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嗜血战神话白起-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首先,是赵国政治集团非常清醒的认识到以下几个问题,那就是秦国对韩、魏虽然已经给与了沉重打击,但对赵而言还没有到达完全失去南部屏障的危险地步。韩、魏位于中原地带,在地缘上依然会位于赵之前成为秦的障碍。地处太行山区和华北平原的赵国还没有到危在旦夕的地步;其次,东方齐国的威胁当时已不存在,秦国必然加快东进速度,但是在楚与赵之间到底先动谁秦国未必有肯定的答案。楚国在齐国大败之后同样也没有了来自东方的迁制。如果能使得秦楚两国来个两强相征,打他一次战略大决战,无论谁胜谁负都将对赵国有利。赵国依然需要时间继续去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 

所以,赵国对秦国此前几次侵扰都没有太强烈的反映。赵国政治集团非常明白,秦国的东进之势是不可能在一战一役中得到遏制的,赵国不愿意去充当伊阙之战时魏国的位置。赵集团明白,齐国威力不在,楚国后顾之忧已经不存在,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秦楚之间级有可能“擦枪走火,大打出手。” 

果不其然,司马错仅仅几万秦军对楚国进行的一次进攻之后,楚国便倾全国之兵企图与之一战。楚国如此巨烈的反映绝不仅仅是个保家卫国的问题,显然是在魏、韩、齐三国均遭受了严重打击之后企图发动的一次与秦国的“战略决战”前奏。 

去想,当赵国得知楚国进行全国动员增兵荆州地区的时侯一定是暗自切喜。 

不过,赵国能看透的事,秦国方面也早已经了然与胸。秦昭王调白起南下之后,白起迅速作出了沿汉江直捣楚国腹地的行动,出奇不意的化解此次危机并连续三次“低成本”的打击了楚国,甚至险些灭掉楚国,这个结果实在另赵国方面太失望了。赵国企图在秦楚两家打战之后坐收渔人之利的企图没有得呈。 

经过三次伐楚战争,以及田单复齐,现在,天下的局面是这样的:魏、韩、楚三国极大削弱,大片领土易手于秦;齐国复国,但威力大不如惜,已经不再是一流强国。并且需要很多时间解决国家内部虚脱问题,而且还要跟小燕国继续过不去。 

所以,赵国即将被推到秦国东进战车之下。 

这样,赵集团根据现实情况,开始了对原来那非常有实效的“南守北进,和平就发展”的战略修改。 

公元前273年,也就是白起三伐楚国后的第四年,面对越来越危险的国际环境,赵国与魏国联盟,发联军进攻韩国。就此,白起军事生涯中一场千里奔袭的精典战役——华阳之战即将上演! 

……
第九章:血战华阳,腰断天下! 




公元前276年,即秦昭王三十二年,刚刚结束第三次对楚战争,昭王便在打摊楚国后立刻调过头来,马不停踢继续攻打魏国,命白起率军攻魏,攻取了两城。 

次年,昭王命国相魏冉又举兵攻魏,与白起两人一直打到大梁。韩国派大将暴鸢救援魏国,被秦军击败,斩首四万! 

随后,魏国割地予秦,乞讨和平。同年,赵国见魏国已在秦国面前显出臣服之意,同时也为了扩张需要,随派名将廉颇率兵攻掠魏国。 

又一年,公元前294年,秦国再次派魏冉进攻魏国,取蔡阳四城,斩首四万余! 

可怜啊,这个昔日的中原霸主真是惨到家了。秦国一次次打过来,顶不住了赵国也赶过来打上一通。就这样,魏国不得已向亲近赵国,以希望得到支持,免于被两面打击的境地。 

随即,公元前293年,赵、魏两国结成联盟。而赵国也以一次积极的行动开始了他的全新对外战略。就是这一年,在赵国的策动之下,为了维护三晋在秦国东进之下一至抗外的决心,赵、魏两国组成两国联军攻打难边那个没出息的小兄弟——韩国。 

按理说,魏国亲赵是迫于赵国的压力。秦国攻魏的目的直接就是为了打击掉魏国,扩张东进。而赵国攻魏则是为了自身利益,不允许魏国将土地连同赵国的防御纵深一起送给秦国。所以魏国亲赵是可以理解的。 

同时,赵、魏联兵攻韩也是同样的原因。显然,在这里显示出赵国在南方楚国退出一流大国的名单之后非常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即将成为锋口狼尖上的人物,他的第一次战略改型就是在维护三晋一至抗秦上的努力。 

于是,以十五万魏军为主力,数万赵军加强的赵魏联合兵团开始了对韩国的
进攻。 

当时,秦军刚刚结束对魏国的进攻,军队已经回到关内。赵魏联军趁机迅速开过了韩、魏边甲,合围了韩国华阳城。在伊阙大战后多次遭到秦国打击的韩国哪里还有能力与规模如此庞大的赵魏联军抗横,华阳告破。 

赵、魏攻韩从赵国的本意来将应该是为了促成三晋集体对外。但事实上,韩、魏两国早就被秦国打的不成样子了。魏国亲赵只不过是为了求得暂时的安全。而韩国也根本没有继续与秦国战斗下去的勇气了。韩国随即向秦国求援。 

此时,秦军主力大多已经回到国内,对于远在韩、魏边境的这一次突如其来的求援事先根本没有准备。华阳位于今天河南新郑北,与秦国关中直线距离400公里,当然途中的山地道路绝对不是笔直的。千里之遥,等秦军到达之时只怕一切为时已晚。 

秦国明白,如果不在韩国向赵、魏屈服之前完成此次救韩行动,那么三晋就将在赵国的煽动之下形成新的军事联盟。三晋联盟后的战斗力是否有能力对抗秦国,到底能对秦的东进产生多大影响这一点秦集团无暇去讨论,秦集团唯一关心的是能否在最断时间内挫败赵国这一三晋联盟的企图。 

经过一翻激烈的讨论,一切的问题最终汇成一个词:时间! 

时间,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华阳,击败赵、魏联军。 

秦昭王依然将此次作战行动的总指挥权交给白起,并命大将胡阳为其副手。 

白起领会了昭王对于此战的有关意见,迅速作出决定,以十万大军由关内出发,全军将士抛弃所有重型装备,甚至丢掉所有盔甲,除了随身兵器之外每人只带十日口粮,轻装简从,以最快速度千里奔赴华阳前线! 

武安君白起与客卿胡阳二人,率十万秦军由咸阳出发,丢开一切可以丢弃的东西,急速奔赴韩地。 

十万秦军在白起手中犹如十万匹骏马,他们以每日百里以上的行进速度,翻越一切山地关碍,仅仅八天就到达华阳战场。 

步兵八日之内急行军近一千里地,日行百里以上,这也许是到今天为止地球人赶路赶的最快的一次了。就算是骑兵,想达到这一连续奔进速度也是很不容易的。想想古希腊那个马拉松跑了还不到一百里就死掉了,而秦军将士却是连续八日每天都急进百里以上,跑完后还得大打一仗,这是不是也说明古代中国人的体质强的惊人呢?这样的急进速度也就毛泽东时期的中国军队达到过,而且也只是速度上达到过,而从来没有连续八日以这样的速度进行过长途行军。白起在战绩之余也创造了一个长途行军的世界记录! 

我想唯一能对秦军士兵如此凑和的解释就是:华阳那边十七万枚赵、魏联军官兵的人头实在太有诱惑力了,去晚了怕被别人抢光了! 

不管怎样,白起的军队做到了。八日之内就到达了前线。而此时赵、魏军才刚刚拿下华阳,正准备继续向南进攻韩国,迫韩就范。 

数万虎狼秦军完成八日超速行军,忽然出现在十五万魏军主力后方,犹如神兵天降,出人意料。秦军到达之后,军队根本不进行一丝修整,连阵形都没有去弄,立刻投入对魏军的战斗。 

魏军对这一群从天而降的虎狼的出现毫无准备,一时慌乱不堪,手忙脚乱。 

秦军迅速的朝十五手足不措的魏军扑了上去,一股精锐冲风便打进了魏军指挥部,斩杀魏军主将芒卯。魏军此前全无准备,秦军又迅速打掉了魏军指挥部,十五魏军迅速陷入极大恐慌之中。秦军随即以一次集团冲风打的魏前阵崩溃,随后是一串多米诺骨牌似的连锁反映,秦军的集团冲风只冲到了一半,十五万魏军便出现了“举阵惊骇溃散”的场面。而华阳四周乃山地丘陵,秦军出现在魏军后方,前米那是韩国国境,魏军此时是想逃都不知道该往哪里逃,结果是一团乱麻。秦军虎狼在大地上横冲直撞,或为小股,或单兵追杀,没有什么弩箭飞射,没有什么战阵冲撞,没有什么奋力抗击。有的只是一群睁大了恐惧的双眼哭喊着到处溃逃的魏军丧胆败兵;有的只是数万手持戈戟呐喊着追杀于后的秦军虎锐;有的只是一批又一批魏军官兵被追杀上来的秦军士兵刺杀倒地然后割下头颅系于腰间随后继续追杀的可怕情景。鲜血沁染大地,无首之尸满布山谷平地,哭喊声、呐喊声震耳欲咙,无数腰挂着尚在淌血首级的秦军士兵疯狂的追击败兵,一直打到眼前见不到一个还长脑袋会哭喊的魏兵为止! 就这么短短几小时,十五万魏军被全歼于华阳。十五万魏兵成了秦军官兵刀下亡魂,十五万枚首级又记在了白起的功劳簿上,并俘虏三员晋将。 

随即白起率领腰间挂着人头、手中提着人头的数万官兵向一边的两万赵军飞速赶去! 

赵将贾偃此时才刚刚发现这一突然变故,随即组织迎战。 

另白起刹意的是,两万赵军官兵面对着这群被滴血的人头所包裹的虎狼秦军时却丝豪没有此前魏军的胆怯,反到是组成密集的队形死死的顶住数万秦军的全力围攻。 

显然赵军不是那支多次被秦军打的不成人心,意志颓丧的魏军,赵军是真正的拥有顽强作风和坚毅战斗意志的优秀军队。 

区区两万赵军面对数倍与己的敌人做着殊死的顽抗。白起下令命赵军投降,毅然赵军拒绝,表示宁死不降。 

白起见此,随命令全军在包围全上留开一个缺口,然后集中兵力在另一面发动了强大的集团冲击。赵军被一点点的压向黄河边。当赵军最终被挤在黄河岸边的洼地之后,白起立刻下令凿开河堤,水淹赵军。随即,两万赵军被全部溺毙,浮尸黄河!华阳之战结束,白起大获全胜! 

我想,这次白起与赵军精锐部队的第一次“真正”交手,给白起的最深刻的印象可以用最简单的两个字来概括——“顽强”!没错,赵军的的确确是一支极其顽强的军队。 


华阳一战刚结束,白起立刻率军趁胜继续攻打魏国,围攻大梁。《战国策》中对此有这样的评价:“是示天下要(腰)断山东之脊也。”意思是说白起这是要打断山东六国的脊梁骨。 

赵国为了保住魏国,与燕国联盟,打算联兵救魏。当这一消息被秦昭王得知后,而魏国又献南阳向秦求和,昭王立刻下令白起停止进攻。 

这样一来,赵国这一次旨在促成三晋联盟共抗秦国的图谋没能得呈。不但韩国没有加入赵、魏联盟,就连魏国也向秦国割让了南阳。赵国算是“偷鸡不成,反失一把米。” 

但是,有一点例外,那就是在韩、魏屈服于秦后,秦、赵两国的关系也没有破裂,反而有所改善。看来对于秦而言,他依然不觉得到了对赵国全面进攻的时刻。 

随后,秦联合韩、魏打算再次攻楚。后经黄歇进言,第二年(公元前272年)并送楚太子完入质与秦,昭王取消行动,改为亲善楚国。 

同一年,秦、韩、魏、楚四国借燕相公孙操杀燕惠王之机共同伐燕。 

又过了两年,公元前270年,一个逃亡到秦国的魏人进见了秦昭王,当他与昭王二人进行了一翻谈话之后,秦国由内到外一次新的风波即将袭圈而来。 


…………
第十章:三星齐聚,杀破狼成! 


公元前270年,魏国逃亡者范睢进见了当时秦国国君秦昭王。两人一翻长谈之后,昭王立刻在内政外交上作出了一系列全新的决定。 

 范睢是魏国人。其实秦国几个君王手下都有许多魏国人。比如商鞅、张仪都来自魏国。范睢在魏国时投在中大夫须贾门下当门客。一次魏昭王使让贾出使齐国,范睢随往。范睢的口才深得齐王敬重,齐王甚至夸他是“辅国之才”,想留他任客卿,被范睢谢绝。须贾回国,不仅不赞扬他的高风亮节,反向相国魏齐诬告他私受贿赂,出卖情报。魏齐将他拷打得肋折齿落,体无完肤,又用席裹弃于茅厕,让宾客往上撒尿。范睢装死,被抛于郊外。返家后即托好友郑平安将自己藏起来,化名张禄,并让家人举丧,使魏齐深信自己已死。 
  
 半年后,秦昭王派使臣王稽访魏。郑平安设法让范睢暗同王稽会面。经交谈,王稽发现范睢是难得之才,将他和郑平安带回秦国。时值秦昭王三十六年(前271年),王稽虽多方努力,范睢没有得到昭王的召见。只好强捺焦躁,等待时机。 

过了一年,穰侯魏冉为扩大自己封地,欲率兵经韩、魏去攻打齐国。范睢抓住这一良机上书昭王,请求面谈。昭王把他接入宫中。 

这次二人的初次会面以及谈话内容,应该在历史上是非常有名的。 

范睢首先挑拨昭王与诸外戚势力的关系:“臣在山东时,…… 闻秦之有太后、穰侯、华阳、高陵、泾阳,不闻有王。”触及了昭王的心事。然后范睢又指出秦国内政弊端,即昭王上畏于太后之威严,下惑于佞臣的谄诈,身居深宫,陷于包围之中,终身迷惑,无法辨明是非善恶。长此下去,大则国家覆灭,小则自身难保。 

其实昭王此时早已经牢牢的掌握了国家大权,根本不是范睢所说的那样。只不过此前的昭王对外戚势力始终采用着平衡利用的方法,尚未从根本上消灭外戚。范睢的话显然是在夸大其词,煽动挑拨。 

但就是范睢这翻挑拨之言,最终使秦昭王下定了铲除外戚势力、大权独揽的最后决心。四年后,秦昭王四十一年(前266年),秦昭王最后一次罢免魏冉,令其回封地养老。拜范睢为丞相,封为应侯。接着又把华阳君、泾阳君、高陵君驱逐到关外,将宣太后安置于深宫,不准再干预朝政。通过这些变革,消除了内部隐患,使权力集中于以秦昭王为首的中央手中,政权更加巩固。 

对外,范睢正式提出了“远交近攻”思想。 

范睢提出对齐、楚等距秦较远的国家先行交好,稳住他们不干预秦攻打邻近诸国之事。魏、韩两国地处中原,有如天下之枢纽,离秦又近,应首先攻打,以除心腹之患。魏、韩臣服,则北可慑赵、南能伐楚,最后再攻齐。这样由近及远,得一城是一城,逐步向外扩张,好比蚕食桑叶一样,必能统一天下。 

范睢此人,的确可谓“奸险诡诈之士 ”。他一入秦便挑起昭王对外戚各派之间的斗争并鼓动秦王加速争伐三晋,长平之战时又入赵行反间计,长平之战后又怕白起功高而唆使秦王下令撤军。最后又挑起昭王与白起间的矛盾,使得秦王冤杀白起,自失良将。此行此迳,的确当之无愧的“贪狼”之象。 

如今,三星齐聚,大局将定。 

在范睢的推动下,此前对于在削弱了韩、魏、楚三国之后,面对一个衰败的齐国和新兴的赵国尚未明确具体进攻目标的秦国政治集团终于确定了下一步进攻方向——三晋。 

的确,此时的天下,韩、魏在秦国大军的连年争伐下已是苦不堪言,南方的楚国与最顶盛时期相比国土已被蚕食近半,东方的齐国也是难复当年之好,秦国之势可谓如日中天。放眼天下,只有一个赵国尚且拥有强大的国力和军力,这一障碍对于秦国的天下一统而言的确是到了该拔除的时刻了。即便是进行一场此前秦国所一直在避免进行的战略决战也是时机成熟,可以为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