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醉枕江山-第4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帆又像灵猿一样从松树上回到崖上,对阿奴和古竹婷道:“准备动手!”
两个女人都很快乐,好像这是一场游戏,的确,他们所做的事虽然凶险,可是对他们来说,站在这崖上就是最大的安全保障,这件事对他们而言,的确就像一个游戏。
杨帆探头向谷中望去,谷中一枝枝火把已经聚合到一起,变得极为紧密,随即前面的一排排火把开始向外移动,看样子是要出谷了。
杨帆心中一动,先寻了一块拳头大的石头放在身边,又提起一桶桐油,瞄准了那密密匝匝的火把,突然奋力一掷,随即便拾起那块石头,狠狠地向油桶击去。
谷中的火把成了很好辨认的背景,让那块石头准确地击中了桐油桶,硬木的油桶被杨帆全力一击,顿时碎裂,桐油化作漫天的雨水,向谷中飘去。
而站在杨帆右侧,距他有十几丈距离的阿奴和古竹婷,则是中规中矩地提起油桶,运足全身气力,向谷中一辆辆隐约可辨的粮车处砸去。
阿奴和古竹婷抛开的油桶先于杨帆一刹落地,站在崖顶,只听到很轻微的一声撞击,接着就看到那些密集的火把纷纷摇晃了一下,似乎是谷中的契丹兵听到声音,下意识地扭头看了一下。然后,便是一片火把猛地爆燃起来,仿佛被风鼓吹着,猛然发出了最亮的光和热。
“轰”地一声,一群火人出现了,尖厉的嚎叫传到崖顶,他们听得清清楚楚。
着了火的人连眼睛都睁不开,只能闭着眼睛跌跌撞撞,结果一些身上泼了油,但是侥幸没有成为火人的人也成了他们的一员。
阿奴和古竹婷一见大喜,忙也效仿杨帆将油桶掷出,再以石块在半空击碎,越来越多的火人在山谷中四处乱撞起来。
杨帆叫道:“重点烧粮,他们乱了就好。”
阿奴正玩得有趣,哪舍得放手,娇憨地道:“你来烧粮,你力气大。”
杨帆哭笑不得,只得提起一只只油桶,尽力向那些粮车掷去,而阿奴和古竹婷则不断地把油泼洒向谷中的契丹兵,因为契丹兵正集结起来准备赶赴前山救援中伏的人马,结果在这漫天的油雨攻击下,根本无从躲藏。
哪怕一些机灵的士兵及时把火把远远扔开也没有用,他们身上被泼了油,再被到处乱撞的火人一碰,马上就变成了一枝移动的火炬。很快,有人撞到泼了油的粮车上,大火被引燃,整个山谷都燃烧起来,站在崖顶都被那火光映得脸庞通红。
埋伏在谷外的楚逸望着谷中的情形目瞪口呆。
他只带了八百人,悄悄潜到山前埋伏,人再多些就很容易被巡察在山口的契丹人发现了。
按照他与杨帆的约定,由杨帆将油桶掷到谷中,引燃粮车,谷中有许多牲畜,火势一起必然大惊,从而将整个山谷带入一片混乱当中,然后他就率领这八百名精挑细选、擅长技击之术的战士杀进谷去。
可看那谷中眼下情形,一个个火人没头苍蝇似的四处乱窜,受惊的牲畜四处乱撞,哪怕几十个人杀进谷去,只怕也能轻松取胜,这一仗……赢得也未免太容易了些。
楚郎将定了定神才清醒过来,猛地拔出横刀,大喝道:“动手!冲啊!”
八百勇士,像一阵旋风似的冲进了谷去,首当其冲的一批火人在他们的刀下得到了解脱,而那些没有着火的契丹兵,在慌乱之中也完全失去了战斗力,被这些如狼似虎的将士们乱刀斫为肉泥……
※※※※※※※※※※※※※※※※※※※※※※※※※※※
见杨帆欲言而不敢言的模样时,李多祚颇有些发噱,可是当杨帆的计划说出来时,他就呆住了。
杨帆之所以有些犹豫,倒不是他故意做作,而是一些统兵打仗的常识他确实不懂。比如说,一个士兵每天可以急行军多少里路,可以携带几天的粮食,每人携带的箭矢通常是多少枝,军队驻扎下来时应该选择些什么地形,内外要布几层防御,分别要起到什么作用……
这些他都不甚了然,不清楚这些的人又如何带兵?
具体到他的计划上,他不明确的就是,从落日河畔到平家坳中间,有没有可以安排伏兵的地方,如果在那里设伏,能不能以仅比对方略多的兵力,对这样一支机动力强大的骑兵队伍实施歼灭。
在作战过程中,攻打马城的契丹人能不能及时集结起来收兵回援,以致对他们形成反包围。这些他不确定,但李多祚却很清楚。所以当杨帆异想天开地说出主动点一把火,引诱设伏的契丹兵回援时,李多祚马上就想到此计可行。
以假警讯引诱埋伏在外的契丹人回援,再半路把他吃掉,这跟同山中的契丹军正面交战,交战过程中再引回援兵参战完全是两码事。
而且以他手中有限的兵力,尤其是连番大败后低迷的军心士气来说,打敌军的埋伏和与敌正面作战,所产生的效果也截然不同。
至于攻打马城的那一路契丹军,且不说路途遥远,五十里的路程之外,他们根本不可能看到火光,即便他们看到了,要在夜色下把一支正在攻城的武装集结起来,再行回援,就算是最训练有素的军队也需要至少大半个时辰,更不要说是契丹人了。
这个计划完全可行,所以杨帆想点子,李多祚补充完善具体的可施行的行动计划,便成了今晚一次完美的反伏击。
大战持续到四更天,天色微明时,终于彻底结束了。
山谷中的大火已经大半熄灭,变成了一股股的烟雾升腾而起,无数具焦黑的或者血污满面的尸体横七竖八地枕籍在谷中。
山前的大战也已经结束了,现场惨烈无比,敌我双方无数的尸体混杂在一起,许多还保持着战斗的情形,扣着对方的眼珠、咬着对方的喉咙,圆睁二目,扭结在一起。不过总的来说,周军占了伏击的便宜,而契丹人最擅长的骑射又无从施展,所以伤亡数倍于周军。
“大将军,我这边的战事已经结束了!”
马桥,楚逸、李慕岚等大小将领兴冲冲地聚拢到李多祚身边,每个人都一身血污,有敌人的、有自己的,楚逸更是被山谷中的浓烟熏得一脸乌黑,就连李多祚本人在混战中也出刀杀敌,袍袂上溅了血迹,盔甲微显歪斜。
唯有杨帆,大概只是衣袖处蹭了些土,跟他们站在一起,颇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哈哈!痛快!痛快!这一仗,李某打得当真畅快,黄獐谷的怨气,总算是泄了一些!”
李多祚虽然年逾五十,却像年轻人一般神采飞扬,一夜的杀戮没有让他感觉半点疲惫,反而精神奕奕,只是眉宇间的杀气又重了几分。
“所有能战的士兵,立即进行集结,我们马上杀向马城!”
杨帆微吃一惊,他可不想大胜之后,马上再吃一个败仗,急忙劝道:“大将军,将士厮杀半夜,损失不小,体力匮乏,而且这里的消息只怕已经被逃散的契丹人报信回去,此时再攻马城之敌,恐难收奇袭之效!”
李多祚道:“杨校尉不用担心,本将军并未因这一战而忘乎所以。咱们打了一宿,契丹人在马城何尝不是打了一宿?咱们士气正盛,却是他们远不能比的。论起双方兵力,现在相差不多,或许他们已经收到消息,奇袭难以奏效,但是接下来这一战,本将军本就是要堂堂正正地大败契丹!”
李多祚宽厚的大手重重地落在杨帆的肩上:“杨校尉,这是个好机会,这一战要堂堂正正地打胜了,其意义远远大于消灭这股敌军,你明白?”
杨帆明白过来,用力地点了点头。
马桥道:“大将军,那边那些降卒怎么办?”
李多祚双目一厉,寒声道:“这一战,不要俘虏!解决了他们,马上出发!”


第二十一卷 契丹之乱 第0746章 武家阿斗
李多祚决心趁胜再战,重树周军士气,给整个河北战场士气低迷的周军注入一股胜利信心的时候,武懿宗刚刚率领大军,姗姗地赶到赵州。
武懿宗以娄师德和沙吒忠义两员老将军为先锋,先行出兵河北,他以后续兵马集结的速度过于缓慢为由,等娄师德和沙吒忠义率领先头部队抵达河北投入战斗之后,料想此时再去已无危险,这才发兵。
赵州先被契丹人攻打过,又被突厥人洗劫过,如今已是满目仓夷,城中百业一片凋零,尤其是突厥人退却前坑杀了大批从赵州掳走的少男少女,无数人家痛失子女,悲怆不已。
武懿宗十余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挺进赵州,赵州百姓看到他们,虽然神色木然,可心中还是有些安慰的。
虽然朝廷大军来晚了,总比不来好啊。不管经历了多少痛苦,日子总要过。如今有这样一支庞大的朝廷兵马驻扎于此,赵州总算是太平了。
武懿宗身材短小,腰背弯曲,一套明光铠穿在身上,难显英武之气,反而令他更显丑陋。猥琐。
赵州府衙的刺史在突厥人破城时已经自尽,许多官员或自尽或被杀,也有逃走的因为弃城而逃有失职守,不敢再回来。此时等在府衙前的只是一些在前番战事中藏匿民间幸免于难的小官小吏。
武懿宗身材短小,虽然骑的马并不高,可是到了府衙前,一扳马镫,那条短腿还是无论如何也碰不到地面,武懿宗脸上一红,忍不住向亲兵斥骂道:“蠢材,还不快接本将军下马!”
那亲兵赶紧走过来,单膝跪地扶住武懿宗,让他踩着自己的大腿,这才顺顺当当落了地。
赵州众官吏急忙趋前相迎,武懿宗矜傲地道:“河北匪患横行,皇帝陛下心忧河北百姓,是以派本将军前来剿匪。本将军今日兵至赵州,只是在此小住两日,略作休整,随即还要继续北上,直捣营州,平定贼寇……”
众官吏连忙恭维道:“大将军一路风尘,实在辛苦了。赵州能得大将军威武之师,再也不愁会受贼寇骚扰。闻听大将军到达,赵州上下,喜不自胜。今特备薄酒,为大将军洗尘,大将军,请!”
武懿宗傲然一笑,刚要举步进府,一名肩插红旗的军中小校飞骑而至,滚鞍落马,单膝跪地,抱拳大叫:“报!大将军,前方哨骑得到消息,契丹一部约四千余骑,突然出现在冀州地境,请大将军定夺!”
武懿宗非常淡定地站住身形,不屑地道:“区区数千敌寇,不过跳梁小丑,在本将军面前也敢嚣张,哼!本将军兵锋所指,弹指间便让他们灰飞烟灭!……嗯,冀州居于何处,距我赵州有多远?”
未等军中司马介绍情形,一个赵州官吏便急忙上前,向武懿宗解释了一番。
武懿宗本以为有娄师德和沙咤忠义在前,契丹人根本和他接触不上,此时一听冀州距赵州不过两百里的路程,一日一夜就能赶到,顿时脸色大变,骇然叫道:“区区数千契丹人岂敢袭扰冀州呢?这数千契丹铁骑之后定有大队人马。传令,速速退兵相州,建立防地!”
武懿宗一声命令,不只赵州官吏呆住了,就连他本部军中那些将领都傻了:“只不过是数千契丹骑兵出现,而且还在冀州呢,这位刚刚进了赵州的武大将军就要率领十余万大军从河北退到河南去了?”
右豹韬卫将军何迦密作为副元帅,不安地劝道:“大将军,敌骑不过数千人,我们有十余万大军,就算用人压也把他们压死了,末将以为这支契丹骑兵应该是还不知道我们大军赶到的消息,才敢骚扰冀州。我们应当速派一路兵马前往冀州,趁其不备,将其剿灭!”
武懿宗怒道:“糊涂!曹仁师、王孝杰,就是似你一般狂妄,才接连大败,损失惨重,致使朝廷颜面尽失!本将军用兵素来稳健,讲究的就是步步为营,岂能再蹈他们的覆辙!”
何迦密道:“那……那咱们就驻扎在赵州便是了,如果契丹兵马来袭,咱们这么多兵马也足以抵挡!”
武懿宗道:“赵州被契丹、突厥连番攻打,城池早已破烂不堪,不是善守之地!”
行军司马张元一挺着硕大的肚皮,上前建议道:“大将军坐拥十余万大军,岂有听闻贼军数千之众出没,便望风而逃的道理。贼军没有辎重,全靠劫掠为生,若我军坚壁清野,贼军势众十倍,也会知难而退,赵州自然不会陷入久困之局,待敌军退却时,我军再挥师追赶,可获大胜。”
张元一那一句“望风而逃”刺得武懿宗脸上一红,怒喝道:“若是中了敌军奸计,葬送了本部十万大军,这个损失,你张元一承担得起吗?‘逆流蛤蟆’,休得在本将军面前聒噪,传我将令,立即移师相州布防,违令者,斩!”
张元一其貌不扬,肚子肥大,双腿又粗又短,脖子上的肥肉多得看不到脖子,而且一双眼睛往外凸着,看起来就像一只正溯流而上的大蛤蟆,是以得了这么一个绰号。武懿宗气恼之下,也不管这是在军中,直接呼了他的外号,随即拂袖而去。
武懿宗急急走出府门,又叫那亲兵垫着他爬上马背,一溜烟儿去了,留下赵州府一众官吏和武懿宗手下众多将领目瞪口呆地站在那儿。
“这……这这……”
张元一气得浑身发抖,忍不住仰天一声悲笑,吟道:“长弓短度箭,蜀马临阶蹁。去贼七百里,隈墙独自战。忽然逢著贼,骑猪正南窜。”
张元一是个口不饶人的性子,对方虽是武氏王爷、一方大将,激愤之下也忍不住做了首打油诗讽刺。
他的意思是说:你手里拿的是长弓,射出的却是近箭,川马虽然矮小,你也要找个台阶才能骑上去。敌军已经远去七百里之遥,你却绕着城墙自己跟自己装模作样地战斗。一旦真遇到敌军,你骑着猪就往南逃了。
都统罗九纳闷地问道:“为何是骑猪而不骑马?”
张元一冷笑道:“一听敌军到了,吓得屎尿横流,夹着豕(谐音屎)就逃了,哪还顾得上骑马?”
众将领一听,忍不住哄堂大笑。何迦密虽也恼恨武懿宗无能,却也不能任由他们当着自己的面如此羞辱主帅,便沉着脸道:“住嘴!如此谈笑,成何体统!”
罗九问道:“何将军,咱们怎么办?”
何迦密道:“还能怎么办?军令如山,谁敢不从?走了!”
何迦密怒气冲冲地走出去,跃上战马便追着武懿宗去了,众将领长吁短叹一番,也跟着走了出去,只留下赵州府那些官吏站在那儿,眼看着“骑猪将军”一走了之,脸上有种说不出的神情。
武懿宗一开始只是畏战找些遁词,说他怀疑契丹数千铁骑只是先锋,后面还有大军相随。等他真正开始撤退的时候,反而越想越是这么回事了。
武懿宗想起曹仁师的全军覆没,王孝杰的阵亡当场,不由得一阵心惊肉跳:“契丹主力怎么会出现在冀州了呢,莫非……娄师德和沙吒忠义也完了?这样的话,契丹人一旦杀到,我命休矣!”
这样一想,武懿宗登时变色,突然勒住战马道:“来人!”
何迦密和张元一等人正垂头丧气地跟在他的身后,突然见他勒马停住,不由精神一振,只道这位骑猪大将军决心一战了,却听武懿宗喝道:“大军行进怎么这般缓慢?一旦敌军杀到,我们岂有生路!传令,抛弃一切辎重,全速行军,赶往相州!”
※※※※※※※※※※※※※※※※※※※※※※※※※※※
武则天收到李多祚大胜的消息后,欣喜若狂。
李多祚全歼了平家坳的三千守军,烧毁了他们的粮草,歼灭了契丹伏兵近六千人,又立即移师马城,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大败攻城敌军,打得他们落荒而逃。
这是一连派出四路大军,兵进河北后取得的第一场大胜,武则天自然开心无比。
更重要的是,李多祚破坏了契丹人的战略计划,这个意义比消灭十万大军更重要,武则天立即通令嘉奖,并下令武攸宜交出兵权,暂由李多祚节制。她算是看透了,自己这个侄子,根本不是带兵打仗的料。
喜气未消,她又收到了赵州官吏的弹劾奏章,弹劾武懿宗不战而逃,不但逃了,还把大量的粮秣弃置于途,结果被被第二日才杀到的数千契丹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