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高科技军阀-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为一个资深刀友,此时的杨朔铭又想起了自己在原来那个世界珍藏的刀具。
想到自己从国内名匠刀奴那里订做刚刚交货不久的两把“唐草”以后不知会便宜了谁,他的心里不由得又是一阵难言的肉痛。
此时,杨朔铭的眼睛里左上角在不停的显示着各种战斗刀的图表,对杨朔铭来说,他现在最需要的是一把既可以当作野外求生的工具又可以当作防身武器的实用型刀,他此前已经设计过一款,带有和“追踪者”一样斧头似的厚重刀刃和可以当锯使用的背齿,他连名字都起好了,叫“哮龙”。本来刀奴已经答应了给他做,图纸也都给了刀奴,但现在,刀奴版“哮龙”已经变得遥不可及了。
根据杨朔铭的想象,眼睛里很快便出现了“哮龙”的立体三视图,以及各部分的数据。
对杨朔铭来说,自己设计的“哮龙”已经不再是玩赏的刀具,而是现在必须要拥有的东西了。
杨朔铭开始沿着街道向前走去,寻找着铁匠铺子。
很快,杨朔铭便看到远处的一家店铺里闪动着红色的火光,还有时不时传来的叮当打铁的声音。
杨朔铭加快了脚步,来到了这间铁匠铺前,推开了门,里面扑面而来的是阵阵的热流,杨朔铭看到一老一少两个铁匠——看上去象是父子俩——正一个抡大锤,一个抡小锤,锻打着一根烧得通红的铁条。
看到这一幕,杨朔铭想起了自己去浙江龙泉刀剑厂向正武堂的师傅们学习打造龙泉剑时的情景。
两名正在打铁的铁匠注意到了杨朔铭,但并没有说话,而是仍然的继续着锻打工作。杨朔铭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观察着他们的动作。
过了一会儿,两名铁匠完成了手头的工作,年轻的铁匠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向杨朔铭问道:“想打什么?”
杨朔铭听到他的问话,这时他不知怎么脑中闪过了一个奇怪的念头,他随即掏出了一块银元,递给了铁匠。
“我想打一把刀,自己动手,用一下你们的工具和材料,可以吗?”
年轻的铁匠有些奇怪地看着杨朔铭,接过了银元看了看,他上下打量了一下杨朔铭,目光最后落在了杨朔铭那双干净白嫩的手上,嘴角露出一丝嘲讽的笑容。
“你是信不过我们刘家的手艺?”
“不,我只是想自己试试。”杨朔铭笑了笑,说道。
此时年老的铁匠走了过来,年轻的铁匠将银元交给了父亲,“爹,这位客人想用咱们的家伙试试手艺。”
老铁匠看了看这块鹰洋,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之色,他随即走上前来,拉起杨朔铭的手看了看,呵一笑,说道:“不瞒你说,小兄弟,你这双手,看上去还真不象是干这个活儿的啊。”
杨朔铭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既然你想试试,那就来吧。”一脸风霜之色的老铁匠宽厚地笑着点了点头,“不过,你可得抓点紧,天可不早了,我们本来是想再干一会儿就收工的。”
杨朔铭点了点头,起身来到火炉膛前,双眼紧紧地盯着火苗,老铁匠和儿子有些好笑地对望了一眼。可能是因为工作了一天累了的关系,两个人没有去看杨朔铭要干什么,而是到里面的屋子里歇着去了。
杨朔铭的目光转向了排列在墙角的铁条上,此时他的眼中,正不断地滚动显示着各根铁条的分析数据。
在分析对比了一番之后,按照眼睛里的指示,杨朔铭用火钳夹起了一根粗大的铁条,放到炉火里烧了起来。
这一夜,这间小小的铁匠铺的炉火彻夜未熄,而叮叮当的打铁声,也响了几乎整整一个晚上。
第二天早上,暖暖的阳光照在脸上,让杨朔铭醒了过来,他这才发现,自己的身上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条被单。
他揉了揉有些发涩的眼睛,坐了起来,这才发现,老铁匠正坐在凳子上,一脸郑重之色的看着手里的刀——杨朔铭花了一晚上做出来的“哮龙”。
“……全长:330mm,前刃宽:65mm,后刃宽:45mm,材质:粗碳钢……”
此时杨朔铭的眼中,显示出了“哮龙”战斗刀的相关数据。
“真是人不可貌相啊。”老铁匠感叹了一声,目光转向已经醒了的杨朔铭,“好刀,真是好刀。”
杨朔铭抬手掀开背单,想要起身,双手却传来一阵刺痛,不由得难看地咧了咧嘴。
“手怎么样?”老铁匠笑了笑,说道,“这一宿磨出了好几个大泡,你睡着的时候,给你上了点药。”
“谢谢老人家。”杨朔铭看着已经用干净的白布包扎起来的双手,感激地说道。
“小兄弟贵姓?”老铁匠将刀递给了杨朔铭,和他攀谈起来,并做了下自我介绍。老铁匠姓刘,家里排行老六,人家都叫他刘老六,昨天晚上杨朔铭看到的年轻铁匠,则是他的儿子刘祥。
杨朔铭告诉了刘老六自己的姓名,并简单说了下自己的遭遇,刘老六的眼中闪过难以置信的神色。
第七章 偶是留洋学生
(本章免费)
“这么说,你是从乱石山地洞堡里逃出来的?还杀了他们六个人?”刘老六听了杨朔铭的讲述后吃了一惊。/“你惹的麻烦怕是不小。一下子死了六个,我看他们是不会这么放过你的,你可得小心了。”
“乱石山?地洞堡?”杨朔铭觉察出了刘老六话语里的惊慌之意,立刻细问端详。
刘老六告诉杨朔铭,占据乱石山地洞堡的是一股山贼,首领贺黑驴一向以心狠手辣著称,是这一代九个草头王里面最凶悍的一个。他所占据的地洞堡本是清朝一位翰林在山上建的别墅,由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向来有“能进不能出”之名,官兵也奈何他们不得。
杨朔铭听得暗暗心惊,禁不住对自己穿越后的命运担忧起来。
“我劝你还是赶快离开双龙镇吧。”老人正色说道,“最近听说湖口那边开仗了,死了不少人,别往那边去就行,先找个平静地方躲一躲吧。”
听了老人的话,精熟历史的杨朔铭象是想起了什么,他连连点头,谢过老人,便收拾好自己的东西,离开了铁匠铺。
从刘老六的话里透露出的信息,加上综合此前他所看到的,杨朔铭已经猜出了自己所处的是什么历史时空和大概位置。
他现在所在的时间,应该是1913年,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二次革命”时期。他所在地方的省份,应该是江西省。
想到自己竟然穿越到了这样一个兵荒马乱的时代,杨朔铭不由得发出了长长的叹息。
穿越,果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杨朔铭来到了街上的一间小吃店,吃了一碗面条,算过帐之后,他正打算找人打听一下怎么离开这个小镇,远处几骑马突然飞奔了过来。
杨朔铭小心的将手按在了腰间的刀柄上,此时的他已经感觉到,这几个人,应该是来找他的。
果然,一个背着长枪骑在马上的壮汉看见了杨朔铭,向这边指了一指,几骑马齐齐的奔到了杨朔铭面前停下。
杨朔铭注意到那名认出自己的壮汉背着的枪似乎就是自己从土匪手中夺来的那支“毛瑟1888”,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这个人,应该是保安队的,昨天见过自己,所以能够认出自己来。
看到杨朔铭站在那里,一个身穿讲究的绸面衣服大约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从马背上跳了下来,来到杨朔铭面前,和气地一笑,抱了抱拳。
“这位是杨先生吧?”中年男子用柔和的声音说道,“我们东家想请先生过去一趟,叙个话儿,还请先生赏个面子。”
“我们好象不认识吧?”杨朔铭笑着学着他的样子举了举手,“我连你东家是谁都不知道。”
中年男子微笑道:“先生去见了我们东家不就知道了?有道是有缘千里来相会,如果不是先生的义举,咱们也不会在这里认识啊。”他着重强调了“义举”这两个字。
杨朔铭听出了他话里的弦外之音,点了点头,中年男子摆头示意,一名壮汉牵过一匹马,来到杨朔铭面前,杨朔铭笑着摇了摇头:“我不会骑马。”
中年男子呵一笑,向几个随从摆了摆手,“你们先回去通报一声,说我和杨先生一会儿就到。”
两名背枪的壮汉答应了一声,调转马头离去,掀起了一溜烟尘。
“鄙东的住处不远,杨先生如不介意,和我走一走过去如何?”中年男子对杨朔铭说道。
“好。”杨朔铭点了点头,两人并肩走在了街上,中年男子的几名随从见状也跳下马来,步行跟在他们的身后。
“在下姓吴,在鄙东处忝为管事,杨先生不弃,叫我一声老吴即可。”中年男子和颜悦色的对杨朔铭说道,“敢问杨先生,是刚从海外留学回来的吗?”
“在下曾就读于日本早稻田大学,主修法律和金融,去年刚刚毕业。”杨朔铭说道。在保安队留的案底上,他也是这么写的。
之所以说自己是日本留学生,是因为熟知历史的他知道,在中国近代留学史上,留日学生的数量最多。他们根本没办法查出来自己是不是留过东洋的。
留日中国学生的数量,当时多到跟去英美留学的学生数量完全不成比例的地步。而且绝大多数的留日学生,都是学速成的。日本人出于挣中国人银子的目的,专门为中国留学生办了许多速成学校,学期只有一年。在这样的速成学校里能学到什么,只有天晓得。很多这种“速成”中国留学生直到毕业,连语言关都没过去。这样的留学生,回国之后能为国家的建设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可想而知。
听了杨朔铭的回答,吴管事笑了笑,说道:“杨先生年纪轻轻,身手便如此了得,果真应了‘人不可貌相’的古话啊。”
“吴先生不也是真人不露相吗?”杨朔铭看了看吴管事,笑道。
刚才杨朔铭的眼睛已经给出了提示,这位吴管事的绸缎衣服下面,就掖着一把小巧的勃朗宁手枪,而且是不错的“花口撸子”。
近代的中国也曾经是著名的勃朗宁手枪的重要主顾之一。当时的中国素有“一枪二马三花口”之说,认为这三者是“撸子”中质量最好的,也是当时国内使用最为广泛的。这三种枪均出自勃朗宁的设计,“一枪”、“二马”指的是比利时生产的m1900式手枪和美国生产的柯尔特m1903式手枪,“枪”和“马”分别是指其握把上的手枪和站立的奔马图案,而“三花口”指的就是勃朗宁m1910手枪,因这种枪外突的枪口帽上有一圈放射状的防滑纹而得名。中国民间又称其为“花口撸子”或“菊花口手枪”。勃朗宁手枪主要是通过转口贸易途径进入中国市场。包括制作精美的m1910手枪在内的各型勃朗宁手枪都是通过各个代理洋行向中国市场大量倾销的,价格也都相当昂贵。在那时的中国,m1910手枪的使用者主要有三类人:一是军队中级别较高的军官;二是警察与侦探,特别是租界警察部门的警员;三是各类军政要员以及富商和地主豪绅等。在当时,拥有一支价格不菲的“花口撸子”不仅仅只是让人羡慕,往往还可以体现使用者的身份。
吴管事先是一愣,马上明白了过来,不由得笑了起来。
“杨先生的眼力果然厉害,难怪能够逃出地洞堡了。”吴管事象是不经意的盯着杨朔铭,说道,“杨先生在这个时候孤身来江西,遇到悍匪竟能从容不迫的化险为夷,着实令人敬佩。”他捧了杨朔铭一句之后,话锋一转,又问道:“敢问杨先生,来江西有何贵干?又是怎么碰上土匪的呢?”
“我是来江西进行学术考察的,无意中着了土匪的道儿。”杨朔铭做了个苦脸的表情,装做无奈地回答道,“我以前还真不知道,江西的土匪这么多。”
“这里地处湘赣边界,临近湘赣山区,匪患一直极重。自李烈钧将军主持江西军政之后,情形已大有改观,只可惜现在……”吴管事说到这里,停住了话头,观察着杨朔铭的表情,突然发现他脸上竟然现出了轻松的神色。
听了吴管事的话,杨朔铭此前的判断得到了最终的证实,他长吁了一口气,说道:“吴先生知道这股盘踞在乱石山的悍匪的情况吗?”
“不甚清楚,只知道这贺黑驴原是湘赣边境之土匪头目,在那边和同伙起了内讧,混不下去了,才蹿来江西。”吴管事说道,“大约是前年的事,乱石山本来是无人居住的荒山,上面据说有一位翰林废弃的别宅,这股湘匪流蹿至此后,把那里变成了一座易守难攻的堡寨,他们以此为巢穴,经常四下劫掠商旅,不时骚扰各乡镇。百姓深受其害。”
“这贺黑驴本名叫做贺友三,本人生性残暴,下面有三个兄弟,也都是杀人不眨眼的恶徒。”吴管事接着说道,“那贺黑驴据说枪法很好,能打灭百步开外的香火头,登山攀岩如履平地。手下一共有500多人,200多条枪。”
“才500多个匪徒,官兵为什么不剿灭他们?”杨朔铭想起了自己在匪巢的遭遇,不由得问道。
“因交通不便地势险恶,官兵进退不易,虽多次进剿,都未能成功。现下湖口战事大起,剿匪就更不可能了。”吴管事说道。
“我看镇上有保安队,也都装备有洋枪,就不能灭了这伙土匪?”杨朔铭想起了那位缴了自己枪的保安队长,又问道。
“杨先生有所不知,这附近的土匪,可并不止贺黑驴一伙。”吴管事笑了笑,说道,“保安队的力量有限,而且他们的职责是保障镇上平安。去剿匪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怕他们前脚走了,双龙镇就让另一伙土匪给端了。”
“我明白了。”杨朔铭叹息了一声,心下不由得黯然。((m)無彈窗閱讀)
第八章 见到了“黄世仁”
(本章免费)
熟悉中国近代历史的杨朔铭知道,在“庚子国变”之后,中国社会一直处于剧烈的动荡不安之中,各地匪祸纷起,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苦难。// 各省匪患深重,尤以经历过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东北地区和闹过义和团的直隶山东等地为烈,西北地区因地处偏僻,匪情也很严重。对比起来,处于中国南方的江西情况其实应该还算是好一点儿的。
想到这一点,杨朔铭终于有了一丝庆幸的感觉。
吴管事注意到了杨朔铭神色的异样,可能是不想让两个人之间的谈话气氛变得过于压抑,他开始和杨朔铭谈起这一带的风土人情来。
两个人边说边走,不一会儿,便来到了一处气派非凡的大宅院前。
吴管事带着杨朔铭来到了宅院内,看着周围的雕梁画栋和飞檐斗拱,杨朔铭差点以为自己来到了《红楼梦》里的大观园。
放在他那个时代,这座宅院是绝对够得上文物保护单位了。
吴管事将杨朔铭带到一间客房内便出去了,一个清秀文静衣饰讲究的小丫鬟进来给杨朔铭送上了茶,然后出去了。杨朔铭喝了一口香茗,满口生香的他注意到小丫鬟走路的时候竟然不带风,对这里主人的身份不由得产生了一丝好奇。
大约过了十分钟左右光景,吴管事又来到了客房,请杨朔铭前去客厅和主人相会。杨朔铭跟着吴管事经过房廊,透过雕花格窗,杨朔铭隐约的看见客厅里有好几个人的身影,那位下了他的枪的保安队长似乎也在。
杨朔铭和吴管事来到了客厅里,看到杨朔铭进来,客厅里的人都不约而同的把目光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一位坐在首座的年纪约有六十多岁的锦袍老人看到杨朔铭进来,打量了他一眼,布满皱纹的脸上现出了一丝和善的笑容,他起身来到了杨朔铭的面前,笑着拱了拱手。
“杨先生的义举,我黄侍尧在这里谢过了。”老人用有些沙哑的声音说道,“要不是杨先生,小女此刻恐怕……”
听到他的名字,杨朔铭想起了后世著名的一出样板戏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