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上帝的指纹-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同一辆装上翅膀的计程车。我们已经飞回纳兹卡机场一次,打开机舱的窗子,让我的伙伴桑莎(Santha)以垂直的角度,拍摄地面上那一条条谜样的沟纹。这会儿,我们尝试从各种不同的高度猎取镜头。从两三百英尺的空中俯瞰,平原上那幅亚马逊蜘蛛图形仿佛活了起来,张牙舞爪,飞腾到空中将我们一口吞噬。在500英尺的空中,我们同时看到了好几个图形:一只狗,一棵树,一双怪异的手,一只兀鹰,好些三角形和不等边四边形。飞到1500英尺的高空时,地面上那些庞大的动物图形倏地缩小了,变成一堆堆散布各处的小图案,周遭环绕着巨大的、杂乱的几何图形。从高空鸟瞰,这些图形不再像机场跑道,反倒像巨人铺筑的道路,以各种形状和角度纵横交错地穿越过高原。乍看之下,真教人眼花缭乱。
  地面不断后退,我们愈飞愈高,视野愈来愈开阔。俯望脚下那一条条镂刻在高原上、有如楔形文字般的沟痕,我心里想,制作这些线条一定需要某种〃方法〃。我想起居住在纳兹卡高原,自1946年以来就一直研究这些线条的数学家玛丽亚·雷施所做的评论:
  这些几何图形使我们想起某种密码:相同的字有时用大写字母书写,有时用小写。有些线条的组合尺寸虽然相差极大,形状却十分相似。所有的图形都具有若干基本的要素……④
  搭乘颠簸摇荡的小飞机盘旋在高空中,我忽然想起,直到20世纪人类学会飞行后,纳兹卡线条图形才开始被正确地辨识出来。16世纪末叶,名叫路易土·狄蒙松(Luisde Monzon)的地方行政司法长官,是第一位亲眼看到这些神秘的〃沙漠印记〃的西班牙人。他不但带回目击报告,也搜集了跟纳兹卡图形有关的〃维拉科查人〃各种奇异传说⑤。然而,直到1930年代,秘鲁首都利马(Lima)和南部城市亚雷奇帕(Areguipa)之间的定期班机通航后,世人才蓦然发现,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平面艺术作品,竟然存在于秘鲁南部的荒原。航空工业的发展,让凡人飞上天空,像诸神一样俯瞰世人前所未见的一幅幅炫奇、美丽的图画。
  罗道夫驾驶西斯纳小飞机,绕着地面上的猴子图案盘旋一周。这只体形庞大的猴子,是由一连串谜样的几何图形构成的。如此设计出来的图样,给我一种难以言喻的诡异感觉:它看起来十分复杂,可是,不知怎的,却具有一种魅人的、近乎邪恶的力量,使人忍不住盯着它看。猴子的整个躯体是用一根连绵不绝的线条描绘成。这根线条蜿蜒攀上阶梯,翻越金字塔,钻过一系列锯齿形的障碍,进入一座螺旋状的迷宫(猴子的尾巴),最后转化成一连串星形的曲线。这个图形如果画在一张纸上绝对是一幅旷世杰作,可是,这里是纳兹卡沙漠(在这儿,他们做任何事情都是大手笔、大规模的),而这只猴子的身体至少400英尺长、300英尺宽……
  制作这些线条的人,就是制作地图的人吗?
  为什么他们会被称做〃维拉科查人〃呢?
  注释:
  ①莫里森与霍金斯教授《通往诸神之路》,21页。Tony Morrison with ProfessorGerald S.Hawking,Pathways to the Gods,Book Club Associates,L0ndon,1979,p.21.亦见魏斯伍德编《秘境地图集》,100页。Jennifer Westwood,ed,The AtlasOf Myterious Places,Guild Publishing,L0ndon,1987,p、100。

()
  ②《通往诸神之路》,21页。
  ③笔者曾于信函中和皮鲁格博士讨论这个问题。
  ④玛丽亚·雷施《沙漠中的奥秘》,58页。Maria Reiche,mystery on theDesert,Nazca,Peru,1989,p.58.
  ⑤1586年,狄蒙松担任纳兹卡附近鲁卡纳斯(Rucanas)和索拉斯(Saras)地区的行政兼司法长官(Corregidor)。见《通往诸神之路》,36页,以及《秘境地图集》,100页。
  第5章 古印加人的踪迹
  人类历史上,许多文物、纪念碑、城市和神殿,在岁月的摧残下消失无踪,而最具弹性的宗教传统却一直留存下来。这些传统,不论是记录在古埃及的金字塔经文,或是表现在希伯来人的圣经或印度人的吠陀经,都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最不朽的东西:它们载运着人类的知识,航行在时间的长河中。
  秘鲁古老宗教传统的最后守护者是印加人。1532年,西班牙人征服秘鲁。往后30年中,印加人的信仰和〃偶像崇拜〃习俗被〃连根铲除〃,他们的财宝被洗劫一空①。幸而,在印加传统被彻底遗忘之前,早期的一些西班牙旅客用文字将它的精髓记录下来。
  尽管当时很少人注意这件事,一些印加传说确实提到,好几千年以前,秘鲁曾经出现一个伟大的文明。在当他父老的记忆中,这个文明是维拉科查人创建的,而这个神秘的族群据说就是纳兹卡线条的绘制者。
  〃大海的浪花〃
  西班牙〃征服者〃抵达时,印加帝国的疆域涵盖南美洲的太平洋海岸和安第斯山区,从北边的厄瓜多尔,经过秘鲁全境,向南延伸到智利中部的毛尔河(Maule River)。贯通这个大帝国的是一个庞大、精良的道路系统:两条平行的纵贯公路,长达3600公里,一条沿太平洋海岸南下,另一条穿过安第斯山区。这两条通衢大道路面铺得十分平整,无数横向道路贯穿其间。此外,这两条公路也展现出一些设计和工程上的特色,格外引人瞩目,诸如悬空的吊桥和穿过石崖的隧道。创造这个公路网的显然是一个科技进步、纪律严明、格局恢宏的社会。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个公路网后来竟然成为侵略者的帮凶:法兰西斯科·皮泽洛(Francisco Pizarro)统率的西班牙军队入侵秘鲁时,利用四通八达的道路系统,长驱直入印加帝国的心脏地带。
  印加帝国的首都是库兹科(COZc0)——在当地的奎楚亚(Quechua)方言中,它的意思是〃大地的肚脐〃。根据传说,建立这座城市的是太阳神的两个儿子:曼科·卡帕克(Manco Ca pac)和玛玛·欧克罗(Mama Occlo)。秘鲁的印加人虽然祭拜被称为〃印帝〃(Inti)的太阳神,但他们最崇敬的却是另一位神祗。这位神抵是〃维拉科查〃;以它为名的那个族群,据说就是纳兹卡线条的绘制者。维拉科查这个名字,意思是〃大海的浪花〃②。
  巧的是,希腊神话中的爱神阿芙萝黛(Aphrodite)是在海中诞生;她被取名为阿芙萝黛,因为〃她是浪花(希腊文为aphros)形成的〃③。这当然是纯粹的巧合。在安第斯山区居民心目中,维拉科查一直是百分之百的男性。关于这位神祗的身世和来历,我们所知仅仅这一点。没有一位历史学家知道,西班牙人侵占秘鲁之前,崇拜维拉科查的教派究竟已经存在多久。这个教派似乎一直存在;事实上,早在印加人将它纳入创世神话,并且在帝国首都库兹科为它建造一座大庙之前,种种证据显示,大神维拉科查已经受到秘鲁漫长历史中的所有民族膜拜。
  维拉科查的城堡
  离开纳兹卡高原几天后,我和桑莎来到库兹科城,寻访那座兴建于前哥伦布时期,奉祀维拉科查神的大庙。这座名为〃科里坎查〃(Coricancha)的庙宇早已消失无踪。更精确地说,它是被埋在后来兴建的几栋房屋下面。西班牙人保留它那异常坚固的印加式地基和围墙下端,在其上建造一座宏伟的、殖民地式的大教堂。
  迈步走向教堂大门的当儿,我想起那座曾经矗立在这里的印加神庙。据说,整栋庙宇覆盖着700多片黄金(每片重达2公斤),宽阔的庭院栽种着好几畦黄金打造的玉米④。这使我联想到耶路撒冷城的所罗门神殿。根据犹太经文记载,这座庙宇也用金片装饰,旁边也有一座栽种着金树的神奇果园⑤。
  1650年和1950年的两场地震,将建立在维拉科查神庙地基上的西班牙〃圣多明哥大教堂〃(Cathedral of Santo D0mingo)夷为平地。这座教堂因此重建过两次。然而,以典型的印加式施工法——将多边形石块相互连锁,形成一个优美的体系——建造的地基和围墙下端,却安然逃过这两场天然灾害。除了那座矗立在长方形大庭院中央,以灰石搭建的八角形高台,这座神庙如今只剩下一些多边形石块,以及依稀可见的整体设计,供后人凭吊。据说,当初庭院铺着55公斤的纯金⑥。神庙的前殿坐落在庭院两边,建筑形式十分优雅,墙壁上端尖细,呈圆锥形,罗列着一座座用整块花岗石精工雕凿成的神龛。
  我们漫步在库兹科城狭窄的、铺着鹅卵石的街道上。浏览周遭的景物,我发觉,西班牙人强加在古老印加文化上的东西,不仅仅是那座大教堂而已——这整座城市在外人眼里,仿佛罹患了轻微的精神分裂症。山坡上耸立着宽敞的殖民地式宅邸,装设着阳台,色彩十分淡雅,有如蜡笔画一般。然而,这些房子大多建立在印加地基上,有些甚至全盘抄袭科里坎查神庙的多角形设计。在一条名为〃哈同鲁米约克〃(Hatun rumiyoc)的巷子里,我驻足片刻,观赏墙上一幅用无数个石子镶嵌成、结构十分繁复的拼图。这些石子形状各异,大小不等,但全都完美地结合起来,以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角度连锁在一起。雕凿这些石块,将它们组合成如此复杂的形式,肯定需要高超的技术和悠久的建筑传统。在一块石板上,我发现12个角和12个边,而这块石板和周遭石板结合得十分紧密,连薄薄的一张纸都寨不进缝隙。
  留着胡子的异乡人
  16世纪初叶,西班牙人开始强力摧毁秘鲁文化之前,维拉科查的神像矗立在科里坎查庙最神圣的内殿。根据当时的记载,这座神像是用大理石雕成;据说,这位神祗的〃头发、肤色、五官、身上穿的衣服和脚上趿的拖鞋,像极了西方画家描绘的使徒圣巴托罗缨(Saint Bartholomew)〃。⑦根据其他人的描述,维拉科查神的容貌却像耶稣另一位门徒圣汤玛斯(Saint ThomaS)。③我特地查阅一些有插图的基督教经籍,发现这两位圣徒都被描绘成身材削瘦、留着胡子、年过半百的白种人,身上穿着飘逸的长衫,脚上趿着拖鞋。下文我们会谈到在当时信徒心目中,维拉科查神的长相确实是这个样子。不管他的来历如何,他总不会是美洲印第安人,因为一般印第安男人肤色比较黝黑,脸上毛发稀疏。胡须浓密、皮肤白皙的维拉科查,反倒像高加索人种。
  16世纪的印加人也把维拉科查当成白种人。他们的传统和宗教信仰塑造出来的这位神祗长的就是这副模样,因此,当皮肤白皙、留着胡子的西班牙人登陆他们的国境时,他们还以为是维拉科查率领手下的天兵神将回到秘鲁——根据古老的传说,维拉科查曾经许诺,总有一天它会回到子民身边。这个有趣的巧合,使率领西班牙军队入侵秘鲁的皮泽洛拥有决定性的战略和心理优势,让他能够在往后的战役中,一举消灭在人数上占优势的印加部队。
  到底谁是维拉科查人的原型呢?
  注释:
  ①关于这段历史,可参阅巴布罗·约瑟神父著《铲除秘鲁偶像崇拜习俗》一书。Father Pablo joseph,The Extirpation of Ldolatry in Peru(trans lated fromthe Spanish by L.Clark Keating),University of Kentucky Press,1968.
  ②《世界神话与传说百科全书》,657页。The Facts on File Encyclopaedi a ofW0rld Mythology and Legend,London and Oxford,1988,p.657.
  ③蒙克雷夫《绘图古典神话指南》,153页。A.R.H0pe Moncreiff,Theillustrated Guide to Classical Mythology,BCA;London,1992,P.153.
  ④《铲除秘鲁偶像崇拜习俗》,181页。
  ⑤《犹太百科全书》,第2卷,105页。Jewish Encyclopaedia,Funk and Wagnell,New York,1925,vol.Ⅱ,p.105.
  ③《铲除秘鲁偶像崇拜习俗》,182页。
  ①《世界神话与传说百科全书》,658页。
  ③例如,奥斯朋《南美洲神话》,8l页。H。Osborne,South American Mythology,Paul Hamlyn,L0ndon,1968,P.8l.

()好看的txt电子书
  第6章 天兵神将的造访
  南美洲安第斯山区各民族的古老传说,都提到一个身材高大、皮肤白皙、满脸胡须的神秘客。尽管在不同的地区他有不同的名字,但在人们心目中他永远都是维拉科查神——〃大海的浪花〃——具有无边的智慧和法力,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中降临人间,负起拨乱反正的使命。
  安第斯山地居民传说中的维拉科查神话,版本纵有不同,基本情节却是一致的。故事开始时,一场大洪水淹没整个大地,太阳的消失使人间陷入茫茫黑夜中。社会分崩离析,老百姓流离失所。就在这个时候:
  南方忽然来了一个身材魁梧、相貌堂堂的白人。此人法力无边,将丘陵转变成山谷,从山谷筑起高耸的山丘,让溪水流淌出石隙……①
  记录这个传说的早期西班牙史学家告诉我们,他是在安第斯山区漫游的旅程中,从同行的印第安人嘴里听到这则故事:
  而他们是从父亲口中听到这个世世代代通过古老歌谣流传下来的故事……他们说,这个白人沿着高原上的路径往北行走,一路施展法术,留下许多神奇的事迹,但此后人们再也没看见过他。行踪所至,他总会以无比的慈悲,苦口婆心劝导人们互敬互爱,和睦相处,建立一个详和的社会。大多数地区的老百姓都管他叫帝奇·维拉科查(TicciViacocha)……②
  其他地区的印第安人则称呼他华拉科查(Huaracocha)、孔恩(COn)孔恩·帝奇(Con Ticci)、康恩·帝基(Kon Tiki)、苏奴帕(Thunupa)、塔帕克(Taapac)、图帕卡(Tupaca)或伊拉(llla)。他多才多艺,既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也是雕刻家和建筑师。根据一项记载:〃他在陡峭的山坡上开辟梯田,建立一道道坚固的墙壁支撑田畦。他开凿沟渠,灌溉农田……他日夜奔波,为老百姓谋福利。〃
  维拉科查也是教师和医疗家,时时为老百姓解除身心的苦痛。据说,〃所到之处,他治疗无数病患,让所有盲人都恢复视力〃④
  然而,这位满怀慈悲、谆谆教诲百姓、具有超人能力的大善人,个性中也有暴戾的一面。生命遭受威胁时(此事发生过好几次),他会请求上苍降下天火:
  他一路宣扬教化,创造一桩又一桩奇迹,最后来到卡纳斯(Canas)地区一个名为卡查(Cacha)的村庄……附近的老百姓不听他的教诲,挺身反抗他,威胁用石头砸死他。他们看见他跪在地上,举起双手伸向天空,仿佛祈求上苍帮助他解除困厄。印第安人宣称,就在这当口,他们看见天空出现一簇火光,往他们头顶降落下来,把他们团团围困。在惊慌失措下,他们纷纷跑到他身边,请求这个他们打算杀害的人放他们一条生路……他一声令下,天火登时熄灭;那些石头已经全都被火烧溶,连最大的石头也变得软绵绵的,如同软木一般。印第安人继续陈述:这件事发生后,他离开卡查村,来到海边,举起斗篷走进波浪之中,不再回来。印第安人看见他消失在大海中,就替他取了个称号〃维拉科查〃,意即〃大海的浪花〃⑤
  这些传说对维拉科查外貌的描述都是一致的。例如,在《印加人的传说》(SumayNarracionde los Incas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