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保安团-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卫国皱了皱眉,说:“交军法处吧!”
张长贵吃了一惊,说:“啊,可是军法处现在是我在管啊!”
郑卫国这才想起来,笑了一下,说:“我竟然忘了!这样吧,回去后来个三堂会审。”
回到平安县的时候,天已经蒙蒙亮了。部队在东三区休息了一下,又径直朝七里坝赶去。平安县城还在修复中,已经没有办法住人了。
张达明后来被强制退伍,安排到一个村里当了一名民兵连长。他走之前痛哭流涕地求郑卫国留下他,说他舍不得离开部队,并表示以后再也不会有妇人之仁了。
郑卫国安慰了他几句,说:“妇人之仁也不算错,只是不适合我们特务连罢了。民兵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你去了之后要放下包袱,努力工作,争取打造一支模范民兵连出来。”
张达明没有办法,只好撒泪惜别,临走的时候他问道:“旅座,对我以后的工作您还有什么要求吗?”
郑卫国笑笑,说:“你年纪也不小了,娶个媳妇,早点生个大胖小子吧!”
第七十六章 兵工厂选址
从通平县回来后不久,一二九师支援的第二批干部赶到了平安县。据说本来没有这么快的,正好师属骑兵营在离这儿不远的赞皇县一带活动,顺便就把他们给捎来了。王达找到郑卫国说:“旅座你看,我们八路军够意思吧!”言下之意,你郑大旅长是不是也该意思意思了。
郑卫国瞅了他一眼,打趣道:“你这话不对啊,屁股没有摆正位置。你现在是我们独九旅的政训处长兼平安县副县长,是吧?是的话那就应该站在独九旅和平安县的立场说话。”
王达哈哈一笑,说:“少扯淡。我王达自从参加革命以来,屁股不管摆在哪儿,心都是向着党的!”
听他这么一说,郑卫国也乐了,笑道:“算你觉悟高,下次见到刘师长多帮你说几句好话,让他把你的级别往上提一提。”
王达嗤笑一声,说:“切,你以为我参加革命是为了当官?要是想当官,我早就不干革命了。”他顿了顿,有些走神,似乎在回想这十几年的革命生涯,然后说:“旅座,听说你们抓回来两个日本女人?”
这两个女人抓回来之后,一直秘密看押,王达能这么快知道,足见消息灵通。对此,郑卫国并不在意,反正他也没打算瞒着八路军做些什么,不如倘亮一点,增强互信,也便于日后合作。
郑卫国打量了王达一番,笑着说:“是有这么一回事。怎么,王达同志,你是不是一个人孤零零的有什么想法?其实娶个日本婆娘也没什么,只要你们组织上同意,我没意见。”
王达哂笑道:“得了吧,还好意思说我,上次送师长的时候一姑娘扑你怀里咋说?”他摆摆手,接着说道:“不跟你闲扯了,我是说正经的。你能不能把这俩女的送给我们师?你是知道的,我们师现在急缺懂日语的同志。”
郑卫国有些好奇,问道:“你们不是在改造俘虏吗?”
王达一巴掌拍在自己大腿上,有些懊恼地说:“咳,别提了!这小鬼子真是毛厕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我们也不是没抓过俘虏,可办法用尽了,也没改造过来几个。”
说到这儿,他猛然想起一事,接着说道:“对了!上次在四区的时候,多好的机会,十几个俘虏啊!结果呢?都被乡亲们抢去杀了!你说你是不是欠我们十几个活鬼子?”
郑卫国笑道:“不要急,用不了多久就能抓几个活鬼子了。至于那两个女人,送给你们当然可以,不过现在可不行。”
王达有些疑惑,说:“为啥啊?”
郑卫国解释道:“那两个日本女人,一个是女学生,现在在教战士们学习日语;另一个是个女特工……”
王达吓了一跳,说:“特工?间谍?”
郑卫国点点头,说:“没错!她掌握了很多有价值的情报,对我们很有用,所以暂时还不能给你们。”
王达嘟囔道:“那你可得把她们看好了。你们这里的军民对鬼子可算是恨到骨头缝里去了,别那天被乡亲们给杀了!到时候可别怪我没提醒你。”
郑卫国笑了笑,说:“没你说得那么严重。对了,我刚才看了看支援干部的名单,大部分都是没有实战经验的学生啊!还有一些么,都是地方干部,打过仗的没几个,参加过长征的更是一个没有。”
王达斜藐了他一眼,说:“你还要想要参加过长征的干部?我们自己还不够用呢!你可别小看了这些学生,这都是我们党发展多年的骨干,给你那是天大的面子!”
八路军指战员的总体文化水平不高,一个小学生就算是知识分子了,如果是中学生那就更了不得了。这次129师能送这么多学生过来,确实是很给面子。可问题是这些人来了,郑卫国不好用啊!
你说放在军队里吧,当战士太浪费,搞不好就牺牲了;当军官也不行,那是对战士的不负责。放在地方上吧,能做什么呢?他们并没有行政工作的经验,还是得慢慢培养。当然,这些人有文化,有抱负,只要不牺牲不变节,日后必定能有一番作为。可郑卫国现在需要的是直接能用的军官或者干部,而不是一堆半成品。
郑卫国想了一下,说:“你说我让这些学生放在部队当个文化教员行不?”文化教员是中国赤色党的一个创举,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国共两党的差距。正是通过部队里的再教育,人民军队才逐渐成长起来。意义之大足与任何一项军事改革相媲美。
王达沉吟一番,说:“这个主意好,既让他们接受了锻炼,相对来说又比较安全,我看行!”
郑卫国说:“那就尽快安排下去,我还要去给兵工厂选址呢!不能再耽误下去了。”
王达有些吃惊,说:“机器不是早就搬到七里坝了吗?怎么还没开工!”兵工厂的事一直是于老根在负责,王达不清楚,这方面他也不怎么关心,所以感到很惊讶。
郑卫国苦笑道:“是啊,之前耽误的时间太长了。等这一摊子事忙完之后,我带特务连到八区转转,看有没有什么好的地形。”
他随后对所属各部作了一些调整,并给各个连配上了文化教员。军官方面基本保持原状,只有原三营营长刘自达另有任用,由吴全福接任三营营长。吴全福空出来的位置则交给叶明远(夜猫子),以表彰他在东三区做出贡献。
另外,因为有些指战员认为各营番号分为直属营和独立营太过繁锁,又容易弄错。郑卫国从善如流,将四个独立营的番号依次改为五至八营,驻地职能不变。还有在平安县十区,也就是位于山西境内的太行山区新增了一个第九营,营长陈二串。
旅部直属部队也稍稍变动了一下,总体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后勤辎重医疗电讯情报军法等非战斗部队,由分管副团长、参谋长直接负责;其次是特种部队,包括特务连、狙击排和炮兵部队,调整之后统一编为特种兵大队(营级),由张长贵任大队长;最后是警卫连,负责旅部警卫、通讯联络,连长为任柱子。
在特种兵大队编制里面,还新增了一个小队。这个小队由冯锟兼任小队长,选拔标准是个头要矮,头脑要灵活,文化程度尽量要高一些。他们的装备、训练、口令均模仿日军,甚至连平日里对话和生活习惯也要就跟日本人学习。最让冯锟头痛的就是那个叫兜裆布的东东,用他的话讲这玩艺儿真的有些“扯蛋”。
等这些事情处理地差不多了,郑卫国终于挤出了一点时间——兵工厂选址的事情不能再拖下去了。从太原兵工厂弄来的机器已经全部送到了七里坝,但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时代,兵工厂必须得选一个安全的地点才行。最好就像八路军总部的黄崖洞兵工厂一样,鬼子凑到跟前也没发觉,那隐蔽性真是没得说。
郑卫国带着特务连在八区、十区一带转了几天,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地点。这可把大家急坏了,厂址不能确定,兵工厂就没办法生产作业,没有自己的兵工,保安团何时才能强大起来呢?
时间耽误不起呀,郑卫国最后决定向当地的乡亲们求助。这些老乡在山里生活了好几代人了,对这一带的情况应该比较了解。战士们陆续找了一些当地的“活地图”,然后向他们打听附近有没有特别隐蔽的地形。一连寻访了好几位山民都没有得到理想的结果,直到有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听说这事之后,找到郑卫国说:“老朽知道一个地方,绝对隐蔽。”
郑卫国见他颤巍巍地,忙上前扶住他,说:“老大爷,您说的地方在哪儿?”
老人说:“那个地方可远了,在太行深山里面!老朽当年还很年轻地时候,有一次进山打猎迷了路,无意中才找到那个地方的!后来也去过好几次,不过俺也将近有二十年没去过了,也不知那里的老朋友还在不在!”
太行山脉很广,但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住人。事实人类活动的地方大部分都在山脉的外围,真正的深山里面是很少有人去的。历史上,八路军的太行根据地其实也不在深山里面,看看地图就知道了,因为深山里面养不活部队。
郑卫国吃了一惊,说:“老朋友?您的意思是说那深山里面还有人家!”
老人点点头,说:“有的,据他们说,他们本是明朝的遗民,祖上见复国无望,又不愿食清粟,就带着家口部属迁到了深山。后来就慢慢地在深山里繁衍了下来。”
郑卫国觉得老人在胡说,便偷偷问旁边一位乡民,说:“这位老人平日里神志清楚么?”
也怪不得郑卫国有此疑问,明朝遗民,这实在超出了他的想像。即便有的话,能在深山里存活到现在?不过这事还真有,历史上聂荣z司令员在晋察冀创建根据地的时候,部队就在深山里面看见过。只不过有关方面记载不多,所以很少有人听说过。
乡民还未及答话,老人便先斥责道:“怎么?这位长官是不相信老朽啰?那老朽就告辞了,你们另请高明吧!”说着哼了一声,用拐仗重重地在地上跺了两下,转身就要离去。
郑卫国没想到老人这大岁数,听力还这么好,不禁大感尴尬,忙拦住老人赔不是。旁边的乡民见郑卫国待人和气,也笑道:“长官是不知道的,三爷爷的身子骨可硬朗了,耳朵比年轻人还好使呢!”
三爷爷脸色舒缓了一些,又叹了一口气,说:“终究是老了!”
在三爷爷的带领下,郑卫国一行进了深山,准备去探寻那个神秘的明人村。由于三爷爷腿脚不便,战士们决定抬着他老人家进山。可用什么抬呢?山路难走,轿子是不行的。滑杆倒是可以,可那是四川才有的东西,河北没这玩艺,本地的木匠也不会做。后来有位战士想到了一个不错的办法——把椅子绑在梯子,然后抬着梯子走——实际上就是一个较为笨拙的滑杆儿。
由于多年没有人走过了,山中的道路早已损毁,战士们不得不一边开路一边前进。还好三爷爷记性不错,基本没有走冤枉路。饶是如此,他们也足足走了两天。就在大家感到有些灰心的时候,前面的地势突然豁然开朗——一个世外桃源出现在大家面前。
第七十七章 孤独的山村
映入战士们眼帘的是一大片农田,枯黄中偶尔显出一抹绿色,那是刚长出的小麦幼苗,看上去格外喜人。一条小河将这片田野一分为二,河水冲在石头上冒出好多白花花的泡沫,就像一条玉带一样。在河的对面就是传说中的明人村,约摸几百间房子聚集在一起,多为灰瓦白墙,虽然并不整齐,但错落有致,别有一番风韵。
郑卫国他们都感到万分惊讶,甚至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这个时代,华北也不是没有富裕的村庄,却很少有这么恬淡安详的画面。如今倭寇来犯,民众处于水生火热之中,更是连最后一丝安稳也看不到了。
三爷爷却有些失望。他站起身,手搭凉棚远眺了一会儿,有些失落地说:“咳,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个村子比20年前要破败多了。”
郑卫国想了一下,说:“山中虽然清静,但日子毕竟艰苦些,说不定他们已经开始外迁了吧。”
三爷爷摇了摇头,说:“不会的,他们是不会迁走的,肯定是出了什么事!”
郑卫国说:“反正就剩这几步路,去了便知道了。三爷爷,这个村子有什么忌讳没有?我们这么多人一齐去行吗?”
三爷爷嘉许地点点头,说:“还是你这后生想得周到。这个村子很少有外人来,人多了难免吓到他们。这样吧,你派两个人陪俺走一趟,先跟村民们打个招呼,免得发生误会。”
郑卫国便带了一名战士,亲自陪着三爷爷到了明人村。虽然中间隔着一条河,但不用涉水,因为小河中间有一座漂亮的石拱桥。小桥的护拦中间还刻几个梅花篆字,三爷爷说这念作玉碎桥。也不知是形容河水有如碎玉,还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意思。
这座桥虽然不大,但很有艺术气息。桥头上还雕了几个中国传统式样的小狮子,神态逼真,妙趣横生。这让郑卫国意识到山里的生活并非他想像中的那么单调乏味,至少这里的人们活得很有意境。
过了桥就能看到一道牌坊,这里是明人村的入口。牌坊上上书“华夏犹存”四个字。这四个大字苍劲有力,郑卫国虽然不懂书法,但也能从中感受到悲壮豪迈的气息。两边的立柱上还刻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一渠水流不尽亡国恨,下联是半仞山……呃,后面几个字太概是受了风雨侵蚀,已经看不清楚了。
郑卫国问三爷爷,他却说不知道,无奈之下只好暂且按下自己的好奇心继续向村内走去。让他们感到奇怪的是走了这么远竟然一个村民也没有碰上。按说离村子这么近了应该是有人在附近活动的。沿着青石板铺成的街道又向前走了一段,突然从前方传来了一阵喧哗声,有喝骂声、哭喊声,还有各种乱七八糟的不知道什么声音。
三爷爷脸色一变,说:“快去看看,村里肯定是出了大事!”说着不顾行动不便就快步向前走去,拐杖都被跺得连声作响。
郑卫国忙吩咐战士照看好老人家,让他们先在这里等一下。自己则抢上前去侦察,万一有什么危险的话,也好提前作出反应。
刚转过一个街角,一个怪异的广场突然出现在郑卫国面前。广场上跪满了黑压压的人群,这些人穿得居然都是明代的服饰!若非三爷爷提前告知此事,郑卫国定会以为自己又穿越到明朝去了。
在人群的前面,一个戴着鬼面具、披着头发光着脚的怪人正在手舞足蹈,跳来跳去。呃,也就是传说中的跳大神。这还不算什么,在人群对面的广场上堆满了木柴,柴山上竟然还绑着几个女人。这些木柴都是淋了油脂的,郑卫国隔得较远都能闻到。
这么古怪的场面很容易使人产生不好的联想,郑卫国又惊又怒,心想他们是要活活烧死那些女人吗!他有些不敢相信,难道真的有这么残忍?他宁愿自己的判断是错的,可很快就有人证实了他的猜想。跳大神的那厮突然大叫一声,厉声喝道:“时辰已到,速将蛇妖付于祝融!”
郑卫国开始还以为这厮是个神汉,听她一喊叫才知道是个女的。呃,准确点说是个巫婆。
听巫婆这么一说,村民们顿时骚动起来。不少人连连磕头苦苦哀求,还有人挣扎着就要站起来,但这些反抗最终都被族中的长老们压制了下来。看来这里的封建宗法势力还是很强大的。
为首一个老头冲着前方接连磕了几个响头,等抬起头来的时候已是老泪纵横。他哽咽着说:“列祖列宗在上,今日一事,我也不知是对是错,可眼见家族将亡,不得不为之。如果错了,请上天归咎我一人,永镇地狱亦可,切勿累及他人。”
村民闻言都大声痛哭起来,显得十分伤心。郑卫国听着却是一头雾水,不知村民们干嘛非得烧死这些女人不可。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