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水浒之星-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间接后果是,长城旅游收入全归人家了。
还有更严重的后果就是辽国骑兵稍微多抢点粮食就能饮马黄河边,挥鞭汴梁外。
所以,“燕云十六州”自从大宋建国以后,一直是国家重点关注的亟待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针对“燕云十六州”的问题,大宋前三届国家领导人采取了三种迥然不同的方法,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
第一代国家领导人是大宋太祖皇帝赵匡胤,他是一位职业军人,但却绝不是一位莽撞的武夫。他从不打没有把握的仗,他采取的措施是先做好准备,他是怎么进行准备的呢?
这是一个经济手段——“贮蓄”。
赵匡胤在国库之外单独建了一个“封桩库”,把每年的零用钱和财政节余贮存起来,目的有两个,一个是钱存够了,把“燕云十六州”用钱买回来;二是,如果对方不卖,就用这笔钱做为特别军费,以武力收复。
赵匡胤的主张相当于“要两手抓,而且两手都要硬”。
总之,无论是经济手段还是军事手段,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把所有权再转移回来。
宋太祖的钱是存够了,但目的没有实现,因为他的身体有一天突然变硬了,关于“燕云十六州”的问题只好留给了下一任国家领导人去解决了。
大宋第二代国家领导人是宋太宗赵光义,他是赵匡胤的亲弟弟,这个人是个有名的强硬派,所以,他没有用这笔钱去买“燕云十六州”。
一个本来属于“农民”所有的建筑物,现在还要“农民”用钱去买回来,哪个投资经理会干这种蠢事?
赵光义是英明的,也是果断的,他同时也是一位大投资家。他把赵匡胤的钱投资到战争这个项目上,他决定进行武力收复。
结果,钱花完了,长城的所有权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投资宣告失败。
后来,赵光义没事了就手捧一本厚厚的《投资指南》,边看边叨叨,留下一句至理名言,“要多读书呀,开卷有益。”然后,就把这件事给忘记了。
于是,“燕云十六州”的问题,又在赵光义死后,留给了下一任国家领导人去解决了。
大宋第三代国家领导人宋真宗赵恒是赵光义的三儿子,他能当皇帝纯属意外。
赵恒生在洛阳,长在东京,不象他皇爹和皇伯父都是大宋的职业军人,戎马一生,峥嵘岁月,大河上下,南征北战。
无论赵匡胤还是赵光义,他们都是具有开拓精神的那么种人,是在战争中久经考验的老战士、老革命家、老政治家。
他们都知道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就是:要保持拥有的,争取没有的。
赵恒没有一点地方像他的俩个爹。历史对赵恒的评价有一个词就是“懦弱”,那句“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就是问他呢。
这么懦弱的一位国家领导人,别说争取没有的了,就是保持拥有的都费劲。
如果,你让赵恒派兵去打大辽国,收复“燕云十六州”,他一定会骂你脑子被门挤了。
问题是,你不打人家,人家可不会放过你。
这一年,大辽国的萧太后带着他儿子圣宗皇帝耶律隆绪又带着打了“鸡血”的辽国骑兵来大宋国进行实兵跨境演习,演习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看怎么才能抢到更多、更快、更好。
这次辽国的演习目的超过预期,路上抢得粮食有点多,就有点赖着不走的意思了。
大宋真宗皇帝赵恒听到消息后,第一反应就是“逃”,他有一个最好的理由,就是“好男不和女斗。”
但赵恒没逃得掉,因为,有一位大臣拉着他的龙袍,死活不松手,并且说了一句:“陛下呀,你要跑了,南宋就提前到来了。”
赵恒是个有文化的人,他怎么会不知道什么是南宋呢?



'(118.耶律皇族)'
那位大臣就是寇准。
寇准,陕西华州人,当时是大宋宰相,有人称他为“天资忠义,能断大事;志身殉国,秉道嫉邪。”
赵恒面带惧色,央求:“老西,你先松开手再说。”寇准的外号叫“寇老西”。
“我不能松,我一松开手,你就会跑到杭州筹建南宋,北宋就灭亡了。”寇准给赵恒打工多年,他自然对自己老板的性格了若指掌。
“你要朕怎么做?”
“御驾亲征。”寇准说出了一个让赵恒胆子都能吓破的建议。
就这样,赵恒被寇准拉着来到前线——澶州。
不能不说赵恒是个运气特别好的人,当皇子的时候,大哥、二哥不是找死,就是找废,他这个老三捡了个现成便宜。现在,赵恒做皇帝,带兵头次出征,他俩位皇爹都打不过的辽国骑兵,现在打不过赵恒了。
大辽国的萧太后,可比赵恒有名不知道多少倍,萧太后干得最著名的一件坏事就是——害得杨家将满门尽是忠烈,一家子全是寡妇。
战争一度处于胶着状态,宋辽俩国最高领导人都对这种局面感到不满意了,于是,开始寻求解决的其它办法。
除了战争,其它办法就是和谈。
经过宋辽俩国友好谈判,双方顺利签定了“澶渊之盟”这个著名的“和平条约”。
“澶渊之盟”主要内容如下:
辽宋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齿论。
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
宋方每年向辽方提供“赞助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双方在边境设置榷场,开展国际贸易。
战争终于结束了,在回国途中,耶律隆绪高兴的问萧太后,“娘,好象我们占便宜了呀?”
“占便宜就对了。”
“为什么占便宜就对了?儿子不明白。”
萧太后慈爱得抚摸着耶律隆绪的头,说道:“儿呀,你不明白就对了。”
耶律隆绪这次是真得不明白了。
看起来,耶律隆绪不是智商有点低,而是当娘的教育方法不对头。
对了!“燕云十六州”呢?长城呢?“澶渊之盟”怎么提也不提一句呀?
宋真宗赵恒是一位没有收复“燕云十六州”勇气和能力的人,这也是促使他决定和大辽国签订“澶渊之盟”的根本原因。
宋真宗回到汴梁城之后,还做了一番解释,他是这么说的:“长城的所有权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留待后人去解决吧。”
赵恒回避了历史遗留问题,他做什么去了呢?会不会迁都杭州呢?
没有,历史上的赵恒还是一位评价相当不错的皇帝。
赵恒不仅仅只是一位懦弱的人,他还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也是经济领域的一位专家,大宋在他的领导下,实现了“咸平之治”。
更多的人可能不知道,赵恒还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诗人,有一天他对着考取进士的学子们吟了一首他刚刚作的新诗。
正是: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这首诗一面世,一下就震惊了大宋诗坛。
赵恒在那天还语重心长的补充了一句:“同学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读书,你们就找不到最好的老板!”
这就是关于“燕云十六州”和“澶渊之盟”还有“长城”的一段故事。
之后,历经百年,宋、辽俩国没有再发生过任何战争。
宋辽俩国,和平共处,兄弟相称,从此各守边境;辞旧迎新、礼尚往来,使者络绎不绝;互利双赢,共谋发展,商贸往来频繁。
友谊之歌唱响在世界的东方,大辽和大宋俩个世界强国实现了跨世纪的和平,在世界史上书写了一篇强强合作的宏篇巨著,在人类发展史上创造了和平共处的光辉典范,也成为中华民族古代文明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和平,国之福也,民之幸也!
谁也没想到,过去要倚靠长城来保障和捍卫的和平,现在只需要写着几个字的一张纸就可以实现。
难道,一张纸的作用,竟然超过了长城的作用?
是的!在那个时期和人类历史后来的很多时期都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可阻挡,不能倒退。不过,历史遗留的问题总得要解决,时间过了整整一百年,大宋宰相蔡京向大宋徽宗天子赵佶正式提出了“四项国策”,其中第三项就是“收复燕云”。
这个问题能否得以解决,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曾经有一位学者给一个国家的各种要素排了一个序,就是:民为重、国次之、君为轻。
意思大家都理解,可事实果真如此吗?
看看大辽国就知道了。
每一个国家都少不了皇帝,大辽国也不例外。
和皇帝一个姓的通常被称之为“国姓”,有“国姓”的这一群人就是“皇族”,大辽国的“皇族”就是耶律一族。皇族嘛,和皇帝有血缘关系的人都是皇族,他们出身高贵不说,结构也比较特殊,每一个皇族,必须拥有传说中的“龙皇血脉”,才能保证他们血统的高贵、尊崇,和纯正。
说起大辽国的“皇族”,除了现任的天祚皇帝耶律延禧之外,不能不提“皇太叔”耶律和鲁斡。
这个人可了不得,他是大辽国道宗皇帝耶律洪基的亲弟弟,耶律和鲁斡曾以宋魏国王——看看,一个王都显示不出他的尊贵了——的身份任天下兵马大元帅,而且,兵马大元帅在辽国不单单是一个职务那么简单,通常能做到这个职位的人,很可能会当辽国皇帝。
比如说耶律延禧在当皇帝之前就是全国兵马大元帅。
耶律和鲁斡差一点当了皇帝,不过,他现在职务是南京留守兼惕隐。
辽国的“大惕隐司”,专门管理皇族政教,惕隐是一个相当有身份和面子的官。而南京留守则是更有实权的一个职位,因为,南京留守司管得就是“燕云十六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