站在了高大的咸阳宫正殿门口。引领他们的礼部官员做个手势示意他们停步,然后站在门外一揖到地高声道:“西域使节觐见皇帝陛下!”

“宣西域使节入宫觐见!”

“宣西域使节入宫觐见!”

……

一声声“宣西域使节入宫觐见!”从幽深的大殿中遥遥传出,那寥寥的回音似从九天之上传来的一般。

薰忽而感觉自己的衣衫都已经湿透了,虽然此刻的雪后的咸阳天气极为寒冷。

“快进去!记得不要忘记了教给你们的礼仪!”

那礼部官员听到从大殿深处传出来的声音,连忙闪身到一侧,压低声音再一次的叮嘱一遍薰忽而等人记得在国宾馆中学习的礼仪。

跨过高高的门槛,薰忽而等人眼观鼻鼻观心的小心翼翼地在心中数到第十八步之后,齐齐伏地高声道:“西域楼兰(子和、狐且、米兰……)使臣薰忽而(拉巴离、图兰市……)拜见至高无上的大秦皇帝陛下,愿至高无上的大秦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极为的整齐,但是那话语中带着的颤抖即便薰忽而等人都能够听的出来。

幽深的大殿只有薰忽而等人高呼万岁的声音在寥寥回荡。

“平身吧!”

良久,从幽深而遥远的大殿内传出一道清朗的声音。

 第一百七十六章 珍宝

陡然听到薰忽而等人带着些许生硬别扭的异国情调秦语,让胡亥的思绪一下子飞到了两千后。

后世,在许多的一线城市中经常可以看到有别于华夏人的黄头发白皮肤的外国人以及他们带着些许异国情调的汉语。只是那个时候的外国人,学习汉语除了少部分是真的喜欢自己这个神秘而古老的国度外,更多的却是外国的盲流带着淘金的心态来到华夏。

凭着那副明显有别于华夏人的皮囊,他们在这个新兴的国度能够过上远比在家乡要优渥百倍的生活。后世的华夏虽然经济上站了起来,但是信仰的缺失却也没有让脊背真正的挺起来。

今天,站在大殿下对着自己行着大礼的可以说是那些人的先祖吧,同样的异sè毛发,同样的白皮肤蓝眼睛,他们学习秦语是为了什么呢?

为了在大秦寻求庇护,或者说想要能更好的融入并了解自己的帝国吧。

至于大殿内的大秦群臣,虽然一个个都面sè严肃的正襟危坐,但是眼角流露出的兴奋之sè却暴露了他们此刻并不太平静的心情。

万邦来朝,果真不是一个梦想,更不是一个空话。

这些不远万里前来觐见皇帝陛下的西域人,似乎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呢。

胡亥的思绪飘忽飞散,却是苦了下方战战兢兢连呼吸都要小心翼翼的薰忽而等人。

虽然躬着腰始终都不能也不敢抬头看,但是眼角的余光却还是能够大概的看清楚大殿两侧的景象的。仅仅是那一瞟,似乎根本望不到这大殿的边边角角。而刚刚那惊鸿一听的遥遥传来的至高无上的大秦皇帝的声音,已经告诉薰忽而等人,这大殿该是何等的幽深。咸阳宫正殿的高度自不用多说,这个在咸阳宫广场上就能够看到。

楼兰国在西域近百个大大小小的城郭中。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了。毕竟楼兰国占据着蒲昌海周围百余里最为肥美的草场以及良田。所以楼兰国的王宫应该算的上是西域诸国中最为奢华和宏大的了。

可是同眼前这座他根本不敢也不能细看的大殿比起来,在西域诸国中最为奢华和宏大的楼兰王宫,所有的全部加起来说不定都没有这一座宫殿大。至于奢华,呵呵。

“三天时间能够将我大秦语言说到这种程度也确实为难你们了。赐座。”胡亥收回思绪,看着大殿下方的薰忽而等人淡淡的道。

咸阳宫正殿从胡亥坐着的皇帝宝座到大殿正门,直线距离是十八丈。秦制一丈等于十尺,一尺换算成后世长度应该是二十三厘米到二十四厘米之间,十八丈就是将近四十五米的长度。所以胡亥的话语传到薰忽而等人耳中的时候,就只有那么点若有若无的音量了。

举行大朝会的时候。文武百官显然不可能将偌大的一个大殿都填满,他们所坐的位置距离胡亥的直线距离不过十米左右,当然,胡亥坐着的地方要高出他们太多。

薰忽而等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王岩手下的一干太监已经撅着屁股小心翼翼的将十余个锦凳送到他们身边。并指引着他们朝前一直在距离御阶前方才停下。

这个时候薰忽而等人也知道,显然皇帝是赐座给他们了。

“谢过至高无上的大秦皇帝陛下赐座。”这是那太监的提醒了。

“呵呵,坐吧。”胡亥摆摆手。

薰忽而等人小心翼翼的屏气凝神将小半边屁股坐上锦凳。眼角的余光看去,在这大殿两边已经坐满了无数头戴高冠、身穿各sè袍服或是穿着铠甲的大秦文武官员。

“西域楼兰国使节为大秦皇帝陛下奉上贡品,西域宝马十匹,珍珠千颗,上等宝玉两箱……。西域子和国使节为大秦皇帝陛下奉上贡品……”

王岩手中拿着一张长长的礼单,开始朗声宣读起来。

这个礼单,是在薰忽而等人进入咸阳宫正殿之前交给礼部官员呈送上来的。原本应该是他们自己进了大殿之后自己向胡亥送上贡品的,但是不知道薰忽而是怎么想的。竟然提前将所有的礼单以及贡品都送到了礼部。所以,这宣读的事情只有王岩来做了。

足足过了两盏茶的时间王岩才将薰忽而这十余国王子带来供奉给胡亥的各sè奇珍异宝宣读完毕。

胡亥大概听了一下,光是西域宝马这十余国送来的估计就有不下五十匹,还不用说什么珍珠宝玉之类的东西了。不过除了西域宝马让胡亥有些意动之外。其余如珍珠宝玉金银玉器之类的物事,大秦那是要多少有多少。并没有什么太过新鲜的东西就是了。

说到西域宝马。胡亥首先想到的肯定就是汗血宝马了。只是不知道薰忽而这些人送上来的宝马有没有汗血宝马。按理说,应该肯定是有的。毕竟现在这个时候所谓的西域汗血宝马,可以说是有很多野生的,并不是后世那般稀少。要知道如果胡亥不来这大秦的话,再过个数年,冒顿就会有一支完全由汗血宝马组成的jing锐骑兵将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刘邦给围困在白登山。

能完全用汗血宝马组成一支骑兵,显然,汗血宝马在这个时候应该还是很多的。

“西域诸国的心意朕手收下了。那么,你们不远万里来到我大秦,是想要从我大秦得到什么呢?”胡亥起身,沿着玉阶拾阶而下,边走边问道。

礼尚往来是华夏的传统美德。

在后世,如高丽、越南这些附属小国,每一次来向华夏帝国朝贡,都会带上一大堆有名无实的东西,然后换回大批的真金白银亦或是各类文化、科技、杂艺等等书籍。

偷师华夏文明而已。

不过这种事情并不是仅只后世才发生的,其实在先秦时代就已经有了这规矩。战国七雄争霸,大大小小的诸侯纷纷覆灭或者依附七国之一寻求保护。既然依附自然要有供奉的,宗主国也就有了回礼一说。

“回至高无上的大秦皇帝话,我楼兰国还有一件名扬整个西域诸国的珍宝要奉献给至高无上的大秦皇帝陛下。”薰忽而听到胡亥的话连忙起身躬身道。

“哦?还有东西要送给朕?还是名扬整个西域的珍宝?”胡亥在薰忽而身前站定,有些疑惑了。

ps:感谢“套利人”兄弟每天的两次打赏。好基友,一辈子。

 第一百七十七章 拒绝

胡亥确实对薰忽而口中所说的名扬整个西域的珍宝而好奇。*。*

后世的人对西域到底有多少国家也许不太清楚,但是西域诸国中有两个国家却是或多或少都听说过,一个是楼兰国,一个是先秦时代还没有出现的高昌国。

楼兰国之所以闻名,一方面是因为他靠近水面面积达到数百平方公里的蒲昌海大泽,另一方面则是蒲昌海由沧海变荒漠以及在丝绸之路上鼎盛一时的楼兰国无声无息的灭亡了。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后世曾经轰动一时的楼兰女尸了。

而高昌国应该是西域众多的小王国中延续时间最长的了,最重要的是唐帝国高僧玄奘西游列国的时候其中着重强调的一个国家就是高昌国。所以,处于欧亚交通枢纽地带的高昌古国应该算的上是一个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及宗教胜地了。

大秦群臣同样也是极为的好奇。毕竟一般前来朝贡的小国不管什么样的珍宝都会罗列在礼单之上,这是规矩不是。如薰忽而这般突然提出来将要献宝的事情倒是极为少见。

只是这样行事,更像是楼兰国临时决定的一般。所以大秦群臣在好奇之余,心中对薰忽而却是有些不爽。临时决定加上一件名扬西域的珍宝,难道开始送的都是西域比较常见的货sè么?还是说我大秦就没有珍宝了?

如果薰忽而知道大秦群臣心中所想怕是一定后悔的一头撞死。不过,这件珍宝确实是薰忽而临时决定送给胡亥的。

因为这件珍宝是个人,是薰忽而的妹妹,是楼兰国的公主,是整个西域诸国所有王子以及男人们心中的梦中情人。

薰忽而开始是担心大秦的皇帝会是一个七老八十的老人,如果这样的话。将自己的妹妹送给大秦皇帝,大秦皇帝即便心中喜欢,却也是无力享用了。如果无法享用,那么楼兰国的公主西域的明珠也许只能在大秦帝国深深的宫闱中苍老,然后死去。

如今国亡了父王以及母亲都成为乌孙人的阶下囚,薰忽而无时无刻都在承受着煎熬。但是他并没有想着用自己的妹妹去换得大秦的庇护。这个要求是西域的明珠自己提出来的。

她,比薰忽而看的还要清楚。

进得大殿,虽然薰忽而等人没有看到胡亥的容貌,但是从声音中却是能听出胡亥大概会是多大年纪的。年轻的大秦皇帝。不仅不会让自己的妹妹老死在宫闱中,更会让这次礼物供奉的有意义。

英雄难过美人关。薰忽而对自己的妹妹还是极为自信的。

只要自己的妹妹能够得到那位至高无上的大秦皇帝陛下的宠爱,那么楼兰国说不定将会成为西域最为强大的国度。

毕竟,能够不建造城墙的城池,能够让自己的国度没有任何的城墙。这种自信怕是也唯有如大秦这样强盛的帝国才会如此吧。

“启禀陛下,楼兰国供奉的珍宝如今还在国宾馆中,还请陛下允许小邦使臣前去准备一番。”

躬身而立的薰忽而能够看到停在自己身前的那双穿着黑金夹织的锦靴。他知道,如今那位统治着这偌大帝国的大秦皇帝正在自己身前不过三尺。

虽然很想抬头看看,但是薰忽而不敢。

薰忽而话一出口,大殿内的大秦群臣顿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