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春秋那些事儿·诸子争霸-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喜:哈哈,楚国的末日到啦,父亲,我终于可以为您报仇了。

“大王,您不是一直说什么时候可以攻入郢都吗?现在时候到了!”伍子胥对阖闾说。

“哦?此话怎讲?”

“唐蔡两国现在愿意帮助我们一起攻打楚国,这还不是大好机会?”

“嗯,有道理。孙卿家,你怎么看?”

孙武笑:“楚所以难攻者,就是因为属国众多,咱们很难一路攻到他的老家去。而今楚令尹囊瓦贪财无德,唐国和蔡国等属国都怨恨他。诸侯离心,楚势孤矣。此时不灭楚,更待何时?”

这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唐、蔡两国虽是蕞尔小国,但位居楚国的北部侧背,战略地位相当重要。蔡国在今河南新蔡,唐国在今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吴国通过和它们结盟,正可以实施其“避开楚国正面,进行战略迂回,大举突袭,直捣腹心”的作战计划。所以孙武和伍子胥都认为,这次真的是天赐良机,放弃了以后一定会后悔死。

阖闾大悦,遂御驾亲征,率吴军三万“海军陆战队”,从水路绕过楚国在江淮一带的重兵,迂回到河南的蔡国,与唐蔡联军会合。囊瓦见吴兵势大,解围而走,又恐吴兵直渡汉水,方才屯扎,连发电报至郢都告急。

叁 千里突袭

至此,吴、蔡、唐三国攻楚统一战线正式达成,联军厉兵秣马,浩浩荡荡,溯淮水继续西进。进抵淮汭(今河南潢川,一说今安徽凤台)后,孙武突然决定舍舟登陆,由向西改为向南。这下子就连自以为军事专家的伍子胥都搞不清孙武的战略意图了,问:“咱们吴军水战天下第一,应该继续西进至汉水,然后沿汉水南下,直捣郢都才对,为啥要突然舍舟登陆,与楚军在陆地上较量呢,这不是以己之短攻敌之长吗?”

为了把这场战争解释得更清楚,我们有必要把楚国的地理形势讲一下。楚国在长江以北共有两条大河,一条是淮水,一条是汉水。淮水是东西走向,在楚国的北部边境;汉水是南北走向,向南注入长江,将楚国的领土劈为左右两半;而楚国都城郢都就在淮水的南岸,汉水的东岸。吴军的本来计划应该是沿淮水西进至淮汉交汇处然后沿汉水向南直捣郢都,这是所有正常的军事家都会选择的路线。而楚国人也是这么判断的,所以他们在淮水汉水交接处布下了重兵,准备在这里和吴军决一死战。可是孙武是什么人,那可是个军事鬼才,当天下人都认为吴军会走水路的时候,他却偏偏选择了陆路。

对此,孙武跟伍子胥是这么解释的:“兵贵神速,楚国地大兵多,久战对我方不利。如果我们西行逆流走水路的话,速度必然放慢,从而拖延战机,给楚军以喘息的机会,到时候楚军有了防备,我军必会陷入到苦战之中,进退不得!所以我们必须速战速决,出其不意,攻其无备,从陆路往南直插其纵深,打他个措手不及!”

“高,实在是高,孙大哥你用兵如神,小弟服了!”伍子胥拜服说。

就这样,吴国的“海军陆战队”进行了“诺曼底登陆”行动,在淮汭舍舟上岸,并以三千五百名跑得最快的精锐士卒为“海豹突击队”,身穿轻甲,手执短剑,迅速通过楚国北部大隧、冥阨、直辕三关险隘(今河南信阳),由于楚国根本没有想到吴军会走这条路,所以这三个险要无比的关隘这时候全变成了摆设,任由吴军如入无人之境般冲了进来。

孙武的战略奏效了,他的这支“迅速反应部队”速度真是快得惊人,等到楚军回过神来,他们已经南行越过大别山,再从豫章折向西直抵汉水东岸,离楚国都郢都不过百里。

孙武不愧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军事天才,他竟然早在两千年前的春秋时代就掌握了在二战时期曾大出风头的“大纵深作战理论”,也就是以快速反应部队迅速压至敌方整个防御纵深,在选定方向上突破其战术地幅。一旦在敌人的防御中撕开了一个突破口,负责扩张战果的梯队就应该迅速进入突破口,迅速将战术胜利发展为战役胜利。孙武的这三千五百名精锐前锋不正是“大纵深作战理论”的快速反应突击队,而跟在后面的两万六千五百名吴军不正是这个理论中负责扩张战果的后续梯队吗?

天才,真是一个天才。楚国一百多年内竟碰上了两个军事天才,一个是晋国的先轸,另一个是吴国的孙武,真是命苦啊。

当吴军像幽灵一般突然出现在汉水东岸的时候,楚昭王这才慌了手脚,急派令尹囊瓦和左司马沈尹戌,倾全国二十万兵力,赶至汉水西岸,自小别山至大别山一带摆下阵势,与吴军对峙。

遥望对岸,伍子胥忍不住潸然泪下,十六年了,自己离开楚国已经十六年了。这十六年来,他含冤受屈忍辱偷生,付出了十几年满头白发的青春岁月,为的就是这一刻。

君子报仇,十六年不晚。自己等了这么多年,终于等到了这一天。这一战,无论如何,都不能输!

此时此刻,汉水两岸阴云密布,这场纠结了无数仇恨与决定吴楚两国命运的生死之战,这场春秋时期规模最大的阵地战,终于就要开始了。

在厮杀来临之前,请各位看客先喝上一杯香茶,让我先来介绍一下双方主要阵容:

楚方:

统帅:令尹囊瓦

副帅:左司马沈尹戌

随军将领:武城黑

先锋:史皇

后军:射

总兵力:近二十万

吴方:

统帅:吴王阖闾

副帅:伍子胥、伯

参谋长:孙武

随军将领:专毅(专诸之子)

先锋:夫概(阖闾胞弟)

督粮官:公子山(阖闾次子)

后军:蔡侯、唐侯

总兵力:吴军三万,蔡唐联军约三万,总计六万,号称十万。

总的看来,楚军兵力占明显优势,共有二十万之多,而且都是楚军主力,而吴军只有六万,还有三万是蔡唐乌合之众。还是那句话,兵在精不在多。吴国三万“海军陆战队”乃是吴军精锐中的精锐,再加上参谋长孙武乃是天下第一的军事奇才,副帅伍子胥又是可怕的战神“白发魔男”,这一仗鹿死谁手,还难说得很呢!

肆 致命的失误

吴军方面决策层的能力,大家都很熟悉了,至于楚军方面的几个头头,除了囊瓦是个只会要钱的草包外,武城黑和史皇两个也都是正宗的活宝,这里面也就副帅沈尹戌有点能力,这几年来楚国对吴少数的几场胜利,都是他的杰作。而对于目前的战局,沈尹戌对囊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吴军虽然进兵神速,但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战线太过深入,给养难继,万一后路被截,必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所以他建议由囊瓦率楚军主力沿汉水西岸正面设防,牵制吴军不得西渡。而他本人则率部分兵力北上息邑方城(今河南方城),召集那里的楚军(息邑是楚国北部军事重镇,布有重兵),迂回到吴军的侧背,用火焚毁其留在淮汭的战船,再用木石阻塞吴军已然跃过的北方大隧、直辕、冥阨三关,从而切断吴军的归路和给养线,让这支吴军变成孤立无援的死军,然后再与囊瓦主力实施前后夹击,一举将其歼灭。关门打狗,沈尹戌这一招可真是够毒的,我很想知道,如果他真的得手,孙武这个军事天才将会如何应对。可惜,囊瓦后来没有听沈尹戌的话,否则,将遇良才,这一战必会更加精彩!

囊瓦大喜:“高,实在是高!司马此计大妙,嘿嘿,我看这次吴国君臣,就别想活着回去啦!”

就这样,沈尹戌带着自己的部队,按原定计划北上了,可是没等他走远,囊瓦老夫子又变卦了,这一切都源自武城黑和史皇这两个活宝的馊主意。

武城黑说:“不对劲啊,司马叫我们等,可是我军用的都是皮革蒙的战车,现在天降大雨,时间一长可不都泡坏了,吴军不过三万,小菜一碟,何须如此大费周章,我看咱们不如速战速决,冲过去先干它一票再说!”

如果说活宝一号武城黑只是有点自信过头了的话,活宝二号史皇就完全是个搬弄是非的小人了,他说:“小黑说得没错,而且令尹大人您别忘了,司马在楚国的粉丝可比您多,如果真被他成功毁掉了吴国的船只,堵塞了关口,那么破吴的功劳,就是他一个人的了。如此一来,您不但啥也没捞着,还会被人说闲话,说您虽然打赢了,却是靠他老沈的计谋,令尹您的权位就不保了。”

囊瓦一听,心思便开始活动了:没错啊,我身为楚国执政,怎么能被下属抢了风头呢?这叫我以后还怎么在楚国混哪!我能把头功和执政的位置让给他老沈吗,我不能。

于是,在虚荣心与自信心高度膨胀的刺激下,囊瓦做了他一生中最错误的一个决定:命令楚军主力全部渡过汉水,沿大别山小别山一带向吴军发起总攻,要赶在沈尹戌完成迂回包抄行动前,一口吃掉吴军,独自享受成功后的鲜花与掌声。

可是囊瓦想得太美了,等待在汉水对岸的,并不是什么鲜花和掌声,而是孙武送给他的一顿棍棒大餐。

孙武的计策很简单,你囊瓦不是急于求胜吗,那我就往后撤,退至大别山和小别山的群山峻岭之中,利用丘陵、山地的有利地形,发挥吴军步兵多、机动灵活的特点,抑制楚军兵车多、利于平原作战的特长,在运动战中逐渐消耗楚军的兵力和士气,然后寻找机会,一举击败不可一世的楚军。

囊瓦这个草包一见吴军后撤,大喜过望,还以为吴国人怕了自己,遂命令三军全面出击,在后直追。孙武见楚军已然中计,遂命先锋夫概率领他的秘密武器“木棒军”,给囊瓦一点厉害看看。

“木棒军”,名字不雅,却是吴军中王牌主力。这些人都是孙武在三万姑苏子弟中精心挑选出来的三百名大力士,他们天生神力,在高强度的训练下练成了身披重甲还能挥动五米长、碗口粗木棒的能力,杀伤力极为惊人。

三百名大力士是百里挑一,他们的头头夫概更是万夫莫当的猛将,论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他或许比不上孙武,但是论武功,论冲锋陷阵,他夫概说自己第二,吴国没有人敢说自己第一,就算是白发魔男伍子胥,恐怕也要低头认输,自愧不如。他带着这群“斯巴达三百勇士”,冲进史皇的先头部队之中,一遇楚兵,就没头没脑地打将过去,楚国的战车兵虽然装备精良,素质一流,但哪里见过如此阵势,被吴兵乱打一阵,史皇大败而走。

囊瓦虽然败了头阵,但仍自信满满,史皇的先头部队并不是楚军的主力,局部的失利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它吴军不过才三万人,就算加上唐蔡的一群垃圾,满打满算不过六万,而自己的兵力则数倍于敌人,只要全线压上跟它硬碰硬,没有道理会输的。

所以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寻找吴军主力,毕全功于一役,干掉它的指挥系统,那就一切OK了。

囊瓦错了,他错就错在没有意识到吴军的强大与阖闾的必胜决心。他满以为这次吴军还是和以前一样打完了就跑,跟他玩游击战,没捞着什么便宜就会退回吴国去。他觉得只要给对方一点厉害看看,把他们打跑,就可以像平常一样舒舒服服回家睡觉了,大王还会赏赐几千两黄金、几座府第、几个美女……所以他只想着快快地找到敌人,解决他们,因此忽视了吴军的真正意图。

阖闾和伍子胥是拼了老命来的,不打到郢都,他们绝对不会回去。

接下来囊瓦的大军又和吴军在大别山至小别山之间打了两仗,都没有占着什么便宜,还损失了几千兵马,囊瓦泄气了。于是他拉着自己的小兄弟史皇,郁闷地说:“吴军狡猾得很,不好对付啊,我看咱们不如弃寨逃归,召集齐弟兄再来接着打。”

史皇虽是个活宝,却也算是一条汉子,他对囊瓦的胆小行为很是不屑,说:“国家太平时,你争着执政,现在作战不利,你就想逃跑,万一吴军乘势攻入国都,你逃到哪里去都是一个死。我们现在不过是偶尔的失利,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没了几千兵马,咱们还一样比吴国人多多了,如今你只有与吴军拼死一战,才可以洗脱之前的罪过。”

其实史皇也错了。楚军的战斗减员虽然不大,但这些天来他们一场胜仗都没打过,士气低落到了极点。士兵们开始怀疑,这个貌似信心满满却无能之极的老大,到底能不能给他们带来一场胜利。

对于战争而言,士气的损伤往往比战斗的减员还要可怕,可惜,徒有勇气的史皇不懂得这一点,而大草包囊瓦就更不明白这个道理了。囊瓦听了史皇的一番话后,其可笑的自信心又莫名其妙地膨胀起来:没错,我囊瓦坐拥二十万赌本,现在只不过输了几千块钱,怎么能就这么泄气不玩儿了呢?有赌不算输,不行,我要接着赌,我要翻本,把输掉的钱全部赢回来!

正在草包囊瓦低头意淫不止的时候,前方传来了两个好消息,让他一下子欢跳了起来。

一、楚昭王得知前方战事不利,又给他派了一万援兵来,虽然主帅是一向跟他不和的薳射,但赌本一下子增加了不少,对他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件大好事。

二、吴军主力突然停止了后撤,在柏举(今湖北麻城)摆下了阵势,似乎要跟自己梭哈了。

太好了,老鼠终于不跑了,这真是自己翻本的大好机会,兄弟们,磨好你们的尖爪利牙,准备好好地大块朵颐吧!

伍 吴楚决战

孙武为什么突然不再跟囊瓦玩这场猫抓老鼠的好戏了呢?因为他知道,几天来这只蠢猫已经被自己完全给拖垮啦,现在不玩死它,更待何时?就让你们这些傻猫瞧瞧史前巨鼠的威力吧!

公元前506年11月18日,一个寒冷的清晨,柏举山区大雾弥漫,吴楚两军面对面地摆开了阵势,微曦的晨光中,飘扬的旌旗和闪亮的盔甲一眼望不到尽头,几十万人的战场上竟然一片寂然,只有偶尔几声马嘶打破清晨的宁静,肃杀的气氛压得所有人喘不过气来。这场纠结了好久的猫鼠决斗终于就要鸣锣开战了!

这时吴国最凶猛的一只老鼠夫概找到鼠王阖闾,说:“楚帅囊瓦贪而不仁,刻薄寡恩,他的部下都没有为他效死的决心,再加上楚军连败,士气低落,我军若先发制人,主动出击,楚军一定溃逃,届时大王再以大军追击,必能大获全胜。”

阖闾沉吟道:“不行!楚军虽连败,但其兵力毕竟数倍于我军,而且今天大雾弥漫,并非交战的大好时机,你这样做太冒险了,不如先采取守势,站稳脚跟,改天再和他们拼命!”

夫概无奈,只好退了出来,但他左思右想,觉得不应放弃这个胜敌的良机,于是决定豁出去,将自己五千部曲扯上,朝楚二十万大军直接攻了过去。

区区五千兵就敢冲敌二十万,夫概果然不愧为吴军第一猛将!

和夫概上次用的三百重甲木棒军不同,夫概的这五千精兵,都是一色的轻甲剑兵,他们所使用武器俱是吴王阖闾费尽心血打造的“扁诸”利剑,削金如泥,吹风断发,最适合短兵相接近身肉搏,简直将步战的精髓,发挥到了极致。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往往取决于它主帅的性格,囊瓦贪生怕死,带出的兵自然都是些窝囊废;夫概勇猛无敌,带出的兵自然都悍不畏死,一个个似虎入羊群,左右冲杀,如入无人之境。

而囊瓦万万没有想到吴军这么快就发起了冲锋,再加上大雾弥漫,一时间也不知道对方到底有多少兵马,一下子慌了。适逢清晨,很多楚军还没来得及吃饭,就匆匆地投入了战斗,好死不死又遇上了这一群不怕死的疯子,结果很快就乱了阵脚,溃不成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