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极品书生混大唐-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走进国子监,绕过几条小道就来到校场,离马厩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闻得孟星河那脚步声,马厩中的黑风就欢喜的嘶鸣起来。马通人性,这话果然不错。孟星河顺道抱了一捆干草犒劳里面的马匹。这时候魏老头便从他那破损的草棚走出来,手里端着一个偌大的饭碗,不欢迎道:“又想到我这里蹭酒喝。你脸皮还真厚。”

孟星河直接忽视猥琐老头的话。他知道,魏老头只会对朋友才会说上两句,其他人他都是一副哑巴模样,这也是他们突厥人的性格,直来直往非常爽快。所以孟星河当然不客气的坐在猥琐老头的草棚前,和他开着玩笑道:“喝酒人蹭酒不算蹭,叫舍命陪君子!”

魏老头从草棚里拿了两坛酒,扔了一坛给孟星河。道:“你是我见过最不要脸的中原人。”

孟星河摸了摸自己还算过得去的脸蛋,笑道:“对了魏老头。如果你有女儿,你会不会将他嫁给我?”

魏老头上下望了眼孟星河,道:“会!因为你这人够不要脸。男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得到好评,孟星河喝了口酒,道:“承蒙夸奖!”

他才说完。魏老头就打击道:“你别得意。可惜我的女儿是不会瞧上你这种人的。”

原来魏老头有女儿?没听过魏老头说过他家的事情,不过看他说起女儿的时候脸上有种难得的微笑。这种表情他当初在孟母的脸上见过,那是一种对子女的爱。

不想在这个时候打搅魏老头想女儿的思维,孟星河自顾拿着酒瓶一口一口吃着。

“有心事?”望着孟星河,魏老头笑道:“我看也不像!”

孟星河哭笑不得。和魏老头呆在一起就是痛快。

“来!”孟星河举起酒瓶:“人生有酒须当醉,人生无酒也须当醉。醉他个三万六千场,再回首也只不过是百年身而已!”

魏老头一听:“你们中原人就爱说那些花花哨哨的句子。不过,这句话我爱听。你要一直是这样爽快,我女儿保管会爱上你这个中原人!”

说了两句,孟星河心情舒畅,脸皮也厚了许多,道:“我还不知道你女儿是美是丑呢?不要那么快介绍给我。太丑了,我可不要!”

“哈哈!”魏老头红着脸笑起来道:“其实,我也不知道。因为我已经快十年没有回草原了?”

“你这个猥琐老头,忽悠我是吧!”孟星河和他笑谈起来,两人的关系就不像是师父和徒弟的样子。“对了。那你为何不回草原呢?在这里当个养马的马夫,还不如回你草原自在!”

魏老头望着北方月明星稀的天空。倒在草垛上,嘴里唱着不知名的羌曲。五指很有节奏的敲击在酒瓶上。虽没有任何言语,但孟星河从那哀伤的调子中听到了身不由己的旋律。

仗义每多屠狗辈。天下多有故事人。

此句,人间绝唱!

 第九章 激辩朝堂(上)

晨曦,天边未见鱼白,四处黑漆漆的。_首发此刻正是酣眠的最佳时间。孟星河悄悄放开了缠在身上的梦蝶,不打扰她睡觉,轻声便起了床。

“相公!你起来那么早做什么?”被惊醒的梦蝶躲在锦被里咿呀弄语好不诱人。一副鲜花已经被彻底浇灌的表情,让忙着去上早朝的孟星河恨不得翻身上床立刻再大战三百回合。

昨晚天雷勾动地火,两人缠缠绵绵把所有的招式都用尽了。而梦蝶就像久旱的土地欣逢甘霖拼命的吸吮索求,好像要把他整个人吞了似地。这让孟星河想到那个在床上同样疯狂的小莎白,也不知她现在过得怎么样。

收拾好自己的行头,孟星河低头在梦蝶的额头上吻了一口。“现在一家老小都要我照顾。不能像以前那么随意。你好好休息。相公要去上早朝了。”

梦蝶脸上一阵幸福的潮红。支起身子吻在孟星河唇上。淡淡的胭脂味顿时飞入鼻中。

“早点回来!”梦蝶一副哀怨的表情。小嘴已经撅起老高,两颗洁白的小虎牙煞是耐看。

温柔乡即是英雄冢啊!孟星河捏了捏梦蝶那白嫩的脸蛋,有些舍不得道:“真走了!”

梦蝶鼻子一酸,点头道:“去吧!”

孟星河出了梦蝶闺房。偏厅中,云姨早就起床为他弄好了早餐。热腾腾的红豆小米稀饭,还有盘肉包子,一叠小菜。这三样都是孟星河每天早晨已经习惯的早餐。自从孟星河要上早朝之后,云姨每天都会早起半个时辰为他准备这些。

这个曾经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隋公主,也未曾想到有一天会像个居家小妇人那样替某个男人默默无闻的做着某些琐碎的事。她也不敢相信当年在跳进运河时那已经濒临死亡的心会再次砰然心动,或许这个男人不是最好的,或许他还有许许多多让人不能忍受的习惯,但和他相处久了就会觉得他身上放佛有许多说不完的故事。总会无形中打乱女子的心思,忍不住想听他身上的故事。

有故事的男人最易打动女人心,清心修炼二十年的云姨也难逃此劫。看着孟星河狼吞虎咽的吃相,她想提醒他慢点。但终究没有说出口。因为她怕她和孟星河那段世俗所不容的爱恋会影响这个男人的一生,所以她大多时候都是躲在幕后尽心尽力做一些简单的事。

吃过早餐,外面还没天亮。云姨在收拾桌上的东西时,孟星河从后面抱住了她纤细的腰肢,将脑袋埋在那带着花香的秀发中,亲吻着她的耳碧。

“我上朝去了!”孟星河温柔说道。在他眼中,云姨其实是一个最有故事的女人。她身上有她老子隋炀帝的理想和抱负,也有小家碧玉知书达理的温顺,外皆数十年清心的修为。只不过她喜欢甘居在人后,一步步看着自己成为一个真正霸者,那便是她最开心的事情。孟星河突然想到一句话。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默默无闻的女人。虽然他和云姨间的感情还没有真正放开,但孟星河却知道,云姨已经成为自己背后那个默默无闻的女人。有她在,永远不会迷失斗志。

“去吧!”云姨伸手掰开了孟星河的怀抱。“记得早点回来!”

孟星河唯有感动。家的味道也正是如此吧!

感动一番,孟星河便他出了门去。孟府离皇宫有一段路。孟星河只是一个小小的史官,当然没有官轿接送,所以,每天他都不得不亲自走路上朝。不过,这样也好,反倒给孟星河创造晨跑的条件。

从孟府出来,孟星河就一路小跑往皇宫赶去。跑到玄武门的时候。守门的侍卫都知道这个状元郎天天跑步上朝,相互打了声招呼,放行。

进了玄武门,里面就是一条用白玉铺垫的几丈宽的大道,直通太极殿前的承天门。因为天色还早,四周只能看见微弱的宫灯散发出淡淡的灯光映照着那宏伟的宫墙。听说当清晨第一缕阳光升起的时候,整个长安城就只有处在正中间的皇宫就像浴火的凤凰发出金灿灿光芒让四方朝拜。孟星河不相信有这么神奇的事情,心里想着改天不上早朝就带着家里的娘子们站在那高高的宫墙上看日出也是件不错的想法。

想得什么呢,上朝都快迟到了!顾不得多想,孟星河加快了步伐。总算赶上了上早朝的时间。

他一个小小史官,按例是不需要上朝的,可是李世民却偏偏要让孟星河每日都来上朝。也不知道李世民是想让孟星河熟悉朝堂,还是碰见众大臣都不敢拿主意的国家大事,就让孟星河这个不怕死的史官上来天花乱坠说些正义之言。然后李世民顺水推舟解决难题。

不过,大多时候,孟星河都是清闲的站在大殿最末端靠近大门的阴暗角落。以前在朝堂上是没有这么个位置的,但自从孟星河来了自后,这个位置就是朝中文武百官最害怕的地方。他们倒不是怕孟星河这个人,而是怕每次圣上只要将目光望向这里,众大臣就得到讯息,刚才商议的事情已经势在必行没有谁能阻拦。

上朝的程序很简单,先跪拜,再议大事。孟星河站在最尾,跪和不跪都无所谓反正李世民也看不见。他嘴里有气无力的吆喝着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的时候,眼皮子已经上下打架熬不住想要睡觉。

好在今天商议的事情不多,几位大臣简单说了几件事,很快李世民就拿出了解决方案。

“诸位爱卿还有事禀奏吗?”见下面一干大臣都有散朝的心。李世民也不想打搅诸位臣子心道早早把朝退了,毕竟天天上朝连他自己也有些烦了。

“禀圣上!下官有事要奏!”

众大臣一个个在心里暗骂,早不启奏晚不启奏,偏偏要快散朝的时候奏,他们大多没好脸色将目光望着那上奏的官员。心理面不爽归不爽,但还是要装装样子,露出一副关心国家大事的模样。

“杜爱卿何时要启奏?”李世民看了眼启奏的人,正是尚书令杜如晦。尚书省的事情一般都是大事。所以李世民立刻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杜如晦递了一份奏折交由宫人转交给李世民。道:“昨日国子监由祭酒修书,众夫子商议向我尚书省递交一份关于分科立学、分科立考的奏章。还请圣上过目。”

杜如晦才说明缘由,下面众大臣已经在小声讨论起来。有些崇尚儒家学派的大臣,更是大骂荒唐。

李世民将奏章上的内容看了一遍。看见上面一段话,眼中突然迸发出炙热的火焰。

他将奏章压在面前的龙案上。对着满朝文武百官道:“众爱卿对此有何看法?想我大唐开课立考数年,揽尽天下人才无数。如今若对教学和科举进行改革,招揽天下各种奇才。岂非开万世之创举?”

李世民眼中隐有兴奋之色,虽然朝廷有科举考试,但那不过是以文入选,如果能改善科举,改善各州县的教学,的确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只是此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没有好的说辞,单凭一份奏折就拍案敲定那太武断了。毕竟朝中大臣多是文人出生,习文者向来高傲,此事定会受到他们反对。要想君臣一心,也只有把此事放在朝堂上议论众城同意才能定案。

“圣上,微臣认为万万不可。”

礼部尚书候文海跑了出来,他身后还跟着众礼部官员。全部跪在地上,由侯文海领头,道:“教学乃国之根本。倘若贸然改动,那势必会造成各州县学府动乱,影响甚远。而且高祖皇帝也曾圣言,科举乃兴国之路。我大唐子孙切不可坏此规矩。如今盛世繁华,还请圣上三思,不能损了国家根本啊。”

“还请圣上三思!”由侯文海带头,大殿上已经有大半的臣子跪了下来。

遇见这种情况,李世民也大为头疼。的确,如果改变各州县教学方案势必耗损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如果效果不明显甚至低于原来为朝廷选拔贤能的科举考试,那还真是自损根基。

“孟星河可在?给朕出来!”

“关键时刻,朕怎么把他忘记了!”李世民自语道。立刻将目光望向大殿最末那阴暗的角落。

“孟兄!圣上叫你呢!”站在前面的王龟年伸手碰了孟星河一下。苦笑道:“孟兄是否睡眠不足,怎每日早朝都会在此小睡片刻?如果长此这样,等会儿散朝后去御医哪里开几副方子调节一下阴阳便可。”

得王龟年提醒,孟星河迷迷糊糊睁开眼。都怪昨夜太过缠绵,大半夜才睡去,如今上朝没事可做他不睡觉才怪。

揉了揉眼睛。孟星河站了出来:“圣上是在叫下官?”

“废话!”李世民心中大怒。这厮上朝便睡,每次都要自己叫他才出来。当真不知道什么是君臣之礼。他脸色顿时暗了下来,沉声道:“你且说说你对朕刚才所说之事有何看法?”

唰唰。一道道目光盯在孟星河身上。他们都知道,最近只要遇见这种僵持的朝事孟星河都会被圣上叫出来说自己的见解。他们也知道此人上朝虽然睡觉,但长了一副铁齿铜牙,说话更是见血封侯,甚得李世民的信任。

孟星河望了望四周,感觉到一股很大的压力压在身上。他脸皮厚的问了一句:“圣上刚才所说是什么事?”

他刚才在睡觉,的确不知道今天朝堂上又出现什么状况。壮着胆子问了遍。李世民已经怒不可歇,心道孟星河这厮三番四次顶撞龙颜,换做旁人是个脑袋也不够砍。他终究是忍了这口气,道:“朕问你,你来说说对分科立学、分科立考是怎么个看法?”

 第十章 激辩朝堂(下)

听见李世民所言,孟星河突然想到一年前在桃源的时候杜大人曾提过此事。他记得当时已经说过,分科立学、分科立考是教学的创举只有这样才能打破传统的以文章选拔人才。也可以培养更多对理学感兴趣的人,那泱泱华夏才不会渐渐落后于人。

孟星河虽然没打算做多大的事,但事关后世子孙能否安居乐业不受欺凌,他当然坚决拥护分科立学、分科立考。

“诸位大人。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孔武有力者,更胜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上阵杀敌,亦有万夫不挡之勇;奇淫技巧之徒,有巧夺天工之能,所造之物,大则强国兴邦,小可利民,年深日久,足以取代人力造福国家社稷;商贾买卖之人,能推动州县发展,降低各地贫富差距,协调平衡减少地方暴动,增加国库税收;纯粹读书之人,可以继往圣之绝学,为天地立新,为万民请命,为后世留下典籍。此四者,若统一在各县学堂开设科目,招收学子,武将送子学武、工匠送子学工,商人送子学商,文人送子学文,大家各司所好互不干涉,也可互相选择喜爱学科,然后由朝廷分别开设考试科目进行考核,亦为分科立学,再分科立考,如此壮举,让他们所学,学符世事,那我大唐朝必定万世兴隆!”

孟星河句句言辞灼灼分析的极为详细,他简单几句就将士农工商四者明确划在了学堂之中。如照他所说真的分科所学、分科立考,倒还真的是培养了不同类型的人才。的确是一件开千古的创举。只是,如果真是这样,那从文者的地位不就变得极为低下了吗?

“圣上!孟大人所说虽然句句玑珠。但此法倘若实行,各地州县就得立刻开设其他科目的学堂,并且配备此科目的老师。此举太过劳民伤财,而且也不可能立刻就实现,臣认为实为不妥!”

站在侯文海背后的侯君集站了出来。尽管孟星河所说一时拉拢了不少大臣的心,但此举动太过突然,况且大唐朝还没有如此多会其他科目的夫子。孟星河那番话架构很大,听起来也挺振奋,可实施起来就困难重重。侯君集找到薄弱点进行攻击,目的就是想让这个圣上眼中的红人出丑。

李世民特别难办。两方说的都有道理。分科立考、分科所学,的确是开教学先河,但实施起来的确困难。他一时难以决策,便将目光盯在孟星河身上。

知道要自己说出方案,孟星河往前站了几步,来到大堂正中位置。和侯君集虽然有私人恩怨,但都在台面下解决亦可,同朝为臣,理应谦逊,孟星河笑道“侯大人此言差也!我只是说了分科立学、分科立考的好处。并没有说方案。你急什么急。虽然此事是礼部分内之事,但未免太杞人忧天了。”

被他讥言羞辱,侯君集脸色卡白。耍嘴皮没孟星河厉害,他到风趣打击道:“那孟大人且说看,你有何良策?”

孟星河到没有说大话。他在心里想了想,很快得出答案道:“西都长安和东都洛阳都乃国之重城,圣上可在此两处地方设立示范性学堂作为全国的试学点。如果可行,那这两处地方在三年之内亦可为大唐深造一批优秀的人才。三年期限既可以证明此举能否可行,也可以为以后全国实行推广奠定基础。圣上若觉得此法可行,那下官愿意捐出三个月的俸禄作为建立示范性学堂的一点善款。此举不为别的,只为让我大唐后世子孙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