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狙击南宋-第3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狄烈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扯了一下车内的铃绳,随着铃声响起,两名警卫营卫士掀帘恭立。

狄烈颔首道:“把他叫过来。”

不一会,一名左衽胡服,耳挂金环的女真人出现在驼车前,恭恭敬敬向狄烈及吴乞买施礼。

狄烈乜斜吴乞买一眼:“认得他吧?”

吴乞买上下打量此人许久,只觉眼熟,却一时认不出。

那女真人侧身面向吴乞买,笑声有点冷:“小人阿疏,当年可是大金灭辽的急先锋。国主乃贵人,贵人自是多忘事啊……”

“阿疏?!”吴乞买渐露恍悟之色,手指频点,“果真是你,没错,你就是阿疏!你竟然……”吴乞买本欲指责阿疏降敌,但随即省起,自己这个国主都降了,还有什么资格指责他人?

吴乞买颓然垂手,斜眼看向狄烈,不知这位华王叫此人来是何用意。

狄烈慢条斯理道:“阿疏原为徒笼古水纥石烈部之勃极烈,因其叔侄对我天诛军有大功,本王要求你将纥石烈六部的统领金箭,交与阿疏,并附上封敕。”

吴乞买瞳孔急剧收缩——所谓纥石烈六部,包括胡刺浑水纥石烈部、阿里民忒石水纥石烈部、星显水纥石烈部、陶温水纥石烈部、徒笼古水纥石烈部,以及系辽籍耶悔水纥石烈部,均为女真大部落徙单部的分支,约占生女真人口两成比例。狄烈的这一手,是赤裸裸的分裂女真。

眼见吴乞买脸膛起伏,气愤难平,狄烈摆摆手,让阿疏退下,然后放下车帘,隔断车外的寒风。

狄烈指头轻敲案几,缓缓开口道:“如果你知道本王要将女真各部迁徙到哪里,你一定会为纥石烈六部能留下而庆幸。”

吴乞买没由来一阵心悸,脱口而出:“你要将我女真各部子民迁徙到何处?”

狄烈神色从容,语气却不容置疑:“哪里来,就滚回哪里——火鲁火瞳谋克以北,就是女真人未来的栖息之地。”

这一瞬间,吴乞买的脸象喝醉酒一般胀红,脖颈上的粗大青筋根根毕现,差点要暴跳起来。身为金国国主,他岂有不知这火鲁火瞳谋克所在——那是蒲与路的北极,金国的北疆,终年寒冰覆盖的不毛之地。

“你……你好狠,竟将我女真子民赶入绝地!”吴乞买须发猬张,切齿戟指,一付随时要暴起的模样。

狄烈安坐不动,冷静道:“你错了!那里不是绝地,而是你们女真人的发源地,那里同样有与你们一样的族群居住、生存、繁衍……不过,纵使是同一族群,相信也不会欢迎你们这些外来者。要想取得立足之地,只有重新拿起武器。放心,那些原始人打不过你们的,在那里,你们可以重新开始。”

火鲁火瞳谋克,这个地名,狄烈是在金国的籍册上看到的。找来管籍册的官员一问,才知道这地方竟在今天的漠河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再往北,就是西伯利亚。金国虽然在这里设了一个谋克,名义上拥有主权,实际上根本管理不了当地稀少而分散的野人。

从历史上看,女真人的确发源于西伯利亚,不过那是好几百年前的事了,经过十几代人的迁徙,那片荒凉的冰寒平原,只存在于女真人古老的传说中。吴乞买从生下来就没到过火鲁火瞳谋克这地方,更不要说此地以北,将女真人全族迁徙至此……吴乞买想想就不寒而栗,难怪对方会说,与之相比,纥石烈六部算是幸运的了。

“你现在有两个选择。”狄烈伸出两根手指,将吴乞买几乎戳到鼻头的手指压在案几上,冷冷逼视着这位亡国之君,“要么,将二十万女真人迁徙至罗荒野(中国古籍对西伯利亚的统称);要么,就等着被辽东至幽燕的故辽遗民斩尽杀绝!”

吴乞买浑身颤抖,痛苦万状,陷入深深地两难之境。女真人的确是有二十万,可是有多少是青壮呢?迁徙之路等同于死亡之路,当抵达女真人发源地之时,还能存活多少?迁徙,是九死一生;留下,是十死无生。他还有选择吗?

更令吴乞买抓狂的是,就这条九死一生之路,还是有附加条件的——那就是他与臣下三十四名战犯,必须活着回到东京,接受审判,不许自杀。

女真人的活路,要以他们国主的耻辱来换取。

望着被押下去的吴乞买这一代雄主失魂落魄的背影,纵是恨其入骨的赵梃,也为之谓叹不已,满面不解地对驼车内的狄烈道:“军主,何须多此一举,让女真人死绝岂不更好?还有,为何留下纥石烈六部女真人?难道当真为了酬功?”

狄烈悠然道:“西伯利亚啊,总有一天,我们的脚步会踏足那里。在此之前,就先让女真人去探探路吧……至于纥石烈六部,可以做为将来进军西伯利亚的开路先锋——扼杀东斯拉夫人(俄罗斯人的祖先)的崛起,这才是女真人的价值所在。”

第四百三十七章 赵七再出手

(谢大盟与众书友的打赏与票票,令十五郎动力十足。)

~~~~~~~~~~~~~~~~~~~~~~~~~~~~~~~~~~~~~

一一三二年,正月十七,上元节的灯花未散,一条爆炸性的消息,迅速传遍大江南北:北虏已灭,靖康耻雪;北伐大捷,山河光复。

整个中原及江南,都被这条消息掀动了。

长安方面,自有信使八百里报捷;而江南的南宋方面,最早将消息带回的,却是被南宋朝廷勾抽民间商船,将第三批援助物资送往辽东,刚刚返回的船商。

这些船商,不但随船带回了大量北地毛皮、角筋、珠玉,更将这一天大喜讯,沿途传播,成为天诛北伐大捷的义务宣传员。消息所到之处,掀起一阵阵狂潮。商人沿途抛售皮货,同时宣扬天诛军北伐功绩。言者绘声绘色,听者如痴如醉,末了还家焚香祷告苍天,欢欣鼓舞自不待言。

尽管年节已过,但商船队每经一地,当地爆竹必抢购一空,船行三千里,爆竹声传九十州。

南宋小朝廷是在正月二十一得到这条惊天消息的,当时兴元帝赵栩,正与满朝文武商议,若天诛军北伐失败,与金国和议,宋与天枢及金国,将如何共处。结果这炸雷般的消息飙来,满朝当场炸开锅,群议纷纷。有弹冠相庆者、有半信半疑者。而令满朝文武惊讶的是,官家竟坚定不移地采信这个传言,认定此言无虚。

兴元帝甚至难遏激昂兴奋之情,当场就想率群臣到太庙祭拜,告慰祖灵。却被康王及丞相吕颐浩等朝臣劝止,恳请官家稍待,待进一步确认消息真实性后,再祭拜太庙不迟。

不得不说,说到对天枢势力。尤其是对天诛军战斗力的了解,赵栩真的比手下臣子要强得多。只是整个南宋朝廷,有这样认识的明眼人,真心不多。

消息最终确认,来自从辽东战场返回长江防线的天波师张荣部。

正月二十九,天波师副参谋长龙旭,奉华王之命。将一封邀请函送抵临安。邀请函的内容为金酋降伏,战犯就缚,即将押往东京,择日公审。请兴元朝派代表共襄盛举。同时,还随函附上被解救的宗室名单,康王母妻儿女。赫然名列其上。只是,诸王帝姬宗室俱在,唯独缺了最重要的一个人——渊圣赵桓。

龙旭无比沉痛地表示,金人狗急跳墙,在五国城痛下毒手,渊圣罹难,龙驭殡天。适逢北国暴雪,遗体下落不明。

大喜大悲,莫此为甚。南宋举国哀悼,罢朝、罢市三日。

兴元帝人前悲不自胜,人后笑得见牙不见眼——赵大完了,这龙椅终于可以坐安稳了。感谢天诛军,感谢金人、感谢暴雪……

康王同样喜上眉梢,赵七在位。他还可以争一争,若是赵大回来了,那可就半点机会都没有了。

接下来,就是派谁去参加公审大典,以及迎还太上道君的龙殡大事了。

人选几乎不用讨论,呼之欲出——康王赵构!

这观审大典,或许任意派一名三品以上大员。即可应付,可是迎还太上龙殡,却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的。放眼整个南宋,最有资格前往东京迎还太上龙殡的人。只有两个——兴元帝赵栩、康王赵构。

赵栩身为一国之君,当然不可能置身不测之地,所以,康王赵构,就是唯一的选择。更不用说,赵构的生母与发妻,都在东京,更须一并迎还。最佳人选,舍此而谁?

对于去东京,赵构一点都不憷,欣然表示愿往——那位天枢之主、华王狄烈,既然将他放归,决计不会再扣留他。此去东京,参加公审大典,迎还父皇龙殡,接回母妃(赵构既退位,韦后就只能降格称韦妃了)及邢妃,在政治上可是加分之举。而且母妃还朝,以其先帝贤妃的身份,入奉皇宫,必得封后。届时可与隆佑太后平起平坐,对日后行事,可谓大有脾益。

赵九能看明白的好处,赵七又怎会不明白?只是别无选择,没法阻止罢了。

三月初,兴元帝召康王入宫,商议出使东京事宜,议定出使的规制、礼品、同时与天枢重申盟约。

从各方面传来的消息证实,凶顽狞恶、强大难敌、吞辽灭宋、横扫南北的女真金国,千真万确被天诛北伐军灭亡了,前后耗时不足半载,比当年女真人灭辽破宋还快。

而就在前年此时,这个只用一只手(金东路军),就将南宋打得满地找牙的金国,还是强大如斯,犹如巨人一般令人仰视。谁曾想,转眼之间,就灰飞烟灭,不复存在。当真是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到了这个时候,纵然是再没眼力见的南宋朝臣,都清清楚楚明白了一件事情:天诛军的强大,远远超乎想象。能把金国这庞然大物彻底干翻,从天下这场棋局中抹去,这是何等的逆天?

金国对南宋,如同大人打小孩;天诛对金国,则如巨人打常人;那么,天诛对南宋呢?岂不是如巨人拍侏儒,象打着玩一般?

得出这样的结论之后,南宋朝臣,很快就有了统一认识,由过去对天诛军一无所知,甚至妄自尊大,迅速转变堕落为畏之如虎,闻名色变。交口称赞兴元帝早就先见之明,早早与天枢结盟。天枢之主乃渊圣之后,而南朝之主乃渊圣之弟,双方乃叔嫂之邦,更应坚定盟约,共结万世之谊。仿佛所有朝臣都选择性地忘却了,当初见到那份盟约时,对官家的抨击指谪,闹得满朝风雨的情状。

如果说,当初赵七、赵九两兄弟,先后与狄烈签订那份“卖国”盟约,还是有几分心不甘、情不愿,甚至过后有反悔之意。待到此时,北伐胜利,金国灭亡,这对帝王兄弟,终于端正了自己的态度。认识到了天诛不可敌。那位华王手中掌握着十万天诛强军这把利剑,已经斩下了金国这只庞然大物的“头颅”,下一刻,剑指何处?此时若不小心讨好,曲意迎奉,简直就是送借口上门,伸长脖子等砍啊!

出使前夕。兴元帝召康王入宫,着重谈到的,就是这个问题。

按皇宫起居注官员的记录,兴元帝与康王兄弟二人,在垂拱殿进行了友好和睦的交谈,整个会晤过程。言笑晏晏,气氛融洽,实为君臣相宜,兄友弟恭的典范。

会见结束后,兴元帝还在延和殿设宴,款待康王,为其饯行。席间官家与王爷念及父兄之死。掷箸难食,哽咽失声,相对垂泪;再论及宿敌金国之亡,欢喜无限,官家慷慨赋诗,康王以箸击杯,罄诗相和,场面感人。

赵构回到王府当夜。突然腹痛如绞,呕吐不止,先吐残羹,再吐胆汁,最后吐血……

整个康王府都被搅动了,皇宫闻讯,迅速派出太医。诊断为旧疾复发,当卧床三月,静心调养。

卧床三月?康王三日后就要前往建康,乘舟过江。出使东京……这一下,全泡汤了。

兴元帝次日亲自出宫,探视康王病情,执着九弟之手,垂泪道:“昨日朕才与王弟欢颜笑语,今日王弟竟一病如斯……王弟只管好生歇息休养,勿需烦心,出使之事,朕另托他人。”

康王脸色腊黄,悲难自禁,自觉不能亲迎太上龙殡,实为不孝;更感激皇兄体贴,羞愧落泪。

次日朝议,第一桩议题就是谁可代康王出使天枢?

此时已是户部尚书的赵儆倒是想毛遂自荐,毕竟此次出使,意义非比寻常,无论谁能出使,都能极大增加声望。奈何他才刚出列,尚未张嘴,就被兴元帝以目制止。虽未着一言,但脸上满满写着“你还未够格”,将这位永安郡公(已升一级)臊得面红耳赤,讪讪归列。

赵儆尚且如此,另一位项城县公(同样由伯升公)赵供,自然压根不敢出列自讨没趣。

在此情况下,左相吕颐浩提出一个人选:判宗正寺正卿、齐安郡王赵士褒。

群臣先是一怔,随即频频点头,包括兴元帝也是含笑颔首……的确,眼下除了这位齐安郡王,还真没有哪个有资格迎太上龙殡。齐安郡王原本人望就够,再加点分也没什么。

三月初四,崇政殿上,文武群臣分列两排,兴元帝刚刚将出使的圣旨拟好,内侍承旨,齐安郡王赵士褒正要接旨。殿外突然传来值事监的禀报:“康王求见!”

崇政殿上,君臣莫不失惊。

随后,就见康王赵构,面容清矍,衣带当风,稳步踏上云阶,在殿外远远向兴元帝行礼:“臣构叩见陛下。”

兴元帝显然有些不知所措,踌躇一会,方扬声道:“康王贵体有恙,为何不安卧府中?”

赵构垂首致礼:“太上龙殡犹露于野,母妃千里之外翘首企盼,为人子者岂敢安卧?臣构请出使天枢,以尽忠孝,望陛下成全。”

兴元帝高居陛墀之上,冕前十二道玉旒,遮住了他的表情,但那微微颤动的龙袍下摆,暴露了他此刻的心境。

赵士褒与吕颐浩对视一眼,微微摇头苦笑,轻叹一口气,不再接旨,退入班列中。

崇政殿的空气冷滞了足足半炷香之久,才传来兴元帝幽冷干涩的声腔:“准——”

“谢陛下!”

赵构大声谢恩,抬头的一瞬间,与远处玉旒缝隙中透出的两道冷冽目光碰撞,如无形刀剑交击,擦出无声的火花。

此一去,兄弟决裂;再见之时,阴阳相隔。

第四百三十八章 东京版“牵羊礼”

(大盟厚礼,书友们的票赏,一并谢了!)

~~~~~~~~~~~~~~~~~~~~~~~~~~~~~~~~~~~~~

三月十七,春暖中原。万里行军,胜利班帅的天诛军第一整编师,终于押解着金国战犯及被俘宗室,回到了东京。

尽管天枢行政中心在长安而不在东京,但将公审大典定在东京,却是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让当年蹂躏这座城市的侵略者,跪倒在这里,接受历史的审判,岂不快哉!

大军刚渡过黄河,东京留守张立,携开封府尹宗颖,便率军民万人,箪食壶浆,前出十里迎候。

吴乞买以下三十四名一级战犯,在过黄河之前,还提供车马乘载,但一过黄河,立即取消所有优待,尽数装入囚车——用狄烈的话说,之前的优待,是怕万里艰程,这些战犯身体撑不住。现在已经到了地头,又是万物复苏的季候,再不装入囚车展览示众,你们是来当俘虏还是当老爷的?

按照狄烈的命令,每一辆囚车上,都钉上一块大牌子,上面写明囚犯身份,曾经犯过什么罪行(攻打过中原哪座城池,或下达过什么侵略指令),便于让东京百姓扔臭鸡蛋或白菜邦子。

只是狄烈未免将东京百姓想得太过于良善,或者说是生活水准太高了——东京百姓一见囚车,立马忽啦啦围上去,也不管囚车上是何人(事实上没几个人认字),但见得是髡发金环的女真人,一个个愤怒咒骂,捡起道旁的土坷垃或小石块,劈头夹脑,雨点般砸过来。

三十多名昔日的金国重臣,瞬间被打得满面桃花开,妈妈认不得。

护卫的郭大石一见不妙。这般下去,只怕未入东京,囚犯就全交待了。当下急令军兵将囚车的箍颈打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