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南海风云录-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帮助联邦在世界斗争中取胜,那么这个没有内涵的国家就会很快分崩离析,甚至都不用外部势力的干预。

但是刘芾也没有任何办法来迅速改变这个局面,他非常清楚,只要自己一露面,哪怕是躺在床上稍微动动手,或者说个一句半句的,联邦内部的乱象肯定马上痊愈,大家还是该干嘛干嘛。

但是这不是刘芾所期望的,不过他的能力也只能至此了,再想出来一套全新的制度基本不可能,刘芾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那就是在徐增亮和山德鲁两人中挑选一个,作为自己的继承人,继续实行独裁统治,而具体何时开展真正的民族和平衡,就交给下一任来决定吧。

正当他准备现身出来,重新收拾这个烂摊子的时候,联邦政府和联邦代表大会之间的局面突然出现了缓解,由联邦政府要员们首先做出的妥协姿态让刘芾激动不已,这就是这种政治制度的精髓之所在,而且这次他并没有去指点去作弊,完全是由这些当代人自行理解和琢磨出来的办法,而且这种办法也显示出来了效果,虽然放在眼下这个时间短里,显得有些慢腾腾的,但这是特殊时期。在和平年代里,这些联邦的政客们有的是时间去扯皮。

更让刘芾高兴的是,在这次风波中,没有一个人政府主要官员去主动联络军方,掌握着军队和内务部的两位国家领导也没有动用手中的便利。去用武力威胁对方,他们最终选择了正确的方法,那就是妥协。

不过让刘芾很遗憾的就是他已经没有时间去等待年轻的联邦政府与年轻的联邦代表大会去进行这场漫长的妥协了,不过这不要紧,只要充分肯定了他们的这种做法,就会让他们知道以后将如何去面对同样的问题。而且这个方法他们肯定不会忘记。因为这不是别人强行灌输给你的,而是通过艰难的探索和思考,自发的产生了这个念头,终身都不会遗忘。

至于刘芾为什么不能再等上一年二年的,让这个年轻的政府更加成熟,原因很简单。现在是战时,要说一两个月时间刘芾想办法挤一挤还能凑合,但是按照联邦政府和联邦代表们那个谈判速度,恐怕二战结束了,德国再次被群殴的面目全非的时候,他们双方还在没完没了的谈呢。

1939年11月,消失了近8个月的刘芾突然出现在电视中。他在一个周末的晚间,通过电视,向全国发表了电视讲话。在这个讲话中,他充分肯定了联邦政府和联邦代表大会在这几个月间中的恪尽职守,并感谢他们为了联邦的未来而抛开个人成见和意气之争,最终走上了妥协谈判的正途。

对于自己的身体,刘芾只是简单的提了一下,并确保自己已经恢复,可以正常工作。其实他本来就没什么毛病,所以也不打算在这个问题上多说。在讲话最后。他向全国人民发出请求,恳请大家再次团结在联邦政府周围,为了南海联邦的未来,去共同面对即将发生的战斗。

战斗?即将发生?在刘芾的讲话结尾,一个非常模糊的词汇让很多人有些迷惑。他们不理解刘芾为什么说这个词。现在联邦国内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矛盾,联邦政府和联邦代表大会之间的和协调已经因为刘芾的复出而烟消云散了。如果刘芾这个词不是错用的话,那么现在唯一和战斗沾得上边的,就是发生在欧洲大陆上的那些纷争了。

联邦总统会随便用错词吗?显然不会,他的讲话都是事先安排好的,尤其是这种面对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公开讲话,更是不能用错一个词,否则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那么如果不是用错词,难道南海联邦要加入欧洲的战斗?它会选择那一边呢?

第二天,一份总统令就位这些人解决了一部分疑惑,联邦总统下令,全国进入战备状态,从即日起实行战时配给制度,所有粮食、副食品、纺织品、肉类、糖、燃料等等,几乎一切东西,都将变成战略物资,不能再随意买卖,而是采取定额分配的办法,发放到每一位联邦居民手中。

这份总统令吓坏了几乎所有的联邦人,年纪大一些的人自从台湾时期起,在刘芾的带领下,同r本、俄国、英国、美国、法国、荷兰甚至6国联军都交战过,从来没有这么声势浩大的备战行动,难道说这次联邦要面临更重大的战争了吗?可是对手到底是谁呢?谁能让南海联邦谨慎到如此地步呢?

答案是不知道。刘芾只是下达了这样一个总统令就没下文了,而联邦政府也只是忙着组织人手来执行这个命令,更没有解释为何采取战时配给制度。不解归不解,迷惑归迷惑,对于刘芾下达的总统令,联邦从上到下都没有人敢去说三道四,当然了,和朋友喝酒时或回到家里和老婆抱怨的不算。

联邦的战时配给制度与其他国家没什么不同,只不过在定额上稍微宽松了一些,不像德国所执行的配给制度那样苛刻,目前德国的配给制度规定:每人每周的配给量是面包2250克、肉700克、人造黄油280克、糖280克、人造果酱110克、豆子150克、人造咖啡63克、奶制品、脂肪和油420克、牛奶1。4升(只有孕妇和儿童可以购买全脂牛奶)。

鉴于德国人的饮食习惯和其他欧洲人一样都是以肉类为主,700克肉类也就是中国重量的一斤半都不到,这还是生肉重量,弄熟了之后还得缩水20%左右吧,也就剩一斤了,连2天的量都不够。

不过这还真不是德国政府故意坑老百姓,也不是那位大脑袋给贪污了,而是德国本身的资源就很匮乏,虽然在开战前德国政府已经通过各种手段储备了足够全国食用2年多的粮食、糖,27万吨猪油、腌肥肉和黄油,以及大量的饲料用燕麦、玉米,但是如果不采取配额制度,这些储备恐怕就坚持不了那么长时间了。

而南海联邦相对于德国就要好多了,首先是联邦的粮食不用发愁,就算是全力出口,联邦的粮食产量也足够自给自足的。另外,联邦的人口主要以亚裔人口为主,虽然为了提高身体素质,联邦在20年前就已经全面推广奶牛的养殖和引用牛奶的宣传,但是作为一种饮食习惯,联邦对于肉类的需求并没有欧美国家那么高。最后,联邦有着非常非常长的海岸线,所以相比较德国而言,联邦的海产品很丰富,就算没有了肉类供应,光靠捕鱼业可能满足所有联邦家庭的蛋白质供应。

所以相对于德国的战时配给制度而言,联邦老百姓要幸福多了,虽然还是有些别扭,但是想一想是为了国家,忍一忍也就过去了。

对于刘芾突然活了过来,并很快重新掌管了南海联邦的一切,世界各国是失望的失望,庆幸的庆幸,虽然大部分国家都发来了贺电,但是其中的滋味肯定是不同的。更烦人的是,随着刘芾的复出,一纸动员令和战时配给制度又出台了,联邦政府搞这么大动作是准备干啥呢?各国政府也都是一头雾水。

 第十六章 英法德宣战

随着联邦进入了战备状态,开始逐渐进行国内的战争动员,联邦有偿和无偿支援意大利、德国的物资就相应减少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刘芾总不能让自己国家老百姓勒紧了裤腰带,然后拿着好东西去给别的国家消耗吧,况且联邦自己也要面临一场大战了,还是先顾自己吧。

不过在这个物资供给的问题上,刘芾也想出来一个更长远的办法来弥补联邦国内生产不足和一旦进入战争所面临的禁运等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这也是刘芾在海军基地里修养的时候无意中想起来的,既然联邦无法满足各国的物资供应,那么为什么不找几个帮手一起帮着生产运输呢?至于去哪里找帮手,这个问题很好解决,联邦身边就有。比如有着庞大劳动力资源的中华民国和南r本。

刘芾的考虑是目前欧战才刚刚算是开个头,还没有真正打起来,欧洲各主要交战国对于战略物资的储备肯定不是很充足,毕竟他们也不知道这场战争会发展到什么程度,要打几年,就连主动挑起战争的德国也只做了2年多的资源储备,更别说被动卷入战争的英法苏意等国了。

虽然目前包括南海联邦在内的很多国家还在乐呵呵的向欧洲出口物资,打算发一笔战争财,但是等到联邦政府一出手,整个欧洲和美洲都得卷入战争中,到时候唯一能够相对平静的,就是亚洲了。既然联邦打算挑起战争,无法再利用中立的身份去赚取战争的利润,那干嘛不把这些好处转给自己的同盟国或者与自己关系好一些的国家呢。

目前符合这个条件的,就只有2个国家。一个是中华民国,一个是南r本。

由于有了南海联邦这个大经济体,中华民国和南r本在这几年中国内的经济建设也发展的不错,依靠着台湾这个经济特区的带动,中国南部的几个省的工业化程度逐年提高。南r本除了发达的娱乐业之外,在加工、组装、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上也形成了气候。

以往它们的产品大多销往国内,或者是返销到南海联邦手中,然后在通过联邦的商业网络,卖向其它国家。但是联邦马上就要卷入战争了,无法再当这个收购商和批发商的角色。那么中华民国和南r本就应该马上进行准备。来弥补上这个缺口,抓住这个机会,成为这场战争中的主要物资出口国,利用这场战争给自己的国家赚取更大的利润。

而且这个出口国做起来并不难,中华民国和南r本都有这个基础,像纺织服装、皮革、轻工产品、还有部分来料加工产品和原材料等。都可以成为向欧美等国出口的商品。而且联邦国内的很多商品也可以通过贴上中华民国或者南r本的商标,来躲开禁运的门槛,流入欧美市场,虽然利润要分给其它两个国家一部分,但是总比一分赚不到要好多了。

民国政府和南r本政府对于联邦的这个建议当然是举双手双脚欢迎了,既不用表明阵营去用国运赌博战争的红利,又可以名正言顺的出售大批商品到欧美各国去赚取外汇。这是多好的事情啊,不做才是傻子。而且这样一来,它们国内的制造业也会快速发展起来,这等于是用别国的钱来武装自己啊,而且还有钱赚。

至于运输和销路这两个问题,也非常好解决,首先销路不用发愁,虽然在初期欧美各国的储备还都算充足,不会急于四处采购,但是随着战争的进程。用不了2年,就不再是货找人而是人找货了,到了那时就该担心产能不够和运输力不足了,还怕有卖不出的东西?

其次是运输问题,这到是个大问题。因为欧美和亚洲的距离都不算近,大宗的货物运输只能走海路,而一旦南海联邦和美国爆发战争,首当其冲的就是太平洋,不管是东部还是西部,通往美洲的海上航线肯定都不安全。

另一方面,通往欧洲的航线也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南海联邦进攻澳洲之后,印度洋和阿拉伯海上对于联邦和英美等国的货运肯定也将受到威胁,而中华民国和南r本又缺少自己的远航运输能力,光有货物无法运出去也是枉然啊。

不过这个问题刘芾也有办法,那就是把海伦娜航运公司的一部分船只廉价租借给中华民国政府和南r本政府,让这些船只挂上它们两国的国旗,然后利用这些船只向欧美等国运送货物,这样购买货物的欧美国家肯定不会自己打自己的运货船,只要联邦海军能够放行这些船只,那就无需太担心运输安全问题了。

当然了,这种小把戏欧美国家很快就能明白过来,不过明白也只能是心里明白,咬着牙根暗恨,对于本国缺少的物资该买还得买,只要对方不是挂着敌国的旗帜,那就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装看不到,因为在战况不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去得罪和攻击中立国家的船只,那不真成了疯子了,难道是怕自己国家死的不够快?

除此之外,刘芾还可以为这些挂着中华民国和南r本国旗的船只加一道保险,那就是不光欧美国家不会攻击这些船只,轴心国也不会攻击这些船只,在这个问题上,南海联邦有信心去说服德国和意大利,让他们网开一面,毕竟这些船只不是光为同盟国运送货物,轴心国有需要的资源一样可以送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资源更加匮乏的轴心国这些船只的意义反而更大。

这个政策一出台,最先采取了动作的并不是中华民国和南r本政府,而是那些已经闻到了腥味的商人。他们通过从各种渠道获得的消息片段,再加上自己对商业前景的预测,立刻感觉到了这些商机,然后就开始呼朋唤友、筹集资金向台湾岛、大陆和南r本投资,在当地建立独自或者合资的工厂,并利用自身的便利性,从联邦拉来订单生产。

资本雄厚的开始囤积各种物资,尤其是像纺织品、糖、香烟、药品、皮革等战略物资,资本微薄的则玩命的生产,然后转卖给那些大商人,自己从中赚取一定的利润,然后再囤积足够的原料,准备在将来大赚一笔。不过按照联邦的规定,粮食和武器类的东西依旧属于禁运品,不管是联邦商人还是其他两国的商人,都禁止买卖和运输这两种物品,一旦发现,不光货物会被全部没收,还将按照战时法律予以严惩。

重新稳定了联邦政局,做好了联邦国内的军事动员,顺手再安排了一下联邦周边国家的出路,刘芾现在就是稳坐钓鱼台,等待着欧洲的战局进一步发展,然后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向澳大利亚和美国下手,而是是下重手,毫不留情。

这时的欧洲已经完全陷入了战争阴霾,没有一个国家敢说战争不会爆发了,随着德国和苏联闪电一般的打垮了波兰,英、法、德三国之间已经正式宣战,虽然在马其诺防线和齐格菲防线上,三方军队并没有大规模攻防,但是随着英国军队登陆欧洲大陆,双方离一场生死战就之差一个火星了。

之所以双方在西线进入了一个短暂的平静期,一方面是双方还都没有做好大战的最后准备,另一方面是因为英法两国一直忌惮的苏联进攻了它的邻国芬兰,这样两国不得不暂时观察思考一下,到底是应该先对付德国还是苏联。

 第十七章 北欧乱

苏联之所以会进攻芬兰,其实和德国有着很大的关系,当初两国在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时候,双方私下还有一个密约,在密约中苏德两国不仅谈妥了要共同瓜分波兰,还把芬兰的未来也给定好了,德国为了安抚苏联,把芬兰这个偏向德国仇恨社会主义的邻居出卖给了苏联。

当德国和苏联瓜分完波兰之后,苏联就迫不及待的想把芬兰纳入囊中了。至于苏联为什么对芬兰这么上心,原因只有一个,因为芬兰的边境距离列宁格勒太近了,只有30多公里,而且芬兰和德国更亲热,这样一来,万一德国翻脸,德国的军队很可能会借道芬兰,然后直扑列宁格勒,苏联到时候连反应的机会都没有,在苏联政府看来,苏德之间未来必然会成为敌人,只不过苏联目前国内还没有稳定下来,只能先与德国合作,对抗来自英法的压力。

芬兰这个国家在一战之前也不存在,早在19世纪初这里就被沙皇给征服了,成为了俄国的一部分。当时由于德国和俄国相互接壤,两国又处于对立情况,所以德国鼓动这一地区的人民起来反抗沙皇俄国并争取独立,然后由黑森亲王担当芬兰的国王。但是这个计划没赶上变化,德国在一战之中战败了,黑森亲王也当不成芬兰国王了,但是随着俄国的十月革命,芬兰真的独立了。

独立之后的芬兰更倾向于德国,与苏联政府的关系不太好,但是芬兰的地理位置确实让苏联非常难受,但是又不敢轻举妄动,怕引起德国的不满。这次通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