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春秋那些事儿·诸子争霸-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有成熟。所以庄王问鼎,不过是意在显示楚国有席卷中原、号令天下的实力,尤其是要展示楚国的先进武器和战略物资——铜兵器与铜资源,并试探晋国等中原诸侯国的反应,并不是真的要周王室的那个破铜烂铁!庄王这个人是个怪才,他的行事绝对不会像晋文秦穆一样稳扎稳打,处处讲理讲节,而是天马行空,肆意汪洋,要不怎么说他像满身邪气的杨过呢?

这一年,庄王年仅28岁。

庄王问鼎之后,周室的看家宝贝九鼎又安生了三百余年,但到了周赧王时,实行商鞅变法后日渐强大的秦国也对九鼎起了觊觎之心。公元前308年,野心勃勃的秦武王对自己的大臣们说:“寡人想开一条哪怕只能容车子通过的路,到达洛阳,看一看周王的都城,即使死了也不遗憾了。”第二年,武王攻占了挡在秦国面前的韩地宜阳,杀韩兵六万人。渡过黄河,在武遂筑城,直逼洛阳。这时候的周室比之周定王时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可怜的周赧王只好任由武王直入周太庙之内观看九鼎。这个秦武王年少骁勇,业余爱好就是和人摔跤举重什么的。他手下有知名的三个大力士,叫孟贲、乌获、任鄙,也跟着他一起到了洛阳。其中,孟贲又名孟说,水行不避蛟龙,陆行不避虎犀,能生拔牛角,尤为勇猛。秦武王一看见传世巨宝九龙神鼎,兴致大发,便借此机会与孟贲比试举鼎,以显示一下秦在列国中的地位。

从前庄王问鼎不成,武王就干脆自己举,这样总能知道有多重了吧!

于是,这位年少好强的武王,抓住九鼎之中的代表秦国的雍州之鼎猛地举了起来(九鼎能被常人举起,看来最多也不过几百斤重而已),正在得意,突然力尽失手,砸断了膝盖骨。结果秦武王流血过多,不治而死(一时失手,身败名裂,衰啊!),无辜的孟贲也因此获罪,被诛杀九族。

这样又过了几十年,到了战国末年,七雄只剩下齐秦两国最为强大,他们为了得到九鼎,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秦惠文王率兵试图夺鼎时,由于齐国的干预给顶了回去;接着,野心膨胀的齐宣王又图谋九鼎,被周王使臣颜率以没有路径入齐的理由说服。公元前255年,奄奄一息的周王室终于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史记》上说这一年周朝的传国宝器九鼎也被运进了秦国,可是唐人张守节在《史记·秦本记·正义》中又说:“周赧王十九年(公元前296年),秦昭襄王取九鼎,其一飞于泗水,余八入于秦中。”另《史记·封禅书》又说:“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据此,九鼎早在秦灭周前便早已遗失,那就无从入秦了。

九鼎最后一次出现在历史中是在秦始皇手上。《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泰山封禅后,“始皇还,过彭城,斋戒祷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在汉代的画像石刻中,“泗水取鼎图”足有二三十种之多——两岸的士兵和役夫,已经将鼎从泗水中拉起,一只黑龙从泗水中飞起,咬断了绳索,士兵和役夫跌倒,周鼎重又沉入泗水之中。

秦朝灭亡之后,史书上就再也没有记载过九鼎的下落了。有人传说其实九鼎早在周赧王的时候,就已经被债台高筑的赧王熔化变卖了(这个猜测有点瞎,既然是传国重宝,随便卖给哪个诸侯不是都能大赚一笔,熔了能卖多少钱?赧王不会那么傻吧!),但更多人认为九鼎是在秦朝灭亡的时候毁于兵祸之中,倒是那只没入泗水之中没被打捞起来的宝鼎,不知道没于何处,两千多年过去了,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现在要想再解开这个千古之谜,恐怕机会甚是渺茫,不过青铜造的东西不易毁坏,秦国人丢失的重宝,总还深埋在中国大地不知哪个角落里,说不定有大白于天下的时候。哪天真要是被考古学家发现了,九鼎一定会成为我国的第一国宝,而这个大发现,也一定会成为我国学界的第一大盛事,当然,这不过都是人们的美好愿望罢了!正像王孙满所说的,“在德不在鼎”,只要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自然能德被万世,有没有九鼎并不重要。

7 虎狼家族

咱们书归正题,却说庄王在周天子的脚下耀武扬威了一番,就打道回府了,可是就在回国的路上,庄王碰上了他即位后最为严重的一次危机:他迟迟不敢开刀的心腹之患——强大的若敖族,竟然抢先一步发动了叛乱,声势极为浩大。

这次叛乱,彻底打乱了庄王的计划,他本来不想这么早跟若敖族翻脸的,可是现在,他不得不提前面对这一切。庄王的心中,第一次升起了些许寒意,因为他这次的对手,可是在楚国根深蒂固的第一豪族,他们可不像从前的庸国和百蛮那些乌合之众那么好对付,稍不留神,就有满盘皆输的危险。

楚国两股最大的政治势力,终于要正面对决了,谁会赢得最后的胜利呢?庄王不知道,若敖族的大家长斗越椒也不知道。(庄王即位之初的若敖四大巨头如今只剩下斗越椒一个了。)

说起斗越椒这个人,还有着不少的故事。咱们先从若敖族的源头说起。

若敖族最初源于春秋初年的楚国君主熊仪,熊仪即君位后,又号称若敖,若敖在郧国(古国名,今湖北沔阳县一带)娶妻,生了个儿子叫斗伯比,斗伯比即以其父亲的称号若敖为氏,后因别封斗邑,故亦称斗氏。(成氏也是熊仪的后代,斗、成两氏构成了若敖族的主体。)若敖死后,斗伯比就跟着自己的母亲生活在郧国。斗伯比在郧国期间,跟郧国国君的女儿自由恋爱,未婚生子,生下了子文。子文既然是私生子,没名没分,郧国夫人就派人把这个不明不白的孙子丢到了荒无人烟的云梦泽里,以掩盖不可外扬的家丑。

一个幼弱的婴儿在到处是野兽的山林中如何生存,这不是变相地要杀死他吗?好狠心的祖母,真残忍!好在子文命不该绝,他不但没有被野兽吃掉,还被一只母虎收养了。靠着虎乳的喂养,子文竟坚强地活了下来!有点像人猿泰山的故事啊。

这样又过了几年,有一次郧国国君去云梦泽打猎,发现了生活在虎群中的小子文,吓得跑了回来。郧国夫人大惊,觉得这孩子必非凡胎,便把女儿私生子的情况告诉了郧君,郧君感慨万千,连忙叫人把这个差点变成野人的小孩抱回来抚养,并让女儿与斗伯比补票结婚。楚国方言把乳汁叫做“榖”,把老虎叫做“於菟”。(现在青海一带还有“於菟”节,在这个节日上,人们扮成老虎祭祀祖先,不知道这是不是从古楚国传过去的。)所以就把这个孩子叫做斗榖於菟,斗榖於菟就是楚国的一代名相令尹子文了。

人类学上有一个说法,叫做“神判”,实际上即“图腾裁判”。凡未经修饰或省简过大之“图腾裁判”的神话,都极为可能包含有始祖族源因素,这个“斗榖於菟”的故事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老虎正是古楚族在氏族时期的部落图腾之一,“斗榖於菟被老虎养大”这个不太可信的传说,正好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

后来,子文的弟弟子良生下了危险人物斗越椒,子文这个人颇有些看相的本事,他看了看这侄子的面相后大吃一惊,劝子良说:“弟弟啊,你一定要杀了你儿子!这个倒霉孩子,长得像熊虎,说话像豺狼,如果不杀他,日后一定会连累整个若敖族被灭。俗话说‘狼子野心’,这家伙就是一条狼啊,咱们不能养活他!”(成语“狼子野心”典出于此。)

没错,是有句俗话叫“狼子野心”,但也有句俗话叫“虎毒不食子”,要让子良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他无论如何也做不到,何况子文自己不也是老虎奶大的呢,有什么权力说别人,所以子良坚决不同意这么做。子文对此大为忧戚,临死之前,他把所有的若敖族人聚集在一起,哭着发表了自己的最后遗言:“如果越椒这个倒霉孩子一旦执政,大家一定要赶快收拾包袱跑路,否则的话,若敖族的鬼就要饿肚子了!”所谓若敖族的鬼指的就是他们的祖先,此话的意思就是说斗越椒会让若敖子孙灭绝,以至无人祭祀若敖祖先。成语“若敖之鬼”的典故就出于此处,意指某个家族因没有后代,而断了香火。我们可以这样造句:“儿子啊,你年纪也不小了,再不给老爸娶媳妇生个大胖小子,咱们家就要变成‘若敖之鬼’了!”

若敖族老一辈的领导人子文和成得臣相继死后,若敖族的势力并未丝毫减退,斗勃、成大心、成嘉等若敖族人又先后担任过一阵子的令尹。庄王即位后,虽仍以若敖氏为政,但却不出号令,日夜淫乐,暗中观察若敖族的虚实,三年后,心里已经有些底了的庄王一鸣惊人,开始大刀阔斧地整顿朝政。他一举废掉了若敖族第一巨头令尹成嘉,让若敖族第二巨头子文的儿子斗般担任令尹,第三巨头斗越椒担任司马,并提拔了贾等一大批若敖族政敌担任要职,以此制衡若敖族的权力。紧接着贾又在庄王的授意下陷害斗般并杀死了他,斗越椒得以继承堂兄的位子提升为新任令尹,贾则升任为新任司马。

斗越椒果然还是执政了,子文的预言会不会实现呢?若敖的祖先会不会饿肚子呢?且听下回分解。

8 若敖的惩罚

经过庄王这样一番整饬,若敖族的四大巨头只剩下了斗越椒一个,孤掌难鸣,若敖族的权力被大大地削弱了。

斗越椒虽然被升了官,但他心里清楚地明白,庄王在除掉自己的哥哥后,下一步一定会对自己动手,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发制人!于是,正当楚庄王志得意满地在周王都下耀武扬威的时候,斗越椒张开狼嘴露出了他锋利的狼牙,一口咬死了害死他哥哥的大仇人贾,然后发动若敖全族所有能用上的力量,驻兵在蒸野(今河南省张野)这个地方,准备进攻庄王。至此,若敖氏历经武文成穆诸代的兴盛与挫折,终于与楚王室彻底摊牌,楚国和若敖族的荣辱兴衰,就在此一战了!

若敖族力量的强大是毋庸置疑的,当年城璞之战晋文公倾全国之力都没能灭掉若敖六卒,几十年过去了,若敖族的实力又增强了不少。这支楚国最为精锐的军事力量,就算是威震天下的南天神鸟楚庄王,也没有足够的自信能一战而胜。所以庄王暂且选择了妥协和退让,他对斗越椒说道:“若敖氏世有功勋于楚,宁伯棼(斗越椒字子越,又字伯棼)负寡人,寡人不负伯棼也!兄弟啊,有啥大不了的咱们可以坐下来谈嘛!这样吧,寡人把三王之子(楚文、成、穆王之子孙)作为人质送到你那边去,咱们双方讲和,谈判解决问题,如何?”

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斗越椒明白谈判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庄王这么做不过是在拖延时间罢了,没有哪个主人肯留一只咬过自己的狗在身边的。

于是斗越椒断然拒绝道:“谁跟你是兄弟啊,我兄弟已经被你给杀掉了!咱俩没啥好谈的,今天有我没你,有你没我!”

没啥好说的,那就开打吧!庄王于是发兵屯驻于漳水之滨,与若敖氏在皋浒(今湖北襄樊市北)展开了决战。会战中,庄王亲自执锤,鸣鼓督战。斗越椒的箭术深得成得臣的真传,被奉为楚国第一神箭手,他看见了战车上的庄王,不由大喜,飞车直奔庄王,迎面一箭射来。那支箭来势极猛,竟然直飞过车辕,穿破鼓架,力透鼓皮,射在鼓后的铜钲(钲,军之用器,鸣之以收军者)上,庄王吓出了一身冷汗,还没等缓过神来,越椒又是一箭,擦着庄王的头皮飞过,一箭将车盖射了个对穿(好危险,这箭要是低上半寸,楚庄王的霸业就到此为止了!)。有士兵捡起两只箭来,只见那箭竟比一般的箭长上半倍,雕翎为羽,豹齿为镞,锋利非常,满是倒刺和血槽的箭头上,闪动着奇异的光芒,显然喂有剧毒。士兵们无不心生恐惧,纷纷后退,庄王眼看自己这边就要一败涂地,连忙急中生智喊道:“先君楚文王克息时曾得到三支宝箭,被斗越椒这小子偷走了两支,现已射完,大家用不着害怕了,兄弟们,重新给我上,谁干掉斗越椒寡人就封他做我的车右,掌管我的亲军。”

临危不乱,庄王好样的!

士兵们听说对方没“子弹”了,又听说有“车右”可以当,不由士气大振,将身经百战号称精锐无双的若敖私卒杀了个落花流水,斗越椒领着残兵败将逃到清河桥处(今湖北省天门市),被早已埋伏在此处的楚将乐伯拦住了去路,越椒虽败,但犹不肯认输,率着自己的最彪悍最精锐的亲兵队——“神箭卫”隔河放箭,要做最后一搏!

神箭卫,是斗越椒亲自在若敖族中挑选身材高大、膂力过人、弓术精湛的士兵组成的一支亲卫队,共五百人,其每人的箭术都由斗越椒亲自训练,且都能拉动八十公斤以上的强弓。另外,这支部队的所用之弓也都是用最为名贵的柘木所制成的复合弓,这种普及于春秋中晚期的复合造弓技术大大增加了弓身可储存的势能,使人在生理结构容许的拉程内,能将更多力量转化给弓身,射出更快更远之箭。这还不算,它们的弓身也比一般弓都要长上数尺,并大大加厚了弓彛栽銮抗Γ运悄芨糇藕由湎虺床荒苌涞剿恰U馕灏偃艘黄敕牌鸺矗鄙肆耍徽蠹旯ィ郎宋奘

这时楚军士兵中有一个叫养由基的神射手坐不住了,他心想:就这点水平还敢这么嚣张,太可气了!看来我养由基不出马是不行了!哼,就让这个斗越椒见识一下什么叫做真正的神箭!

于是他冲到河边,朝对岸的斗越椒喊道:“令尹大人,我听说你很能射,你敢不敢跟我比试一下呀!咱们就站在桥的两边,各射三箭,死生听命!”

斗越椒心想,哪里冒出来这么一个不知死活的人来了,竟敢跟我楚国第一神射较量箭法,真是不要命了!于是他也对喊道:“你是什么人,报上名来!”

养由基回喊道:“我叫养由基,是乐伯将军部下的一名小校,从小就喜欢射箭,很仰慕令尹大人您啊,您肯不肯答应我一个粉丝这个小小的要求呢?为了表示诚意,我让您先射三箭!”

斗越椒听说只是个没名气的小校,本来不想陪他玩的,但又听说对方是自己的粉丝,又肯让自己先射,不由得有些心动了:“好吧,我就答应你!唉,谁叫我斗越椒长得这么帅,粉丝这么多呢,苦恼苦恼啊!不过你真的要让我先射吗?这样你会死得很惨的,你可不要后悔哟!”

“莫说三箭,就是百箭,我也不怕,躲闪的不是好汉!”

“你当真不怕!”

“哎呀我的偶像,我都说了不怕了,你就射吧!”说着养由基突然唱上了,“看见偶像,我就不怕不怕了,我神经比较大,我不怕不怕了……”

“好吧,那我就成全你,你能死在我这么帅气的一个偶像的手下,也算是你的福气了,看箭!”说着斗越椒弯弓就是一箭,直朝养由基头脸射来。

正所谓忙着不会,会者不忙,养由基见箭来,不慌不忙,将弓稍一拨,轻松将箭拨入水中,口中高喊:“没力气没力气,令尹大人早上没吃饭吗,快射快射!”

越椒老脸一红,心想刚才那箭我是射得太随便了,这一箭一定要让你好看,于是又将第二箭搭上弓弦,又瞄准了半天,突然手一松,飕地发来,养由基将身一蹲,那支箭贴着头皮飞过。

斗越椒大怒:“你说了不躲怎么又躲了,你是不是男人啊!”

养由基答道:“sorry啦!条件反射嘛!下一箭我绝对不躲了,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