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百一十九章比亚威斯克
当然也就在热扎维夫雇佣哥萨克的同时,克莱曼已经打通了哥尼斯堡与波兰地区的道路,在波兰边界处,克莱曼与闻讯前来的俄国使节秘密会晤。
与克莱曼会晤的俄国使者正是在普奥战争中大放异彩的米哈伊尔·伊拉里奥诺维奇·戈列尼谢夫·库图佐夫,因为其在普奥战争中的出色表现,叶卡捷琳娜二世任命库图佐夫为俄罗斯帝国驻波兰军队的最高统帅。
克莱曼此前尝试与女皇陛下联系,其中的牵线人也就是库图佐夫。
当初叶卡捷琳娜二世因华沙条约刚刚签订不久并不想立即与普鲁士交恶,但是库图佐夫力劝女皇,库图佐夫对女皇说:
“莫拉克侯爵是一位在东普鲁士地区拥有巨大声望的长者贵族,他的反叛不仅仅是对普鲁士的一种削弱,更是对那位小国王威望的一次沉重打击,再者说,普鲁士的那位小国王正在进行改革,此刻如果我们扶持莫拉克将这次反叛的规模扩大,那么我想那位小国王之前的努力一定会化为须有”
叶卡捷琳娜二世被库图佐夫说动了,不管从哪方面说莫拉克的反叛对俄罗斯帝国有利无害,因此女皇陛下很爽快的答应了对莫拉克的支持,不然就算是热扎维夫携带再多的金钱,他也不可能从东欧大草原上带走一个哥萨克。
此次克莱曼与库图佐夫的会晤很快的达成了共识:
1、俄国不直接出兵干预东普鲁士地区形势,但是俄国会将一批哥萨克骑兵以雇佣的名义交给莫拉克指挥。
2、俄国为此次莫拉克的行为提供三百二十万马克银币的款项,这些款项将用以支撑莫拉克的正义行动。
3、俄国会出动舰队帮助莫拉克封锁东普鲁士沿海地区,禁止任何人员和船只在此地区登陆。
4、俄国向莫拉克提供三万支步枪,二百门大炮以及数以十万计的弹药。
5、如若莫拉克在东、西普鲁士地区形成优势,俄国将率先承认莫拉克此次行为是正义的,并在国际发表声明俄国承认莫拉克政权的合法性。
6、莫拉克在获得政权之后必须承认俄国为其宗主国,俄国在莫拉克实际统治范围之内享有免税权、驻军权、税收抽成等一系列特权。
、、、、、、、
零零碎碎的条约将东普鲁士卖的体无完肤,要是莫拉克真的取得了政权,那将是东普鲁士人民最大的灾难。
在完成会晤之后,库图佐夫将此次自己带来的两千哥萨克骑兵交给了克莱曼,这些哥萨克骑兵都是从库图佐夫率领的布格猎骑兵军中抽调出来的,当然这些骑兵也都是跟随库图佐夫南征北战多年的悍卒了。
克莱曼对此次的收获非常满意,同样库图佐夫也非常的满意,虽然说俄国花费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万一失败岂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但是库图佐夫不这么看。
哪怕就是这次莫拉克的反叛不能成功,但是有了俄国的支持,想必莫拉克还能多支撑一段时间,莫拉克就好像是附在普鲁士身上的一个疮疤,只要能让普鲁士不停的流血就是俄国最终的目的。
克莱曼带着两千哥萨克骑兵回到了自己的军营里面,因为有了哥萨克的加入,克莱曼的军营显得有些拥挤了,但是克莱曼对此浑不在意,他在意的是在拥有了这些哥萨克之后对付普鲁士王室的讨伐军就更有把握了,为此克莱曼决定全军休整一晚,第二天全军向哥尼斯堡进军。
就在克莱曼率军回返哥尼斯堡的同时,斐迪南亲王率领着军队已经踏上了东普鲁士的土地。
在前几天,有一些贵族以及一些地方上面的驻军陆陆续续的投奔到了斐迪南的军中,这些人都是忠于王室的人,但是莫拉克声势正重,没人会不明智的在此刻前去平乱,除非其拥有压倒性的优势。
在经过几天的行军之后,斐迪南的军队扩大到了七千人,这么多人的投奔让斐迪南始料未及,要知道当初进军东普鲁士地区的时候,斐迪南可仅仅是携带了足够当时人数吃三个月的军粮,眼下人数扩大近乎是一倍,这意味着粮食的消耗也将加倍,也许军粮已经撑不到两个月。
在经过思考之后,斐迪南决定必须到最近的一座城市补充辎重,而能够容纳七千人补充辎重的城市而且还没有被叛军占领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比亚威斯克。
比亚威斯克位于哥尼斯堡的西南方向,距离哥尼斯堡有大约五天的路程,那里还驻扎着四个营的军队,这四个营的军队都是刚刚调到东普鲁士地区不久的军队,所以莫拉克的号召对他们完全没有起到作用,而且因为莫拉克主要将精力放在了攻略哥尼斯堡东方的土地,所以比亚威斯克还处于王室的统治之中。
在率军抵达了比亚威斯克后,斐迪南见到了很多从东北方向逃难过来的贵族,这些贵族一边奉承着斐迪南一边咒骂莫拉克是一个应该下地狱的魔鬼。
尽管斐迪南对这些只有懂嘴皮的贵族充满了厌倦,但是这些人毕竟是忠于王室的,不能让人对王室失去信心不是,因此斐迪南嘴上一边应付着这些贵族一边思考着下一步的计划。
但是很明显,计划赶不上变化,就在斐迪南率军抵达比亚威斯克的第二天,有一个从东南地区逃难来的贵族告诉给了斐迪南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有大约四千的哥萨克骑兵打着莫拉克的旗帜进入了东普鲁士地区。
这个消息让斐迪南再次震惊了起来,他没有想到莫拉克所谋居然如此之大,和俄国人都搭上了线。
其实俄国人也知道的,只要哥萨克一踏上普鲁士的领地,那么他们与普鲁士的关系绝对会降到冰点,因为哥萨克已经被俄国人征服了近百年,如果没有俄国人的点头,谁都带不走一兵一卒的哥萨克。
但是名义上哥萨克是有自主权的,而且欧洲一贯的传统都允许使用雇佣兵作战,俄国人只要推说是莫拉克自己雇佣的,那么谁都没有办法说俄国人什么。
原本还想进军哥尼斯堡的斐迪南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放弃了自己原先兵临哥尼斯堡的计划,转而向后方连续发出了三道急件,将这里的消息紧急的汇报给了无忧宫,同时斐迪南还收缩了兵力,在比亚威斯克修起了城防设备。
笑话,斐迪南可不会认为自己的军队能够在野外打败四千哥萨克,要知道七千人中可是有两千多号人是在斐迪南进入东普鲁士之后投奔过来的,这些人的战斗力,斐迪南暂时还无法信任。
而四千的哥萨克是什么概念,再加上哥尼斯堡莫拉克的军队,真要打起来的话,自己可就是打灯笼上厕所了。
第一百二十章接管军队
在全军缩回比亚威斯克休整之后,斐迪南没有放弃对其它地区的侦查行动,军队中的游骑不停的在比亚威斯克附近地区进行活动。
就在斐迪南军队抵达比亚威斯后,哥尼斯堡的莫拉克已经接到了斐迪南军队活动的情报,针对斐迪南军队动向,莫拉克在思考之后决定主动出击。
在热扎维夫带回四千哥萨克骑兵之后,莫拉克手上的军队达到了一万一千余人,而克莱曼与俄国人的接洽也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尽管克莱曼军队回援哥尼斯堡可能需要一段时间,但是莫拉克相信在自己攻打比亚威斯克的时候,斐迪南是不肯能有援军出现的,因为王室援军的路程还比较远。
事实也确是如此,整个普鲁士的正规军在去除王室卫队之外,只有十万人,而威廉派去北美地区的军队就有两万人,剩下的八万人军队驻守普鲁士各地。
在波西米亚地区有三万人,在西里西亚地区有二万人,东普鲁士地区有一万五千人,西普鲁士地区有五千人,还有一万多的军队驻守在普鲁士全国各地。
眼下东普鲁士和西普鲁士的军队已经集中到了东普鲁士地区,而其它地区也有反对王室的贵族在活动,这样王室所能做的就是从波西米亚和西里西亚抽调军队。
但是这两个地区一个是刚刚占领不久,王室的统治还没有深入人心,而另外一个地区又是民族成分比较复杂,受外国势力影响较大,所以即便是抽调也不会抽调出太多的军队。
这样算一算的话,能够用于平定东普鲁士地区叛乱的军队不会超过三万人,当然这些是在王室没有大规模征召士兵的情况下,如果把王室逼急了,王室还能征召出数以万计的征召兵。
但是眼下可是春耕的时候,全国各地都在忙着耕种庄稼,要是这个时候征召士兵,那么今年的收成一定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莫拉克相信那位小国王不会看不到这一点。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除非那位小国王不顾人民的怨声载道,否则是绝对不会征召士兵的,而只要自己能够消灭斐迪南的这支军队,那么接下来的战争中双方的力量对比就会处于一个较为平衡的状态。
实际上莫拉克所想的是一点都没错,威廉确实没有在现在这个时候征召士兵的想法,一个原因就是如莫拉克所想的一样,大规模征召士兵无疑是在杀鸡取卵,当然并不是说普鲁士承受不了这种损失,而是这样做会让威廉在国内的声望急速的下降。
有时候声望这种东西还真不好说,莫拉克就是凭借着他的声望才能拉出这样一支队伍,同样威廉也是通过在普奥战争中取得的声望才能大刀阔斧的对国家进行改革。
但是人都是自私的,你对一个人一百次的好,他都只会记住你一次的好,但是你若对一个人一次的坏,那么他就会记住你永远的坏,要是威廉在此刻不顾各地的实际情况而让人们放下锄头拿起枪的话,威廉自普奥战争中取得的声望将会全部消耗光,当人们已经不再记着威廉的好的时候,他又凭什么在之后的改革中让大家支持他呢!
所以在征召士兵的情况下,普鲁士能够用于平叛的力量是有限的,而且在前线威廉还必须留下一些用以防备的兵力,所以威廉当初与各位大臣协商的调兵方案是从西里西亚抽调一万五千人的军队前往东普鲁士,从波西米亚抽调一万人的军队前往西里西亚,同时驻扎在勃兰登堡的三千驻军在会合了波茨坦的王室卫队之后总兵力将会达到八千人,这八千人也将赶赴东普鲁士地区平叛。
这样再加上斐迪南一开始的五千军队,用于平定莫拉克侯爵叛军的正规军将达到两万八千人,威廉相信两万八千人对付莫拉克的叛乱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斐迪南的举动让这个计划出现了极大的疏漏,万一斐迪南的军队在援军赶到之前被莫拉克歼灭,那么不仅仅是莫拉克声威大涨的问题,王室的平叛兵力也会被削弱到一个危险的状态,威廉可不会认为两万人就能够消灭莫拉克。
在斐迪南提前进军东普鲁士之后,威廉思考了一夜决定,原本由波西米亚派往西里西亚的一万人改变路线,这一万人的军队将会直接前往东普鲁士,这样即便是发生最坏的情况,王室也有充足的力量平定莫拉克。
但是这样做无疑冒了很大的风险,要知道西里西亚原本有两万人的驻军,但是现在已经被抽调了一万五千人前往东普鲁士,只剩下五千人还驻守在那里,
尽管在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之后,西里西亚地区就由霍亨索伦家族进行统治,但是西里西亚实在是太过重要了。
西里西亚土壤肥沃,盛产谷物、马铃薯、麻类和甜菜。煤、铁、铜、铅、锌等矿产资源丰富。同时它还与奥地利、波兰交界,而从民族成分来说,西里西亚居民多数是波兰人和西里西亚人,日耳曼民族在西里西亚只能算是少数民族。
更何况,因为西里西亚和波西米亚一样,都是普鲁士通过战争手段抢夺过来的,那里的人民对普鲁士的统治依然存在反感,而且奥地利对两次战争中失去的这两块地区耿耿于怀,尽管普鲁士与奥地利已经就战争达成了备忘录,但是威廉相信只要有机会那位约瑟夫二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和自己翻脸。
因此,普鲁士必须派遣一支使团前往维也纳试探奥地利的态度,如果奥地利能够给予普鲁士正面的回应的话,那么威廉不仅可以解放一大批的战力更可以在国际上迫使俄国人做出让步。
那些俄国人难道真的一位威廉不知道莫拉克的事情背后有俄国人的影子吗?那么多的哥萨克军队真当威廉是傻子啊。
当然为了以防万一,威廉还是让各地的官员在实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征召一批士兵,威廉给官员的要求很简单,在不影响今年田地收成的基础上尽量的征召一些士兵。
能想的办法都想了,接下来就要看东普鲁士打得怎么样了,威廉担忧的想道。
事实证明军事部的效率还是不错的,在亨利命令各地提供帮助之后,西里西亚前线的一万五千驻军很快的就从西里西亚来到了西普鲁士,原计划这些军队将会和斐迪南的军队而后由斐迪南担任最高指挥官,但是现在斐迪南已经率先前往东普鲁士了,为了不影响计划,亨利在西普鲁士正式接管了这支军队。
而由勃兰登堡开过来的八千军队估计还要一段时间才能抵达,因此在宣告全军由自己担任最高指挥官之后,亨利亲王率领一万五千军队向东普鲁士进军了。
尽管亨利对斐迪南私自行动非常的不满,但是眼下东普鲁士的情况已经是如火如荼了,亨利相信凭借着斐迪南的七千人是奈何不了莫拉克的,莫拉克本身就算得上是一位名将,更何况莫拉克在东普鲁士属于本场作战,他有什么底牌,谁都不知道。
万一斐迪南在莫拉克的手上吃了亏,到时候倒霉的还不是王国的利益!所以自己必须率领军队尽快与斐迪南会合,这样想完之后亨利下定了进军的决心。
亨利为什么会出现在西普鲁士呢,其实很简单,亨利亲王作为军事部的主官,对于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又怎么能无动于衷呢,原本威廉是准备由斐迪南统帅平叛军队进行平叛,但是全局必须处在亨利的控制范围之内。
这样看起来好像是有两个主将,其实不然,亨利起到的更多的作用还是辅助与监视,辅助斐迪南军队的后勤辎重,监视斐迪南是否有异常等等。
第一百二十一章平民攻城
亨利出现在西普鲁士不是偶然,但也正是这个原因让军队不至于没人领导从而错过战机,亨利在临时整合了从西里西亚开来的一万五千人的军队之后也向东普鲁士进军了。
也就在亨利进军东普鲁士的时候,比亚威斯克被莫拉克率军包围了。
斐迪南站在城墙之上,看着城外不远处马蹄带起的尘埃,心中不禁恻然,谁都没有想到莫拉克的反应居然这么快,完全还没有等比亚威斯克城内的军队反应过来,城池四周就突然出现了莫拉克的大军,原先派出去侦查的游骑没有传递一点情报回来。
不过这也不怪普鲁士军中的游骑不给力,斐迪南军中总共就那么一百多号游骑,而他们面对的可是数千哥萨克,这些哥萨克自小长在马背上,来去如风,也许除了王室卫队的那些骑兵别的骑兵士卒是对付不了这些哥萨克的。
那些哥萨克们游弋在城头枪炮的射程之外不断向城墙上的守军进行挑衅,但是在斐迪南的严命之下,尽管士兵们被那些哥萨克刺激的眼眶发红但还是没有擅自妄动。
斐迪南一边看着城外莫拉克军队的调动,一边感觉到自己的头皮发麻,只见莫拉克的军中裹挟着大量的平民。
对于莫拉克裹挟这些平民的意图,斐迪南并不了解,毕竟这样的战例在西方历史上还是出现过多少次,斐迪南没有预料到莫拉克会如此丧心病狂。
莫拉克不丧心病狂能行吗!眼下自己必须尽快的消灭比亚威斯克城内的普鲁士军队,这样自己才能有足够的精力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