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黄金时代之大宋王朝-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合适。
他们由于他们的,萧明可没时间跟他们lang费时间,带着虎卫们护卫着车马迅速的出了金陵城,路上凡是敢于拦阻的军队和士兵,一律开枪击倒,也不废话,直冲而出,从金陵城一路南下直奔常熟的戚墅堰车站。
等到苗刘二人得知高宗赵构已跑掉的消息后,再派人来追时,已经来不及了,萧明和赵构已经坐上了前往杭州的火车,而用来试车和轧路的新式车头速度奇快,锅炉内煤炭烧的红彤彤的,车头喷着巨大的蒸汽快速奔驰,与当天傍晚时分就已经赶到了杭州。
高宗赶到杭州之后,一切交予萧明主持,萧明就以高宗的名义命杭州知州康允之和明州知州刘洪道率军勤王,北上与苏州知州颜岐共同领兵布防,防止苗傅和刘正彦进攻杭州,然后又以高宗的名义传檄天下勤王。
消息传到了平江,扬州、镇江等地,张俊、吕颐浩、刘光世等人先是大惊,待到了解到了事情的详情之后,立刻起兵讨贼!萧明获悉正在扬州的韩世忠手下正好有两个团的虎师,立刻下令韩世忠先行南下直奔江宁金陵城。
而此时苗傅和刘正彦逼迫隆祐太后下诏,昭告天下高宗自愿退位,传位给了幼子赵旉改年号为明授,隆祐太后垂帘听政,并大赦天下,同时贬斥张俊、吕颐浩和刘光世等人,但四下应者了了!
这下苗傅和刘正彦才慌了,商议着是不是率兵南下征讨杭州,但此时的韩世忠所部已经距离江宁金陵很近了!近卫军虎师全是步兵,长途奔袭十分劳累,韩世忠命令广征车马星夜赶路,于第三天之后抵达金陵城。
在等待了两日之后,与先期赶来的刘光世会师,随后张俊宇吕颐浩也率大军前来,苗刘二人斥责众人造反,鼓动全国兵马勤王,可是韩世忠的近卫军第一时间的炮声就打断了二人的好梦,本想借助建康城阻挡敌人的苗刘二人,狼狈逃窜。
苗傅让苗翊与马柔吉率军前出六合,张逵和王钧甫和王世修等人出兵江宁,自己则准备和刘正彦逃往无锡,而张俊手下王横大败苗翊与马柔吉,刘光世也在打败了张逵所部,众人向着无锡退去。
韩世忠率军破了金陵城,所有叛军投降,然后他马不停蹄向南就追,而苏州一线正好有康允之和刘洪道等人正在拦阻着,苗刘二人全部被抓,手下王钧甫、马柔吉、张逵全部成了俘虏,韩世忠将这些人绑了,一同带到了杭州,至此整个兵变被消灭了。
萧明借此机会开始了代天子行事的过程,并且大权独揽,终于开始了左右大宋王朝朝政的过程,而高宗赵构也只得默许,他知道,没有萧明就没有他的皇位,他现在要在杭州好好地静养,以医治他受伤的心灵……
第二百七十章 挟天子以令诸侯
赵构有理由伤心,因为他自己唯一的儿子死了,赵构只有一个儿子就是赵旉,今年才年仅三岁,当初自己被逼退位,让位给自己的儿子倒也没有什么,苗刘兵变时,不但劫持了宰相朱胜非和隆祐太后还劫持了他的儿子赵旉。
这也就名正言顺了,兵变之后,高宗复位,赵旉退位自然是由宫女和保姆护送来杭州,可是在途中时,赵旉发了高烧,一个宫女走路不小心绊到了地上的炉子,发出巨响,将他吓死了,高宗和潘贤妃伤心的死去活来,哭了整整3天,将宫女和保姆处死,追封儿子为“元懿太子”。
不管怎么说吧,叛乱被平息了,总要封赏平乱功臣吧,萧明在此件事上居功至伟,高宗也知道今后难免需要仰仗萧明的力量,于是萧明被封为太师,军国平章事!这是自蔡京之后的又一位太师,也是大宋历史上最年轻的太师!
升吕颐浩为尚书右仆射;升李邴为尚书右丞;封韩世忠为少保、武胜、昭庆两镇节度使,御书“忠勇”赞扬其忠心,另外封其夫人梁氏为护国夫人。刘光世被封诸位少将军,淮南节度使,张俊则自请前往川陕一带防守,被封为宣抚处置使。
另外,高宗追赠王渊开府仪同三司,追康履“荣节”谥号,此次叛乱中死掉的各个宦官都有追谥号,平叛各路官兵均有封赏,高宗坐镇杭州责成萧明为其建造行宫,暂时以东南为基地准备北伐。
“北伐!”是一个口号,唯有萧明知道现在的高宗赵构根本无诚心进行北伐,那是因为苗刘兵变之时,曾质疑高宗的地位来路不正,如果钦宗回归的话,那么谁是皇帝谁为臣?赵构每每想起此事都头疼欲裂!
他对兵变时摇摆的那些大臣无不怀疑,这些人无一被重用,朝政改革则假借萧明之手开始了,改革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出现朝廷重臣行权过大,贪污腐化,前有蔡京、王黼等人今有王渊的教训,萧明特别成立独立的朝廷机构:“监察属”!
大宋朝本来有专门的监察御史,领头的就是御史中丞,这是一个言官和谏官的行当,专门对权臣的不当行为进行监督和弹劾的,甚至还能监察皇帝的一言一行,并提出批评和纠正,但这需要很大的勇气的。
这些监察御史为了在以后能够升迁和发达,往往与权臣勾结起来,对权臣很多误国害民的行为根本无视,甚至还为其开脱,甚至联合起来攻击那些敢于仗义执言的御史,徽宗时监察御史形同虚设,一切都乌烟瘴气。
说到底这一切全都是因为封建官僚终身制的后果,宋朝时,有三冗,冗费、冗兵、冗官!这个官员的名目繁多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地步,有些官位根本就没有实权,但名臣上却很唬人,这样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用官位再造官位。
原因无非是是为多设官位,以虚位、空位来笼络人心,很多重臣高官被罢官之后,仍然打着三品以上的虚官位,这样在俸禄上就不会减少,皇帝对此是默许的,也被视作是皇帝的恩宠,使得臣子对皇帝心存感激。
还有一个原因在于官位设得虚虚实实,可虚可实,非驴非马,便于权力调整。皇帝可以根据个人或时事的需要,随时将使相变实而为宰相,也可以让宰相退于虚位,宰相都是如此更何况其他官职了。
按照宋制,行政往往属于尚书省处理,而军事则属于枢密院,现在尚书省的尚书就有好几位,而枢密院则只有几个签支枢密院事,枢密使一职由于王渊被杀,一直空缺,而张浚被贬在于不懂军事,萧明只好也兼任了。
唯独这个“监察属”不好安排人手,因为按照萧明的设计监察属是以后三权分立的基础,是一个非常得罪人的官职,萧明是军国平章事统领大权,但他却基本上不管政事,却可以直接领导枢密院,但他要给自己找一个监督者,那是做给高宗看的。
最后尚书右丞冯澥自告奋勇愿意担当监察属的大监察官,冯澥此人历来就是寒口铁面著称,的确是最佳人选,而萧明特意提携原来的管军郭仲荀为枢密院副使,帮助他掌管军事,并且启用了一大批年轻的官员。
尚书右丞朱胜非在上次的叛乱中处置得当,与苗傅与刘正彦周旋保存了隆祐太后和太子赵旉,并且组织朝内大臣谴责苗刘二人,升为少师右仆射,而萧明却将赵构比较宠信的赵鼎和胡铨等人全都提拔起来,这也是让赵构安心。
除此之外,签书枢密院事曹辅、太常少卿汪藻、礼部侍郎谭世绩、中书舍人孙觌以及徐天民、苏余庆、沈晦、路允迪、黄夏卿一干年轻有为的官员这一次全都被被萧明提拔,整个大宋朝廷此时终于气象和面貌为之一新。
其实还有很多人才可以使用,如现在被贬到福州的李纲,仍然坚持留在应天府的陈东等人都可以算是大宋的栋梁之才,但现阶段萧明看着大宋官制制度,实在是头疼的很,寻思如果要搞三权分立,怎样才能孤立皇权?这的确是个问题。
如果将一帮子忠君爱国的老臣子弄到杭州来,到时候自己的想法如何能够实现?所以有些事情还是慢慢来,当前的问题是,皇帝既然来到了东南,那就必须要以东南为基地,开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才好。
皇帝不从政根本不可能,大宋王朝的皇帝还是主宰,可是皇帝需要掌握必要的势力才能左右整个行政官员的命运,萧明不想让高宗有这方面的势力苗头,于是他抢在前面开始大刀阔斧的对大宋的官制进行改革。
皇帝的行宫被放在了萧明的自己建造的莫干山别墅之内,对此赵构竟然非常满意,这出别墅占地很广,但却是一种花园般的布置,萧明是按照十七世纪欧洲皇家园林的方式建造的别墅,主建筑为一处完全白色大理石建造的宫殿被称为“照月宫”。
由于整个图纸是萧明提供,整座宫殿有很浓重的西式风格,只是在屋顶上才采用了中式的建筑,样子非常想后世的北京民族文化宫,这是一座三层高的建筑,廊柱和转梯都是石头建造,大厅之内使用人工打磨的水磨石光滑水亮,光可鉴人,宫殿之内完全使用石头雕刻,并采用大量的水晶灯饰,一到晚上就如同天上的宫阙一般。
萧明对赵构解释道:“这是微臣采用异域风情建造的别墅,本来是自己的宅邸,现在扩建出来给陛下做一处行宫,这里面所有的花费全是微臣一人所出,希望陛下住着开心!”
赵构自然很是感激,况且这样异域风情的建筑物的确让他很是喜欢,比起中式宫殿住着舒服多了,杭州的四季气候温和,宫殿的通风和采光都极佳,一切都恍如梦境一般,皇帝也是人,当然有自己的喜好,赵构的喜好则被引导成了这样,这不得不说萧明对高宗的影响力确实很深。
原来后世的南宋都城虽不在杭州但作为一百多年皇帝的驻地,皇宫是在清河坊,坐落在杭城的中央,南有和宁门,北有有朝天门,现在萧明则是在莫干山为高宗建造朝廷,由于成了皇家用地,从山脚一直到西湖边萧明又开始为高宗建造水榭厅堂,并且沿西湖而设朝堂,并且完全都是中西合璧式的建筑,当然这里面中式的宫殿也少不了的。
整个杭州城自然又开始了大规模的土建,由于行宫不设宫墙,而是通过地型和道路来划分区域,画匠描绘的效果图拿给赵构看时,颇受他的好评,这段时间他在杭州游山玩水,琴棋书画的养病,心情也开朗了很多。
朝中的政事自有萧明去忙碌,但萧明早就将各项事务交予个底下的能臣去做,他还是有自己的事情需要处理,安顿在赵构在杭州也只是一时权宜之计,在于能够控制皇帝,现在的高宗身边也只有他能够算是亲信了。
陕西的战局仍然胶着,高宗此时也对战事有点担心了,现在的大宋国,中原地区基本上已经陷落大半,徐州等于是一座孤岛,京东东路还保有一块净土,但刘豫现在竟然组织了五十万大军准备攻入颖昌府,那么应天府的陷落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而且镇守陕西的吴玠上疏称,金兵正在向凤翔等地调动兵力,似乎有再向东进的打算,而自己手下军队不足,尤其是兵器甲胄不足,希望朝廷能够援助,而朝廷设在江陵府的军械仓库竟然被一场大火烧了个干净!
廷议此事的时候,胡铨建议朝廷号召全国节衣缩食,拿出银子来支援前线的将士,不可再大兴土木建造宫室了!高宗道:“如今朝廷的一切用度,建造宫室的钱财全都是萧太师自掏腰包,朝廷并未花一文钱啊!”
胡铨骇然道:“萧太师富可敌国啊!”
萧明怒道:“自从我日昌隆进行海外贸易以来,所进财富多为海外满意所献,且俱都为国纳了最厚税赋,如今拿出来为陛下建造两间宫室难道也错了?”
中书舍人秦桧上奏:“萧太师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心当诛!”
高宗挥手斥道:“不得胡言!”
萧明笑骂道:“当今天下哪里来的诸侯,你的书读到狗肚子去了吧?既然我的身家很厚,当下国难之时,也该有所表现,那没问题,我捐弓弩五万具给陕西制置使让他来抵御金兵如何?这下你们没话说了吧?是不是也捐献一点啊?”
群臣全都不做声了,弓弩当然就是天下闻名的黑神弩,这种弩基本上已经成为大宋军队的制式装备了,但却造价不菲,五万具黑神弩是多少钱,谁都算的出来,人家萧明姿态做到如此了,别人的确也没什么话好讲了,但要让他们捐出自己的俸禄来,确实有点艰难。
萧明撇撇嘴道:“都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谁知道你们一个个抠的要死,算了,我再替你们捐白银二十万两用作军费,这个合钱也有二十五万贯了吧!”
萧明做了高姿态,群臣无话可说,但也不远甘于人后,于是纷纷捐款,于是不到一天就捐了十万贯钱出来,有了三十五万贯的军费,朝廷目前财力不足的现状立刻就得到了缓解,高宗觉得欣慰不已。
第二百七十一章 和尚原之战
如今是钱也有了,弩弓也有了,剩下的是通过荆湘等地的道路送往前线了,由于北线不敢走了,只能走南线,可是江南两路的道路水网密布,运送起大量的物资非常难行,官府还需要找专门的镖行或者商家才行。
如果宋军自己派人运送,花销也不小,找镖行护送的话,费用也不小,如果找商行顺带货物的话,相对成本还低一些,可是现在阶段来讲最有能力运送大宗货物的,最大的商家除了日昌隆之外,还有哪家?
从这点上来讲,由于杭州西城铁厂的仓库内还有几万具黑神弩,而兵工厂已经全力开始了步枪的生产,黑神弩等于是停产的积压品了,对于萧明来讲,积压库存是最要不得的,全部捐出来反而更好,另一方面这部分运送货物的钱又落到了日昌隆的腰包。
军事调动上萧明有一些特殊的安排,岳飞的军队北上与刘豫的军队正面交锋,以岳飞的才能,打败刘豫的三十万军队只是时间问题,陕西的军情较为紧急,萧明想要调动自己的私军几乎没有可能,那么让杨祈中相机南下则是必须的。
金国现在陷入了一种两面夹击的境地,他们甚至自己也还不知道,金太宗也不似乎意识到这个问题了,派完颜宗干和完颜宗磬为使臣专门出使西夏,但曹据和杨祈中对他们的态度使得完颜宗干两人感到,西夏现在完全不是他们想的那样。
当初金兵大举入侵中原的时候,也有人曾经提议进攻西夏,单一方面西夏曾是萧明的势力范围,很多金国将领都觉得不适宜在西夏这块地方跟萧明碰撞,另一个方面,有人说西夏地方太过贫瘠,抢夺那块土地没有必要。
加上整个西夏目前由杨祈中率领的十几万大军占据,在得到了西域黄金军团支援的炮兵之后,战力大范围提升,金兵根本不愿去碰这块硬骨头,而相对于西夏来讲,大宋朝的军队却是软弱的多,倒不如先解决了宋朝再谋西夏。
可是金兵在进攻中原的过程并不顺利,如今辽东被萧明占据,金国现在的危机越来越重,除了巩固中原占领区之外,继续加强对陕西宋军的军事压力自然必然的选择。
就在这种情况下,金宋之间终于爆发了和尚原之战,公元1131年五月,金军将帅没立率部出凤翔,乌鲁、折合从阶州、成州出大散关,屯兵北上,进攻吴玠军,两路金军企图在和尚原会师……
吴玠命令诸将列成阵势,利用有利地形,轮番向先到达的乌鲁、折合率领的金军攻击。金军欲战不能,欲退无路。和尚原一带尽是山谷,路多窄隘,怪石壁立,金军的骑兵全都失去了威力,只好弃骑步战。
宋军在吴玠的统领下与金军展开了生死搏斗,大败金军。退到黄牛一带的金军,立足未稳,又恰遇上大风雨,金军士气不振,无力发起进攻,只得狼狈逃窜。同时,没立所率金军在箭筈关方向发动的进攻,亦为吴玠部将杨政所击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