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娱乐初唐-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百一十六章 牛,好多的牛

这样看来未来几年时间李好都不需要为文工团担心这些事情了,她们做的很好,到时估计市场有了编剧也培养的差不多了,国粹提前得到了发展,只希望它们能够发扬和传承下去,不要没落了。虽然国粹这些东西比较复杂,但是李好还是希望它们能够作为一个文明传承下去,表演者也应该得到相应的地位什么的,而不是用所谓的戏子一棍全部打死。
李好在上海停留了几天,原本他是计划停留一天就走的,这种经济开发区对他来说没什么看头的,只要规划好了,招商引资按计划进行了其实其他的也就没多少事情了,更何况上海这边还已经趋向稳定了。只是事情在他准备离开的时候出现了变化,因为南洋那边给这边码头运来了东西,为了处理这东西所以李好又多停留了几天。
南洋给上海这边运来的是大量的牛,这可是大唐最缺乏的东西了,只是这些牛似乎不是很听话,还有部分是野生的,所以运来的人提前和码头这边打了交道问该怎么处理。他们来询问的时候恰好是李好要准备离开的时候,李好他们一听来了很多耕牛所以就没走了,直接来到码头看下情况。
这一批的船队有十多搜大船还有不少小船,他们原本是要在广州上岸的,可是那边码头的人多,而且这些牛下船后不太听话,怕出问题所以他们下了一船的牛后就直接跟着来上海这边了。反正这些牛到时还是需要李恪来安排的,所以这些牛拉到上海来也没什么关系,只要船上多准备些草料就好了。至于脏点就没关系了,多冲洗几次就好了。
李好上船看了下,那些大船一船装了几十头牛,基本都是一年期左右的小牛多点,这种正好驯养,还有一部分成年牛,这些是驯养过的。所有的船加起来将近有千多头牛。这还只是第一批,后面还有不少。估计到时几十万头应该是没问题了。但是这些牛有野性的,所以需要妥善处理了,要不然也麻烦。
李好一看原来是这事情啊,这个好处理。这个事情对他来说确实不难,往脑袋里一翻,立刻就有这方面的资料出来。牛不听话,给它栓了鼻子就乖了,还不伤牛,这个小时侯去乡下的时候经常看到用绳子牵着牛鼻子跑的。李好把这方法一说,周围的人觉得似乎有点不可思议,而且把牛鼻子穿了会不伤牛?
李好懒的搭理他们,都是一群没有干过农活的人啊。这牛穿鼻子咱们的老祖宗经过多年论证的了。现在还是先把牛安排多点人赶到岸上圈起来再说了,然后叫人去周围找个厉害点的人过来到时给这些牛穿下鼻子,牛穿完鼻子还需要半个月的适应期呢。到时就全都乖乖的了。这牛的发放也要先统计出来的,本着有牛的家庭不需要发放,家境条件不错的也不需要发放,优先照顾孤寡,优先照顾贫穷家庭以及过来开荒的人家。这是一件比较繁琐的事情,也是一件比较劳心的事情。自古以来就有那么一句说法“不患寡而患不均”,所以需要预先公告预先登记和审核。虽然这个时代的人都淳朴。但是也不能说完全没有人利益熏心来触碰底线的。
但是让李好预料不及的是栓牛鼻子的人竟然找不到,这太出呼他的意料了,他记忆中商朝就曾经出土过栓牛鼻子的青铜器但是唐朝竟然没有,而且还是没有记载的,想想就郁闷了,不过转念想到华夏文明技术的断代他也只能认了,想想黄帝制作的指南车,竟然到了三国才复原出来,张衡的地震仪竟然完全失传就知道了,没有羊皮纸的记载啊,没有技术的传播和保护的年代就是这样了。看来自己得客串一把牛倌了,还得把技术记录保存下来,要不然这技术估计还得多少年后才能还原出来啊。虽然这样来说对牛有点残忍,但是这些牛都不是驯化的,不用这个很难耕种的,再说这牛还是外国牛,不是大唐牛残忍下也无所谓了,抱着这样的想法李好说服了自己,然后准备给牛栓鼻子了。
李好命人找了有开叉树的地方,准备好了给牛栓鼻子的工具,然后把牛头卡到叉口,把角绑了,然后开始一边栓牛鼻子一边指点被他叫过来学习的人,那里需要注意什么的。栓牛鼻子的东西也被他用竹栓取代了铜环,那东西生锈后对伤口危害比较大,竹栓不会。在他示范了几头牛后,一边学习的人也开始纷纷上阵自己亲自动手了,反正天塌下来还有高官的顶着呢,不就是穿个牛鼻子吗?李好自己以前也没栓过牛鼻子,只是知道流程,所以第一个栓的并不完美,但他毕竟是经常给人做手术的人,所以很快就掌握了窍门。其他几个跟他学习的人就没那么好的心态了,穿了几头牛后才掌握手法和窍门。
李好看着他们操作了一天技术完全熟练起来然后才离开,这个技术其实还适用于从草原那边抢过来的牧牛,一样可以改造成耕牛的。加上曲辕犁的使用,其实现在的耕种节约了不少畜力的,用牧牛代替耕牛并不太难。估计再过两年到时牛的养殖技术的大面积的推广,大唐普通百姓的餐桌上堂堂正正的出现牛肉也不为过了,说不定这个时间还有可能因为南方的捕牛队提前出现。
这些牛的鼻子被栓完后还需要半个多月左右的时间休养的,到那时这边统计的数据估计也差不多了,由于算盘和阿拉伯数字的大力推广,计算简化多了,办事效率也就快了。李好和李恪回到杭州的时候正是北方应召而来开荒的人的*,由于杭州现在算南方的总办事处,所以这些人都是直奔杭州而来的,看到城里城外汹涌的人潮,李恪脸上笑开了花,这个广告的效果真正好啊。(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七章 平湖秋月

李好对于这个没有李恪那么的乐观,他担心的是南方这边是否已经做好了容纳几百万人的准备,要不然让这些举家迁移过来的人受到伤害那就不是他愿意做的了。对于这个李恪比他有把握多了,毕竟南方他基本算了如指掌,虽然这一年他大部分时间跟着李好在到处转,但是他对于自己手下的这批人做事还是很有信心的。实际上他手下的这帮人也没让他失望,人流在杭州不会呆很长时间,很快就被安排好然后由专门的人带到需要人的地方去,那边的建设什么的也做好了基础。再加上南洋那边大批的奴隶被运送过来,入冬之前把所有人安排好并不是难事。
见开荒的人都能安排好后,李好赶紧把自己后世的一些开荒经验总结好丢给李恪分发下去,因为南方这边不比北方的平原,这里大部分地方是丘陵地带,所以梯田的技术就需要推广了,耕种作物也需要做出一些改变,稻田养鱼的技术也可以跟着推广了,还有水利也必须跟上。水土不服等病状和卫生环境也要跟进,在这种时代人力就是生产力的条件下,每损失一个人都是一笔巨大的收入啊,这些都是不能允许的。
回到府上,里面除了两个大肚婆其他都不在,一问才知道武月同志的那个蒸汽机又改进了,所以大家都去看热闹了。两个大肚婆因为身子不便所以只好留在家里,李好一手抱住一个,心中感叹。终于在两女生产前回来了。自己现在在大唐加上身边两女肚里的孩子已经四个了。这一切仿佛梦一般。身边的两个漂亮的女人现在身子都丰满了不少,脸上都带着一股母性的气息。
身边的两女则在和他诉说离别后的家里的情况,嗉嗉叨叨的,在这秋后的下午让一切显得格外的宁静。这让李好想起了后世的一首歌《最浪漫的事情》,人生有时侯其实就那么简单,一点小事能让你感动不已也有可能让你完全讨厌某个人。李好一边在一边静静的听着两女的聊天一边想着武月同志的试验,也不知道到那步了。突然他想起自己刚从上海那边码头过来,好象有些东西应该可以开始做了。要不然以后就不方便做了,不过他没有立刻动作,而是依然抱着两个女人坐在自己的木沙发上,这个也是他顺手弄出来的,这些东西现在在大唐的市场非常不错,深受喜爱,只不过这些东西的技术含量太低了,所以李好基本是把这块给别人经营去了,至于能不能做出一个品牌出来这个李好没那个心思去管了。
他刚才想到的是后世船运上面的一些特色东西,因为有那些东西后海运将会方便不少。而且还利于移动。李好想的就是集装箱和轨道车,集装箱虽然现在没有大铁箱。但是用木箱还是可以代替的。轨道车就更不可少了,这可是火车的前身,而且这种车只要轨道铺好后还是能节省不少力的,所以这个值得推广。另外蒸汽机已经出现了,火车的出现还会远吗?
李好这次环南方考察结束后以后出去的时间就不会太多了,最多每年抽个时间去看下那些地方开发的怎么样然后就会直接回来的。而不会象这次一样到每个地方都会停留一段时间好好的考察一番的。两个女人在李好身边聊着聊着最后竟然靠着李好就睡着了,李好一看这情形更加不敢动了,尽量把身子放好,让两个女人睡的舒服一点,然后轻声吩咐一边的丫鬟给自己拿来两床毛毯给两个女人盖上。李好挺了会似乎被两个女人感染了一边,也有了睡意,所以干脆就靠着大沙发睡了起来。
这一觉一直睡到其他女人回来的时候才被吵醒,两个大肚婆自然就成了被取笑的对象,对于李好来说他脸皮厚多了,被取笑也无所谓所以也就没人去取笑了。不过虽然被取笑的脸红红的,但是两女心理还是甜蜜蜜的,这样的夫君在大唐可没那么容易找的,天可幸让她们给遇上了。
其他女人回来的时间比较晚,回来的时候基本已经到了晚饭的时候,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一边吃饭一边听大家聊着这大半年发生的事情,虽然有些李好已经听过了,但是现在听来依然觉得很温心。武月大半年不见了又长了不少个头,身子出落的越发标致了,性格似乎也沉稳了不少,不再象当初一样唧唧喳喳的说过不停了。问起她蒸汽机的进展的时候小姑娘又恢复了当初调皮的模样,说了声保密就不吭声了,旁边有人要告诉李好也被她吵闹打消了。李好笑了笑,自己想要知道还不容易,过两天去她的试验室看下不就知道了。
吃完晚饭武月妹妹立刻就提议要去游湖,李好愣了下,好象自己今天来的时候都没注意看自己府前的这西湖到底有何变化了呢,被回家的激动情绪忽视了。这时如烟在一边告诉李好,现在游西湖的人越来越多了,尤其是经过大唐文工团的歌剧《白蛇传》的表演和李好的那首雁丘词的传播,现在的西湖不论白天晚上,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的,尤其听说名震天下的大才子李太白被罢官后就隐居在这西湖边上的时候人就更多了。李好听了笑了笑,这个时候虽然也有追星族,但是还是相当理智文雅的,不会做出如同后世那些令人无语的行为出来的,所以李府的生活基本上没有被打扰到,他们过来只是期望着能和李好偶然相遇下或者听听李好最新的诗词而已。
不过如果到了明年三月估计人会更多了,白蛇传里面最常说的一句歌词不就是西湖美景三月天,水如煮酒柳如烟吗。而且那两条白堤和苏堤上面的花草树木经过一年的成长后已经初见规模了。李好修建的那两条堤坝他想了半天想不出什么有雅意的名字,索性还用原来的名字来命名了,反正这堤坝是他修建的,他想叫什么名字那就叫什么名字。
武月在一边听了不满了,她觉得西湖秋天赏月的美景也不错的,只是没有做过宣传而已,李好一听心中一动。西湖秋天赏月其实真的不错,不过咱虽然没有诗词了,不是还有曲?未来的西湖十景里面不就有个平湖秋月后来被编成了曲谱,现在拿来用不是正好?还有一首彩云追月一样可以拿来的,这两首曲都是后世称赞的古名曲的,放到现在来用不是正好?
旁边的李恪府上听到这边的动静立刻派人过来询问怎么回事,一听说这边准备晚上游湖那边立刻鸡飞狗跳忙碌起来,游湖?游湖好啊,晚上游湖赏月这么高雅的事情能缺少自己这个风流倜傥的吴王吗?李恪一边匆匆的赶了过来一边数落李好太不够义气了,要不是自己发现的及时命人过来询问,李好这家伙估计就带着自己的老婆孩子游湖去了。
折腾一番后两首大游船点着灯向湖中心划去,看来李好和李恪不在府上的时候这两家女人没少晚上游湖啊,看这动作熟练的很呢。李好没有晚上游过西湖,所以此刻抛却心头所有杂念静静的欣赏着这美景。
皎洁秋月清辉下的西湖幽静迷人,除了游船的声音,秋夜景象平和,静谧,晚风轻拂,素月幽静。平静的湖水映照秋月,波光闪烁,青山,绿树,亭台,楼阁在月光下仿佛披上一层轻纱,整个西湖如同诗境一般让人流连其中不已。
“好漂亮的景色啊,没想到以前一直在这杭州城呆着,竟然不知道这西湖秋夜赏月如此美不胜收,实在是令人流连往返啊。”李恪在身后摇头晃脑的赞叹道。说实话,李好自己也被这美景迷住了,以前听平湖秋月的时候还没这么深的感触,现在跑到这里亲眼看到这胜境的时候李好觉得那曲简直就是完美的描述了这美景啊。
游湖回去后李好立刻把自己脑海中的平湖秋月和彩云追月的曲谱给弄了出来,到时再根据记忆中的那些乐器对这些进行一些编排就好了。想想以后的历史得这么写着:某某年,大唐才子李太白游西湖后写下了这首华夏十大古曲之一的平湖秋月什么的李好就觉得心里一片舒爽啊,虽然他已经不是干了第一件流芳千古的事情了,但是多多益善啊。
第二天清早李好就把聂小倩还有那四个宫女叫了过来,让她们用现有的乐器演奏下这两首歌曲,至于后世的简谱和古代的曲谱不一样这个问题早已难不到李好了,他在如烟的熏陶下对这个时代的曲谱认识那不是一般的深了。因为有了曲谱,而且几女也是夜游过西湖的,所以这曲竟然被她们完美的演绎出来,府上的女人们今天全部没有出去,都在听演奏,李恪被吵醒后也跑了过来听的十分入神。等两首曲子第二遍演奏完毕后这哥们只能用两个字“神了”来形容自己的感受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八章 杭州新变化和西湖书院

这两首曲被弄了后出来很快就被李恪府上那帮养的技师跑过来先学习一番,这个时代乐曲的传播基本上就是这样传播的,至于那些曲谱还需要专门的人才能看懂学会的,古代就是这些保存和传播很麻烦,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东西变成失传什么的,后世知道也只能从资料里面知道支鳞片爪的。
李好把这两曲做好后剩下的就是宣传了,只要写封信往长安一寄就好了,反正他们和长安驻守的武女皇还是经常书信联系的,到时让他们把这个往大唐娱乐周刊上一登就好了,估计那时西湖又能火一次了,只要有人气了,那杭州这里就能更加的繁荣起来。而现在的杭州再也不是李恪刚来南方时的那个小城市了,经过几次大规模的扩建,尤其是西湖水利工程的完工解决了杭州城的供水问题后这边扩张的步伐更快了,现在已经开始快步向长安城的规模追赶了。
杭州城的城市规划同样出自李好,八条入城主干道按八卦方位排列,主干道双向能并排十六辆马车,路上中间设计了隔离道和两边有人行道,并且栽上了常青树木和花草,还有专门的清扫维护人员。每个十字路口都修建了人行隧道用于行人过马路,还修建了指挥亭,早上日出时到日落前这里都是有人指挥交通的。不听指挥的第一次轻微警告并发放一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