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国策-第8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杜奇威优先调遣这两支部队,就是要在北面有所作为。
按照他最初的想法,如果裴承毅真的把矛头对准安卡拉,就让第2装甲师从伊斯肯德伦直接南下,扫荡叙利亚的沿海地区,迫使对手收缩防线。第4步兵师有两个任务,一是在初期组织防线,挡住对方的进攻,二是在反击的时候进行快速穿插,打乱对手的编制,为歼灭对手提供条件。
显然,这是非常理想的计戈打手 。
因为不可能抢在裴承毅之前发动进攻,所以杜奇威必须调整计划。
如果继续按照原计戈打手 行动,肯定会输得一干二净。别说第2装甲师能不能在进入叙利亚境内后取得胜利,第4步兵师就很难挡住第八战斗单位的进攻。
问题是。单纯的防御,根本不可能取胜。本站新地址已更改为:慨除心,删敬请登陆阅读!
到底走进攻,还是防御?
杜奇威必须尽快做出决定。
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
如果选择进攻。就要面对土耳其土崩瓦解的可能。因为裴承毅已经在土耳其战场上投入了2个战斗单位,如果再投入2个战斗单位,所以有很大的把握在叙利亚到下之前打垮土耳其。真要打成这个样子,杜奇威连翻本的机会都没有。因为共和国空军的战略空运能力在美国空军之上,而共和国陆军还有4个战斗单位,所以在7月8日之后,裴承毅还可以以空运的方式向叙利亚增兵。换句话说,如果杜奇威选择了进攻,而美以联军无法在7月8日之前打到大马士革的话,就将输掉这场战争。
显然,杜奇威还没有如此充足的信心。
就算在7月7日凌晨前把第7步兵师送到前线,在投入3个美军师的情况下,美以联军也不大可能在7月8日之前打穿由2个共和国陆军的战斗单位与大约力万叙利亚军队组成的正面防线,更不可能在此之前打下大马士革。
由此可见,选择进攻,等于选择失败。
搞清楚这一点。杜奇威不得不感慨。裴承毅不但具有卓越的战略判断力,而且在指挥作战时非常积极,从来不给对手任何机会。
杜奇威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积极防御。
显然,这就是裴承毅需要达到的目的。
在看出了对手策略的情况下,杜奇威却觉得无计可施。虽然很多人并不认为这是杜奇威的问题,如果美军的战斗力能够再强一些,土耳其军队能够再勇猛一些。或者以色列军队能够独当一面,所有的问题都不会存在,但是作为联军最高司令官,杜奇威有责任弄清楚所有部队的情况,也就有责任遵照各部队的情况来排兵布阵,而不是像赌徒那样把取胜的机会在运气身上。
客观的说,杜奇威与裴承毅的区别就在这里。
不管是在半岛战争中,还是在印度战争期间,裴承毅从来不对盟军抱太大的指望,甚至不会过分高估共和**队的战斗力,总是在策划打手 作战行动的时候做好最坏的打算。这种极端谨慎的战术思想与积极主动的战略谋划结合在一起,就是裴承毅的精华所在。虽然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并不少,但是真正能够将其实施的人却不多。归根结底,决定战争胜负的往往不是军人,而是战场外的政治家。如果政治家订下了不切实际的目的,即便有再厉害的军人也不可能打赢战争。第二次英阿马岛战争就是个反面教材,如果不是阿根廷当局积极调整战争目的,不把彻底击败英国当成目标,就算让裴承毅来指挥阿军作战,也不可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从这个每度看。确实不是杜奇威的有
从一开始,美国当局就订下了一个错误的战争目的,即在小亚细亚的崇山峻岭中击败全球头号陆军,而不是背靠东地中海,在中东的沙漠中挑战对手。如果从一开始,美国当局就选择在北面进行战略防御,在南面发起战略进攻的话,恐怕局面就不会这么被动,杜奇威也不会如此为难了。
不管怎么说,杜奇威不得不在这个关键时刻做出最不情愿的选择。
联系了第2装甲师与第4步兵师之后,杜奇威与土耳其总理、土耳其国民军总参谋长等土方高层召开了网络视频会议,介绍了前线情况,并且对即将发生的战斗做了大胆预测与大致分析,在保证2个美军师将在7日之前投入战斗,并且担负起主要防御职责之后,杜奇威明确要求土军必须在南线坚持到美军到达,哪怕因此拼光全部精锐部队。为了引起土方高层的重视,杜奇威还直言不讳的提到,如果不能挡住共和**队的这轮进攻,沦陷的将不仅仅是土耳其南部的山区,安卡拉肯定会受到威胁。
在杜奇威把话挑明的情况下,土耳其总理当场下达了最高动员令。
当然,杜奇威不可能把希望寄托在根本靠不住的土军身上。
视频会议结束之后。杜弃威与洛布林夫人再次通了电话。这次,杜奇威只提出了一个非常简单的要求,那就是让美国空军的战略航空兵执行几轮常规轰炸任务。帮助前线作战部队缓解压力。
因为共和国空军已经动用了战略航空兵,所以洛布林夫人答应得非常爽快。
得到国务卿的支持。杜奇威直接联系了欧州盟军总司令。美国空军上将多诺万,让他立即按照联军司令部提供的打击目标清单安排轰炸行动。杜奇威没有忘记提醒多诺万,这轮轰炸行动将关系到欧洲军团的生死存亡。
没有杜奇威的提醒。多诺万也不会掉以轻心。
在战术航空兵与海军航空兵均被牵制,而且无法立即向前线部署更多的战斗机的情况下。出动战略航空兵成为了美军唯一的选择!
卷十二 大战前奏 第一百零四章 速度竞赛
,月日夜间。/美国空军的战略航空兵执行了第一轮轰炸任刀。
按照杜奇威的要求。美国空军出动了大约田架型战略轰炸机。因为坨是用来取代早已老旧不堪的口与打手 系列的“廉价轰炸机。”虽然性能比共和国空军好一些,也新得多,但是同样不具备战略突防能力,所以与共和国空军的做法一样,美国轰炸机使用的也是射程接近四千米的高超音速巡航导弹。
攻击来得很突蔡,也很猛烈。
总共纽架投射了接近旧枚高超音速巡航导弹,攻击了叙利亚北部地区的上百个目标,平均每口枚导弹攻击打手 个目标。在现代化的防空体系面前,这样的攻击效率已经非常出色了。
面对高价值战略目标。高超音速巡航导弹不但需要突破敌方的战略防御系统,还要躲过战区防空反导系统,在击中目标之前,还得突破末段拦截系统的封锁。用“过五关、斩六将”来形容高超音速巡航导弹的突防过程一点也不为不过。因为巡航导弹可以采用灵活多变的弹道来避开敌人的防空系统,或者从防空系统的缝隙中穿过去,较快的速度能够缩短导弹暴露在防空系统内的时间,提高了突防率。所以在整斤,突防过程中,高超音速巡航导弹的主要敌人不是那些远程防空系统,而是守在目标近旁的末段拦截系统。
随着高能激光、粒子束武器等等能量武器问世,末段拦截系统几乎成了所有打击弹药的克星。别说块头硕大的巡航导弹,就连小得多的炮弹都能被拦截下来。
如何突破最后一道防线,成了提高巡航导弹作战效率的关键。
从某种意义上将。巡航导弹的飞行速度从亚音速提高到超音速,再提高到高超音速6马赫以上,就是为了提高导弹的突防概率。如果面对的是速射机关炮、滚转导弹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美国与德国联合研制的“拉姆”防空导弹等力世纪末与引世纪初的末端拦截系统,别说高超音速,只要速度超过3马赫,导弹的突防概率就将高得惊人。事实上,共和国与美国花巨资研制能量拦截系统,就是因为传统的末段拦截系统已经落后,无法对付速度越来越快的导弹。
由此可见,高超音速巡航导弹与能量拦截系统几乎是同时诞生的。
研制高超音速巡航导弹的时候,工程师首先就得考虑如何对付能量拦截系统。因为在引世纪力年代,真正具备实战部署能力的只有高能激光器,其他的能量武器。包括速射电磁炮都在理论研究阶段或者工程测试阶段,所以导弹工程师首先要应付的就是高能激光器的威胁
与战略防御系统中的高能激光器不同,末段拦截系统的高能激光器有自己的特色。
不管怎么说,拦截即将杀到跟前的巡航与弹与拦截几百千米、甚至上千千米外的弹道导弹肯定有很大的区别。别的不说,巡航导弹往往会“集群攻击”即数枚、甚至数十枚导弹同时攻击同一个目标这样的情况在海战中最常见,所以末段拦截系统所使用的高能激光器必须具备在极短的时间内拦截多个目标的能力。除了需要更加先进的火餐系统外,对高能激光器的工作方式也有要求,即攻击任何一个目标的时间必须以毫秒计算,不可能持续照射一个目标。
由此可见,末段拦截系统里的高能激光器,都应该是脉冲激光武器。
说简单点,就是在瞬间输出足以摧毁目标的能量。
与之相比小因为作战距离太远,激光束会在传递过程中衰减,所以战略防御系统所用的激光器都是连续波,或者连续脉冲,需要持续照射目标数秒、甚至旧多秒,才能烧穿目标的外壳,摧毁目标。本站折地址已更改为: 除咕,洲敬请登陆阅读!
针对这一情况。导弹工程师想了很多办法。
首先是提高导弹弹道高度,让导弹在大气层顶端或者电离层内飞行,以“过顶”方式发起攻击,避免过早进入末段拦截系统的作战范围。其次是采用末段助推火箭发动机,将导弹的俯冲攻击速度由巡航时的6到旧马赫提高到20马赫以上,达到弹道导弹的水平,最大限度的缩短暴露在末段拦截系统作战范围内的时间。三是采用预塑爆炸单体,在弹头攻击目标的时候引爆弹体制造假目标,干扰拦截系统的观瞄设备,加大拦截系统的反映时间,提高弹头的突防率。最后就是采用弹道导的热护罩,即在弹头外表面涂敷一层受热后会蒸发汽化的涂料,带着受到能量武器攻击后产生的巨大热量,避免弹头因为过热变形而导致偏离原先弹道。
实际使用中,这些办法往往会同时采用。
也许有人会说。为什么不让弹头旋转,增加能量武器的照射面积,从而分散照射时产生的热量。因为激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刃冰脉冲激米器的一个照射脉冲在数毫秒到数十毫秒引山。”以用脉冲激光器照射导弹,如同用手枪射击普蕾舞演员,在乎弹面前,演员转得再快也没有丝毫意义。
事实上,早在力年代末。共和国研制出了第一台输出功率达到打手 巫毫米榴弹,结果证明,炮弹的自旋运动并没对脉冲激光产生太大的影响,只要激光器的输出能量够大,肯定能够烧毁弹壳。让炮弹的气动外形发生变化,使炮弹偏离目标。按照理论计算,对付四凶兆瓦以上,并且在坠毫秒内输出至少力斤。脉冲。
丑年代中叶,共和国与美国就制造出输出功率超过刀吉瓦的激光器,丑年代末,输出功率为田吉瓦的激光器也已投入实用。
按照共和国物理实验中心的激光实验室制订的研制计划,肯定能在冶年底之前拿出输出功率为四吉瓦的激光器,在力石年底之前研制出输出功率为劲吉瓦的激光器,并且让四吉瓦激光器具备实战部署能力。
根据物理实验中心做的秘密测试,只要激光器的输出功率达到打手 型可控聚变反应堆。以及一套能够储存大约旧吉焦相当于刀乃千瓦时电能的蓄电池。
事实上,就算在已经大规模部署的力吉瓦级激光器的面前,很多导弹都成了摆设。
在前面提到的槽导弹突防技术中,最重要的是后两者。
攻击的时候让弹头与弹体分离,一是可以通过引爆弹体来制造假目标,其次就是缩小弹头的体积。避免因为弹体被激光击中而燃烧变形,从而影响弹头的飞行轨迹。问题是,为了加快突防速度,弹头上往往会安装末级助推火箭发动机。而且随着对突防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台原本只用来调整弹道的火箭发动机也就越做越大。比如在力刃年研制成功羽型巡航导弹上,助推发动机的质量只占弹头质量的糊。而在田年研制成功的肥石型巡航导弹上,这个比例已经达到姚,预计下一代导弹上,还会提高到6馈。为了确保导弹的攻击威力,弹头的有效载荷是不能低到哪里去的。如此一来,只能提高弹头的总体质量,从而使巡航导弹的质量越来越大。增加点成本还是次要问题,随着弹头增大,突防效率自然会急剧降低!
很明显,继续提高导弹的飞行速度已经没有多少意义了。
要想突破由高能激光器组成的最后防线,只能在被动防护上做文章。说直接点,就是在弹头上涂抹一层足够好的涂料。事实上,这种涂料并不神秘,就是用在返回式卫星、宇航飞船与航天飞机上的隔热涂料。准确的说,这种涂料是通过受热汽化来带走热量,而不是隔绝热量。羽开始,几乎所有采用了高抛弹道。以垂直俯冲的方式发起末段攻击的巡航导弹上都使用了这样的涂料。
当然,再好的涂料,也有个极限性能。
说简单一点,随着激光器的输出能量趟幕越高,而且在攻击的时候发出多个脉冲,所以要想彻底抵消掉激光带来的能量,就得涂上足够厚的涂料。事实上。导弹的弹头是非常有限的,涂料的厚度也是非常有限的。激光器的能量以每年猕以上的速度递增,而导弹的涂料厚度是不可能以这个速度递增的。
不得已,导弹工程师不的不寻觅更好的解决办法。本站祈地址已更改为:慨除心,删敬请登法阅读!
从理论上讲,“电离散射干扰”最有发展前途。该干扰方法也不复杂,就像“电磁干扰系统”一样,通过释放一些电离物资来改变周围空气的折射率与散射率,让激光束在击中目标前发生折射或者散射,从而分散激光束的能量。当然,这么做的难度也不小,毕竟电离物质需要消耗大量能量,而小小的弹头里根本塞不进多少东西。
当然,也有比较简单的解决办法,那就是采用“锐利外形”
说直接一点,就是把导弹的弹头设计得由长又尖,就如同放大了的钢针一样。虽然这么做会大大降低弹头的有效载荷,并且增加了导弹的设计难度,但是在对抗高能激光器的时候却有得天独厚的好处,那就是激光束很难直接攻击某一点。打个比方,激光束里面照射弹头的时候,除了弹头尖端之外,照射在弹头侧表面上的激光柬如同冬天的阳光,根本谈不上“毒辣”这种设计有一个更加明显的好处,那就是非常适合过顶攻击,即导弹从目标的天顶方向上发
事实上,呕巫就采用了这种弹头。
开战的时候,儿枝机群使用的远程巡航导弹中,除了扛部分是呕出之外,绝大部分都甄
美国方面也不甘落后。在毖年就开始大批量采购型高超音速巡航导弹。
这是一种与”巫非常相似的巡航导弹。由于采用了大长径比的弹头,所以弹头贯穿整个弹提,3台采用保型设计的火箭,冲压一体式发动机“捆绑”在弹头外面。发射后,导弹首先在尾部的火箭助推发动机的推动下,加速到2马赫。然后冲压发动机开始工作,将导弹的飞行速度提高到打手 码赫左右,并且将飞行高度提高到幻千米。如果攻击距离超过刀四千米。导弹将采用“乘波弹道”即利用大气层的张力,像打水飘一样,在大气层顶部以波浪形的弹道飞行。如果攻击距离在四千米以内,导弹则一直在电离层内飞行,以免过早被敌人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