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争宋-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元泽和仲针都放下手中的稿件,两人一起走到王旁坐的位置对面坐下:“哥哥,快说说看。”仲针私下里一直叫王旁哥哥,听仲针叫自己哥哥,王旁忽然想笑。不错啊,未来宋国皇上宋神宗;现在的西夏皇上李谅祚还有未来金国的太祖,原来绕着弯都是把兄弟。

想到此王旁哈哈大笑,这一笑竟将元泽和仲针笑糊涂了:“嘿,你自己跟那笑什么呢?元泽拍了拍王旁说到。

王旁收住了笑说到:“我在笑辽国……”王旁想说这辽国皇上在和自己结拜了就都全了,不过他想西夏李谅祚之事是万万不能说的。

赵仲针一挥手不屑的说到:“切,这辽国有什么好笑”

王旁这会笑的差不多了:“对了,我大概也就再呆一个月,就得去辽国了,回头给你们带些辽国特产。”

那两人人一块不屑的“咦~”了一声,仲针说到:“荒芜之地,能有什么特产,最多给我们弄点牛羊回来。”

这信息落后就是这样,王旁明白仲针说什么,在汉人看来除了中原这巴掌大的地方,其他地方都是荒蛮的。也难怪他们这么想,自己在前世活了三十年,前二十多年都以为全世界三分之二的人,还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呢。也不过是信息发达了,才知道到底谁在水深火热。

王旁他们的话也不是全不对,辽国境内农作物品种齐全,既有粟、麦、稻、罚У攘甘匙魑铮灿惺卟斯瞎R焕习傩粘院仍趺窗欤膊凰闶翘夭劣诹晒锰於篮竦牡乩砦恢茫竽烈岛苄送獾故钦娴摹�

王旁笑着说到:“带什么回来再说,我这一走这边又要靠你们打理了。”

元泽没说什么,仲针嘟着脸说到:“我们光是玩儿了,这里都不赚钱,加上云摘收入也就有限,不像你那几样生意。”

“哈哈”王旁大笑,在他眼里虽然表面上年岁他们相差不多,但实际王旁看仲针也好,元泽也好都不过是少年:“你们可别小看咱这云轩和云摘。来,我给你们讲讲云摘的作用。”

元泽也说到:“你倒是说说~”

王旁正想用云摘办件事,他说到:“比如说我现在好多处生意,我自己又要去辽国了,肯定不能各处看一圈,咱们下期云摘,将我去辽国贺寿之事,找一个篇幅登出去,还有啊,召梅耶府各处生意负责人回汴京,你们看看比派人一个个去召集的效果如何。”

他有想起一事,说到:“对了,仲针啊,这次力荐我去辽国的可是令尊,别忘了要赞扬令尊识人善用的伯乐之才啊。”说完王旁哈哈大笑。

在仲针眼里,父亲能重视王旁是件大好事,他自然高兴。可在王旁看来,这等于告诉世人,我要是有个闪失,抑或此行不顺利,早晚有你赵曙的好看。

小哥仨又聊了会云摘,眼看天色不早,王旁和元泽一同回王安石府,出来云轩二人辞别仲针。一路上元泽开始责备起来王旁,有件事王旁太能拖了,拖得母亲大人没事就唠叨。“我说兄弟,现在母亲也生完小妹了,身边丫鬟婆子也不少了,你倒是什么时候接走柔儿?”

王旁一愣,元泽不提自己都把这事忘了,他忙说到:“我的亲哥啊,你看我哪有时间,这马上就要去辽国了,平日里我连娘子月下都没的时间陪。”

元泽摇摇头看着他笑笑:“你的眼里只有月下,这世间花红柳绿都不入你的眼了。”

王旁站住脚步惊异的看着元泽,元泽招呼他:“走啊,你看我干什么?”

王旁这次仔细的打量了一下元泽,头扎方巾淡蓝色方巾,淡蓝色绸布长袍,瘦高个挑的身材。这一晃已经四五年过去了,元泽早就不是那个兄弟二人谈女人时候的,视女人为洪水猛兽的懵懂少年。现在似乎春心动了,竟然知道世间花红柳绿了。

王旁决定逗他一下:“我看你是不是对柔儿有好感,反正我心里也放不下别人,不如我去跟爹娘说,干脆把柔儿给你算了。”

元泽忙摆手,他才不是对柔儿有意,王雱王元泽此时心中已有意中人,他就是看自己这兄弟着急。

“你别弄这事儿,人家柔儿对你可是一片痴情,再说柔儿都十七八了,难道你让她将来随便找个人家吗?”

王旁一听,元泽说的的确在理,而且自己从来也没说过不要柔儿,这一晃就把人家姑娘晃老了:“哥哥你得给我时间,我回去做做我娘子思想工作。”

元泽瞪了他一眼:“就你事儿多,我看人家月下姑娘不是那么是非的人,再说纳妾能算什么事儿,你看人家苏子瞻都娶了三个了。”

王旁闻听哈哈大笑,苏轼那是又名的风流才子,自己既不是才子也不风流,怎么能和后代敬仰的苏子瞻相比:“我不比苏子瞻,我倒是想比一比哥哥,你这一房未娶我哪能妻妾同堂?你啊,别光催我,赶紧张罗你自己吧。”

说话间二人已经来到王安石府门前,王旁笑着进了宅院,元泽无奈的摇摇头,自己的这个亲弟什么事都有他自己的道理。

王安石府上的家丁,看着两位公子一起回来了,没等兄弟二人开口问,迎了上来笑着脸躬身说到:“二位公子,老爷现在书房呢。”

王旁和兄长元泽刚要迈步,家丁赶忙低声说到:“嗳,二位公子,老爷今天可似乎不太高兴……”说着挤了挤眼睛。

他们点了头示意知道了,家丁转身忙别的事去了。

两个人放慢了脚步,元泽低声问王旁:“若无,知道谁惹着爹爹生气吗?”

王旁微微一笑:“你见过父亲大人因为家中小事生气吗?必定是朝堂上的事,”他已经想到,能让王安石生气的,非今日自己出使辽国之事莫属。

两人抬腿迈步进了王安石的书房,王安石的书案之上凌乱的放着几本书,他自己上上上下的书柜上找着什么。看见两个儿子都来了,便对长子说到:“元泽,你眼神好,你帮我找找《契丹国志》在哪里”

说着跟王旁又招了招手:“若无,这些你拿去!抓紧时间读一读。”

王旁走到近前,脑袋都大了,这些书籍要是拿到现代人手里,真是可谓一字千金,侧封竖版手抄原本的古籍。《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七十五后唐纪》、《资治通鉴卷271《后梁纪六》、《辽史》等等。

别说王旁对古文一知半解,就是精通古文,这些书也够他看个半年的。元泽素知自己的弟弟最怕看书,一边找着父亲交代让找的《契丹国志》一边偷偷的笑。

王旁知道王安石好意,心领之下将书案上的书码放整齐说到:“爹爹可是担心我此行?”

王安石坐定,打量着王旁问道:“我儿今日为何自告奋勇要去辽国,那太子明显是看我儿年轻,故意说些你中听的话,你是不是也有些骄傲了?”

第一百四十五章 王安石之虑

王旁岂是赵曙忽悠几句就能骄傲的,他见王安石对太子颇有微词,知道王安石是个倔驴脾气,不发则以一发惊人,笑着说到:“我自告奋勇去,也是想趁着年轻多些见识。再说现在孩子只是个闲职,也不是个事儿。”

王安石这段时间早就看出来太子处处针对王旁,这段时间一肚子火也没个人倾诉,听王旁这话他愤愤的说:“这赵曙容不下能人,当年你的恩师就是个例子,只不过你恩师太好欺负。孩子,你不用担心。若是那赵曙登基,大不了咱们父子一块辞官。唉!”他说着叹了口气。

“找到了!”元泽手中拿着那本《契丹国志》,放在王旁刚刚码放好的一摞书上。见父亲大人愁眉不展,刚才自己也听到了一些。便向王安石说到:“父亲大人尽管放心,我弟弟聪明伶俐处事不惊,一定可以做好。要不我陪着兄弟一起去吧。”

王旁一听万万使不得,只有他自己知道,此行暗藏凶险,自己这条命没啥大不了再穿越一回,倒是王雱不能少。赶紧说到:“兄长还是钻研学业,辅助父亲为好,父亲和兄长的心意孩儿明白,您放心我绝对不是恩师狄青只会百般忍让。这使辽之事,的确是孩儿的心愿。”

王安石心中感叹,这孩子虽然生下来痴呆,病愈之后倒是机灵又懂事,他知道王旁是宽慰自己,便语重心长的说到:“若无如今已是弱冠之年,又是朝廷重臣,凡事应该谨慎低调。非是父亲不想孩儿为国报效,我叹气也不过是叹气若是辞官不能为民做事。大丈夫就应该为国效力,别说出使辽国,就是再远些都无所谓,我只是生气在于太子为私所为。”

王安石的想法,如果换做几年前刚刚穿越到宋朝的王旁,肯定以往是空话或者不甚理解。从西夏回来尤其经过延州的时候,王旁看到了百姓对于生活的期待,忽然间感觉变了一个视角,看问题的态度截然不同。

现在,他完全能理解王安石的纠结。他走到王安石身边,搂着王安石的肩膀说到:“父亲放心,你看孩子现在已经是大人了,知道该怎么做事。

王旁站在王安石的身边,王安石这才注意到,孩子整整比自己高了半头,已经是个英俊潇洒身姿魁梧的壮小伙了。王旁拍拍了王安石的肩膀,忽然感觉怎么跟拍哥们似的。

王旁自从到了宋朝总是浑身不对劲,这几年都没琢磨过来,现在忽然明白了。这古人说话行礼,就那么几个姿势,连人和人之间交流都没有那么多形体语言。就那这现代人来说,拍个肩膀,拥抱,握手。都是很正常的事。见面打个招呼,扔根烟,随便找个开头语套个近乎,一会就聊熟了。

这古人见面行礼作揖,亲人之间也没有更多的接触,当然夫妻除外。即使这样,也总觉得似乎总是很苍白有些东西表达不出来一样。

就拿刚才这会,要是回到现代,安慰一下老爸,这肢体语言太正常了。可这是在古代,这么搭着自己父亲的肩膀,也似乎不太尊重。

王旁自己还在尴尬,王安石却哈哈大笑:“这小子,犯起病来还是这么痴呆没有礼数的样子。”

元泽也笑着的:“是啊,那会就告诉他见了兄长要行礼,教了他多少次,他总是过来搭我的肩。要不下人总说我们兄弟两个,就跟粘在一起了似的。”

好么,原来在古代痴呆才会这么多零碎儿动作。王旁也跟着呵呵呵笑了笑。

书房里面的气氛终于缓和下来:“爹爹,即是如此孩儿早些告辞,我去探望下母亲。”

王安石脸上也露出微笑说着:“去吧,唉,回来~把书带上!”

让王旁看书可是要了他的命,听这话他脚下的步子更快了,一边走一边说着:“爹爹放心吧,这书里还没我知道的多呢,没有金刚钻,咱不揽这瓷器活儿!”

看着王旁的背影,房间中的王安石和元泽对视了一下:“元泽,你兄弟最后一句说到什么啊?”

王元泽仔细想想,他也没太听清:“好像是什么没有金子就不干活!”

王安石一听元泽这么说,他追到到书房门前,冲着王旁的背影,高声说:“你这孩子,皇上没少赏赐金银,该干活好好干活!”

不怕哑巴说话,就怕聋子打岔,王旁笑了起来,这都哪跟哪啊?

快步来到母亲房间,王安石最小的女儿,王旁的妹妹刚刚还不到一岁,小姑娘还在襁褓里,她肯定不知道自己将来会嫁给谁,王旁倒是知道,有句话叫天机不可泄露。知道他也不能说,万一这亲事不成,日后王安石变法就少了一个得力的忠心耿耿的帮手。

其实夫人也是舍不得柔儿,有句老话女大不中留,再说柔儿这么多年也不容易,最主要的是,夫人想要孙子了。王旁这成亲两年月下还不见动静,夫人有些着急。

“你看你年岁也大了,柔儿也不小了,该办的事就抓紧办,是不是月下姑娘不许你纳妾?要不要母亲跟她谈一谈?”夫人有点唠叨。

王旁听了知道母亲误会月下不让自己纳妾。忙说到:“母亲大人稍安勿躁,等兄长成亲我在纳妾不是更好?”夫人听王旁说的倒也在理,嘱咐他回府和月下说说这事儿。

母子二人正聊着因为他还没来得及说,柔儿姑娘一脚迈进房间,看见王旁在转身又退了出去。这一识趣的退出去,反而让王旁心里有些愧疚。

别看大事他能拿主意,遇到这儿女私情,他反而有些犹豫。一来觉得对不住柔儿,毕竟歉疚不能代替感情,二来怕伤了月下的心。

这习惯了一夫一妻制的男人,真回到古代三妻四妾的多少还有点不适应。他内心自嘲了一下,就按想的办吧,要是家人再催的急了,先把柔儿接到梅耶府也可以。

“你就跟你那个倔父亲一样!”夫人这话说的又爱又恨,王旁知道夫人说的是给王安石纳妾,王安石就坚决不肯。王旁故意逗夫人说到:“赶明我去找那苏子瞻交流一下。如何三妻四妾然后回来教给我爹爹。”

夫人一凝眉:“你小子敢!”说完母子二人同时笑了。

王旁从王安石府回到梅耶府,召集众人将朝堂上之事讲了一边,何里钵凝神听着,若有所思。童筱听了拽着王旁央求到:“爹爹,你带我去吧。我也想去!”

月下将童筱揽到身边:“怎么?不想陪着娘了?”

童筱歪着头犹豫了一下说到:“嗯,我又想跟爹爹去,又想陪着娘,要不咱们一起去吧?”这话说的月下也有点动心,偷偷的看着王旁,王旁看月下眼睛一打转,就知道她想什么。当初第一次见到月下之时,月下正是为千里寻父女扮男装。

可是此行辽国非同小可,可能赶上辽国内乱,王旁一摇头非常坚决的说到:“不行!”

看月下疑惑的神情,何里钵忙解释到:“此行公子要和我去的比较远,而且有大事要办。”李恩喜抱着刚出满月的孩子问道:“夫君此行我们母子同行吧?也去见见夫君的家人。”

王旁和何里钵对视了一眼,何里钵关切的说到:“你还是帮公子多打理家里的事,另外现在你们母子也不便远行。”

听他们这么说,陆慎言想到人手问题,忙问道:“公子,要不要派人召集各处人手回来?”

王旁摇摇头,他自己身边出门有折克隽和张平跟着,这回还有何里钵一起上路,路上不会出什么大问题。至于生意上的事,他需要贺行远师徒从晋城回来再做分派。毕竟还有延州茶场的事,他看了蔡京,蔡京正一语不发的坐在那里。

蔡京抬头看王旁正看着自己,最近蔡京觉得有点被淡忘的感觉,大事轮不到他,王旁去哪也不带着他,正闷闷不乐呢。

王旁见蔡京不说话便问道:“元长怎么了?”

“我也想跟着公子。”蔡京支支吾吾的说到。

王旁顿时明白了,眼下人多事多,自己不能面面俱到,这个蔡京他可要看好了,于是语重心长的说到:“我这次要走,西夏榷场的事要让陆管家多跑跑,这京城茶场的重担可要落在你身上了。还有你平日多读书,别耽误了学业,等大考之年我就送你进考场,可别辜负了我的心意。”

蔡京一听王旁交给自己这个重任,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汴京的茶场做好。

王旁安抚完了众人,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人还没安抚。这柔儿之事今天王夫人又提了,况且古代人丫头如果到年纪未嫁,也只能跟着府上的姑娘陪嫁。更何况柔儿曾在梅耶府照顾月下一段时间,这都知道柔儿是未圆房的妾,这怎么安排。虽说月下大度,可毕竟王旁还不适应这妻妾同堂。

第一百四十六章 包拯的心意

一个月的时间稍纵即逝,云摘刚刚被派发到各地没几日,王旁各处的管事的就纷纷回到了汴京,这速度要比派人通知一点都不慢,还省去了很多人力;中间的几天王旁忙着拜访长辈和同僚;最后这几天朝廷让内务府准备的贺礼也准备好了,同时还派了押运的侍卫。另外公文通知各州城府县负责贺礼押运安全,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