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是秦二世-第3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身为大秦百姓,做为距离大秦圣天子最近的那么一群人,其实每个咸阳百姓心中都是极为的自豪的。

而大秦以法治国,如今大秦所使用的律法更是圣天子陛下耗时三年制订出来的。剔除了绝大多数的严苛刑罚,到如今已经却是渐渐被大秦百姓所接受并遵从。

咸阳百姓做为距离圣天子皇帝陛下最近的人,心中莫不有着以圣天子威名维护朝廷法度为己任的想法。

听到那瘦高个如此说,周围没有弄明白状况的百姓顿时对着几个穿着国医馆服饰被打的鼻青脸肿的年轻人指指点点,言语间尽是指责。

“诸位乡邻不要听信此人一面之词。我国医馆开馆年余以来,何曾有过草菅人命之事?风评如何诸位乡邻当是最为清楚。这位躺在地上的兄台,在今晨送到国医馆之时就已经不行了。老馆主我等劝阻,本着医者之心执意开门救治,岂料一剂药剂未曾入口,这位兄台就已经撒手而去,而跟着这位兄台一起来的几位大汉,却硬是说我国医馆药剂毒杀了这位仁兄,想要讹诈馆主。

老馆主不从,那大汉就暴起伤人,孰是孰非等到府衙来人即可一问便知。此刻老馆主被殴受伤,我等万万不可离开以免老馆主遭歹人之手。还劳烦诸位乡邻能够为我等报官。”

为首年轻人虽然被打的鼻青脸肿,就连说话都有些漏风,但是言语间却是一片愤怒。

确实,天微亮时这些人过来敲门求馆主出手看病。那个时候国医馆并未曾开门,老馆主依然开门接诊,却不料药汤还未曾入口,人就已经死去,这又怪的了谁?

听到年轻人如此一说,原本就在国医馆附近的百姓纷纷开口了。

“我等贫苦人家,老馆主经常不收诊费并施医送药,怎会如此草菅人命?”

“就是,想来是有人要讹诈馆主。”

……

周围先前本就对瘦高个的话有些疑虑的国医馆近邻,纷纷出言帮衬。

“让让!府衙来人!”

正在这时,一个声音陡然自人群后响起。

围拢在国医馆门前的百姓听到府衙来人连忙朝着两边散开,露出一条走道。

三个穿着公服腰悬跨刀的衙役跟在一个年轻人身后走了进来。

“咦,那不是李家医馆的少馆主么?”

有眼尖的百姓却是已经认出了那个穿着绸袍的年轻人身份。

没有人注意到的是,在看到年轻人领着三个差人出现之后本来额头已经开始见汗的瘦高个等几个壮汉,却是一瞬间镇定了下来。

“李某听闻国医馆有人闹事,特意请来公人前来处理。只是未曾想到老馆主如此高明的医术,却是医死了人,好生让人惋惜啊。”李威先是对着为首的年轻人抱拳一礼,随手看着地上躺着身体已经僵硬的壮汉叹息道。

言语间却是已经不动声sè的坐实了国医馆老馆主医死人的罪名。

“李少馆主……”

“府衙办差,闲杂人等回避!”

三个衙役为首的一人打断那年轻人的话语厉声大喝道。随即看着几个挡在国医馆门前的年轻人道:“国医馆用药不当医死病患,一应人等统统带回府衙彻查。”

随着这为首衙役的厉喝,两位公差却是已经提了锁链上去拿人了。

国医馆的几个年轻人显然没有想到这些公差竟然一来就不分青红皂白的将医死人的罪名扣在了自己国医馆的头上,从未曾碰到过这种情况的几人瞬间有些懵了。看着衙役已经拿在手中的明晃晃刀剑,傻愣愣的一个个接连被擒拿。

将几个年轻人锁在一起,为首的衙役看了李威一眼,然后大步迈入国医馆,想来是去捉拿国医馆的老馆主了。

李威收回眼神,缓步踱到被绑在一起的几个年轻人面前,看着双眼几yu喷火的那为首年轻人笑着道:“扁丛啊扁丛,你国医馆开在哪里不好,却是非要开在我李家医馆旁边。唉!”

李威言语中虽然是在惋惜,但是脸上的神情却是说不出的得意。

ps:琐事未完!还欠四更,明天补上,请大家监督。今天实在抱歉!鞠躬!

 第两百五十一章 恩怨

随着国医馆上上下下十余人都被拿入咸阳府牢狱之中,早上发生在国医馆门前的风波也就逐渐淡去。

咸阳城中的人太多了,人一多这样那样的纠纷也就多了。

虽然国医馆是医死了人,但是大秦刚刚承平不到十年。数年前的大秦,最不值钱的其实就是人命了。所以国医馆的风波只是让城东百姓茶余饭后多了几分八卦谈资而已。

可是,暗地里,国医馆的风波却是悄然吹皱了因为这月余来平静的如同一池清水的大秦朝堂上下。

一年前才在咸阳城东开设起来的国医馆,有什么背景朝中众臣很多人都清楚。大秦皇家学院医学院院丞、现任太医令扁鱼的门人子弟开设的医馆。

而之所以能被叫做国医馆,据说这个名字还是圣天子皇帝陛下听到扁鱼所请开了圣口赐下来的。

虽然圣天子赐名一个小小医馆的事情不太可信,但是想来无风不起浪。能直接用“国医”两字作为医馆名字,如果不是圣天子默许,想来给扁鱼天大的胆子也是不敢在这咸阳城用这国医馆之名来开医馆的。

至于前去告官的李家医馆,背后则是原来的大秦丞相李斯、如今的内阁副总理大臣李由。

如果李斯还在的话,那么这样的碰撞怕是朝中众臣没有任何一个人会相信国医馆能够有胜算。不过如今李府虽然看起来要比李斯健在的时候更要显赫,但是朝中众臣心中却是都明白。看似要比往ri更要显赫了几分的李氏一族。在大秦朝廷中却早已经不复当ri一家独大之势。

即便李嫉是大秦皇后,李由是内阁府副总理大臣;即便先前聚拢在李斯身边的姚贾、胡毋敬等一干重臣依然是以李由马首是瞻。

可是谁都不得不承认,现如今这大秦朝堂,却是再没有任何一家能够一手遮天了。政事上李氏不成,军务上蒙氏、王氏同样也是再没有先前那般的影响力。

李家医馆是咸阳城第一家也是最早的一家医馆,但是,李家医馆不是大秦最为显赫的李氏一族的产业。

李家医馆的馆主甚至都不能算做是李府的族亲。

但是,李家医馆的背后确实站着如今大秦最为显赫的李氏一族。从李斯还在世的时候事情就已经如此了。

具体如何不为外人所知,唯一可以知道的就是李家医馆一直是由丞相府照拂的。所以,李家医馆在咸阳城一直都是稳如泰山的存在。

后来老丞相李斯离世。大公子李由接掌李府。据说皇后娘娘能够如此快的怀上皇帝陛下的子嗣尤其是诞下男嗣。李家医馆居功甚伟。

当然,这样的小道消息也只是在咸阳城的世家勋贵中悄悄流传。没有人敢拿出来正大光明的说。不过却也是证实了李家医馆医术的高超。在咸阳城众多的勋贵世家府中有个头疼脑热,首选也都是李家医馆。

话说这李家医馆同样也是根正苗红的大秦太医不是?

如今的李家医馆馆主李茂正是百年前武王嬴荡时的太医令李醯(xi)。

其实大秦朝野上下却是都清楚为何会发生国医馆医死人之事,又为何会是李家医馆的少馆主李威去告官之事。

以扁氏为代表的医家同李醯(xi)这李家医馆的恩怨在大秦并不是什么私密之事。

扁氏的老祖扁鹊。正是死在武王嬴荡时的太医令李醯(xi)手上。

百年前。正处于战国末期。正是生产力迅速发展和社会发生着激烈变革、动荡的年代,也是人才流动,人才辈出的时代。各个想要争霸的诸侯国的互相竞争,形成了一个尊重人材,招纳贤士的社会风尚。

为增强实力,各国都在拢络有用之材。那个时候的秦国地处西陲,被中原诸侯以夷翟遇之。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秦国历代君主,都非常重视从东方各国招徕人才。为广招贤能,秦国采取了兼收并取之法,为各类人才创造了一个各显其能的用武之地。秦国除重视治理国家的人才外,对医生也很尊重。

载:“秦王有病,招医,破费溃痤者得车一乘,所治愈下,而所得愈多。”给予医生以极好的待遇,各国名医纷纷到秦,而扁鹊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成为秦人的。

扁鹊同李醯(xi)并没有什么太过复杂的恩怨,两人本是同为医者,哪有什么非要要对方xing命的恩怨?

概因扁鹊的医术实在是太过高明,高明到在扁鹊治疗好了时任太医令李醯都束手无策的武王赢荡的病。

心情大好之下的嬴荡却是表露了任命扁鹊为大秦太医令的意思。这可是直接威胁到了李醯的地位。

扁鹊很快就受到了在大秦已经小有势力的李醯派来的刺客刺杀。虽然在门人弟子的帮助下逃离了秦国,却是终于没有逃脱李醯遣来的刺客之手,在半路上被李醯的刺客杀死。

一代神医扁鹊就这样死在秦国境内。

虽然事后很多人都知道这件事情是李醯做的,就连嬴荡也清楚,但是最终因为种种原因还是不了了之。

医家同李醯一家的恩怨就此延续了百年。

在朝野中的很多人看来,扁氏开始只是没有能力发动对李醯的报复。如今扁鱼虽然不能说位高权重,但是同已经渐渐淡离大秦权力中心、仅仅挂着太医之名的李茂相比,也许是扁鱼认为如今已经有足够的力量来收拾李醯报百年前先祖扁鹊被刺之仇了。

想来这也是为何扁氏的国医馆会开设在距离李茂的李家医馆仅仅两条街的缘故了。

并没有认为扁鱼是不自量力。毕竟,李茂并不是李由府中族亲,李由身为内阁副总理大臣不可能为这件事同他撕破脸皮不是?

可是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年余时间一直未曾有过任何动静的李茂,却是陡然发动,而且一出手就要砸掉扁氏医家为之谋生的招牌。

医死了人,你还能被称为医家吗?

这可是要让医家断掉传承啊!

要不要这么狠的?

这是一干收到消息的朝臣心中同时泛起的念头。

 第两百五十二章 意外

虽说收到的消息是国医馆医死了人,但是背后到底有什么猫腻,其实明眼人都很清楚。 78xs『』

只是,如果医家真的就这么容易被干趴下了,还用得着等到今天么?很多人都知道,扁鱼可是救了皇帝宠妃如今的东宫皇妃丽妃娘娘的命。

这样的大功在手,就算国医馆真的医死了人,又能将扁鱼如何?大家都是朝中重臣,何必弄的大家以后都无法见面了不是?

还是说在这件事情上,李茂压根就没有请示过李由,而是自作主张?

就是所有人都在冷眼旁观之际,午时未过,内阁府总理大臣冯去疾的案头上却是也多出了一份信报。

信报的类容很简单,正是今ri晨间发生在咸阳城东的有关国医馆医死人之事。

如今内阁府的各项职能逐渐在完善,六部尚书入阁,各地送来的奏章都事先有宗正府监察司的人专门分门别类的整理好,然后送到六部尚书的案头。六部尚书拿出具体的意见,然后汇总到内阁总理大臣冯去疾处。

类似这样国医馆这样的小事,每天偌大的咸阳城不知道会有多少。有些甚至连咸阳令萧何的铜案上都不会看到。更不要说送到身为内阁总理大臣冯去疾的案头上了。

可是今天这样一件连鸡毛蒜皮的小事都算不上的小事,就这样被堂而皇之的摆上了内阁总理大臣冯去疾的铜案之上。

如果说唯一有些不同的,恐怕就是这封信报落款处那枚黑sè的梅花水印了。

这梅花水印冯去疾很熟悉。因为他有机会看到过几次。

梅花水印,别人或许不清楚,但是冯去疾去知道,这是由皇帝陛下亲掌充当皇帝耳目的黑冰台特有的标记。

一件小小的医死人的案件,却被黑冰台郑重的送到了自己的铜案之上。这本身透露出来的意思就显得极为诡异。

难道这国医馆同圣天子皇帝陛下有关系不成?

冯去疾马上就想到了这样一个极为不可能却又唯一能够解释的通的可能。可是如今圣天子皇帝陛下不在咸阳啊!

这到底该如何是好?冯去疾有些拿不准了。

很快,顿弱和李由两位内阁副总理大臣以及六部尚书都被召集到了内阁府中。

一封简简单单的信报被逐一传阅之后,一众重臣们却是不约而同的看向了面不改sè的副总理大臣李由,眼神玩味。

就连冯去疾和顿弱两人,同样也是如此。

“此事,由实在不知!”

李由看着身前的铜案,淡淡的扔出七个字。

其实此刻李由心中却是已经惊诧莫名。

在收到冯去疾召集内阁议事的消息赶来内阁府之前,李由刚刚见了这信报上的主要对象李家医馆的主事者李茂。

事情到底如何李茂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李由却是知道李茂这是要让城东的国医馆关门。一件不太大的小事。李由并没有放在心上。

一间医馆而已,想来扁鱼也不可能真的为此事同自己撕破脸皮。

只是让李由没有想到的,就这样一件他根本没放在心上的事情却是被黑冰台直接送到了内阁总理大臣冯去疾的案头上,并且还是今ri召集内阁诸位重臣议事的主因。

不过此刻,李由唯一想到的可能也只能是不在咸阳的圣天子同那国医馆有着关系。或者说国医馆本身就是自己那位行事如天马行空的小舅哥圣天子皇帝陛下所开设的?

正是因为圣天子皇帝陛下不在咸阳城,所以黑冰台担心国医馆中已经被咸阳令府衙役关入牢狱中的几位医师出了什么意外才会直接将信报送到内阁总理冯去疾的案头之上,用来jing示冯去疾吗?

“此事,着御史府会同咸阳令萧何彻查,诸位大人以为如何?”

李由的话冯去疾没有信也没有不信。他不相信李由真的一点风声没有听到,就算李由现在不知道,想来那李茂此刻怕是已经等候在李府中了。

毕竟。扁鱼可是大秦太医令,而李茂只是太医院中的普通太医而已。想要同扁鱼斗,李茂明面上还是有着不少的差距的。

“大善!”

顿弱自然不会有意见,既然牵扯到了朝中官吏。那么这件事本身就是御史府分内之事。

“附议!”

“附议!”

张苍等人纷纷出言附议。

……

咸阳城南李府,李由书房。

偌大的书房内灯火通明,李由端坐在当年李斯自杀而亡的那张靠椅上,眼神森冷的盯着铜案前匍匐在地的一个中年人。

“还请公子救救小儿吧。”

李茂声泪俱下。叩首不已泣声道。

国医馆医死人之事的发展,可以说让关注这件事的朝中群臣齐齐跌碎了一地的眼镜。

午时刚过。咸阳令萧何还有御史府的两位在朝御史就联袂出现在咸阳府牢狱之外,提审了国医馆一众被擒之人包括死者家属,还有那几个指认国医馆医死人的几名壮汉。

随后不久三名跟随李茂之子李威前去捉拿国医馆一众医师的城东衙役也被拘来提审。

事情的经过本不复杂,很快就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出现。

死者妻儿却是咬定死者是喝了国医馆的药汤才死的,连同那几名壮汉也同样如此。而三名衙役受了李威的贿赂才会天刚刚蒙蒙亮就出勤之事,却是在见到萧何以及两位御史的时候就立马竹筒倒豆子的全都一五一十的招了出来。

村妇还有那几个泼皮不知道萧何以及两位御史的身份,只当他们三人都是城东的司丞一类人物,自然按照先前议定好的说辞来说。

可是三位衙役却是清楚萧何的身份,尤其是看到两位在朝御史身上的官服,却是瞬间知道事情怕是已经脱离了自己等人先前的预料。

自己的顶头上司东城司丞躬身在一边一直抹着头上的冷汗,咸阳城最大的大佬令尹大人亲自来了,再加上御史府的两位御史大人,那么这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