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那时汉朝-第2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年,公元90年。窦太后下诏,封窦宪为冠军侯,采邑两万。
自汉朝立国以来,到窦宪之前,只有两个人获得冠军侯的殊荣。一个是西汉的霍去病,一个是东汉跟随刘秀作战的贾复。如果窦宪受封,他是第三个。然而,他拒绝了。
窦太后可能都疑惑了,李广奋战一生,连个小侯都没封成。她一下子封老哥两万户侯,竟然还不要。生不为万户侯,那你想追求什么?
窦宪心里想什么,没人能知。如果要说有人,只有一个,那就是他自己。
窦宪在想什么呢?窦太后并不知道,他现在心里牵挂的不是什么万户侯,而是一个人。一个男人,一个很重要的人。如果不解决掉那个人,他受封冠军侯,心虚着呢。
窦宪挂念着的人,就是北匈奴单于。
之前,北匈奴单于都已经答应窦宪要随军回洛阳。可没想到,到半路时,发现窦宪先行一步入塞,突然反悔溜号了。当然,单于先生还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派亲弟弟到洛阳当人质。
窦宪回到洛阳后,一看被北匈奴单于忽悠了,心里极不爽。他告诉单于胞弟说,你哥哥没来,你也别想待在洛阳了。你现在就回去告诉他,我要他亲自来洛阳走一趟。
窦宪以为,北匈奴单于胞弟走后,应该很快就有消息了。然而,他从夏天等到秋天,从秋天等到冬天。转眼夏天又来了,北匈奴单于一点消息都没有。
整整一年,北匈奴单于跑哪里去了?哦,想后悔是吧,想跑路是吧。都说了,即使你真长了翅膀飞上天,我也要把你揪下来。
公元90年,也就是窦宪拒绝冠军侯的这年,七月七日,窦宪率军进驻凉州,准备出去擒拿北匈奴单于。可谁也没想到,就在窦宪要动手时,北匈奴单于主动现身了。
首先是北匈奴单于使者来见。他告诉窦宪,自从上次您将单于胞弟遣返回家,北匈奴单于早就想来洛阳了。可是因为山高水远,一直拖到现在。今天,他特意派人来告诉您,愿意投降,并亲自到洛阳朝见皇帝。
窦宪一听,就笑了。什么山高水远,都是借口,现在想来,单于是怕挨打吧。不过也没关系了,只要你愿意来,也免得我出去一趟。
当然,窦宪不会傻傻地坐着干等了,为了不让北匈奴单于再次溜号,他决定派班固出境去接。
十月,班固出塞,一路风尘仆仆来到了私渠北鞮海(今蒙古国巴彦洪戈尔城西南本查干湖)。然而,当班固抵达约会地点时,不要说单于,连只兔子都没看见。
会不会是单于又放他们鸽子了?班固隐隐感觉,这趟他可能白来了。
果然。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三天……班固空等数天,最后只好灰心丧气打道回府。然而,当他回到塞内时,发现窦宪已经把北匈奴单于搞定了。
原来,迎接北匈奴这任务已经被人主动抢走了。而抢班固生意的人,是南匈奴单于。南匈奴单于听说北匈奴单于要来投降,享受与他一样的待遇,大叫不妙。他一边上书阻拦,一边派骑兵奔袭北匈奴单于驻地,准备截杀了之。
就这样,北匈奴单于本来是要来投降的,莫名其妙地被人半夜操刀狂砍。慌乱之中,北匈奴单于丢下部队,一人独自逃命去了。南匈奴单于先斩后奏,这招的确很狠。这时,窦宪也改变了主意。他决定采取南匈奴单于的计策,派出重兵,一举将北匈奴赶出地球。
计划赶不上变化,窦宪只能跟着形势走了。
首先,北匈奴单于被南匈奴单于袭击后,以为窦宪把他耍了,打死都不会主动投降了。其次,如果北匈奴单于到洛阳后,汉朝皇帝给他发奖状奖金,下一步要考虑的就是安置问题。把北匈奴单于留在洛阳,肯定不妥。汉朝都给南匈奴划出地盘,肯定也要给北匈奴圈一块地。可往哪里圈呢,南匈奴和北匈奴有不共戴天之仇,把他们圈在靠近的地方,看他们天天打架,简直是没事找事。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按南匈奴单于所说的,一山不能容二虎,必须剿灭北匈奴,斩草要除根。好吧,那就斩吧。是苍天要灭北匈奴,并非我窦宪之意。
公元91年,二月,窦宪对北匈奴单于的斩首行动开始了。他派左校尉耿夔率兵出居延塞,向金微山进军。
金微山,即今天的蒙古国阿尔泰山。北匈奴单于仿佛被人家卫星定位了似的,藏到哪里都被人揪出来。耿夔一进金微山,很快就把北匈奴单于找到,斩杀五千余人,北匈奴单于于仓皇间逃走。
北匈奴单于逃去哪里了?没人知道。
他们只知道的是,金微山一战后,跟汉朝死磕了三百年之久的匈奴人,基本上被窦宪终结了。混世魔王窦宪创造了历史,但是他不知道,自己创造的是伟大的世界史。
跟汉朝斗了三百年的匈奴人,自此之后竟然在中国历史上消失了三百年。三百年以后,有人发现那些没有故乡,没有历史,没有记忆的人,已经迁徙到黑海。
他们沿着黑海北岸寻找新的活路,无意之中,他们狂喜地发现了欧洲那无边无际的水美草丰的大草原。于是乎,公元350年后,匈奴人举族西迁,砸场子,抢地盘。
就在那一刻,古老的东方文明与古老的西方文明,好像被一根卑微的蜘蛛丝,无意间接上暗号了。
匈奴人第一个要抢的,是哥特人的地盘。哥特人也是蛮族,他们之前曾经抢占罗马,罗马帝国花了二十年才把他们摆平。于是,哥特人就分成东哥特和西哥特,分别在罗马帝国东北边境驻扎。一百年过去了,他们相安无事。如果没有异变,他们还要如此和平相处。
然而,随着匈奴人的到来,一切都变了。
匈奴人先打的是东哥特人,东哥特不敌,投奔西哥特。匈奴人继续追杀,西哥特也顶不住了,率着数十万人跑到多瑙河向罗马帝国求救,要求渡河。罗马帝国也是一分为二,最后是东罗马帝国领导人接纳了哥特人。但很快,他们就发现引狼入室了。
数十万哥特人进入东罗马帝国以后,总算是逃掉了匈奴人的追杀,可是他们的吃喝却成了问题。东罗马帝国只负责接待,没有义务养活他们,于是哥特人开始造反。
经过数年征战,西哥特人击败了西罗马帝国。而匈奴人据说曾在欧洲大陆上,诞生过一位叫阿提拉的大单于,创立了匈奴帝国。它风光数年,后来也像河流一般,莫名地消失在了遥远的欧洲大陆上。
窦宪的一场宫廷谋杀案,引起了一系列的历史风暴,这是连上帝都没有想到的。而美国气象学家发现蝴蝶效应之前,可能都没想到这个实验早在远古就在人类文明上实践了。
历史,真的就像那句早已耳熟能详的口号——一切皆有可能!
月望东山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打开这令人热血沸腾的历史画卷,用生动明快的语言,演绎这一段曾经沉重得让人感到呼吸困难的历史,读来轻松亲切,让我们觉得历史并不遥远。
——《说晋天下》作者 昊天牧云
从未读过比这更丰满、好读的白话汉朝史。读得茶饭不思,只因为《那时汉朝》的阅读快感一浪接一浪。汉朝历史的多面性和隐秘性,以及其中壮丽、沉痛、残酷的细节与情境,在作者平实、冷静的娓娓叙述中尽皆展现。
——《历史罪》作者 罗杰
我追看《那时汉朝》,是因为作者越写越酷,故事越来越刺激;战争场面越来越残酷,宫廷较量越来越激烈;权术越来越黑暗,人性越看越可怕。作者还原历史之功夫,不得不让人击节称赞。
——天涯网友 霸王别唱
《那时汉朝》吸收了流行的写法,融进了个人对历史的情感观,使历史的可读性大大增加。同时,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更使文章妙语连珠,精彩迭出。
——当当网读者 浪里个浪
以前不喜欢看历史书,看了这本书之后发现,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写,很有意思,以后多找些这样的书,了解了解历史。
——卓越网读者 古维洪
《那时汉朝7:妖孽乱政·帝国瓦解》
第一章 一场游戏一场梦
一 对决
窦宪两拳就将北匈奴打成了地球流浪者,宇宙震撼。从此汉朝天下,窦宪高踞雄峰,一览众山小。在苍茫的银河系中,他就像一颗巨无霸行星,周边到处都是小行星围着他运行。这些小行星中,武有耿夔等,文有班固等,再加上众多地方太守,简直就是满眼繁星。
窦宪很牛,可有人就不睬他。
前面说过,一个是司徒袁安,一个是司空任隗。任隗的老爹是刘秀的开国功臣任光,他要摆老架子是可以理解的,可袁安白手起家,没有啥政治背景,偏要跟姓窦的抬杠,简直不可理喻。
窦宪想不通,可我们都看得很明白。从某种意义上说,袁安和任隗要跟窦宪斗,不是什么个人恩怨,而是政治门派的火并。袁安代表的是士大夫流派,窦宪代表的是外戚门派,皇族永远是裁判。
都是老江湖,谁怕谁呢?
在东汉历史上,你可以不知道袁安,但你可能听说过“袁安困雪”的典故。如果没听说也没关系,但你肯定听说过一个人的名字,那就是东汉末年的袁绍。袁绍是袁安的直系后裔,可谓是江山代有才人出,长江后浪推前浪。
袁绍时代远未到来,袁安这个前浪只好迎风掀浪。要火并,当然是人多好办事,可身为三公之一的太尉宋由,甘心当了缩头乌龟,上苍只能降大任于袁安和任隗了。
话说回来,就人数而言,袁安这边是赶不上窦宪的,但他从来没缺过跑腿出力的人。在他的怒吼下,人虽少干劲却很足,一下子将窦宪的诸多墙脚挖了个遍。
袁安的目标,就是锁定了中央部长及地方太守。只要是窦宪提名上任的,都在他的弹劾范围之列。他忙活了一阵子,成果显著,从中央到地方,被他袁安拉下马的高官,不下四十个。
面对疯狂的袁安和任隗,窦宪的马仔们都急得抓狂,都想把袁安拉出来扁一顿。如果不这样的话,他下一个弹劾的人可能就是自己。
不过,袁安不是谁想扁就能扁的,至少大家要开个会,思想要统一,领导还要点头才行。
可惜,领导偏不点这个头。
窦宪作为窦家领导,当然理解马仔们焦灼的心情,可他也有难处。他认为,对弈双方,都是高手,且对方能量也不小,再加上袁安和任隗在江湖上名望很高,天不怕地不怕,想扳倒他实在不易。现在的办法,只能是能忍则忍,走一步算一步。
当然,窦宪之所以不敢对袁安动手,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裁判们都偏向袁安。
如果说皇族是裁判,那主裁判就是刘肇。主裁判还小,只有十三岁。十三岁,换到今天该是上初中了,懂事了。窦宪想踢假球,他过不了裁判这关,必须给自己留条后路。
事实上,作为主裁判的刘肇,心里是很没底气的。因为在他的背后,还坐着个窦太后。窦太后要他判谁赢,他也不敢哼什么。所以他只能寄希望于袁安,坚持把球踢完,不到最后,坚决不能认输。
这样的球,踢得是何其难啊。中场休息时,大家围在一起聊天,裁判们也全都过来了,众人说着说着,都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说到底,就一个字——苦啊。全场上下,就只能靠袁安撑着了。如果国脚袁安倒下,那就一切都完了。
众人哭,袁安也哭。担子太重了,压得他都要喘不过气了。男人哭吧不是罪,擦干眼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为了一个政治清明的梦想,袁安将自己炼成了圣斗士。
公元九十一年,十二月十日。
洛阳城,袁安和窦宪的一场终极对抗战,终于拉开了序幕。
双方争斗的焦点,还是北匈奴问题。
历史是诡异的,窦宪自上次出征北匈奴,原北匈奴单于逃跑后,仿佛像飞在空中的飞机,突然跟地面失去了联系,从此杳无音信,不知所终。单于先生跑了,却丢下了一个烂摊子,他的弟弟右谷蠡王只好临危受命,自任单于,率领还没来得及跑出地球的数千人,在遥远的蒲类海(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里坤县西北巴里坤湖)游荡放牧。
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这个道理,右谷蠡王还是知道的。为了有个长久的安身立命之地,他派人去给窦宪捎信说,他们已经被追怕了,现在渴望归附汉朝,希望得到批准。
北匈奴归附问题,不是由窦宪决定的,他上面还有领导,领导批准了才算。
尽管窦宪没有拍板权,但有决策权。他听完北匈奴使者的诉苦后,马上就提出了三条意见:封右谷蠡王为单于,这是其一。汉朝政府将派中郎将协防保护北匈奴,这是其二。北匈奴享受待遇,与南匈奴相同,这是其三。
方案弄好后,窦宪就送入皇宫。皇帝刘肇负责召集众卿开会,号召就此事表态。
会议一开,太尉宋由很积极,他第一个表示支持。宋由一跳起来,袁安就抛白眼了。他和任隗旗帜鲜明地叫道:窦大将军的方案,在我们这里通不过。
袁安认为,王莽时代,南匈奴早已叛汉,到了东汉开国以后,南匈奴又投过来了,第一皇帝刘秀也同意了。长眼的都看得出来,西域那么大,刘秀都没接受,为什么偏要接收南匈奴?那是想利用南匈奴,防范北匈奴南下侵扰。
现在,北匈奴问题都解决了,按理南匈奴利用的价值也差不多了,应该让他们回北方老家,不要再赖在汉朝的地盘上,害得我们年年烧钱。可窦宪没打发走南匈奴,偏又封个北匈奴单于,还享受南匈奴的待遇,汉朝在他们身上烧钱,何年才是个头呀。
窦宪那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里里外外都要花钱,钱又不能从天上掉下来,凭什么为了那个虚名乱花钱?有多少米,吃多少饭,有多少钱,就做多少事,这是明摆的道理,没什么可说的。
就这样,大家就好像同坐在一辆车上,一个说向左走,一个偏向右转,双方就此僵持了。
这时刘肇发话了,说你们都先回去休息,结果稍后公布。
袁安一听,眼皮就直跳。要想跟窦宪斗,就得明着来。稍后回来,不要说精彩继续,肯定是什么努力都白搭了。
但是皇帝都叫休庭了,这下子怎么办?
第一回 合已经占了主动,必须想法子巩固这个来之不易的成果。袁安回家,心里全都是事儿,家里到处都是窦宪的影子。
他多想给窦宪一个勾拳,可出手都打在了虚无的空气中。袁安心里不禁悲哀起来,朗朗乾坤,正不压邪,何谓为人间?
天下舍我其谁?想到这儿,袁安心里陡然升起一股悲壮的英雄主义情绪。他认为,自己有必要再给主裁判刘肇上一道书,提醒他别上窦宪踢假球的当。
第二天,袁安把写好的奏书,单独呈给皇帝。
袁安的奏书,果然起作用了。不久,皇帝刘肇再次召集高官会议,他不是来公布结果的,而是来看戏的。
刘肇告诉双方,时间已经规定好了,没有加长赛,比赛结束,就在现场公布结果。
作为唱对台戏的反方代表,袁安首先陈述了自己的观点。这些观点在他单独递给皇帝的奏书里,呈现得相当详细了。观点归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