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正德五十年-第3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总体来说,他们的情绪,多的是偏向黄岘这边的,一来是江彬作为锦衣卫指挥使,文官儿中人缘自然不是很好,而重要的一点则是他低估了杨慎在文臣中的巨大影响力,在他们看来,平素里自己斗你是自己斗,关键时刻,比如说这种文武之争,那可得一致对外至于连子宁,出身秀才,文满天下的他,因为有着戴章浦这个老岳丈,而早就被文官儿们视为自己人
江彬心里冷笑一声,不动神色,手中的芴板却是微微晃了晃
顿时一个洪钟一般嗡嗡的声音响了起来:“陛下,臣有本奏”
一个面如锅底,满脸横肉的黑胖子站了出来,穿着一身大红的官袍很是滑稽,众人一瞧,却是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祁玠
正德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如何还看不出来眼下朝堂上隐隐然已经是有些不妙?他已然是面色不悦,淡淡道:“讲”
祁玠洒了四周一眼,高声道:“启奏陛下,臣以为,武毅伯不过弱冠,已然身居伯爵高位,正二品将军,若是贸然提升,乃是大忌,反而对他没什么好处是以臣以为,不若暂时压一压,等武毅伯再立军功之时,再行议论”
他人长得看似粗笨,说话却是很有条理,看似也有些道理,不过若是细细一看,就会发现,这话说得太*他*妈*毒了
你当军功是大白菜啊?想立就立?你在这儿站着说话不腰疼,你去边疆打一战,斩首三万试试?
说实话,这样的大胜,以后十年也未必能再有一次,在场的人,都是心理清亮清亮的
但是偏偏这话说的,又是很有道理,由此也可见此人之奸猾,实在是人不可貌相
他说完之后,武将这边顿时是走出了四五个人,也是齐声道:“臣等附议”
他们人少,但是武将普遍比文官儿们品级高,是以竟然全都是绯袍大员,声势倒是相当
大明朝的文臣和武将们,又一次干起来了
朝堂上的气氛顿时变得诡秘起来
其实以连子宁的功劳,便是直接封侯也不为过,若是放在永乐朝,说不定真就成了但是其中掺杂了朝廷斗争,那就复杂了
文官儿们那边一看,顿时是炸了窝,纷纷心道,这还得了?你们这帮大老粗让咱们压制了多少年了,今儿个想翻身收拾咱们?做梦从永乐朝之后就没有让武官拿下来的文臣
五零一 牺牲品???
//抱歉,感冒了,很难受,嗓子特疼,脑袋浑浑沉沉的,上午考完试,下午睡了一下午,码了六千字,全传上来了欠了兄弟们两千字,明天一定还上真心的说一声抱歉
朝堂之上顿时声音汹涌
兵部车驾清吏司郎中左大年先忍不住了,他也是正德四十年的进士,杨慎的学生,而重要的一个原因,则是因为他是兵部的官儿眼瞅着这兵部尚书的位子就要落在戴章浦戴大人身上了,这以后是吃屎还是吃肉,可都是看戴大人的心思左大年寻思着,涉及这等文武争斗的大事,怎么地也得站出来表态,反正迟早要站出来,何不早早的?
这般一表现,自然就被戴大人给记住了,以后好处,可是少不了的再说了,戴大人初掌兵部,正是需要用人培植亲信的时候,自个儿这会儿投效,正是其所戴大人就那么一个女公子,巴结连子宁可比巴结他自己还管用
车驾清吏司,掌全国的马政及驿传等事务,按理说,这个差事也是够肥的了,掌握全国的马政和驿站,这两个方面,都是肥的流油的,但是和兵部其他的衙门比起来,那可就差的太远了这在兵部四个司中乃是最没有油水儿的一个,每年过年的时候,左大年看着其他三个司的官儿们府邸,全国各地的将领指挥使们派人送来的一车车的进项,当真是眼馋无比当年戴章浦在武选清吏司员外郎任上的时候常年门庭若市,便是个明证
他固然也有些进项,但是是大包小包的拎进府里去的——这车和包袱,差距可太大了
在兵部这肥衙门呆的久了,左大年也是眼大如萁,别的差事根本看不上,只想着在兵部内部挪动一下要知道,那武库清吏司郎中可是桂萼的亲信
武库清吏司比起车驾清吏司来,可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左大年眼见已经有人蠢蠢欲动,赶紧一个箭步窜了出来,高声叫道:“陛下臣有本奏”
正德已经都不想张嘴了,扬了扬下巴,旁边马永成尖声道:“奏”
左大年早就已经酝酿好了情绪,一张嘴便是声色俱厉,厉声道:“陛下,祁玠当斩祁玠诛心”
这番话说的可是说的极重,竟然已经是直接要砍人脑袋了,就这一句话,顿时是把文官儿们的情绪都给调动起来了,祁玠脸上闪过一道阴霾脸色有些涨红,怒道:“左大年,你好狗胆”
“下官如何好狗胆了?咱们大明朝堂之上,乃是议事之所,诸位大臣畅所欲言,弹劾监督,皆为本分当年太祖洪武帝定下规矩,建都察院,建六科给事中,监督百官风闻奏事怎么,下官一张嘴,你祁玠大人就骂一句好狗胆这朝堂,遮莫是你家开的不成,太祖皇帝定下的规矩,你竟然敢于践踏?”
左大年冷笑一声,丝毫不甘示弱,一张嘴如连珠炮一般的喷了一连串儿的话出来这番话又是诛心,又是狠毒,又是切中要害,直接是把蔑视洪武帝,蔑视朝堂这两顶大帽子给扣在了祁玠的脑袋上
他毕竟是文官,就是靠着磨嘴皮子过活的,祁玠又如何能跟他相比?顿时是被噎的满脸通红,迸指指着左大年,嘴皮子哆嗦着说不出话来
他心里又是愤怒又是惶急,是生怕皇帝当真信了左大年的话,一屁股跪在地上,大声道:“陛下,臣冤枉啊,臣并未做此想啊皇上”
正德自然是知道左大年不过是横加诬蔑,可说是信口雌黄也不为过,但是被这么一说,心下却也不悦,淡淡哼了一声
左大年又向正德抱拳道:“陛下,臣以为,有功则赏,有过要罚这话,也要因时而定,因事而定,武毅伯立下这等大功,武毅军伤亡这等惨重,若是不赏,岂不是令边关将士寒心?虽说皇恩浩荡,天下归心,然则以后当国战之时,谁还会奋不顾身,浴血奋战?何况,当此之时,正是多事之秋,哈密安南,大军用兵,若是当赏不赏,当罚不罚,数十万京军将士,谁还为国朝效死?”
这番话,已然是说的很难听了——因为按照标准的大明朝的价值观的话,大明朝朝政清明,恩泽四海,天下士民军兵百姓,自然是无条件的,争先恐后的,自告奋勇的,为陛下和朝廷效力
当然,谁都知道这是偏鬼的话
但是就像是一层漂亮的遮羞布一样,谁也不会揭开,这一次左大年为了引起戴章浦的赏识,也是真豁出去了
然后就能看到,正德脸色立刻是阴沉下来
他眼中已然有怒火在酝酿
他正想一怒而起,狠狠的训斥这个胆大妄为的左大年,但是大明朝的官儿们,尤其是朝官,素来是不怎么在乎皇帝爱听什么的,反倒是皇帝不爱听什么,他们就说什么
左大年话音刚落,两侧的朝列中便是嗖嗖嗖嗖的窜出来许多身影,他们齐声道:“臣等附议”
“臣等附议”
“臣等附议”
…………
臣等附议的声音在朝堂上回响,打眼一瞧,竟然已经有上百人站了出来,文官的队列中,像是被狗啃了一般,缺了好大一块儿
站在中间声援左大年和黄岘的文官数量已经是很不少,这样一比,武将这边顿时便被比了下去
但是江彬这些年也不是白混的,可以说是亲信遍布朝野,为数众多,而且因着他的锦衣卫指挥使身份,随时可以入宫密奏,数十年经营在这朝堂之上,论起权势来,不算正德皇帝的话,他能排到前三——杨慎,马永成,然后就算是他了所以很多官儿都是对他极为的忌惮,不得不为他所用江彬使了个眼色,武将序列中,又是走出来不少人
虽然还是不如文官儿那边多但是也是颇有威势
文官那边几位大佬都是眼观鼻鼻观心的,看似纹丝不动,实际上却是互相之间对了个颜色他们都是明白人,自然知道这会儿既然已经涉及到文武之争,是不可能独善其身的,便是纷纷有了动作
只见文官儿这边又是呼啦啦的站出去了一大批人,登时又是完全占据了上风
这一下,武将这边儿虽然脸色铁青,却也是无可奈何了,这朝堂之上,武将文臣的数量本来就是不均等的,武将要少得多而且属于武将序列的那些勋戚们,是不用上朝的,这就又少了不少助力
正德已经是脸色铁青,极为的难看
又一场文武对峙,又一场在朝堂之上文臣和武将之间近乎于撕破脸一样的对决
这样的对决自从正德登基以来,已经是发生了不少次了,但是这一次,却跟之前都不一样,显得很是怪异以前发生这种情况,其导火索往往是武将们吃了亏要讨个说法,文官儿不让,这回倒是好,隶属于武将的连子宁立了大功,却是偏偏武将这边儿不许封赏,而文臣竭力反对
这也说明,连子宁因着出身的缘故,而且又是戴章浦的乘龙快婿,所以虽然序数武将阵列,却也逐渐的被武将所排斥——当然,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则是连子宁时常被文官儿们拿出来说事儿:瞧见了没,文人而带十万兵,扫荡夷狄寇虏平,这是咱们文人,统带你们武夫,你们武夫,不行
这就给武将们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连带着也对连子宁很不满
正德心里都是觉得一阵鲜
但是瞬间,这种荒谬的鲜感又是被滔天的怒火给淹没了,这会儿,正德皇帝已经是暴怒就立场来说,他是偏向于武将的,这一点,从他当初巡游边关,频频挥兵四夷就能看出来,对于喜好武事的正德来说,天性就和武将们亲近
但是偏偏,他又是生在了有史以来文臣势力最强大的大明朝
正德皇帝之前的弘治一朝,因着弘治帝性子绵软,而且为人也宽厚,所以都被文官儿们给欺负惯了,正德刚登基的那会儿,也是让以刘谢李三位辅臣为首的文官势力给欺负的够呛,所以就是反感自正德登基以来,有意识的扶植武将,对抗文臣,但是直到今日,也没有强大到足以分庭抗礼的程度
正德是那种极为强势的皇帝,而今天这些文官们的表现,让他有一种被胁迫的感觉,以至于连带着都对连子宁有了些反感,他本来是想着给连子宁封赏的,但是这样一来,却是没这个心思了
江彬瞥见正德的脸色,眼中闪过一抹诡谲的笑意
他自然是很了解正德的性格的,所以在发现了杨慎那边儿有和自己别苗头儿的迹象之后,顿时便推波助澜,于是,在这个老狐狸的一手推动下,便形成了这个局面看似是文臣们占了上风,但是却成功的使得正德心中对连子宁起了反感既然起了反感,那自己趁机进言,就是会将连子宁轻易的便推进万劫不复的深渊,到时候自己再颠倒乾坤,将其捞出来,恩威并施之下,不怕他不服
自从上次密奏连子宁的时候意识到正德帝对连子宁还很是赏识之后,便想着要如何让皇帝对他起了厌恶,这一次,终于是抓住了机会
在捷报传来,见识到了武毅军的强悍战斗力之后,江彬收拢连子宁的心思热切了,也有了些别样的打算
戴章浦在心里一阵苦笑,以他对正德的揣摩,又如何能不知道正德的心思,如何能不知道这样只会使得正德对连子宁加反感,并且进一步使连子宁的封赏打水漂但是他也是无可奈何,杨慎不单单是杨慎,是内阁首辅,是大明朝文臣的巅峰,也是整个朝堂上文官儿们的代表他的尊严,不容冒犯,尤其是不允许一个大家厌恶的隶属于武将序列的锦衣卫指挥使冒犯
所以,这一仗,必须要打,必须要干起来
要不然,就相当于是大明朝的文臣向武将们低头
怎么可能?
所以不管连子宁愿意不愿意的就这么被席卷进了这场正式斗争中,成了无可奈何的牺牲品,而这会儿他自己还不知道呢
戴章浦现下心中只是想着,看看散朝之后,能不能斡旋一下心下想着,便是看向了杨慎,却见这位清瘦的内阁首辅一脸的淡定从容,似乎也感觉到了戴章浦的眼神儿,也看向他,眼神中却是自信满满,透出来四个字‘稍安勿躁’
戴章浦忽然心里一动,整个人便安定下来
果然,不出这些老谋深算的家伙们所料,正德帝面无表情的盯了众人一会儿冷冷开口道:“都别争了,这件事儿,朕还未想齐全,延后再议”
大明朝的延后再议,就和后世的从解决一样这一延后,就不知道延后到什么时候去了
但是这个结果,双方却都是可以接受的
文官们要的,只是抱住面子,尊严,同时落了江彬的面子却是并不一定要有一个说法的而且他们也知道松紧有度的道理,正德皇帝的性子,可不敢把他给逼急了
文官武将纷纷退回阵列之中
文官儿们都趾高气扬的回到了阵列之中,毫无疑问,对于他们来说,这场仗是赢了,文官们的尊严被维护住了,武将们大败亏输
但是作为中间角斗对象的连子宁,却是被正德帝反感,当然,能想到这一层的不算少,但是就算是想到了,他们也会照样这么做的
和他们文官群体的尊严比起来,一个连子宁也算不得什么
而江彬这边,也是面不改色,虽然被落了面子,很是下不来台,但是他的目的却是完全达到了
本来当朝解决了武毅军大事的正德本来应该是心情不错,但是因着刚才的风波,心情极坏,脸色拉了下来,沉声道:“戴章浦,有辽北将军的来信么?”
戴章浦摇摇头道:“回陛下的话,这些日子,辽北将军并无一封军报过来”
正德的脸色阴沉了,他冷笑一声:“传旨,兵部和锦衣卫一起派员去寻辽北将军问话,问问他,知不知道阿敏率人逃往他的辖地了?若是知道,是怎么应对的?为何对朝廷知情不报?若是说不清楚,直接就拿下,锁进京师”
这番话说得是杀气森森,寒意凛凛,显然是心中已然动了真怒戴章浦和江彬两人赶紧应了
很明显,这是要拿辽北将军撒气了
群臣都是噤若寒蝉,心中却是觉得皇帝最近这些日子当真是越来越喜怒无常了,动辄就要锁拿下狱,诛灭九族
————————分割线————————
当奉天大殿之上在讨论武毅军和连子宁的时候,连子宁也是来到了军情六处的所在
军情六处所在的位置,在将军府的东边儿,和喜申卫内城紧挨着,镇远府的最东北角儿,隔着一道城墙,东边儿是奔腾的阿江,而北边儿,则是松花江
这里原先是一片低洼地,地势只比松花江和阿江高出不过是一米来的,每到春末夏初,东北河流的汛期到来的时候,这里便是被淹没,成了一片泽国,跟一个大湖也似,上面还生了许多芦苇,水柳等植物,野鸭子野鸡之类的东西倒是不少,原先喜申卫的官兵们时常来此打牙祭
后来镇远府大城修建,这里作为两江交界的所在,此等战略要地,自然是要纳入其中的,武毅军官兵们排干了此地的沼泽湖水,建起了堤坝,又从其它的地方运来沙石泥土,填充其中,倒是也看不出什么来不过先天缺陷就是先天缺陷,就像是大明朝在洪武和建文两朝的南京应天府皇宫一样,本来是个大湖,硬是填成了平地,建起了宫殿,但是其下的地脉水源等并未消除,还是会慢慢的渗透,以至于在洪武帝末年刚建成不久的皇宫就已然是有了颓势
这块地儿也是如此,虽然有城墙大坝作为抵挡,但是终究还是挡不住那水汽,这里便也潮湿阴冷的很,这等地方,自然是谁都不愿意来的,若是住人只怕隔三岔五儿的就要生一场病,时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