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兵临天下-第4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目前处于六盘山脉之中,上午穿过了弹筝峡,进入六盘山内的一座盆地内,四周高山环绕,盆地里地势低平,到处是一望无际的麦田,韦晋在地图上又画了一个小三角形,这就是他们目前所处的山岗。

“张武,过来一下!”韦晋回头喊了一声,片刻,一名年轻什长匆匆赶来,“军侯找我吗?”

韦晋用木炭指着四周的连绵大山,问道:“我们这里叫什么,萧关又在哪个位置?”

士兵张武就是本地人,对周围的情况很熟悉,他搭手帘向远处望了半晌,十几里外便是绵亘险峻的六盘山,四周群山环绕,他们正好处于群山中的一个小小盆地内。

张武想了想道:“这里叫做驻乡谷,是六盘山内一座有名的盆地,属于乌氏县管辖,我没记错的话,前面应该有一座小镇,叫做那城镇,是商人出关前的最后补给之处,我小时候去过一次,商铺很多,离开那城镇再向北走七八里便进入高山峡谷地带了,萧关中的木峡关就在最北面,萧关其实不是一座关隘,而是由三座关隘组成,北起木峡关,南至六盘关,中间是瓦亭关,一共约二十余里的地段,地势险要,修建有长城,三座关口外分别修建了三座军城,不过估计都废弃了。”

韦晋一边听着,一边用炭笔迅速在地图上标示,他收起地图,来到松林边向北眺望,隐隐约约看见了一座小镇,这时,一支由百余匹骡马组成的商队,满载着货物正从山丘旁经过,向小镇方向而去,那里应该就是那城镇了。

韦晋回来对众士兵道:“再休息一会儿就出发,今晚一定要过木峡关。”

半个时辰后,韦晋一声令下,士兵们纷纷上马,催马冲下山岗,沿着官道向前方的那城镇疾奔而去,一路尘土滚滚,就在距离小镇还有一里时,前方忽然奔来几名骑马商人,神情惶恐之急,拼命向他们挥手,韦晋认出,就是他不久前在山岗上见到的那支商队。

“发生了什么事?”韦晋迎上前问道。

几名商人看见了汉军,心中稍定,围着韦晋七嘴八舌道:“胡人骑兵在洗劫小镇,到处杀人抢劫,我们的货物全部抢走了。”

韦晋心中一惊,胡人军队很少进入萧关,今天怎么出现了?他连忙问道:“有多少胡人骑兵?”

“有两千余人,你们快走吧!他们肯定还要南下。”

韦晋顿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竟然有数千胡骑越过六盘山进入关中地界,这是极为严重的军事挑衅行为,是非常重要的情报,甚至关系到整个战局。

他必须要向主将汇报,韦晋立刻对张武道:“你率十名弟兄立刻赶回军营向庞将军禀报此事。”

“遵命!”

张武一挥手,“跟我走!”

他率领十名手下调头向南奔去,几名商人也跟着他们同去,渐渐走远了,韦晋望着张武等人消失,这才对其余十名手下道:“绕过那城镇,我们去萧关看看。”

他们向另一条小路奔去,企图绕过那城镇,不料他们刚奔出不到一里,头顶上一支鸣镝射过,发出尖厉的啸声,韦晋吃了一惊,勒住战马,只见四面八方冲出来数百胡骑,将他们团团围住,无数箭矢对准了他们。

“不要抵抗!”韦晋低声令道,他们无论如何敌不过数百骑兵,只会白白送死,他见这些胡骑身着赤色皮甲,便猜到他们应该是乌桓人。

这时,一名胡骑头领催马出来,他长得身材极为雄壮,肤色黝黑,一双豹子眼凌厉地盯着韦晋,半晌冷冷问道:“你们是何人,来这里做什么?”

他说得是汉语,很生涩,勉强能听懂,韦晋傲然道:“这里是汉国的疆域,我们在此巡哨,不是天经地义吗?你们倒是什么人,竟敢在汉国领土杀人放火!”

胡骑头领眯眼盯着他,眼中狐疑不定,他忽然纵声大笑,四周数百胡骑也跟着大笑起来,胡骑头领笑声一收,冷然道:“看在你们不抵抗的份上,我饶你们一命,来人!带他们回营地。”

数百胡骑冲上前,收缴了他的兵器,将他们双手反绑,催促他们的马匹向萧关方向而去。

这支胡骑是乌桓族的一支大部落,乌桓人分裂为两部,主要部分迁去了辽东和幽州,另一部分则迁徙到关内的上郡和安定郡,与匈奴人混居在一起,首领鲁昔自称乌桓王。

而安定郡的这支乌桓部约三万余人,拥有七千精悍骑兵,酋长名叫边庶,而俘虏汉军斥候的乌桓骑兵首领便是边庶之子赤宁,他率两千骑兵深入泾水,准备掠夺人口财物,不料正好遇到了汉军斥候。

赤宁有些担心汉军将至,便不再南下,而是押解韦晋等人返回大营,向父亲禀报。

他们一路北行,穿过了六盘山内崎岖的峡谷,出了木峡关,六盘山脚下便是高平县,此时县城已成为乌桓人在安定郡的据点,县城中大半人口已逃亡,城内房舍皆被乌桓人占据,用来安置妇孺老弱。

在城外围住数千顶大帐,一条河流如玉带般绕城而过,这里便是安定乌桓的营地,向北数百里都是他们的地盘,以畜牧为生,一部分人在县城四周的沃野中种植小麦。

边庶今年五十余岁,身材高大强壮,有妻妾十余人,给他生了一堆儿子,但只有两个儿子活到成年,长子乌玄,在匈奴右贤王身边当侍卫,次子赤宁跟随在他身边。

这一年来边庶心中颇不安宁,汉军在陇西和河西大举强势出兵,剿灭了羌氐各部,虽然还没有北上,但不祥的阴云已经笼罩在关内各部头上,按照边庶的想法,应该去长安向刘璟表示臣服,按照传统进贡牛羊,几百年来,乌桓人都是向汉王朝进贡,求取中央王朝的庇护。

但两个月前,长子从奢延泽送来匈奴右贤王去卑的木箭令,各部族不准擅自投降汉国,违令者灭族,这便使边庶不敢派人去长安臣服,他天天祈求上苍保佑,汉军先出兵上郡,让鲁昔头痛去。

这时,有侍卫在大帐门口禀报,少酋长赤宁回来了,还抓到几名汉军斥候,这个消息令边庶大吃一惊。

第811章 汉骑初至

边庶慌忙跑出大帐,迎面遇到儿子赤宁大步走来,“怎么回事?”边庶挥舞胳膊大声问道:“你怎么抓了汉军的斥候?”

赤宁对父亲的胆小着实有些鄙视,他哼了一声道:“若不抓他们,我们抢劫那城镇之事岂不是要传到关中去?”

边庶脸一红,让儿子率军去六盘山以南抢掠粮食和财物是他的意思,只打算速战速决,没想到居然碰到了汉军斥候,抓也不行,不抓也不行,边庶呆立半响,对儿子道:“既然抓了,也没有办法,暂时不要伤害他们,关押起来便可,另外把他们头领带来,我要问一问。”

赤宁回头吩咐几句,几名士兵飞奔而去,边庶心中烦乱,转身回了大帐,儿子赤宁跟进来道:“父亲怕什么,有匈奴人在后面顶着,汉军若来,让匈奴人去厮杀就是了。”

边庶叹了口气,“事情哪有那么简单,刘去卑是出了名的阴毒,他早就想吞掉我们乌桓,就怕他借这个机会让我们去和汉军作战,最后他来捡落鹰,吃掉我们部属。”

“那鲁昔怎么说,他不是自称乌桓王吗?这个时候应该是他出面才对。”赤宁眉头一皱道。

边庶还是摇了摇头,“平时我们不睬他,这个时候指望他出头,估计不太可能,我只希望汉军出兵上郡,让鲁昔来求我们。”

父子二人正说着,几名士兵将汉军斥候首领韦晋推了进来,韦晋站直身体,仰头望着大帐,一言不发,赤宁大怒,拔出刀压住他脖子上,大喝道:“你以为我不敢杀你吗?”

“放下刀!”

边庶怒喝一声,“给我出去。”

赤宁重重哼了一声,收刀回鞘,转身怒气冲冲离开大帐,边庶走上前,用熟练的汉语笑道:“我想应该是误会,这位将军请不要放在心上。”

“误会?”

韦晋不屑地冷笑道:“你们的军队在那城镇杀人抢劫,被我们撞到,你们怕丑事外露,便把我们抓来,我不明白,哪里有误会?”

边庶叹了口气,“实不瞒将军,我们越过六盘山,并非是为了杀人抢劫,而是想去抓回南逃的族人,结果军纪不严,导致违纪之事发生,我自会严加惩处,其次他们抓你们来,是因为极少在六盘山一带看见汉军,他们以为贵军是要对我们不利,所以我说可能是误会。”

韦晋摇摇头道:“六盘山以南属于关中,我们在边境巡哨,是天经地义之事,并没有对你们不利,而是你们擅自越境,抓捕巡哨士兵,这是敌对行为,如果真是你说的误会,那就请立刻放我们回去,然后派人去解释你们越境的理由,这样或许可以避免战争,我就说这么多,你自己考虑吧!”

边庶心中委实有些为难,所谓的误会不过是他说说罢了,他是想从这名汉军口中套出对方的出兵计划,就这么放对方回去,却又不甘心,他想一想又道:“你们从来没有在萧关这边巡哨,怎么这一次出现了,我只能理解为你们准备出兵,我无意与你们为敌,但如果你们一定要出兵进攻我的部族,我会动员部族骑兵,与你们决一死战。”

韦晋冷笑一声,扭头望向帐外,懒得再理会他,边庶又再三追问,韦晋只是不理睬,无奈,边庶只得令左右将他押下去,这时,赤宁又进帐道:“父亲,防人之心不可无,若我们不早做准备,一旦汉军杀至,我们将有灭族之忧。”

边庶虽然祈求上天让汉军杀去上郡,但汉军斥候骑兵的出现使他意识到,汉军极可能是要走萧关道出塞,如果是这样,他们确实就身处险境了,边庶没有了主见,只得叹口气道:“那依你之见,我们该怎么办?”

“很简单,我们将妇孺老弱撤退去三水县,孩儿亲率七千精锐守住萧关,如果汉军真从萧关出塞,我们可及时向匈奴求援,如果汉军是走上郡,那么我们也可以率军去救援鲁昔,趁机吞掉他的部属。”

三水县位于高平县北方三百余里,也是他们所控制的一座县城,地势较偏,确实可以把老人妇孺先迁过去,只是边庶想到的是和汉军谈判,谈判成功,他们可以继续留在高平,谈判失败,他们撤去三水县也可以,这样他们就掌握主动了。

想到这,边庶点了点头,“就按照你的方案来做!”

。。。。。。。。。

数天后,一支约六千人的汉军骑兵抵达了乌氏县,这支骑兵由偏将庞德统帅,庞德是去年年初从襄阳调到长安,出任细柳营主帅,负责训练骑兵,在过去的半年多时间里,他率一万五千骑兵去西海高原集训,直到上个月才率军返回关中。

庞德在几天前接到斥候的禀报,一支乌桓骑兵越过了六盘山,进入关中地界杀人劫掠,这便给汉军出兵找到了借口,刘璟随即想下令庞德出兵夺取萧关。

乌氏县是一座小县,城池狭小,人口只有数千,以耕田为主业,人口中有一半是乌桓人,边庶便以追回这些乌桓民为借口,派兵越过六盘山进行抢掠。

庞德军队刚抵达乌氏县,边庶便派使者送回了抓走的十名汉军斥候,并命使者送来一份文面向汉军解释乌桓军队越境的原因。

庞德打发了使者,命人将斥候军侯韦晋找来,韦晋上前单膝跪下行礼,“参见庞将军!”

庞德熟悉每一名军侯以上军官,韦晋此人他也认识,京兆韦氏子弟,先读书后从军,军队少有的文武双全军官,原本是钟繇手下参军,深得钟繇器重,在陈仓一战被俘,投降汉军后被调去斥候队任职,在西海高原训练时极为刻苦,给庞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庞德打开韦晋绘制地图,半晌淡淡问道:“为何在被包围时,你要士兵放弃抵抗?”

韦晋抱拳道:“回禀将军,卑职和手下是斥候,斥候的职责是探查敌军动向,了解地形,熟悉敌军部署,或许消灭敌军探子,逞匹夫之勇做无谓反抗,身死僻道,所知军情泯于山野,这绝不是称职的斥候,也不是合格的将领。”

庞德缓缓点头,又问道:“那你又有什么情报可以汇报?”

“启禀将军,卑职被关押在高平县内,亲眼目睹乌桓老弱妇孺撤离,听说是去三水县,卑职回来路过木峡关时,发现关内的驻军有很大的变化。”

“有什么变化?”庞德饶有兴致地问道。

“卑职最初被押解过关口时,三座烽燧及长城上冷冷清清,看不见一个士兵,但回来时,却发现同样的地方已驻扎了重兵,由此可推断,乌桓人并没有投降之意,准备依靠险要地势和我们决战!”

“那为什么乌桓人还要把你们送回来,还写了言辞卑谦的求和书?”庞德晃了晃手中的文书问道。

韦晋冷笑道:“因为将军有所不知,写信之人是酋长边庶,他在审问我时,卑职就感觉到他左右不定,心中难以决断,他想用最小的代价维护自身利益,而领兵之人是他的儿子赤宁,他却是强硬主战派,他和父亲在对汉军的意见上不合。”

“你怎么知道他们对汉军的意见不合?”

“因为卑职在回来时,在关口被赤宁叫去精告了一通,卑职亲耳听见赤宁大骂父亲软弱,他是用匈奴语,以为卑职听不懂,可事实上,卑职完全能听懂匈奴语,只是卑职被俘后从不表露出会说匈奴语,因此得到不少有用的情报。”

庞德呵呵笑了起来,一竖大拇指赞道:“连被俘都在刺探情报,这才是合格的斥候,这次被俘,你无过有功!”

韦晋大喜,躬身施礼,“多谢将军仁德!”

“我并非仁德,只是就事论事而已,你不用谢我。”

庞德沉吟一下又道:“既然乌桓在木峡关部署了重兵,确实不利于我们骑兵进攻,我写一封信,你立刻赶去长安,将这封信交给汉王殿下,并当面向他汇报安定乌桓的情报。”

韦晋点了点头,“愿为将军效力!”

第812章 小人物的谋划

韦晋率领十名手下一路向长安疾奔,次日上午,韦晋率领斥候骑兵队抵达了鹑觚县,鹑觚县是安定郡最南部的一个县,过了鹑觚县,便进入京兆地域,他们没有在县城停留,直接过了鹑觚县城,继续向南奔驰不到五里时,韦晋等人纷纷勒住战马,只见官道对面数十步外出现了大队士兵,手执军弩,截断了他们的去路,

片刻,奔来一名军官,厉声问道:“你们是什么人?”

韦晋见对方也是汉军,连忙上前拱手道:“我们是庞将军部下,赶去长安向汉王禀报军情。”

军官打量他们一眼,又问道:“可有什么证据?”

韦晋摘下自己的军牌扔了过去,军官接着看了看,便对手下道:“收缴他们兵器,带他们去汉王大帐。”

韦晋这才知道,原来汉王就在鹑觚县,他心中又是紧张,又是期待,命令手下上缴了兵器,便跟着士兵向南而去,很快他们便进入了军营区,铺天盖地的帐篷延绵数十里,至少有数万大军,他们来到了一座巨大且戒备森严的大帐前,这里便是王帐,巡哨士兵将他们交给了汉王侍卫。

又经过严格的搜身检查,侍卫这才带着韦晋向帐门处走去。

大帐内,摆放着一部巨大的沙盘,长宽各有三丈,由四座小沙盘组成,刘璟正和贾诩、法正、赵云、张任等文武高官站在沙盘前商议军情。

刘璟在数天前得到庞德消息,竟然有数千胡骑越过六盘山,进入关中地界杀人抢劫,这是官渡之战后便没有出现过的情况,在曹操掌控关中时,胡骑从不敢进入关中一步,现在他的汉军控制了关中,胡骑竟敢越境杀人,这让刘璟万分恼怒,同时也让他找到了出兵的借口。

在命令庞德出动六千骑兵后,他又亲自率领八万大军向萧关方向进发,他要利用这次机会,一举控制萧关,在安定郡方向形成攻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