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蒋经国传-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谇巴隆⒉ū呔惩局芯亓郑蛑泄笫构荼ǖ剑唇臃钚旅睿矫拦苎怠K诎⒛匪固氐さ谴执锩拦保氛秸帽ⅰ=彻仍谝桓鲋泄站妹来硗诺H问檀泳伲缓蟮桨⒗吐碇萋笏刮氐拿拦骄娇斩友J苎怠H欢拦交裣の彻性诘戮邸⑹苎档木椋胨脚悼怂贡ば鲁闪⒌淖凹妆行牡H喂宋省4撕笏母鲈拢渭友盗芬约笆兜谋逖萘罚惨虼搜Щ嵋豢诹骼挠⒂铩
1940年11月,蒋纬国由夏威夷搭机回远东,中途停了六站,才抵达香港。此时,中环英国总督官邸还飞扬著英国国旗,因此由国民党控制地区仍可前往香港。在码头上迎接纬国的,是一位童年的老朋友和另一个年轻人。招呼完毕,这位朋友问纬国:“你认得这个人吗?”纬国说:“很面熟”。这个朋友才说:“他是你哥哥呀!”阔别十五年的经国、纬国拥抱成一团,回到思豪酒店,两兄弟竟夜未眠,边喝啤酒边互叙别情。
次日,经国带著弟弟去见宋美龄。纬国出发到德国之前,宋美龄和蒋介石成婚已有九年,可是他从来没见过她,她也不晓得有他的存在。1927年,蒋、宋结婚之前,蒋介石就把姚夫人和纬国送回她老家苏州居住。1928至1936年,纬国都在苏州念中学、大学。这段期间,纬国偶尔会到南京住几天,见见父亲;蒋介石刻意安排,不让纬国碰上宋美龄。然而,香港之会,蒋夫人热烈欢迎纬国,对于蒋先生不让他们亲近,殊表遗憾。蒋夫人是到香港治病,经国奉父命陪她到香港。这是经国唯一一次亲睹大英帝国东方明珠的景色。蒋家兄弟在香港住了三天,然后分途回中国。
法国在1940年6月21日对德投降,但是到了10月,英国在不列颠之役击败德国空军之进袭。斯大林因此有理由希望,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残酷血战,还会鏖战一段时间。然而,希特勒已经把目标秘密瞄准东方。日本此时宣佈要建立大东亚新秩序以及大东亚共荣圈。9月间,日本、德国、意大利签订三边同盟条约,目标不是共产主义苏联,而是资本主义的民主国家—美国。斯大林批准开始跟东京当局谈判日苏互不侵犯条约或日苏中立条约。苏联对国民政府的援助也开始减少。
欧战战火炽烈之际,中国方面国共之间的紧张亦急速升高。蒋介石命令长江以南的中共新四军,在1940年底以前全部开往长江以北。1941年1月,有一支新四军部队却往长江以南移动,国军对它发动攻击。这场“新四军事件”(译按:中共方面称之为“皖南事变”)证实,即使抗日战争到了紧要关头,国共双方都对战后必须摊牌对决,非常重视。“联合阵线”自此以后最多只是武装停火而已。
新四军事件亦进一步降低了苏联协助国民政府的兴趣。然而,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这个时候送给中国一百架P40战斗机,并同意美国空军“志愿队”担任飞行员。陈纳德指挥的飞虎队开始对日军造成重大伤害。美国对于力抗法西斯侵略的英国和中国这两个国家,增加物资及财务援助,战争的态势开始起变化。斯大林则乐得在世界政治两极化的大局势里袖手旁观。1941年4月13日,斯大林面带笑容参加观礼,俄国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和日本外务大臣松冈洋佑签署一项效期五年的日苏中立条约。条约中附带一份双边联合声明,苏联保证尊重满洲国领土的完整与不容侵犯,日本也保证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领土的完整与不容侵犯。日本因而可放手由满洲国调动精锐部队,投入即将对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西方民主国家属地的作战。
苏联与日本眉来眼去之际,蒋经国开始公开高唱反共。他在《青年日报》上发表两篇反共文章,也不再发表演说替苏联辩护。
在莫斯科方面,1941年的暖春似乎预示著俄国人民会有和平的日子过。不料,德军却在6月22日对俄国发动闪电突袭。希特勒邀请日本联手瓜分苏联,可是日本对德国会撕毁德苏协定又是事先完全不知情,它决定按照新订的南进政策扩张势力。7月21日,日本皇军佔领印度支那(中南半岛)南部,美国宣佈对日本实施全面贸易禁运。东京的军国主义者决心南征,认为与美国交战已无可避免,决定突袭珍珠港,摧毁美国海军武力,夺佔整个东南亚。
蒋介石和毛泽东,也跟丘吉尔、斯大林一样,非常高兴美国加入战局。罗斯福指派史迪威将军担任他和蒋介石之间的军事联络人、中印缅战区美军司令,以及美国对华“租借法案”执行官。史迪威同时与何应钦共同担任蒋介石的参谋长—名义上是蒋的部属,也是美军的战场指挥官。飞虎队正式纳入美国第十四航空队,陈纳德以将军之阶正式回役。美国已经参战,斯大林觉得他已没有必要协助国民政府或娇宠蒋介石。1942年,苏联新闻媒体再度开始批评蒋介石和国民政府。蒋经国在赣南对朋友提到,美国人参战之下,中国内部的冲突会日益激烈,而他们本身的工作,也会越发重要。
1942年1月,蒋介石把他手下的德式装备、训练之第五军、第六军投入缅甸战场,协助英国人保卫其殖民地,尤其是要确保滇缅公路。仰光在2月底沦陷;几星期后,蒋委员长飞到腊戍,检阅国军部队。蒋经国随侍在侧,但是并未对外公佈。史迪威在前往重庆报到途中,由加尔各答飞来,与蒋氏父子同一天抵达腊戍。蒋介石和史迪威有一个简短的会晤。史迪威提到,他受到蒋“热烈的欢迎”——这恐怕是他最后一次对蒋介石的好评。
蒋经国到达腊戍,史迪威并不晓得。经国在腊戍又多逗留一星期,走遍国军第六军每个连队。他每天比士兵早起床,等著和士兵一起做早操。他参观营区厨房、厕所,鼓励军官主动替士兵(几乎全都不识字)写家书。经国和军官谈话时,强调部队士气是制胜的关键,一般士兵晓得为何而战、官兵团结,非常重要。回到赣州后,蒋经国还写信给他见过的每个军官。
蒋介石让史迪威全权指挥驻缅甸的中国部队。可是中国将领常不执行史迪威的命令,有时候蒋介石没有照会史迪威,就推翻史迪威的命令。史迪威虽有驻华经验,也通晓中文,个性却难以与蒋委员长或当时任何一位中方领导人打交道。史迪威沉默寡言、个性急躁、主见极强、作风直率,使他在许多情况下是个优秀的战地指挥官,却不是一个干练的外交官。蒋介石不愿意改组国军部队,投入攻势作战,或开革腐化无能的将领;史迪威因而备感挫折,乃是可以理解的反应。然而,从蒋委员长的角度思考,要采取上述任何动作,都会对国民政府派系势力均衡产生重大影响,不能不谨慎从事。史迪威听到外界对经国的好评,可是两人没有碰过面,实在是一大憾事;因为史迪威提议的许多改革,经国也有同感。
蒋经国在赣南主政三年之后,他的父亲对他的表现相当欣慰,曾经拍发一个电报说:“儿任专员已足三载,人民爱戴,建设进步,时用快慰!”蒋介石现在开始认为,经国通晓俄文,又有行政才能,可以培养为新疆省主席。到了1942年,虽然俄援不再经由新疆进来,这个关键省分的政治发展却转而对国民党有利。新疆有崇山峻岭、沙漠广袤、平原不毛,是回族定居的一块大地,一般又称它为大西北。1934年,曾经在北伐时期于蒋总司令麾下担任过参谋的盛世才,借俄国部队之助,掌控住新疆。盛世才的省政府实质上是苏联的傀儡,新疆实际上由俄国顾问经管。但是1942年初,苏联岌岌可危,显然已濒临遭德军击溃的噩运,盛世才开始重新评估他和苏联的关系。因此莫斯科与重庆关系冷却之际,盛世才与中央的关系却开始改善。
4月底,也就是蒋氏父子视察缅甸国军部队后不久,蒋介石命令经国到西北考察,还要他带纬国同行。此行目的是让经国有机会第一手观察新疆局势,并提供政策建议。
此行非常危险,经常要在前线附近出入。起程之前,蒋介石给经国一颗毒药,以备一旦遭日本人俘虏时可以服用。 经国由重庆搭飞机飞成都,转火车到宝鸡,再乘汽车到西安与纬国会合;蒋纬国当时服役的装甲兵部队,驻扎在西安郊区。
两兄弟搭火车到达与日军防线相距颇近的潼关;再沿著一条民工以手开挖的壕沟,搭乘卡车到达洛阳。为了防止日军炮火攻击,确保军事运输安全,民工挖了这条四公尺深,足容两车交会的大壕沟。数以万计的中国农民在洛阳城内外,献身国防工事,使得经国大受感动,写了一首普罗大众的诗:“许多劳动者的声音汇合起来,变成了一支伟大的劳动进行曲”。
两兄弟以二十辆卡车组织一支车队,载满佈匹和礼物,预备送给沿路见到的少数民族领袖。他们俩谢绝军方派兵护送,来到长城西端的嘉峪关这个远眺一片大漠的边城。边塞的壮丽景色让经国大为感动,他写下:“西北,伟大的西北……你这个中华民族的古老的故乡,我们祖先的坟墓,我们祖先留下的灿烂的文化、遗产都在那里蕴藏著……那里丰腴的物产,坚强淳朴的人民、灿烂的文化,都是抗战建国唯一的力量……有志青年,应当回到我们这古老的故乡去,有志的青年应当到西北去”。
蒋经国亲书“游天山瑶池归来”后留影
他对父亲报告:只要经济发展起来,“新疆的政治问题一定可以解决”。他也相信,必须加强在西北地区对抗苏联和中共的努力。蒋经国到访后不久,盛世才加快和蒋介石的修睦。1943年初,盛世才重新加入国民党,最后一支苏联部队撤离新疆。同年,盛世才宣称获苏联和中共一项阴谋,大肆逮捕境内共产党员,统统处以极刑。毛泽东的弟弟毛泽民身为共产党派在迪化(乌鲁木齐)的代表,也未能倖免。
珍珠港事变新闻传抵赣州的两个月前,蒋经国的秘书章亚若告诉经国,她怀孕了。不久,这两位恋人话别。亚若在好友桂辉的陪伴下,坐上一辆破旧的巴士跋涉长途到桂林。她选择景色秀丽的桂林待产,是因为她有个弟弟在桂林附近担任县长。亚若和桂辉在丽狮路觅得一户民宅落脚,见过医生,就隐姓埋名等待临盆。经国给了她们足够的生活费。亚若已经生过两个小孩,可是她立刻发觉比起前两次怀孕,腹部似乎隆肿更大,医生猜测她恐怕怀的是双胞胎。
1942年5月21日,章亚若生下两个男婴,在经国还没赶到之前,她以当时居住的丽狮路各取一字,替他们各取乳名“丽儿”、“狮儿”。几天之后,经国赶到,很高兴地抱著两个儿子,他仅停留两天,就赶往重庆向父亲报告他和亚若的恋情,以及添了两个儿子。 蒋介石接受这个事实,以祖父的身份给这对双胞胎取名“孝严”、“孝慈”,纳入蒋家第三代的“孝”字辈。可是蒋介石提议双胞胎跟从母姓。亚若明白这项建议的意义—她和两个儿子不会是蒋家成员。
章亚若是个解放女性,不愿过著隐姓埋名的日子,开始在桂林活动。当时桂林有十多个美国机构,她请了一个美国人教她英文。桂辉说,大约六个月之后,11月的某一天,她和亚若上街买东西,感觉有人跟踪她们。两天后,有小偷侵入她们住处。广西省民政厅厅长邱昌渭闻讯,派兵保护她们住家。亚若到邱家致谢;当她回到家后,开始泻肚子,腹部严重绞痛。
桂辉赶紧把她送到医院,彻夜陪伴著她。亚若在剧痛中要求桂辉,如果她不幸死了,务必代为照料两个小孩。她说,蒋经国曾经答应她,日后会让儿子认祖归宗。她也把蒋经国送给她的镜子、粉盒给了桂辉。翌晨,亚若腹痛未止,但似乎病情好转。医生检查完,给她打了一针。几分鐘后,亚若惊呼她眼睛看不见!医护人员冲进病房,派桂辉去取冰块。桂辉回来时,医生告诉她,亚若死了。按照南方的习俗,第二天就埋了。王昇把噩耗向蒋经国报告,经国放声痛哭,此后一连多日,戴著墨镜,遮掩哭肿的双眼。
桂辉把双胞胎送交给亚若的母亲周锦华,并告诉章母,她怀疑有人下毒手。照她的说法,章家也相信亚若遭到谋杀,背后另有主谋。他们担心双胞胎也会遭遇不测,故意把小孩登记出生在不同年份,以掩人耳目。直到今天,依然有人传闻、臆测亚若的死因。赣州《正气日报》编辑漆高儒,在他写的蒋经国传记中声称,亚若死前不久,他偶然听到黄中美(蒋经国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同学、特务)说,章亚若在桂林自称是蒋经国夫人,制造出麻烦。据说,黄中美指示一名部下,“把她杀了,我来负责”。漆高儒还记得,黄中美曾抱怨他替经国做了不少事,可是小蒋“不瞭解我”。漆高儒猜测,黄中美自作主张,下令杀害章亚若。许多中国传记作者都相信这说法。可是除了漆高儒事隔数十年后这段记载,以及桂辉的猜疑之外,我们找不到其他根据支持亚若是在中共、蒋介石或蒋经国本人命令之下遇害。
方良对于先生和章亚若的恋情,生下双胞胎,浑然不知。她从来不问先生的公事,他对她的交往也定下严格规矩,譬如不准方良和富商太太等有心攀附的人来往。她和经国似乎是一对摩登的亲密夫妇。方良经常在机场迎送丈夫时,拥抱他、吻他,旁边的中国人有时还挺难为情。这段时间,经国和太太在一起,经常以俄语交谈。经国也还喜欢读俄国文学作品,譬如美国记者傅尔曼就曾经看到他读19世纪乌克兰诗人捨甫琴科(Shevchenko)的作品。后来为了免人猜疑他们的亲苏,他和方良放弃了与俄罗斯的文化关系。
蒋经国在1942、1943年仍在赣南盯紧推动三年建设计划。访宾对于原本十分穷困落后的赣南,与中国其他地方的情况相对照,印象格外深刻。《纽约时报》记者艾特金森(Brooks Atkinson)报道,经国的改革计划使得赣南地区面貌一新。战前,赣州只有三家工厂,现在已有四十四家工厂,包括一家酒厂、一家麵粉厂、一家火柴厂,若干纺纱厂。通过一年两作及新的农耕方法,赣南原本是粮食严重短缺的地区,现在的产量却足可供应十个月的消耗量,预期到了1944年就可完全自给自足。在艾特金森眼里,赣州是中国最现代化、最乾净的城市。
1942年,蒋经国在赣南
1943年,数千名青少年失去父母,住在贡水岸边难民营里的破房子,破帐篷里。蒋经国下令在离赣州城一小时车程的贡水岸边,兴建一所学校(命名为中华儿童新村)。学校盖好后,大约一千三百名中、小学学龄青少年孤儿迁入新村。蒋经国打破中国传统,禁止校中有任何体罚,他要学生组成自治会,推选自己的市长,选派自己的纠察。
1943年夏天,经国经常住在新村学校里。他早晨和学生一道起床,带领学生做体操,然后跳进冰凉的溪水里。他的办公室门口只掛著一个牌子:“蒋经国先生”。今天的访客在接待室还可以看到一排泛黄的旧照片,其中有一张是经国、方良夫妇合影,还有一张照片当年一定不会在那里,影中人正是漂亮的章亚若。楼上是一间小办公室,摆著一张破旧书桌,经国在这里至少接见了两个美国客人,一是新闻记者傅尔曼,一是美国驻桂林领事馆副领事谢伟思(Richard Service,译按:与派驻延安的谢伟思John Service同姓,但不同名)。
陈纳德和史迪威自从1942年以来就为战略观点争执不下。陈纳德主张空战优先,史迪威却认为首要目标应该是建立训练精良的地面部队。蒋介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