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争宋-第2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年,又是武将,镇戎知军的职位对他来说再合适不过。

想到这,王旁微微一笑:“折将军,你一直跟在本王左右,邕州的各项法制,你可能说上来些吗?”

“当然!”折克隽高声说道:“除了青苗法,王爷还有免疫法,农田水利法,另外针对驻兵防御问题还有相应的保甲法。”

王旁满意的点点头,折克隽看着很粗狂的一个大汉,实际要比韩德容,瓦壮要细心的多。胡可忙问道:“那请折将军详细说来,让我们也听一听。”

折克隽脸一红,在王旁面前他怎么敢卖弄这些,他嘿嘿一笑说道:“我跟随王爷多年,这些是熟悉的,但都是看着王爷的命令,下面的人去执行……”

王旁拦住了他的话:“折将军太谦虚了,这些制度的文本我倒是有,回头给你一份,有机会你慢慢讲给胡通判。”

折克隽和胡可等人都琢磨着王旁话中的意思,一名侍卫进来禀报:“启禀王爷,守城士兵押着一个自称镇戎走马承受之职的官员来了。”

众人都停下话题,胡可、孙哲等人小声议论着:“走马承受?那不是张成吗?”,大伙都将目光投降王旁。

王旁知道,肯定是张成无疑,虽然没见过这个张成,但薛向信中说的明白,张成是跑京城替曹田邀功,兼给自己告状的。他命令道:“带他进来!”

两名守城的士兵押着张成走进大堂,一个士兵脸色一道血痕怒气冲冲的瞪着张成。张成一进大堂,就觉得头皮发炸,脑袋发懵,他朝堂上望去,哪里有曹田的身影?大堂正中坐着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一袭紫衫袍服,正板着脸瞪着自己。

“看什么?没见过镇南王吗?还不赶紧拜见!”一名侍卫一旁喝到。

张成倒是想拜见,可是手臂被捆着,他只能躬了躬身子口中说着:“下官张平,拜见王爷!”说话的时候,身子弓着眼睛却偷瞄着王旁。

这形象一看就没什么好人样?贼眉鼠目的,哪儿有点朝廷官员的做派。王旁懒得跟他废话,开门见山的问道:“张成,你去京城给本王告状去了吗?”

张成此时已经感觉到大势已去,他忙辩解说道:“王爷,我也是奉命,请王爷开恩!”

王旁撇了他一眼,接着看到士兵脸上的血痕,指着士兵问道:“你那脸上是怎么弄的?”

士兵抱拳恭敬说道:“王爷,这人进城时候不下马,我拦他向他要官文,他举鞭就抽!”

王旁听了不由的恼火,这张成如此骄横跋扈,他接着问士兵:“你手里拿的什么?”

士兵答道:“张成的马鞭!”

王旁一指张成对士兵说道:“他怎么抽你的,你十倍奉还!”

士兵听了一愣,光听说有当官的打士兵,还没听说过士兵还能十倍奉还的。正在犹豫发呆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时候,胡可忽然站起说道:“王爷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如今正在整肃军纪,不光整肃士兵,还要整肃这些仗势欺人的官员。你怕什么!”

看到镇戎通判都说话了,士兵咧嘴一笑:“好嘞!”这一笑抻着脸色的伤口疼,他下意识的一只手一捂脸,另一只手举起鞭子,只听清脆的啪啪声伴着张成的哎呦声,在大堂之上听的让人格外解气。

第三十二章 中原乃一家

张成挨了鞭子,在场众人都觉得解气,士兵数到十的时候,鞭子声停止了。

王旁问胡可:“胡通判,你看张成如何处置?”

胡可说道:“王爷,本朝有不杀文官的祖训。您这几鞭子是教训他责骂士兵,我看这就可以了。剩下的事待本官向皇上呈上奏折,再听朝廷处置!”

王旁冲着张成说道:“要不是通判替你求情,你就黄泉路上陪着曹田去了。还不谢过胡通判?”

张成这才明白,曹田已经送命了,他心里七上八下的,明知道王旁打他是因为他去京城的事,但也是无可奈何。这才龇牙咧嘴挂着满脸的彩谢过王旁不杀之恩,再谢过胡可为自己求情。耳边就听到王旁骂道:“还不滚出去!”

两名士兵又将他押出府衙,这才给他松了绑。府衙外面不少看热闹的百姓,看见张成乌纱帽也掉了,脸上也开花了,公服也开了破绽。绳子被解开之后,慌不择路的朝自己府上跑。再听那守城的士兵把王旁怎么命令他十倍奉还张成的皮鞭,路人百姓都拍手叫好。

“这下你可出气了啊!”便有人问那守城士兵。

“当然,以后当官的可再不敢欺负咱了,大伙放心,我们也不敢随便欺负老百姓,要不然到官府都是十倍奉还,谁还敢像以前那样?”士兵说说笑笑的着朝城门处走去。王旁惩戒张成的事,很快在镇戎传遍了,当兵的走在街上都十分小心谨慎,不敢在招惹百姓,百姓也不再像以往那样躲躲闪闪。

见镇戎已经恢复了秩序,王旁交代胡可等人处理好府衙的事,等他回到京城,自会跟皇上禀明情况。安顿完毕,王旁回到城外帐营。

漫常正眼巴巴的盼着王旁,一看王旁回来了,急忙来到大帐进帐就问道:“王爷,我们什么时候能回西夏?”

王旁很清楚,这些人带着李谅祚漫咩的遗体,肯定是想早日回去下葬,他安慰道:“漫将军不要着急,你现在不清楚西夏的情况,即便回去若是被人诬陷不但漫咩老将军不能下葬,恐怕还会连累漫将军你。”

“唉!”漫常叹了口气,神情十分哀伤。“我父子为西夏忠心耿耿,最后还落得这样一个下场。这到还在其次,我主至今不能尸骨还乡。我看,西夏早晚要亡在梁落瑶那妖妇手中!”

王旁劝道:“漫将军稍安勿躁,如今西夏已经向辽国求援,看来是撑不了多久的。我相信用不了长时间,你们就能回去了。只不过我觉得漫将军实在没必要在留在西夏,我可以保你顺利回西夏,却不能保证你在西夏平安。如果将军愿意,随时可以回来找我。”

“这……”漫常对王旁的话十分感动,但让他投奔王旁,这点他还有点不能接受。

王旁微微一笑:“我也不勉强漫将军,毕竟你若跟着我,那就意味着放弃西夏的高官厚禄,一切都是重新开始。或者说,最多也就是本王身边的侍卫而已,恐怕与官途无缘了!”

漫常起身拱手说道:“多谢王爷,若你让我投奔宋朝我肯定不做。但若是跟在王爷身边,只要王爷你不嫌弃,哪怕只是个小小的侍卫我也愿意。王爷等我处理好西夏的事,就去找您!”

王旁一直有心留漫常在身边,只不过在等适合的时机,如今各处都在用人,自己又想将折克隽张平等人都放在重要位置,那样身边就少了心腹的侍卫。听漫常这么一说,简直太对自己心意了,王旁大喜。

这会儿,大营外来了几名西夏人,士兵见是来找王旁的,都不敢怠慢忙向营中通禀。王旁听说有姓钱、白、孙和张四人从西夏来,说是王爷旧属下。知道正是贺行远在西夏的四个徒弟老大钱一夏;老二白沙;老三孙墨;老四张途归,他们一直是打理王旁在西夏的盐场和药厂。

四人来到王旁的寝帐之中,见王旁端坐,下垂手还坐着漫常。漫常是西夏的大将,西夏人有几个不知道漫咩漫常父子的,几个人不约而同犹豫了一下。王旁笑着说道:“一夏,白沙,你们不用担心,漫将军此次受屈蒙冤,想必也不会在西夏朝中久留。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过来给漫将军见礼!”

王旁的话说的漫常十分感动,忙还礼,见四人是西夏人打扮,于是问道:“这几位从西夏而来,不知道西夏现在情况如何了。”

钱一夏等人将身上肩背手扛的大小包裹卸下,又按次序落座,老大钱一夏说道:“王爷,我们收到您的消息,便将西夏的盐场,药厂都关闭了。如今能带的银两细软都已经带出来,我们盘算了一下,这些年盈利颇丰,现在关了也不是什么大事。只不过,西夏这次惨大发了。咱们盐场这几年在西夏是第一大盐场,不但咱们供应西夏朝廷的官盐,还收了不少小盐场。咱们这一停工,青盐的价格都涨飞了。”

老二白沙也说道:“是啊,我们药厂关了,正好现在在打仗本来药就紧缺,我们这一路,到处见到是逃回西夏无法医治的伤兵,兴庆府已经乱套了。老百姓在抗议,军队等着救急,还有不少人怕宋军攻打西夏,各处逃亡,那状况哪是乱字,惨字可以形容。”

众人本以为王旁听了会高兴,哪知道王旁轻轻叹了口气:“两国交兵,生灵涂炭。虽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又何必这样呢?这也怪我,一气盛。”

这话连漫常听到,心中都有几分疑惑:“王爷,素知您有悲天悯人之心,两国交兵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这您也看到了。本来此事也不是王爷的错,您就不要叹气了。”到现在漫常也很矛盾,自己竟不知该站在什么立场来说了。

王旁点点头,淡淡的说道:“话是这么说,不过千年之后哪有什么西夏,无非是中原一家。”

漫常瞪大眼睛,惊讶的问道:“这么说,王爷您都知道将来西夏必亡?”

王旁心想,如果正常历史进程,西夏比宋亡的早五十年而已,但那时候对宋朝来说已经是南宋时期了。可这怎么对眼前的这些人说?难道告诉他们,以后会出个大金国,连西夏带辽,宋全给去了?想到着王旁无奈的笑了笑:“我说的中原一家,无非是宋,辽西夏,乃至任何一国,都是小王朝,天下才是大天下,千年之后天下一家的大天下!”

漫常听了十分激动,连同钱一夏,白沙等人一同起身朝王旁拜到:“王爷雄心壮志,我们愿意跟随王爷左右,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王旁昂起头,轻轻呼了一口气,这都是什么啊!看来这些西夏人是误会了自己要有夺天下的心。他们现在西夏跟要亡国似的,反正是无所谓,但这场面若是让宋人看到,恐怕自己跳黄河也洗不清了。幸好这会儿帐中只有自己贴身的侍卫大将张平,折克隽,以及干儿子童贯。

这几个人有无视漫常所说的,有的是习惯王旁被推崇,再有就是童贯鬼灵精怪的大眼眨着,自己那一边佩服这义父,一边暗想什么时候自己也可以有这样的霸气。

“你们快免礼吧,难道你们想我活一千年吗?”王旁微笑着说道。

漫常等人也笑了笑,重新落座王旁说道:“一夏,你们几个有什么打算?”

钱一夏说道:“我们没打算,就是听命王爷的,药厂盐场都是您的投资,这些年我们也没少赚,跟在王爷身边做事踏实。”

王旁吩咐道:“那好,你们先回西夏,将漫将军以及武苏的家眷想办法接出来。”转头又对漫常说道:“漫将军,我看不如就让这几位先将漫常老将军的遗骨带回去,你看我这么安排怎么样?”

漫常也叹了口气,他心理很清楚,自己回去肯定是很危险的事。“全听王爷的安排。”

王旁见他不反对,又对几人说道:“你们带漫常将军和武苏的遗骨回西夏好好安葬。”

“那李谅祚的遗骨呢?”白沙问道。

王旁胸有成竹的说道:“放心,西夏的情况如果真像你们说的那样,我相信过几日梁落瑶就会依从我的条件,亲自来迎接他丈夫的遗骨回西夏!”

“这个妖妇,我肯定不会放过她!”漫常咬着牙恨恨的说道。

王旁心里也是这么想的,只要梁落瑶敢来,他一定要让梁落瑶好看!就算把梁落瑶碎尸万段也难解王旁心头之恨。

钱一夏等人领命去办,他们走后没几天,萧英从西夏回来了。虽然萧英带回来的是好消息,但王旁却看出来萧英神色中有几分忧虑。众人在大帐迎接萧英,萧英告诉众人,梁落瑶已经答应了王旁的条件,这从兴庆府朝镇戎赶来。众人听了既是惊讶又是高兴,惊讶的是王旁这么苛刻的条件,竟然西夏也同意了;高兴的则是,大家都知道这次出兵钱粮都用的差不多了,这下可以顺利回京城复命了。

议事完毕,王旁在自己帐中设下酒宴单独款待萧英,酒过三巡王旁问道:“萧大王,看你神色忧虑,是不是这西夏接受条件背后有什么你没告诉我的事情啊?!

第三十三章 辽朝的调停

萧英从西夏回来,在大帐见过王旁和岳立,禀明了梁落瑶已经答应了王旁提出的条件。王旁从萧英的神情中看出萧英似乎有些忧虑。但王旁判断,萧英不会拿和谈这么大的事有所隐瞒。因此,议事完毕王旁将萧英请到自己的帐中。

看着侍从在帐中摆好酒宴,王旁示意旁人退下,大帐之内只有王旁和萧英两个人了,他这才问道:“萧大王有何事不妨直说。”

萧英说道:“王爷放心,那西夏梁落瑶既然答应了你提出的条件,我肯定是要亲自督促这事彻底办好的。”

王旁笑着举杯说道:“那就有劳萧大王了!”

萧英微微一笑:“哪里用说什么有劳啊,这事办不完我也没法回大辽。”

这话说的十分谦虚,王旁看了萧英,细微表情中似乎读出几分无奈。两人举杯一饮而尽,王旁问道:“这事如果顺利的话,估计再有十天半个月基本也就解决了。我想请萧大王暂留大宋些时间,和我回京城我也好尽一尽地主之宜。”

萧英摇了摇头:“我看那恐怕不行!”

王旁试探的问道:“哦?难道萧大王还有事着急回大辽?”

萧英本来对王旁就很友好,自己也想了想,他顾虑的事似乎也不妨对王旁说一说,于是说道:“我不能暂留大宋,不是急着回大辽,而是暂时不能回大辽了。”

王旁将萧英的杯中填满酒,口中问道:“萧大哥这话倒是把小弟说糊涂了!”本来王旁没做王爷之前,和萧英就比较熟悉,在辽国的时候也经常在私下里兄弟相称。现在几杯酒下肚,又没有外人在,所以不用那么拘束。

萧英说道:“我跟你实说吧,正好能和你讨个主意。你知道为什么我去西夏这么快就回来,而且梁落瑶这么痛快就答应了你的条件吗?”

王旁摇了摇头,萧英接着说道:“我出发的时候,把兄弟的条件传书给了大辽。等到西夏的时候,耶律乙辛已经先到了。”

“这么说,耶律乙辛已经劝说过梁落瑶了?”王旁问道。

萧英道:“岂止是劝说,这次耶律乙辛是带着我道宗皇上之命,以及我辽朝的金银资助西夏来的。”

“什么?”王旁听了也很惊讶,本来以为辽国说说和就算了,竟然还出金银,这是什么道理?

萧英喝了杯中酒,又给王旁斟满,接着讲到:“你奇怪?开始我也奇怪,后来听耶律乙辛一说我才明白过来。敢情是我们道宗皇上,看高丽的粮票让辽国赚了一大笔。”他说着伸出三个手指头“你想不到吧,三千万两白银啊!就这么进了国库,再加上这几年辽国增加赋税,国库收益大增。所以啊,圣上就觉得这是不错的办法。根本不需要占领,还要费心去管治。不如效法当年,借钱给西夏,让他们将来还给辽国利息就是了。”

“我靠,道宗皇上打算靠高利贷治国?”王旁说完,见萧英诧异的的看着自己,王旁摇摇头心想,西夏与高丽的情况不同。历史上高丽发生政变那要等到1170年,距离眼下还有一百年呢。所以王旁敢去博这个高丽贷。况且高丽贷最后买单的不是高丽,而是倭奴国,当然王旁有把握。

西夏的情况就不同了,眼下西夏的经济十分脆弱,而且西夏内乱是常事。据王旁能掌握的历史信息,梁落瑶垂帘听政估计后,没几十年就会被他那个叫梁乙埋的哥哥篡权。说这个比较远,说近的就是西夏借了钱可是没人帮他买单,而且王旁这次是冲着梁落瑶来的,要是王旁翻脸,辽国在西夏的投资就打水漂了。

这还不是最麻烦的,最麻烦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