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异能兴农家-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宏远爹见宏远娘今天心情大好,买卖东西也很有主见,加之手里攥着一千五百文钱(这可是一两半银子呀),心里也十分高兴。

知道宏远娘进了粮油店,一准不会少买。自己看着心疼(钱),又不愿驳她惹她不高兴,干脆来个眼不见心不烦,任你怎么买去吧!反正不在这头在那头,仍不了别处去。只嘱咐了一句:“能不买的就尽量不买,花钱的地方多着呢。”一个人在店门外看着红车。

店里有一男一女两个四十来岁的人,男的坐在柜台里打着算盘算账,女的坐在一旁悠闲地嗑着瓜子。看来是个夫妻店。

店里的粮食很全,有加工的成品粮,也有原粮。宏远娘(梁晓乐)在店里看了一圈,问了问价钱。

老板娘抬眼望了望梁晓乐母女,见二人穿戴寒酸,又一脸菜色,估计不是买主,胖脸立时拉了下来,把视线移向一旁,耐答不理。

“小样儿,看不起人怎么着?今天姑奶奶非让你伺候伺候我!”梁晓乐腹排着。

“老板,你给我把面粉、大米、小米都称二斤。”宏远娘(梁晓乐)说。

“带着家什了吗?”老板娘不屑一顾地说。

“带家什?”梁晓乐一惊。

原来这个时空里还没有塑料袋包装。顾客买东西都是自带家什。前世的梁晓乐用惯了店家白供的塑料袋,这世还没买过东西,所以头脑里根本没带家什这个概念。

“我们出门急了些,忘了带了。你能不能给我找个废旧的纸盒盛一下?”

“没有!”口气能把人冲到南墙上去。

“你们这不是有包装纸嘛,用纸包一下也行。”

“这是包挂面和干货的。”老板娘白了她们一眼,一副你买不起瞎捣什么乱的劲头。

宏远爹在店门外听说人家嫌没家什盛,就说:“慧敏,用盛无花果的口袋卖几斤白面就行了,咱没带家什,怨不得人家。”

梁晓乐却不这样想,好不容易来了一趟,拿着钱守着粮食买不能,这也太悲催了吧!

何况还有她这瞧不起人的态度!

“你把这里的粮食用纸给我包几样,每样二斤,包不起来的话,斤半一斤都成,我虽然买的少,但样数多,你开店的还怕卖货呀?”宏远娘(梁晓乐)对着嗑瓜子的女老板娘说。

“你就给她包几样吧?”算账的店老板没好气地对老板娘说。

“哪有买粮食不带家什的?”老板娘嘟囔着,慢腾腾地站起来,白拉着眼说:“你都要哪个?”

“面粉、大米、小米、江米、高粱米、黄豆、绿豆,蚕豆、红小豆,每样能包多少你就给我包多少。”宏远娘(梁晓乐)理直气壮地说。

在门外的宏远爹一听,心疼的只打扑拉,心里说:这慧敏今天是怎么了,花钱这样大手?难道那呆病转移成购物狂了。忍不住提醒道:“宏远娘,蚕豆和红小豆就别买了,挺贵的。”

宏远娘(梁晓乐)也没搭理他,对老板娘说:“你给称吧。”

店老板一看买卖不小,也过来帮忙。一张纸裁六开,中间再垫一小张,以防漏包。两斤粮食包起来,除了面粉以外,其他的包装纸都有富余。

“这也倒是个法儿。”店老板受到启发,很感激地望了宏远娘一眼,心里却说:这么贫寒的家庭妇女,却能想出这主意,比我这个贪吃的老婆强多了。

“看什么看,看了眼里挖不出来了。”老板娘见丈夫望向买主的眼睛发出光来,没好气地吼了一声。

店老板赶紧低下头包装起来。

“你们代卖盛油的瓶子或罐子吗?”宏远娘(梁晓乐)望着桶里的散油问道。

“没有。”老板娘仍然冷冷地说。

“你们要买油的话,可以到隔壁的陶瓷店去买油葫芦,不远儿,就隔着两个门市。”店老板说着用手指了指方向。

“好吧。你先把这些算起来,回头我们单来买油。”

 第三十三章 议

(新书,求收藏,求推荐,谢谢!)

“好吧。你先把这些算起来,回头我们单来买油。”

店老板把手里没包完的那包推给老板娘,拿起算盘一边拨算株,一边给宏远娘报着价:面粉十文一斤,大米十三文,小米十二文、江米十三文…………一通算下来,一共是二百四十三文钱。

过来付钱的宏远爹,脸上的表情比挨了一刀还痛苦。

梁晓乐偷着笑了笑。

出了粮油店,宏远娘(梁晓乐)又向着店老板指的方向奔去。

有了粮食得有家什盛。再说还得买两个油瓶盛油不是!

十斤装的陶瓷罐都是小口径大肚子样式,不能叠着放,买了几个红车上就装不下了。买了两个油瓶,回粮油店打了一斤香油一斤菜籽油。又到酱菜店买了点儿花椒大料小茴香(籽),一共又花了八十多文。

往回走的时候,梁晓乐黏在宏远娘怀里不下来,说什么也不坐红车,非让宏远娘抱着走。

她知道宏远爹一定有话说。

果然,刚走出集市,见路上人不多,宏远爹就开口了:

“慧敏,不是我说你,咱弄个钱儿不容易,你不该买这么多东西。”

“你看咱家里,除了棒子面,就是红薯、菜,吃的多单调。两个孩子又瘦又矮,比同龄的孩子矮半头还多,一看就是营养不良。我想多个品种,提高一下咱的生活水平。”宏远娘(梁晓乐)说。

“咱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剩下的这一千一百多文,把大嫂那三百五十文还了,还剩八百多文。我打算把借的粮食合成钱,兑给人家。欠人家的总不是个滋味,见了面都摸丢丢的(不好意思)。”

“你合成钱还不如把咱的棒子还给人家呢(空间里粮食有的是,唯一缺的就是钱。要用,得通过变通——梁晓乐心中暗想)?!咱没了再用钱买,没有吃亏沾光这一说。”

“倒是!我怎么就没往这上面想呢?还是娘子聪明。”宏远爹小小地调侃了一下。

“去你的。”宏远娘(梁晓乐)脸一红,又说:“还有,把家里的无花果、紫枣也卖了吧,眼下这两样值钱。我已经给店老板说好了。”

“还说呢你,我扯你衣角不让你说,你不听。那是给咱孩子们留的。我看宏远最喜欢吃那无花果了。再说,每样就几捧,能卖多少钱?!”

“不是买了香蕉和橘子了吗?!让孩子吃鲜果,好消化。”

“香蕉橘子个儿大,不经吃。还是那个出数。”

宏远爹说着,忽然想起什么:“哎,忘了!守着水果也没给乐乐一个吃。这孩子,今天怎么了,在你怀里这么老实,自己也不说闹着要。”

梁晓乐一脸黑线:咳,光顾了指挥宏远娘了,把这具小身体的本能也给忽略了。看来真是一心不能二用啊!

宏远爹停下红车,从篓子的瓦罐里拿出一个香蕉一个橘子,递到梁晓乐面前,说:“乐乐,乖孩子,爹和娘一高兴,把你也给忘了。给,两个都拿着。”

梁晓乐看了看,拿起一个橘子来(她的另一只手还摸着宏远娘的耳垂)。正看看,反看看,显出很新鲜的样子。

“咳,长这么大,还没吃过呢。孩子都不知道这是吃的?!”

宏远爹哀叹了一声,又说:“来,闺女,爹给你剥开。”说着从梁晓乐手里要过橘子,把皮剥了,然后掰下一瓣递到梁晓乐的小嘴儿里,又把剩下的递给她。

梁晓乐嚼了一下,很甜,略有点儿酸头,更增加了口味。松开摸耳垂的小手掰了一瓣递到宏远娘嘴里,又掰了一瓣递到宏远爹嘴里。

宏远爹很夸张地咂着嘴说:“真好吃。乐乐真孝顺。这是爹这几年来吃的唯一的一瓣橘子,还是俺闺女给我的。把我整个身子都甜透了。”

宏远娘则木木的,没有任何表情。

梁晓乐赶紧又摸住她的耳垂。然后冲着宏远爹调皮地纵了纵小鼻子,想笑,却没笑出来。

………………

一段小乐章演奏完,继续推车上路。

“哎,慧敏,我看你还真是个做买卖的料呢。”宏远爹一拐一瘸地推着红车,仍然兴致勃勃地说,“进集不大一会儿,我发现你的眼神儿就欢实起来了。这到处问价的招数,当初我就没想到。打算和近处里的人打听一下就行了。尤其卖苹果争价时,那嘴真是跟吃料豆似的,‘叭叭’的,我都怀疑那话是不是从你嘴里说出来的?!”

“不是从我嘴里,难不成是从你嘴里说出来的?!”宏远娘(梁晓乐)说。

“也是的。打死我也说不出那话来。哎,你怎么就想到批发给人家的?”

“这无花果是稀有水果,价钱又贵,一般老百姓谁买的起?在集上很难出手。再说了,咱在集上摆摊卖,肯定会碰上村里的人,问起来,你怎么回答?”

“在家里你怎么没说这个呀?”

“我这不也是在看事做事嘛,实在批不出去,也只有走下下策了。咱不是罗锅子上山——前(钱)紧嘛?!”

“等咱有了钱也开个买卖铺,让你施展才能。”

“我盼着呢。那样对你也有好处,省得…………”宏远娘(梁晓乐)没有说下去。

“嘿嘿,我习惯了。”宏远爹笑了笑,一脸的幸福,“你平时那么懦弱,话都不敢给人说,怎么想起给人家争价来了?”

“还不是被逼的。这买卖上,买的多会儿都嫌卖的贵,卖的永远嫌卖的贱,你不争,他还当你是软柿子哩,往狠里算计你。”

“要是争黄了呢,不就卖不成了?”

“我心里有数。也不是毫无根据地乱争。商店进货,大都是百分之三十的利润。按这个给他们争,他觉得你不好糊弄,才服你呢。”

“我真服了你了。”

宏远爹说着,放下红车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

“你抱着孩子,我推会儿吧。”梁晓乐见解释的差不多了,便示意宏远娘替换他。

宏远爹大概也是累了,离开红车就要接梁晓乐。梁晓乐赶紧争着坐到红车上。她不愿被宏远爹抱,一走一晃,晃得她心疼。

 第三十四章 街议

(新书,求收藏,求推荐。谢谢!)

“嗬,一只兔子!”走着走着,宏远爹忽然招呼了一声。

“哪里呀?我看看。”梁晓乐说着扎撒起小胳膊要宏远爹抱起来。她个太矮,又是坐着,被红车上的荆条篓子和瓦罐挡住视线,看不见前面的路。

宏远娘见状,立马停下,解开了揽着梁晓乐身子的绳子。宏远爹把她抱了起来。

前面路上果然有一只土灰色的野兔,正顺着他们走的土路一蹦一跳地往前跑。大概还没发现有危险,跑的并不快。

这还是梁晓乐穿越一来第一次见到野兔。猛然想起吃花野雀时,宏远曾经说过“要是一只大兔子撞在树上多好,那样咱就能煮一大锅肉了。”宏远爹说他贪心不足,还轻轻打了他一个小爆栗。自己也高兴地拍着小手嚷“下回吃兔肉肉”。由于没碰上过,这个心愿还一直没能实现呢。

现在面前就有一只野兔。何不让小萝卜头宏远的“贪心”小小满足一下,也好为家里的饭桌上添一道肉菜!

梁晓乐这么一想,眼睛望着前面的一棵大树,心里想象着兔子撞上去的情景,心念一动……

“嘿,撞树上了!兔子撞树上了!!”宏远爹兴奋又惊奇的高声嚷道。

“看样子撞的不轻,都躺下了。”宏远娘也看到了,木木地说。

“快着走,咱捡兔子去!”宏远爹说着,抱着梁晓乐跑起来。他的身子一左一右急速地摇晃着,梁晓乐就像筛子里的煤球一样上下左右颠簸。

“爹,放下我,你一个人快着去,要不兔兔跑了。”梁晓乐既为宏远爹减轻负担又为自己解脱地说道。

“好,你慢慢跟娘走。”宏远爹放下梁晓乐,一个人一钻一跳地向前跑去——原来瘸子跑起路来像蹦!

梁晓乐又被“捆”到红车上。宏远娘脚下也加快了速度。

梁晓乐和宏远娘走到大树跟前时,兔子已经死了,嘴里和鼻子里有鲜血流出。

宏远爹怕弄脏红车,一只手抓住兔子的两条后腿,提着往前走路。

“德福,哪里弄了只兔子?”后面赶来的同村赶集人见了,问道。

“捡的。”宏远爹“嘿嘿”笑着说。

“捡的?!兔子这么好捡?光听说有打兔子的,还没听说过捡兔子的。”

“你看我像打兔子的人吗?”

“兔兔自个撞到大树上,我爹捡起来了。”梁晓乐奶声奶气地说。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只能如实相告。否则欲盖弥彰。

小孩子口中无戏言,想必是真的。

“你小子行啊!挑河水鱼往岸上蹦,走路兔子往树上撞!好事全让你赶上了。”那人羡慕地说。

“嘿嘿,老天爷爷睁开眼了!见我梁德福好人被欺负,想着法儿地补偿我哩。”

谁知,宏远爹不经意的一句话,却在梁家屯引起一场不小的振动,也给这个家庭蒙上一层神秘色彩。

……………………

“听说了吧,德福在赶集回来的路上捡了一只兔子!”

“捡的?兔子也能捡?”

“说是兔子自己在大树上撞死的。”

“‘守株待兔’倒是听说过,可那只是个故事,生活中哪有这事?”

“生活中有鱼自个往河岸儿上蹦的吗?可他偏偏就遇上了!”

“这话是德福自己说的,可见是说笑哩。”

“不见得,他家小小子也这样说。”

“你信?”

“你不信就说出个不信的理由来。反正他们瘸的瘸,小的小,从水里一条鱼也捞不到。”

“就是能捞到,也捞不到鲤鱼。那西河里的鱼,最大也是一扎长的鲫鱼,你们谁见过有捞上鲤鱼来的?一条还一斤多重!”

“有鲤鱼他也捞不上来。都霜降了,又是早晨,河水冰凉冰凉的,他那条伤腿下到水里,光冰也把他冰抽筋了,别说捞鱼了!”

“那,兔子他就追的上?好腿好脚的人都没空手逮住过兔子的?何况是他!”

“真奇了怪了呢!”

“还有奇怪的事呢。听说他们在西山坡寻的无花果个大的像水白杏(杏的品种名,个头比较大,七、八个一斤),紫枣个头比核桃不小;苹果一斤一个,鸭梨八、九两重!”

“他比人们晚去了半个月,西山坡上不知被寻了几个遍儿,早没什么了。我敢保证:他寻来的一个也不是西山坡上的。”

“不是西山坡上的又是哪里的?附近再没别的地方可去!”

“果子的事他家没漏出一点儿口风。”

“反正不是偷的。一来德福不是这种人,二来就是去偷,他瘸着个腿也偷不了这些来。听说卖了一千五百多文呢。”

“我孩儿他娘舅的二大爷哎,一两半银子呀!”

“难不成那瘸子挖到一个聚宝盆放在家里了?要什么有什么?”

“聚宝盆不聚宝盆的吧,这里反正有点儿说不清道不明的神气儿。他自个都说是老天爷爷给他的呢!”

………………

街上人们的议论也传到安桂花耳朵里。一向狂妄自大、眼睛长在夜亮盖(脑门)上的她说什么也不相信:那个软蛋song包窝囊废梁德福,碰一次巧也就算了,哪里爷儿爷儿就光照在他头上?!

可事实又不由得她不信!当德福还了她三百五十文钱后,更坐实了人们的传言。

那两桶活蹦乱跳的大鲤鱼,可是她亲眼看见并从里面抓了两条出来的。那鱼那个肥,味道那叫一个鲜,直到现在想起来还留哈喇子呢。

说来这事也巧,那天本来没事做,不知怎么就想出去溜溜弯儿,恰巧就让自己给碰上了推着鱼往家走的梁德福。刚走到跟前,那鱼就打扑拉!怎么早不打晚不打,偏偏自己刚走到就打,这不是那鱼在明摆着给自己送信儿哩嘛!明摆着弄出动静惊动自己哩嘛!

对呀,为什么他梁德福捡了便宜,那鱼就给自己送信儿呢?这说明自己与那东西有缘,是老天爷预备给她的,借梁德福的手给她送了来,梁德福跟着沾光。

光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