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从金庸武侠开始-第2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是你那传说的第七十三变。”
“正是!”杨戬确认了林恒的话,道:“变化之术说来并不玄奥,最浅显的就是幻化之术,有些修为的人都可使用,高级了就是完全变化之术,也就是天罡、地煞之变,此变化之术虽不凡,却无甚威力,只是一种神通罢了。我的七十三变乃是变化之术中最高级的存在,乃无上神通。”
杨戬为林恒解释了一下他的神通。这变化神通需要生灵精血,修士服下精血后以特殊手段,衍化精神生灵,加注己身,此就是这变化之道的原理。对于他自己身怀的精血杨戬也说了,是一位大巫的精血。以杨戬的能力,并不能变化成大巫,可却足以使得自己战力大幅度提升。实话实话,他变化的战力足以抵抗一般的大罗金仙。
听了这些,林恒羡慕不已,如此变化神通确实利害,比之所谓的地煞、天罡变化要高明多了,只是高级精血,哪里去找啊。
心头苦笑,林恒也只能暗自羡慕杨戬了,他有一个好师公啊,不仅得到了无上的炼体功法,还能得到大巫之血这种宝物,不过杨戬也真舍得,不自己吸收大巫之血,反而用来练这神通,若是林恒自己,恐怕就舍不得,毕竟一地大巫精血,足以让他有很大进步了。
他把自己比作杨戬 ,一想,却是怀疑杨戬可能不是一滴大巫精血,而是有不少,不然也不会那么浪费了。不过他有再多对林恒因为不用,毕竟他不可能给林恒用。
在杨戬的灌江口唠叨了几日,与他喝酒聊天,聊修炼,林恒过的倒也自在,只是没几年,林恒就告辞了,因为他意外的收到了师父的传信,让自己去一趟白鹿山,护一个小和尚。林恒初时有些奇怪,可脑子一转就想到了唐僧。白鹿寺不就在白鹿山吗?须菩提让自己保护的,不就是唐僧吗?
“师父果真是师父,真是聪明,竟然用这种方法让自己参加西游。”来到白鹿寺,林恒看到了那个和尚,见他面容俊美,佛法精湛,体内神光隐隐,知道此必是金蝉子的十世身了。以前,林恒还想着如何参加西游呢,可现在须菩提却帮他出招了,那就是暗中保护唐僧,在他有生命危险之时出手。
在前世各种小说中,就有这种暗中保护的角色,如今这角色却是成了自己啊。

第063章 观音临 西游起

西方佛教为圣人教派,天定必有大兴之时。西方二圣努力经营,于商灭周兴封神之战时渡截教三千红尘客,增气运,又有老子化胡,生多宝如来,化灵山,建设小乘,大乘小乘归一,佛教当兴。
当唐时,如来佛祖言小乘为小法,修佛者当以大乘佛法为终,然人间只知小乘,不知大乘。为佛教计,为人间计,当有人传大乘佛经于东土,广开佛门。此一言后,有观音尊者领旨而去。其时,泾河龙王因袁守城而犯天规,求到唐皇太宗之处,惜太宗处置不得法,使得龙王身死,引得一系列事端,唐皇也自幽冥走了一遭。
为传佛法,西方二圣早已打好招呼,故唐皇回生后,便遵从阴间所言,要开水陆佛会,招天地有德高僧,宣讲佛法,超度曾经冤死之人。
至此,陈玄奘出!
陈玄奘正是如来佛祖二弟子金蝉子转世,到此时已经是十世身,正当西游之时。他初生前父母遭逢大难,自身入白鹿寺,后替父母报仇,得父母团圆,自身也名气大涨,虽年纪不大,却被奉为一代高僧。此次唐皇招有德高僧,陈玄奘也因此广传人间。
贞观十三年,岁次己巳,九月甲戌初三日,癸卯良辰。陈玄奘大阐法师,聚集一千二百名高僧,都在长安城化生寺开演诸品妙经。那皇帝早朝已毕,帅文武多官,乘凤辇龙车,出离金銮宝殿,径上寺来拈香。
却说南海观音尊者,自领了如来法旨,便东渡西牛贺州,点化其中有缘妖怪,即之后唐僧之四徒。现今,他早已来到长安,等待有缘之人。今日,他看唐皇出行,便随之身后,待看到陈玄奘,知道此为取经之人,遂身化疥癞形容,身穿破衲,赤脚光头,手中却持有袈裟、锡杖,艳艳生光,熠熠生辉,看之即为宝。
一和尚看到,当即上前寻问:“那癞和尚,你的袈裟要卖多少价钱?”
菩萨道:“袈裟价值五千两,锡杖价值二千两。”
那愚僧笑道:“这两个癞和尚是疯子,是傻子!这两件粗物,就卖得七千两银子?只是除非穿上身长生不老,就得成佛作祖,也值不得这许多!拿了去,卖不成!”
那菩萨更不争吵,与木叉往前又走。行勾多时,来到东华门前,正撞着宰相萧星散朝而回,众头踏喝开街道。那菩萨公然不避,当街上拿着袈裟,径迎着宰相。宰相勒马观看,见袈裟艳艳生光,着手下人问那卖袈裟的要价几何。
菩萨道:“袈裟要五千两,锡杖要二千两。”
萧星道:“有何好处,值这般高价?”
菩萨道:“袈裟有好处,有不好处;有要钱处,有不要钱处。”
萧星道:“何为好?何为不好?”
菩萨道:“着了我袈裟,不入沉沦,不堕地狱,不遭恶毒之难,不遇虎狼之穴,便是好处;若贪淫乐祸的愚僧,不斋不戒的和尚,毁经谤佛的凡夫,难见我袈裟之面,这便是不好处。”又问道:“何为要钱,不要钱?”菩萨道:“不遵佛法,不敬三宝,强买袈裟、锡杖,定要卖他七千两,这便是要钱;若敬重三宝,见善随喜,皈依我佛,承受得起,我将袈裟、锡杖,情愿送他,与我结个善缘,这便是不要钱。”
萧星闻言,倍添春色,知他是个好人,即便下马,与菩萨以礼相见,口称:“大法长老,恕我萧星之罪。我大唐皇帝十分好善,满朝的文武,无不奉行。即今起建水陆大会,这袈裟正好与大都阐陈玄奘法师穿用。我和你入朝见驾去来。”
如此,菩萨见了唐太宗,卖了袈裟,太宗待玄奘深厚,当日便把袈裟、锡杖赠与玄奘,其披上袈裟,手持锡杖,真如一个神仙人物,看的人好不心痒痒。
光阴流逝,眨眼就是七日正会时,玄奘具表,请唐王临。太宗欣然往之,率百官、后妃而来。高台上,玄奘开讲佛法,妙妙之音引众人不胜心喜,向往之。
只是大家正高兴时,菩萨化身近前来,拍着宝台厉声高喝道:“那和尚,你只会谈小乘佛法,可会谈大乘佛法?”
玄奘闻言一愣,心中却喜,翻身跳下抬来,对菩萨起手行礼,道:“老师傅,弟子失礼,望多多见谅。弟子也曾听闻大乘佛法之说,然毕生所学、所见、所闻,无不是小乘佛法。老师傅即说大乘佛法,当之大乘所在,还请老师傅不吝赐教,告之玄奘。”
菩萨微微一笑,他看四周人面露疑惑,遂解释道:“小乘佛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浑俗和光而已。大乘佛法,能超度亡灵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
他之所言,让对佛法有所了解之人都心生向往,太宗更是满脸喜色,问道:“你那大乘佛法,在何处?”
菩萨道:“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
“你可记得?”太宗又道。菩萨点头,道:“我记得。”太宗更喜,请菩萨讲法,菩萨也不拒绝,上台讲解大乘佛法,众人听之,无不欢喜心悦,面露安详笑容。待菩萨讲道高潮时,却是飞入高空,脚踏祥云,显出原身,众人一看,无不跪拜,口称:“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在人群之中,角落之处,有一人却不曾跪拜,只是微笑看着,丝毫不在意观音现身。此人不用说,正是林恒矣!
这十几年,他一直跟在唐僧身后,看着他成长、学习,十八年,在他来说却是短短一瞬而已,丝毫不觉难熬,其中有趣处,更是让他哈哈大笑。今日,他知道是西游之时,心中有些兴奋,也有些可惜。兴奋的是,他可以见识那无数的妖怪了,可惜的是,平静的日子要被打破了啊,以后怕是没有悠闲时光了。
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林恒没有出面,没有阻拦,没有插口,只是看着。待观音离去,唐僧便领了取经任务,号唐三藏。几日后,唐僧领着两个随从起行,遇佛便拜,期间有僧问佛法,唐僧丝毫不隐瞒自己所学,一一讲述,让那些僧人无不欢喜。
待他们一路出了边界,却是心急赶路,中了妖怪陷阱,被人拿了,随从更是被吃,吓得唐僧面无人色。就在他焦急害怕之时,一老叟赶来,断了他身上绳索,此老者正是太白金星,他前来相助唐僧,无非为功德而。待他带着唐僧离开,一直跟随唐僧身侧的林恒却是显出身形。
“嘿嘿……”咧嘴一乐,林恒纵身而起,飞到双叉岭上,高声喝道:“小小妖怪,快快滚出来。”
“何人在此喧哗?”一声大喝,三妖相对而出,正是熊山君、特处士、寅将军三怪,他们三妖身后还跟着许多小妖,正是此地山精鬼怪。
“哈哈……区区山间小怪,也敢如此张狂?”林恒大声长啸,浑身气势如浪,一浪又一浪,压的众妖身形不稳,那些小妖更是噗通、噗通跪倒在地,只有三妖勉强站立,却也脸色苍白,浑身颤抖,冷汗凛凛。
“猴爷爷,猴爷爷,我们错了,我们错了,还请猴爷爷不要怪罪。”三妖知道林恒利害,哪里还敢嚣张,一个个跪倒在地,叩头求饶。
林恒冷笑一声,道:“你们这些妖怪在此胡乱杀戮,路过之人无不被尔等所食,罪孽深重,岂是一句话就可勉之?”看他们可怜模样,林恒想到自己此世也是妖身,不欲坏他们性命,便道:“罢了,罢了!你我总是妖身,却是不能害你们性命。但为尔等好,还需好好惩戒你们一番。”
他清口一吹,吐出许多金圈,金圈变大,一一套在三妖身上。三妖初感不适,可马上就没了感觉,心头惊异,不知如何是好。
林恒解释道:“此圈乃我所炼,不算高明。但若你们杀戮,此圈便会吸纳血腥之气,越来越紧,直至勒死你们。”
“爷爷饶命!”三妖一听,又叩头求饶。林恒嘿嘿一笑,道:“你们不用如此。我既然为你们套上此圈,自有拿下之法。只需你们去做好事,回报天地,时间到了,此圈自然可退去。”
说罢,林恒身子一纵,却是消失在他们面前,三妖面面相窥,感觉犹如幻觉一般,若不是脖颈间冰冷之感,他们真是不敢相信。
“二公,我们该怎么办?”熊山君似是自语,语气害怕。
特处士、寅将军苦笑,皆道:“还能如何,只能照办啊!”
有此一事,这三妖却是从此做好事,甚少杀戮,也得了一方善名,更因功德之助,修炼加快,没有几百年便一一挣脱了林恒设下金圈,可心性却已改变,知道林恒是为三人好,三人也不怪他,还特意立了他的雕像,日日叩拜,尊为上师。
另一边,得救唐僧却是吓坏了胆子,一路走的小心翼翼,看一好汉走来竟是以为又遇到了山中妖王,跪拜呼:“大王饶命。”
来人并不是什么山间妖王,而是山中猎户伯钦。他解释了自身来历,唐僧也松了口气,可下一刻伯钦却是一声大喝,叫住唐僧。他怕的一抖,伯钦却顾不上他,道:“长老小心,有山猫来了。”
唐僧闻言,更是害怕,不敢举步。他回头看伯钦举着钢叉,迎将上去,心脏更是跳到喉间,担心不已。不多时,一斑斓大虎出现,伯钦看了当即举叉迎去,那老虎却是返身便退。这伯钦乃山间猎户,常年在山中打猎,身上自有一股煞气,老虎看了都害怕,不敢相迎。
只是真都起来,老虎却也不弱,可也不是伯钦对手。两者对战有一个时辰,老虎被伯钦手中钢叉插了个透心凉,而他自己却面不改色,气不喘,反而哈哈大笑,一脸兴奋。
唐僧看之,夸赞道:“太保真山神也!”
“我有何本事,敢劳长老夸奖?这是托了长老的福,不然还遇不到这畜牲内?”伯钦一乐,一手持着钢叉,一手拽着猛虎,在前引路。唐僧牵着马,随后而行,待爬过前面山坡,看到一山庄,脸露喜色。

第064章 孙悟空脱困 金箍棒神威

“我师父来也!我师父来也!”五行山下,孙悟空声音传出老远,两只猴头在山间蹦窜,不多时来到一和尚与一大汉前。大汉戒备的看着两猴,喝道:“何方妖孽,快快退下。”
“两位不要怕,不要怕。我等奉大圣之命,特来寻求长老。”说着,二猴看向唐僧,脸上带着可怜兮兮之情。唐僧定了定心神,轻吐浊气,道:“两位……两位猴仙,不知你家大圣是何人?为何寻求贫僧?”
此时太保拍拍头,道:“这山旧名五行山,因大唐东征西定国,改名两界山。先年间曾听老人说:‘王莽篡汉之时,天降此山,山下压着一个神猴,不惧寒暑,不吃饮食,自有土神监押,教他饥餐铁丸,渴饮铜汁。自古到今,冻饿不死。’这两猴仙口中大圣必定乃那神猴。”
“正是,正是!”两猴也不顾太保言之失礼,快速点头。
什么饥餐铁丸,渴饮铜汁,那是扯蛋,若真有土地、山神敢如此,孙悟空出来绝对要他们好看。再说了,这些年有林恒留下的猴子照顾,孙悟空过的还是很不错的。
“那不知你家大圣找我何事?”唐僧心中更是不解。
一猴道:“禀告长老,不久前有观音尊者来此,说有东土大唐僧人会路过此地,可救出我假大圣。观音尊者让我家大圣拜您为师,护您前往西天。”
“观音尊者……阿弥陀佛!”唐僧对着西方拜了拜,道:“若是观音尊者所言,贫僧自然遵从。还请两位猴仙带路,让贫僧一观。”
“好,好,好!”两猴大喜,在前引路。两猴两人先后进入山中,不多时来到孙悟空镇压之处,看到了孙猴子。现在孙悟空可没多少狼狈了,他身上的杂污早就被清理干净,只是看着露出一个头的孙悟空,唐僧与伯钦还是感到震惊——如此大山,压在身上,竟然无事,不愧是神猴啊!
“师父,师父,快救徒儿出去。”孙悟空大呼,眼露急色。
唐僧点点头,伸手要去拿伯钦手中兵器,凿山救出悟空。悟空一看,大呼道:“师父不用费力,只劳您往山上走一遭,看到如来压贴,拜一拜就可以了。”
“如此甚好!”唐僧再次点头,他把马匹、行礼交给伯钦,一人往山上爬。隐在暗处,林恒轻轻吹去一口气,化作一缕清风,拖着唐僧,让他身轻如燕,别人也许察觉不到,可下面孙悟空却是看到了,瞪眼看来。林恒哈哈一乐,对他挤了挤眼睛,孙悟空大笑,让两猴、一人纳闷。
此时,山上唐僧在林恒相助下,以极快速度来到如来压贴之处,他看到山上金贴,恭敬拜道:“弟子陈玄奘,特奉旨求经,机缘来到此处,若果真与下方神猴有缘,揭得金子,救出神猴,当同证灵山。若悟徒弟之份,此辈是个凶顽怪物,哄骗弟子,不成吉庆,便揭不得金贴。”罢,唐僧上前,伸手欲揭金贴,此时一阵香风吹来,金贴随风而起,飞入高空,不多时就没了影子。
唐僧一看大喜,向下喊道:“金贴已经飞走了。”
“哈哈……”孙悟空大乐,身上劲力爆发,他一动,山体动摇,让上方唐僧几乎掉下来,伯钦一看,大声惊叫,惊醒了孙悟空,他对上喊道:“师父快快下来,老孙要出来了。”
唐僧闻言,快速向下而行,不多时便走了下来。孙悟空怕的从山体中抽出一手,摆手道:“师父快快退后,老孙要发力了。”
两猴、两人马上后退,只是他们的不远,也不快,让孙悟空屡屡催促,直到走了五六里远,孙悟空才停止叫声,哈哈一乐,整个人劲力暴起,那压着他的五行山瞬间被他巨力蹦出一道裂缝,塌陷开来。大笑声中,孙悟空蹿入高空,如飞鸟入林,好不快活。
“大圣,大圣……”两个猴子看到自己大圣脱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