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皇帝全传-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侯景立萧栋为帝,不过是为了缓冲一下,好接着走下一步——篡位。萧栋登位之后,侯景便加速行动,先杀了太子大器和在京的王侯20余人,又杀了在外地的简文帝诸子。九月间,再把简文帝本人也杀死。萧纲父子扫除殆尽,侯景认为条件成熟。于十一月九日命萧栋给自己加九锡,其汉国置丞相以下百官。10天之后,遂逼萧栋下诏禅位。侯景称帝,改元太始,国号为汉。萧栋被封为淮阴王,与其弟萧桥、萧缪同被囚禁于密室之中。

第二年(公元552年)三月,王僧辩率梁军收复建康,侯景逃走。如何处置傀儡皇帝,是个敏感的问题。当初。王僧辩奉湘东王萧绎之命自江陵率兵东讨侯景时,曾请示萧绎:“平城之后,当以何礼待嗣君?”萧绎说:“六门(台城有六门)之内,自极兵威。”僧辩听得明白,可他不愿担个弑君恶名,故而回答道:“讨贼任务,由臣承担,成济(魏国太子舍人,杀魏高贵乡公曹髦)之事,请举别人。”萧绎遂秘密指示宣猛将军朱买臣去干此事。及至建康收复,嗣君萧纲早已死去,只有萧栋及其两个弟弟还活着,见不再有人看管,就相互搀扶着走了出来。3人重见天日,十分庆幸。萧桥、萧缪说:“今日始免横死矣!”萧栋却不那么乐观,他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祸福难知,我还是很害怕!”萧栋的担心是对的。第二天,兄弟3人在路上恰好遇到了正在四处寻找他们的朱买臣。朱买臣佯装十分热情关心的样子,把3人叫到船上饮酒,未等吃完,便将他们全都沉于水中。

第一百四十九章 武陵王萧纪

萧纪字世询,梁武帝第八子。自幼好学,有文才,不尚浮华。天监十三年(公元514年)封为武陵郡王。历任琅邪、彭城二郡太守、丹阳尹、会稽太守、东扬州刺史等职。大同三年(公元537年)起调任督益梁等13州诸军事、安西将军、益州刺史。到他称帝时,已在蜀经营了15年之久。他在蜀期间,南开宁州、越隽,西通资陵、吐谷浑,内修耕织盐铁之政,外通商贾远方之利,才用充裕,兵甲殷积,有马8000匹。文治武功,颇为显著。

侯景乱梁,建康陷落,武帝饿死台城之后,湘东王萧绎于梁大宝元年(公元550年)四月起兵江陵,讨伐侯景。萧纪一向认为萧绎的文治武略不如自己,听说萧绎要讨伐侯景,颇不以为然。当年五月,萧纪派世子园照率兵3万先行沿江东下,声称受湘东王节度,实质是探听动静。萧绎也深知八弟颇有野心,因而待园照到达巴水,便授之为信州刺史,命他屯于白帝,没让他东下。十一月,萧纪亲率大军东下,萧绎命特使给萧纪送去一封亲笔信,劝他退兵。声称:你我就像孙权和刘备,应当各自管好自己的地盘,永保兄弟之深情,常以书信相往来。接信之后,萧纪果然暂停止了东下,算是默认了萧绎提出的东西分治方案。

从大宝二年(公元551年)十一月益州刺史刘孝胜等劝进之后,萧纪便开始大造乘舆车服,准备登基。第二年四月,正式即位称帝,改元天正,立长子园照为皇太子。王僧辩之弟司马王僧略和直兵参军徐怦认为此时称帝过于匆忙,再三谏阻,都被萧纪杀死。同年八月,萧纪用太子园照之谋,留萧扌为为益州刺史,守成都,以子宜都王萧园肃为副,协助守城,然后便亲自率兵东下,拉开了兄弟相残的战幕。

同年十一月,萧绎见侯景已平,大局初定,亦在江陵即位称帝,改元承圣。承圣二年(公元553年)三月,萧绎得悉蜀军东下,欲与他争天下,恨得咬牙切齿。他让方士画萧纪像于木板,然后亲自用铁钉钉其肢体,指望用这种传统的暗算敌人的厌胜之法置萧纪于死地。又遣使向萧纪报告侯景已平,要萧纪退兵。使者走到巴东,被园照扣住。园照向萧纪谎报说:“侯景未平,荆州也为景所破,望速东讨。”萧纪果然督促众军加速东进。萧绎又遣使向西魏求援,西魏太师宇文泰见这是坐收渔利之机,欣然同意发兵,于是,派大将军尉迟迥率甲士12000名,骑万匹,昼夜兼程,南下袭蜀。萧纪所置潼州刺史杨乾运,因求为梁州刺史不得,沙州刺史杨法琛因求为黎州刺史不得,均对萧纪不满,遂皆潜通于魏。承圣二年(公元553年)五月,尉迟迥在两人配合之下,长驱直入,进围成都。

承圣二年(公元553年)六月,萧纪进至西陵,萧绎护军陆法和早已筑二城于峡口两岸,运石填江,铁锁横断,阻击蜀军。萧纪遂筑连城,攻断铁锁。陆法和连连告急,萧绎因王僧辩正率主力在长沙讨伐陆讷,只得从狱中放出俘来的侯景大将谢答仁,封他为步兵校尉,让他领一支兵去救法和。又派人将王琳送往长沙,使其招降陆讷,然后,复了王琳官爵,亦派他领兵去救援峡口。安排好救兵之后,萧绎修书一封,派散骑常侍、光州刺史送郑安忠携书去见萧纪,传达旨意,许其还蜀,专制一方,希望不伤和气。萧纪回信仍以兄弟相称,表示不承认君臣名分。不久,在长沙讨伐陆讷的军队相继西上,萧绎亦随之胆大气粗起来。于是,再次修书与萧纪,说皇位应当归他。萧纪屯兵峡口既久,又连战不利,后方魏军深入,成都危急,正在忧闷之际,见到此书,忙遣其度支尚书乐奉业去江陵求和,希望依前旨还蜀。奉业知道萧纪必败,到了江陵,反倒告诉萧绎:“蜀军乏粮,士卒多死,危亡在即。”萧绎遂拒绝议和。

萧纪在蜀十几年,搜刮了许多金银锦帛。他以黄金1斤制成一饼,每百饼为一箧,共有金百箧约万斤,银5倍于此,锦帛不计其数。他出征便随军带着,每次打仗,将它们悬示将士,却又不肯真的拿来作奖赏。如今形势危急,宁州刺史陈智祖便建议他用这些金银锦帛来募集勇士,补充兵员。萧纪爱财如命,根本不听。再有请求议事者,干脆称疾不见。于是,将卒日渐离散。

承圣二年(公元553年)七月,巴东民苻升等斩萧纪所置峡口城主公孙晃,降于萧绎。绎将谢答仁、任约又连拔萧纪三垒,纪所筑十四连城皆降于绎。萧纪退路被截断,只得顺流东下,绎将樊猛穷追不舍。萧纪部众溃散,仅投水死者即有8000余人。萧纪及侍从均被樊猛围困。樊猛知萧绎指示意思,只要死的,不要活的,即将萧纪及其幼子园满杀死。此时,陆法和也捉住了太子园照兄弟三人,送往江陵,与先已下狱的江安侯园正关到一起,断绝饮食,使其饥号而死。

萧纪死时,年仅46岁。萧绎下令,除去萧纪所属宗室户籍,赐姓饕餮氏,意谓其贪财贪食,故而不获寿终。

第一百五十章 元帝萧绎

一、勤王建康内讧家国

萧绎字世诚,小字七符,是梁武帝萧衍的第七个儿子。生于天监七年(公元508年)八月,6岁时封湘东郡王。曾一度离京做宁远将军、会稽太守,后入都为侍中、宣威将军。普通七年(公元526年),年仅18岁的萧绎持节都督荆、湘、郢、益、宁、南梁六州诸军事兼荆州刺史。太清元年(公元547年)又任九州军事都督、镇西将军兼江州刺史。其长兄萧统逝世,梁武帝立其三兄萧纲为太子时,萧绎心怀不满,遂有异心。

萧绎自幼聪悟俊朗,5岁时即能口诵《曲礼》,观者无不惊叹。成人后更是博览群书,下笔成章,出言为论。萧绎虽然才华横溢,但作为皇子,为争权夺利,对其兄长们友悌谦恭的感情几乎可以说一点也没有,所有的只是冷漠和敌视。大清元年(公元547年)春天,萧绎五兄庐陵王萧续在荆州任上因病而死。以前,因萧续曾向梁武帝报告过萧绎的过失,萧绎即与他断绝音信。现在萧绎听说萧续病死,且闻诏命让他代萧续为荆州刺史,竟高兴得又蹦又跳,以致将木底鞋折坏。

侯景乱起,荆州刺史湘东王萧绎移檄湘州刺史河东王等诸王发兵勤王。为了表示积极主动,萧绎亲自督率3万大军由江陵向东进发。然而到了武城,却顿兵不前,坐怀观望。十二月,萧绎得到各路援军已到建康的消息,才令世子方等率步骑一万、竟陵太守王僧辩率舟师一万分两路入援建康。

萧绎入援时,信州刺史桂阳王萧慥(萧绎伯父萧懿的儿子)出兵西峡口,入江陵城等待消息。及至援军还镇敕命传来,萧慥想等萧绎回来商议后再回信州。谁知这一滞留,竟惹出一场萧氏内讧。原来梁武帝令湘州刺史张缵去代岳阳王萧詧为雍州刺史,而以河东王萧誉为湘州刺史。张缵为人恃才傲物,又见接替自己的萧誉年少,故礼节上不太郑重,遭萧誉嫉恨,他怕萧誉报复,想去雍州赴任,又怕萧詧不肯让印,左右无奈,决定去江陵投靠湘东王萧绎。为了报复萧誉、萧詧,给萧绎写了一封密信,内称河东王萧誉要进攻江陵,岳阳王萧詧也与他同谋。萧绎见信,将信将疑。不久,又有裨将朱荣遣人报告,说是桂阳王萧慥留在江陵,准备与河东、岳阳二王里应外合。萧绎闻言大惊,令将十几万石米粮凿船沉入水中,然后匆匆赶回江陵,不分青红皂白,便将萧慥杀掉。

太清三年(公元549年)六月,萧绎自称奉有密诏,召集诸王兴兵讨侯景。河东王萧誉闻信大怒,说:“大家都是刺史,我为什么要隶属于他?”萧绎接连3次遣使催促,萧誉坚决不听召唤。萧绎便遣世子方等率兵2万讨伐萧誉。结果方等战死。

萧绎又命竟陵太守王僧辩与信州刺史鲍泉立即攻打湘州。王僧辩以部下尚未集结为由,与鲍泉至江陵请示缓期进军。萧绎怀疑僧辩有观望之心,手按利剑向僧辩砍去,正中他的左大腿。王僧辩当场昏厥,苏醒后被送入监牢。僧辩的母亲流涕谢罪,自称教子无方,萧绎才消了气,以良药为僧辩治伤。鲍泉见这种阵势,不敢多言,独自带兵讨伐湘州。

河东王萧誉听说鲍泉前来,急忙遣使向岳阳王萧詧求援。萧詧留谘仪参军蔡大宝守襄阳,自率2万多人马进讨江陵,目的是逼鲍泉回军。萧绎因此非常害怕,命人去监狱向王僧辩询问退敌计策,僧辩条陈方略,萧绎极为赞赏,遂释放僧辩,令为城中都督,负责护城事宜,不久,萧詧抵达江陵城下,作十三营围攻城池,不巧天降大雨,平地水深4尺,围城将士因此士气大减。这时萧绎又暗地交结老友新兴太守杜山则,共同图谋萧詧。杜山则的哥哥杜岸用五百骑兵袭击襄阳。萧詧闻听此消息,连夜赶回襄阳。

江陵解围,湘东王萧绎松了口气。因鲍泉带兵久攻湘州不克,萧绎又任命王僧辩为都督,令舍人罗重欢同去助战。岳阳王萧詧因前次战败,恐势单力薄不能自存,便向西魏求援,表示愿作附庸。西魏丞相宇文泰答书允许,萧詧便派正妃王氏和世子萧寮入西魏为质,请求出师。字文泰命开府仪同三司杨忠都督三荆十五州军事,负责南征事宜。杨忠进展顺利,出师不久即尽有淮南、江东之地。

大宝元年(公元550年)二月,杨忠乘胜至石城,打算进逼江陵。萧绎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舍人庾恪主动请求劝杨忠退兵,萧绎忙令他赴敌营联络。庾恪见了杨忠,说道:“萧詧伐叔,于义不符,贵国却出兵帮助。这怎么能使天下归心?”杨忠答道:“我军是来征讨不服,并非帮助萧詧。如果湘东王愿意表示归顺,我便可立即还兵。”萧绎乃送儿子方略为人质,卑辞求和,请作西魏附庸。杨忠与萧绎结盟而还。

萧绎处理好与西魏关系,便专心攻打萧誉,萧誉急向邵陵王萧纶求援。萧纶想救萧誉,又怕兵粮不足,便写一封信给湘东王萧绎,力劝萧绎罢兵。萧绎接信后回了一信,反复声明萧誉罪大恶极,已经不可赦免。并表示平定了萧誉,就去征讨侯景。

这年四月,王僧辩猛攻长沙,河东王萧誉部将慕容华引僧辩入城,捉住萧誉。萧誉当即被斩杀,然后将头颅送往江陵。萧绎令来人带回长沙与身同葬,进王僧辩为左卫将军,镇西长吏。

萧绎灭掉了侄子萧誉之后,才正式为梁武帝举丧。为了表明孝思,特地令工匠用檀木刻成武帝像,置于百福殿,遇事必先在像前祈祷,然后才决定实施。又因当时皇帝萧纲受制于侯景,不肯奉大宝年号,仍沿称太清四年。举丧过后,萧绎移檄远近,宣布大举讨伐侯景。这时,只有荆、益二州力量较为雄厚,益州刺史武陵王萧纪派世子园照率兵3万,受湘东王萧绎指挥。园照军至巴水,萧绎怕他建功立业,尾大不掉,特授为信州刺史,令屯白帝城,不许东来。六月,萧绎授陈霸先为豫州刺史,领豫章内史。七月,萧绎又任命王琳为宣州刺史。

在萧绎整治武备的同时,邵陵王萧纶也大修铠杖,宣称将要讨伐侯景。萧绎怕他因此强盛,不利于自己,便于八月遣左卫将军王僧辩等率舟师东进江、郢二州,扬言抵拒任约,并声称迎邵陵王还江陵,授给他湘州之地。王僧辩军至鹦鹉州,郢州司马刘龙虎等暗中送人质于王僧辩。萧纶闻知此事,即遣儿子威正侯萧石质率兵攻刘龙虎。龙虎败逃,降于王僧辩。部下将士争请出战,萧纶一概不许,与萧预从仓门登舟北上,王僧辩因此入据郢州。萧绎见报大喜,升南平王萧恪为尚书令,开府仪同三司,以世子方诸为郢州刺史。王僧辩为领军将军。

萧纶与左右近臣轻舟奔武昌涧饮寺,僧人法馨将萧纶藏于岩穴之下。萧纶长史韦质等人听说萧纶住处,迎他出来作为号召,有流民九千人归附,屯于齐昌。不久遣使向齐求和,齐封萧纶为梁王。这时任约进寇西阳、武昌,萧绎以庐陵王萧应与部将又盛率兵抗拒。萧纶驻扎于距西阳(今湖北黄冈)80里的马棚,任约派200铁骑袭击,萧纶没有防备,单身策马落荒而逃。其时萧绎也已与齐勾连,故齐人观望,不助萧纶。萧纶行至汝南,魏汝南城主李素是他的旧吏,所以开城门迎萧纶进去。任约因此据有西阳、武昌。

大宝元年(公元550年)十一月,武陵王萧纪率诸军发于成都,萧绎派人送信给萧纪,表示各安境界,书信恒通;萧纪接信,不再考虑东进。过了几天,南平王萧恪率文臣武将拜表推绎为相国,总百揆,萧绎不许。大宝二年(公元551年)三月,齐授萧绎为梁相国,建梁台,总百揆,承制。这时,萧纶已在汝南战死,萧绎对手去了二人,萧氏内讧至此告一段落。

二、讨伐侯景数劝称帝

太宝二年(公元551年)四月,湘东王萧绎以王僧辩为大都督,率巴州刺史淳于星、定州刺史杜龛、宜州刺史王琳、彬州刺史裴之模共击侯景。僧辩大军至巴陵,却闻郢州失陷,乃飞报萧绎。萧绎闻郢州失守,写信给王僧辩说:“贼既然攻下郢州,必将沿长江西下,你不必远行进击,但守住巴陵,以逸待劳,定可获胜。”为确保巴陵无虞,萧绎又命罗州刺史徐嗣微、武州刺史杜山则,自武陵引兵援助僧辩。

侯景命丁和领兵五千守大本营,以宋子仙率军1万为前驱,直指巴陵,又以任约带兵远征江陵,侯景自率大军水陆继进。在侯景强大攻势下,沿江城防大都望风请降。王僧辩在巴陵令将士偃旗息鼓,安若无人。不久,侯景渡江,督率士卒攻城,凶猛异常。这时只听城中呐喊,尖石如雨点般飞下,打死打伤士卒无数,侯景只好退却。王僧辩又遣轻骑出敌,10余次皆胜。侯景亲于城下身披甲胄作战,僧辩却在城上奏乐乘舆巡城。侯景不禁叹服其勇。

岳阳王萧詧听说侯景已克郢州,立即遣蔡大宝领兵1万进据武宁,并遣使至江陵,说是来援湘东。众将都认为萧绎应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