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烽火-第2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啪”的一声,梯子是越外滑,长度已够不到箭垛处了。事出忽然一个正在中间的清兵却是抓不稳梯子,他一头就撞到了城墙上,头破血流,当场毙命,尸体坠落。
“我们来了!”一大群的百姓都上来了,他们一齐登上城头助守兵守卫。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儿啊!看爹为你报仇!”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丈居然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他拿起了沉重的石头,然后他对着下面的清兵砸下去,把清兵给砸死。
同时也有一个妇人也奔上来,她也是大叫:“相公!我为你报仇了!”她也是同样举起一块石头扔下去,可是她的准星不够,清兵却是机灵地往梯子的另一侧一闪,就让过了,他笑道:“真是愚蠢!连女人都上来了!等老子上去好好骑你!”
虽然妇人听不懂满语,可是她能从清兵色**的样子中知道清兵在动什么**秽念头。
清兵到跟前了!就要登上城头了,双眼充满**地盯着妇人,妇人却从怀中掏出了剪刀,她是不会给清兵机会登上城头的。
“卟”的一下,剪刀就送进了清兵的胸口,清兵猝不及防地挨这一下,虽然是没有致命,可是太忽然了。
这不,他一**就坐在梯子上,“卟卟”地他把梯子的横栏给一级级地坐坏,一直往下坠。“啊!不!”而在他下面的一个清兵见到战友坐着下来,他一惊,想闪也来不及了。
“嘭”的一下,好个用热脸来贴冷**,两人便一起掉落,好好地一个长梯就这么毁了。而在下面刚刚登上梯子才第五级的清兵就是一跳,就跳离…
“啪”的一声,由上面挨一剪刀的清兵坐着下面的清兵一同掉在地上,两人都死了,而梯子则是分成了两个横杆,你要爬着上来也难了。
守兵过来了,一人一边,一脚就踹向了两个横杆,有一个横杆是跳了起来,“啪”的一声,击中了一个清兵的脑壳,清兵当场昏厥倒于地上。
而另一个横杆则是在倒下时,也顺带把另一个长梯给搞落了,长梯上的清兵们也跟着一起掉下来。
“咻咻咻”城下的清兵开始了射击,持剪刀的妇人则不幸中箭,她倒于了一片血泊之中。
她面朝着青天白日,嘴边溢出鲜血,说:“夫君……我来了,我和你永远不分离……”
而一个持拐杖的老者也上来了,别看他步履蹒跚,可是他的双眼有神,在他的身上连中了两箭,他也接近到了箭垛上,他举着拐杖,作势要打清兵,可是最后又一箭正中他的额头,他便是伏在了箭垛上,一动也不能再动了。
“咻咻咻”又一波的箭雨,秦怀玉跟前的两个侍女中箭倒下。秦怀玉看着侍候过自己的侍女惨死,目眶中打着泪珠,可她还是一动也没有动。
黛丽丝也向她一笑,两人的手是握在一起了,任由耳边呼啸着的是飞矢,她俩也要继续坐在城头,要告诉满城生灵,大家要想活下去,要想能继续幸福生活,那就得拿起武器反抗到底,保卫自己的家园!
“保护夫人!”有士兵是持盾而来,他们在秦怀玉的跟前筑成了一道铜墙铁壁。他们面色凝重,同时在互视一眼,以作交换,示意他们都将誓死护卫秦怀玉。
一个又一个的士兵倒下,可是也会有人紧接着跟上来,就算是牺牲自己,也不会让心目中尊敬的夫人受到一丝的伤害。
何洛会指挥着军兵是一波又一波的攻势,可是都被打退下来,灵宝最厉害的并不是城池的坚固,而是人们的万众一心,这才是令得强大的清军感受到了力不从心的原因。
清军撤退了,明天他们还会再继续狂攻,毕竟他们知道时间宝贵,谁最能熬,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周遇吉来到了秦怀玉和黛丽丝的跟前,见到两位美女都已是灰头土脸地,可是脸上的笑容依旧灿烂,依旧是那样地迷人。
“夫人……”周遇吉劝了:“请两位夫人明天不要再到城头了!还是回到守备衙门吧!末将一定会打退清军的进攻!不管这帮**养的来多少次,我就打退他们多少次!”
秦怀玉笑了,说:“周将军,将士们在浴血奋战,就连城中的百姓也上来不顾生死地守城,我又怎么能在守备衙门呆着呢?”
黛丽丝也说:“是啊!明天,我们还会上到城头来的!相信你哟!有周将军在,我们是安全的!”
“唉!”周遇吉也知道两个夫人呆在城头的原因是想激励将士,同在张必武面临着生死存亡,而且张必武还不在这里,秦怀玉就不得不亲冒风险,哪怕是死,也得为夫君保住最后的希望。
周遇吉不由想起了自己的夫人,当初李自成攻宁武的时候,夫人不是也和侍女们一起助他守城吗?夫人箭法如神,一箭射杀一个贼寇,最后是寡不敌众,败局已定,她就领着一群侍女**于箭楼,可谓是死得壮烈。
周遇吉抹了抹眼泪,他在心中暗下决心,他绝对不能让自己夫人的悲剧再在秦怀玉和黛丽丝的身上重演了。
秦怀玉并没有回去休息,她要与黛丽丝一起在城中巡视一番,让人们看看,她们还在,还与军民一起守城。
虽然日落西沉了,可是人们还在挑灯辛苦地工作,他们在拆着房屋,还在用刀来削着木。如此就能有大量的石块上城来砸杀暴徒,也有有大量地箭矢以击杀敌兵。
至于旧老的土屋墙壁边,都有人在刀削着硝,接住,包好,这样就能给鸟铳提供弹药。沙石等等也是不断地装作弹药。
很多百姓是不休息地工作着,这其中有老有少,有男有女,他们知道明天将会又是一场苦战,他们必须要做实际行动来支持。
也有人把城头上的清兵尸体给堆垫到城墙的破损处,其他本方战士或者是百姓的尸体则扛到另一边放好,要是战事僵持日久,那么这些本方的尸体也得用来垫堆真实城墙的缺口,这是最后无奈的举动,并不想做的。
何洛会远望着灵宝城,他望到灵宝星光点点,就知他们还在挑灯着做第二天的防卫准备。
“唉!”何洛会不由是叹气了,说:“摄政王本来也不想这么冲动地倾全力以灭张必武的!可是却因张必武东进到凤阳以祭皇陵,从而让豫亲王按捺不住轻率而来,不得不全力以赴啊!我真的担心陕西啊!”
第六十章 剃发易服令
何洛会便问了身边的斥候:“张贼的动静如何啊?”斥候应道:“四川的张贼亲自披挂上阵,他要来夺我们的陕西了!”
“唉!”何洛会叹气了,说:“陕西还能不能保住啊?”他充满的尽是忧愁。同时,他也想知道李自成的情况,还有多铎他们。
何洛会所想的一点也没有错,李自成还真拖住了阿济格,虽然李自成拖住阿济格只能拖一段时间,可是只要有足够的时间都能对张必武造成很大的帮助。
不仅如此,多铎、济尔哈朗等都没有能取得进展,一下子战局就陷入了僵局。
似乎上天在帮张必武了!东南方的百姓开始抗清了!一城又一城的百姓掀起了反清的浪潮,整个东南形势真的是风起云涌起来。
东南情况有变,迅速地报到了多尔衮那里了。多尔衮一见各处的急报,他不由是一拳就击在了案桌上,大骂:“敢反我大清?没有死过了!我以前好心地待你们,你们却以为我大清是软弱吗?全是愚蠢至极的混球!不动真功夫,还真不知道什么叫做厉害啊!”
多尔衮目露凶光:“杀!胆敢反抗者杀!还有命令,要是真心降顺我大清的就得剃发易服!剃发易服令不能再拖了!全面在江南实行!反正不执行,他们也要反我大清,执行也要反我大清!执行了,我还好看看哪些是顺民,哪些不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多尔衮因为战事的不利,他发出了这样的命令,他没有经过细细地考虑,剃发易服将会更激起江南民众的反清浪潮,形势更将地艰难。
而且他知道豪格一直在议论他,还说在他的摄政之下,让大清走下坡路了,虽然入关多尔衮是立了大功,可是在平定叛乱,还有对待汉人上太过于温厚了,才造成局面越发对满清不利。
偏偏豪格的这些言论得到了很多王公大臣们的赞成,一股暗流在流动着都是极不利于多尔衮的。
豪格更在公开场合不断地说着多尔衮太仁厚了,一点也不像爱新觉罗的人,他办的事也太让人失望了。如此的情况之下,多尔衮当然是下达了这样的命令。
可以说,前段时间,禤建豪认为豪格和多尔衮的矛盾可以利用,现在还真的是发挥了作用。
多尔衮也见到了一封奏折,这是孙之獬上的疏,提议多尔衮让所有的汉人都剃发易服。
“陛下平定中国,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这一段话更是说服了多尔衮,让多尔衮为之赞赏。
多尔衮目露凶光:“对!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不从满式发辫,当然是杀无赦!只有听从我的话,才是我们大清的顺民!通过剃发易服令就能看出谁是真心地归顺我大清,谁是顽固分子!那就得杀!”
多尔衮又看了一下孙之獬的奏折,他笑了,说:“这个孙之獬啊!他是因个人之愤才上疏的!真是小人一个!不过……哈哈!好笑!”
他脑海里浮现出了滑稽可笑的一幕。
孙之獬是一个逢迎的小人,在以前他就是阉党一派的。当时多尔衮初入燕京为了能收得人心,他才召孙之獬当官。
这小人啊,为了讨好新主子,他特意剃了发,留了金钱鼠尾辫,穿上了满人的官服。在当时,天下未定,急需收买人心。所以在百官上朝的时候,允许汉臣穿明朝的服饰,只是满汉各站一班。
孙之獬得意洋洋地上朝,他想要站到满人这一边,满人则是自认为高人一等,当然是不给孙之獬站到他们这一边了,毫不客气地,七嘴八舌地轰他出去,一点面子也不给。
难为孙之獬还在来的时候,一副笑**的样子,还不断地向满人作揖以讨好,奴才嘴脸十分让人生厌。
现在孙之獬却是用热脸贴上了冷**,弄了一身的腥。孙之獬自讨没趣,悻悻地想回到汉臣站立的班中。
汉臣恨他过于逢迎求宠,一个两个都不允许他入班。就算是他想强行挤进去,还被推倒,一**跌坐在地上。
为此,引起了哄堂的大笑。在两班之间进退不得的孙之獬是狼狈至极。每个人都指着他来笑。当时的多尔衮见状也是开心大笑。
多尔衮一想到孙之獬的滑稽样,多尔衮不由是冷笑了一声,说:“这个蠢材倒是办了一件好事啊!给我上疏,让我推行剃发易服令了!好!我就顺水行舟!就说如他所言,‘陛下平定中国,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
多尔衮站了起来,说:“我是采纳汉人的意见才会推行剃发易服令的!似此,别人就没有什么好说的啦!”
多尔衮便立即是让人书写了命令,然后通行全国。无论如何必须剃发易服!
孙之獬这个超级**造成了百姓生灵涂炭的一件祸事,不管怎么样,他的骂名永世背负着,怎么也洗刷不了,历史将他永远钉在耻辱柱上。
范文程一听闻消息,他就急忙找了洪承畴,他和洪承畴一同前去见多尔衮,想要劝止多尔衮不要下剃发易服令。
多尔衮一听可真是火了!他俩是撞到气头上,多尔衮大吼:“你们说些什么!我这是为了彻底地征服汉人,为了能让我们大清长治久安啊!好了!就这么定了,你们就不用多说了!”
洪承畴还是再劝最后一句:“摄政王,我真的是怕……”却没料到他话没有说完,多尔衮却狠瞪了他一眼,说:“洪承畴,你就给我到江南去吧!给我**所有胆敢反清的势力!肃清!肃清!杀!杀无赦!我的规定是三个月内必须完成剃发易服的决定!”
“什么!”洪承畴和范文程都同时吓了一跳,居然要在三个月内全部完成剃发易服的决定?而且还指派了洪承畴去。
洪承畴的家乡在福建泉州南安英都,现在下放到他到福建还是要进行剃发易服的事,这样洪承畴还真难为了!
他的母亲已不理他了,虽然洪承畴在初时是以孝闻名的。而洪母则说,为活命屈膝投降,引满清入关,这是不忠不孝!故洪母则说其子洪承畴早在松锦大战的时候就死了,现在满清中的洪承畴是一个同名同姓的人,绝不是她的儿子!洪家没有这样的人。
这本身就让洪承畴痛苦了,可再让他到福建来执行剃发易服,那不是更让人痛恨他吗?洪承畴是说什么也不想去的,他便嘴动了动说话想请辞:“我……”
洪承畴刚说出一个我字,“哼!”多尔衮冷笑一声,他当然能明了洪承畴的想法,打断洪承畴的话:“洪承畴啊,看来你是不忠于我大清啊!你不去还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心吗?告诉你,你必须去!”
洪承畴还是极不情愿:“摄政王,我……”多尔衮大吼一声:“两个月给我完成剃发易服!”
这一下洪承畴脸色大变了!他还想再出声据理力争,虽然他在满清的朝廷里一直都是谨小慎微的,可现在他决定要拼上一拼了。
范文程见到多尔衮与平常是大不一样了,他可不想洪承畴顶撞多尔衮从而遭受到不幸,满清还需要像洪承畴这样的能人呢!
于是范文程暗地里碰了一下洪承畴,向洪承畴以目示意。洪承畴已然知道了,就算是他再怎么不情愿,事已如此,由不得他了。
再继续地顶撞下去的话,说不定多尔衮还会再缩短期限呢!
“唉!”洪承畴便是点头,说:“好吧!摄政王,臣愿意去东南,尽快地完成摄政王交待的剃发易服令!”
多尔衮这才满意了,他便向洪承畴和范文程没好气地说:“你俩没有什么事就跪安吧!”
似此,范文程和洪承畴只好是跪安了,他俩要进宫去找大玉儿,希望孝庄能劝服多尔衮。
可是他们在宫外的时候,就被挡了下来,守卫说太后身体抱恙,不能见他们。
苏茉尔看着失望的范文程和洪承畴,便说:“两位大人,圣母皇太后还说了,洪大人虽然暂时到江南,圣母皇太后也会想办法以帮助洪大人的,绝不让洪大人会受到责罚的!毕竟圣母皇太后也有她的难处……”
范文程和洪承畴听到苏茉尔这一番话,明白了,多尔衮独断乾纲,大玉儿就算是圣母皇太后,她不能是逆着多尔衮来。
要是与多尔衮太多的冲撞,那可不是一件好事,说不定就会让多尔衮想到废除顺治,自己当皇帝了。
而且现在说多尔衮太过仁慈的就是豪格等人发起的,豪格是多尔衮的死对头,只要一想到豪格,多尔衮就会不能自己!
他一心想要除掉豪格,现在豪格想借清统一天下,与群雄激战不利的事来大做文章,尤其是说缺少了尚武精神,手段太过于软弱,他就得用快速地推动剃发易服来回击。劝是劝不了的,只能当事势稍过之后,再劝,似此还好点。
第六十一章 不能改变多尔衮的想法
苏茉尔都把话说得这么清楚了,大玉儿帮不了他们,剃发易服还得实行。范文程和洪承畴再互视,只好是叹气了,真个是没有办法啊。
苏茉尔又说:“洪大人,你此次回故乡也是好,就当是衣锦还乡!只要不出什么大的差错,圣母皇太后会力保洪大人的!圣母皇太后可是很赞赏洪大人的!”
洪承畴也只是一苦笑,说:“看来我洪享九要做历史罪人了!唉!而且家乡人一定会恨死我了!唉!好吧!”洪承畴说着,他的双眼全是泪啊!看得出,他很无奈,不想做也得去做。
苏茉尔又在旁说好话:“洪大人,你到家乡就算是手段温柔,那也是顾念故乡情所为,圣母皇太后知是人之常情,包括摄政王也懂理的,不会为难你的!而且摄政王让你到江南,真是江南的形势不利,不得不倚理洪大人来平息啊!由此可见,摄政王还是很器重大人的!”
洪承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