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邓小 平时代-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年支持的政策,他说,必须通过考试选拔中小学的尖子人才,让他们在最好的大专院校接受最好的教育。'6…35' 
邓小平提出接手科技工作,也是在表明他不会很快就在关键的政治领域挑战华国锋。但是,为了促进科学的发展, 
邓小平毫不犹豫地触及仍然敏感的政治问题。与那些坚持「红」比「专」更重要的毛派分子相反,他大胆宣布,对政治 
不感兴趣的科技人员也是有用之人,军队也需要培养人才。'6…36' 
邓小平的复出 
7 月 17 日,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职务的决议》。决议需要得到一个月后召开的党代会的 
正式批准,但邓小平在全会上已正式恢复了他在 1975 年 4 月 5 日以前的全部职务:中央委员、政治局常委、党的副主 
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副总理和解放军总参谋长。政治局常委的五人中邓小平排名第三,位于华国锋和叶帅之后,李先 
念和汪东兴之前。'6…37' 
7 月 21 日,在实际上是他的复职演说中,邓小平说:「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 
工作。」没有人对邓小平的选择感到惊讶:他是想做点工作的。但是,由于毛泽东去世后依然挥之不去的大气候,邓小 
平在规划自己的事业时仍要当心。他首先重复了一句套话:「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 
然后他才谈到他认为需要完成的工作,首先是改善知识分子待遇,其次是党的建设。他再一次提出,学习毛主席的教导 
要有灵活性。他说,有人歪曲毛主席的思想,把一些话与当时的情况割裂开来,说它们同样适用于其他场合,但毛泽东 
对不同的情况是有不同的解决办法的,必须准确完整地理解毛泽东,把他的教导正确运用于每一种实际情况。他还说领 
导集体要促进党内民主。'6…38'四年后邓小平的权力得以巩固时,批评者说他对党内民主已经不感兴趣,而是把权力全都 
集中到了自己手里。 
7 月 23 日,邓小平讲话两天后,《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和《解放军报》的社论宣布了他的新职务。社论 
说:「会议决定恢复邓小平同志的党内外一切职务,体现了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愿望。」'6…39' 
民众在 1976 年清明节 
 
 
时的感情宣泄和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辩论,都证明这句话并非夸大其辞。邓小平复出之后第一次在公开场合露面,是在 7 
月 30  日大陆和香港之间的一场足球赛上。当广播喇叭宣布他来到体育场时,全场起立对他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6…40' 
老百姓显然觉得,邓小平扎实稳健的领导让他们放心,基于他在 1975 年取得的成绩,他让他们感到有希望。 
在 1977 年 8 月 12 日至 18 日举行的中共十一大上,代表们欢迎邓小平的复出,也有一些毛派分子对此感到不 
安。当时代表们对于如何看待毛的历史遗产,以及实行哪些具体政策,仍未达成明确的共识。党的领导层试图掩盖分歧, 
展示团结,采用了一些肯定毛泽东遗产的口号,也泛泛地提到了现代化目标。大会宣布文革已经结束,但也肯定了它的 
意义;尽管中国要学习国外的新技术,但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要继续批判右倾主义。一些代表在小组会上表达了对华国 
锋领导的不满,因为他在四个小时的报告中用套话来掩盖分歧。当然,大会文件并没有把这些批评意见记录在案。'6…41' 
为迎合政治气氛,邓小平也讲了一些套话,以便安抚那些仍然坚持毛泽东路线的人。他在 8 月 18 日简短的闭幕 
讲话中说,大会要「把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推向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我们一定要恢复和发扬群众路线」。 
但是他也试图创造一个更加灵活的空间。他又说:「我们一定要恢复和发扬毛主席为我们党树立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 
和作风」。'6…42'邓小平谈到毛的「真正路线」,以此表明他忠于毛泽东;但也强调「实事求是」,这就为自己留出了回 
旋余地,使他可以采取符合当前形势需要的政策,主张毛的具体教导不会自动适用于一切情况。 
邓小平此前在 8 月初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作出保证说,他将在华国锋主席的领导下工作。他借用了一个军 
事术语,把自己的工作称为搞「后勤」。代表们明白他的意思,他是要为司令员华国锋当助手。具体来说,他要「协助 
华国锋主席和叶剑英副主席」抓好科技和教育工作。'6…43'邓小平不想威胁华国锋的领导,至少暂时不想。 
事必躬亲抓科技教育 
中共十一大闭幕几周后,邓小平在对教育部干部的一次讲话中说:「我知道科学、教育是难搞的,但是我自告奋 
勇来抓。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6…44'  邓小平打算继续 1975 年他在胡耀邦帮助 
下开始的工作,重新赢得科学家的好感。1977 年他对一名来华访问的美籍华裔科学家说,只要「马克思不召见」,他 
打算在科技领域干十年。他说,他希望五年小见成效,十年中见成效,十五年大见成效。'6…45' 
邓小平知道中国亟须提高普通民众的文化和科学知识水平,但他关注的是更高的目标:能够取得科学突破,推动 
工业、农业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研究。在他看来,「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6…46' 
邓小平不断会见获诺贝尔奖的美国华裔科学家李政道、杨振宁和丁肇中。提问的焦点始终如一:中国能为提高自 
身的科学水平做些什么?邓小平对科学在中国的复兴中所起的作用持有一种近乎着魔的信念,并因此批准了一些相关项 
目。有人问过他,中国的现代化努力刚刚开始,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搞离子加速器?他说,为了促进中国科学的发展, 
必须向前看。 
1957 年毛泽东打击知识分子时,邓小平曾是毛的得力助手。但是他不像毛泽东那样本能地厌恶知识分子。毛把 
他们称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一再想方设法羞辱他们,让他们下放劳动接受再教育。邓小平从来没有机会上大学, 
但是他曾走过接受更高等的教育这条路,尽过最大努力想进一所法国大学念书。他的妻子曾在中国最好的大学北京大学 
学物理学,他的五个孩子中有三个上大学,一个在北大学物理,一个学医,还有一个女儿因病不胜课业繁重的理科转而 
学了艺术。此外,邓小平逐渐认识到,打击知识分子是在摧残中国的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是国家现代化的根基。1973 
年回到北京后,他再也没有像在 1957 年那样整过知识分子。有些领导人还会不时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但邓小平 
不再如此。他认为科学没有阶级属性,可以为所有阶级和所有国家所用,无论是什么样的政治和经济制度。 
邓小平很快就提出了提高中国科学水平的计划: 

要从科技系统中挑选出几千名尖子人才。这些人挑选出来之后,就为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专心致志地做研究工作。生活有困难的,可以给津贴补助。现在有的人家里有老人孩子, 
一个月工资几十元,很多时间用于料理生活,晚上找个安静地方读书都办不到,这怎么行呢?对这些人的政治要求要适当。他们在政治上要爱国,爱社会主义,接受党的领导。??一定要在党 
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不论脑力劳动,体力劳动,都是劳动。 
'6…47' 
邓小平认为,当中国需要青年知识分子推动科学发展时,把他们送去参加体力劳动是严重的浪费。虽然他没有用 
过「精英治国论」的说法,但其实他是相信这种观点的。他力求吸引最好的人才,为他们提供条件,使其能够为国家贡 
献最大的才智。 
 
 
邓小平重用教育和科技精英的做法遇到很多抵制。当他对知识分子待遇表示不满时,明智地不提毛主席的角色 
枣毛是那些政策的始作俑者,而是只讲「四人帮」。他说,必须摆脱「四人帮」的恶习,不要搞给知识分子扣「帽子」 
的「帽子公司」和打击知识分子的「棍子公司」。'6…48' 
邓小平复出之前,很多保守派仍然认为,建国后的前 17 年(1949 年到 1966 年)实行的是「资产阶级」教育 
政策,应当进行批判。邓小平复出前夕,在 1977 年 6 月于山西太原召开的「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座谈会」上,与会 
者就未来的政策究竟应该以文革期间、还是文革之前的政策为基础展开了热烈辩论,辩论的结果是仍然要以文革期间的 
政策作为指导。'6…49'很显然,邓小平任重而道远。 
邓小平后来上了年纪,开始减少工作量,但 1977 年复出时,72 岁的他仍然精力充沛地投身于工作。邓小平一 
般只抓大事,只对他认为的头等大事才会事必躬亲。在 1977 年到 1978 年他认为科学和教育就是头等大事。他第一次 
谈到这项工作时说:「教育要狠狠地抓一下,一直抓它十年八年。我是要一直抓下去的。我的抓法就是抓头头。」'6…50' 
邓小平不断会见各地领导,驳斥激进派对待知识分子的观点,就如何养成尊重人才、促进国家进步的新风气提出 
具体建议。从 1977 年 7 月 27 日开始,即三中全会正式让他分管科技工作还不到一周,他用数天时间与中国科学院院 
长方毅、副院长李昌和教育部长刘西尧进行了一系列谈话,向他们提出加快科技现代化的工作计划。邓小平说,现在的 
计划还远远不够,要把各专业最有学问的科学家列一个名单,确保他们得到必要的设备和生活条件,使他们能够专心工 
作。1964  年和 1965  年毕业的大学生仍没有合适的工作的,要给他们安排更好的工作。'6…51'邓小平又说,对那些去海 
外留学的中国学者,要想办法鼓励他们回来,即使不想回来,也要把他们当作爱国人士,请他们回来讲学。学者要搜集 
国外的教科书,用来更新自己的教材,教材必须做到简明扼要。教育部要选出水平最高的学校,通过考试录取分数最高 
的学生。邓小平还说,要把国防科技作为整个科学规划的一部分,干部不必担心是否和其他科研工作发生重叠。'6…52' 
如今,邓大司令成了事必躬亲的人。他下达命令,并对执行命令的干部说,我们不要「放空炮」。'6…53'尽管邓小 
平言辞坚定,但反对的势力依然强大,因此在 8 月 3 日至 8 日有三十几位著名科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参加的科学和教育工 
作座谈会上,他感到有必要再次批驳当时仍占上风的观点,该论点将教育视为「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他认为, 
不能再置理论专家于不顾,只赞扬那些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员。在邓看来,从生产单位固然可以选出一些科学家,但是 
从事尖端科学和基础研究的大多数人肯定是出自大学。要想培养优秀的科学家,必须从小学就打好数学和外语基础。大 
学应当减少校办工厂的数量,增加实验室。'6…54' 
邓小平认为,应当把中国一些最有才华的年轻人送到国外留学,他为此设立了出国留学计划。他坚信,发明了指 
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中国有大量的聪明人。但是中国现在已经落后,必须向西方学习。为了向国外学习,中国可以购 
买其他国家的教材(用来改进中国的教科书),派学者去海外学习,邀请外国科学家来华访问。 
9 月份,已经是邓小平敦促教育部干部采取行动两个月以后,他的努力仍然受到阻挠。毛泽东曾说部队里的人都 
怕邓小平,现在邓大司令又把枪口对准了教育部:「教育部要争取主动。你们还没有取得主动,至少说明你们胆子小, 
怕又跟着我犯『错误』。??要有具体政策、具体措施,??你们要放手去抓,大胆去抓,要独立思考,不要东看看,西看 
看。??赞成中央方针的,就干;不赞成的,就改行。」'6…55'  他又说教育部还需要 20 到 40 个人:「要找一些 40 岁左右 
的人,天天到学校里去跑。搞 40 个人,至少搞 20 个人专门下去跑。要像下连队当兵一样,下去当『学生』,到班里 
听听课,了解情况,监督计划、政策等的执行,然后回来报告。??不能只讲空话。」'6…56' 
通过推行受学术界热烈拥护的政策,邓小平重新赢得了知识分子的好感枣他曾因 1957 年领导反右运动而在他 
们中间失去人心。这种好感对邓小平的公共形象大有好处,因为知识分子中有不少人为宣传部门起草文件,给报刊写文 
章。尽管他们要在领导人划出的界线内工作,但仍有机会巧妙地润色文件和讲话枣它们随后会出现在报刊、广播和电 
视中。有这些人的支持,对邓小平有益无害。 
恢复高考 
不论对邓小平还是其他人而言,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恢复高考。邓小平早在复出之前就认为,好的学 
校录取学生,不能根据「阶级出身好」和「思想觉悟高」(这是毛的标准),而应根据学习成绩,必须通过有竞争的入 
学考试加以判定。1950 年代的孩子是在学校进行考试,但成绩高低并不十分重要枣干部们不想令成绩较差的农民和 
工人子弟难堪,因为其分数大多不如地主和资产阶级子女,后者在 1949 年以前享有更好的教育机会。 
 
 
1970 年代初,一些大学在小范围内恢复教学后,也不是根据考试分数,而是根据工作单位的推荐,接受「阶级 
出身好」的工农兵子女。干部们固然不能明目张胆推荐自己的子女,但他们可以写信推荐别人的孩子,再让别人推荐自 
己的孩子。「阶级出身好」的人即使考试成绩不错,那些关系硬但能力不济的人仍能取而代之被学校录取。推荐制度变 
得彻底腐败。 
邓小平认为,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已不复存在,因此「出身」不再是问题。他强烈感到,越早恢复从小学到大学 
的各级入学考试,越能使中国领导层尽快着手改善国家的教育。邓小平尤其想恢复文革期间被终止的「大专院校统一入 
学考试」。但是在 1977 年 8 月 3 日召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正在制定的大学秋季开学计划中录取学生仍然是 
根据推荐。在秋季学期开学前的几周之内还有可能恢复高考吗?当这个问题在座谈会上提出来时,邓小平转身问教育部 
长刘西尧是否还有可能。从刘作出肯定回答的那一刻起,邓小平就下定了决心,无论如何要在 1977 年举行高考。他在 
会议结束前宣布:「应当结束推荐制度,直接从高中录取学生。这是一个能够迅速培养人才、见效快的好办法。」'6…57'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一巨变并非易事。要确定考试科目,挑选出考题的人员,公布考试计划,为数百万人举办考试, 
组织和完成评分,确定哪些大学招生以及录取多少学生枣这是一项令人瞠目的任务。因此不可避免的是,大学的开学 
时间比预期晚了几个月,也不是事事顺利,但确实重新开学了。 
1977 年以前,高等院校招生委员会从未在一年内开过两次会。8 月 13 日,邓小平作出决定没过一周,他们就 
为筹备秋季入学考试召开了第二次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对他的政策变化作了进一步解释: 
「过去我??也讲过,中学毕业后劳动两年如何如何好。实践证明,劳动两年以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