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异能兴农家-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您的模样和身段儿没有变化。又听您说到‘赖子’和‘一双儿女没人照管’,我就联想到了您。不敢确定,所以,就以打听人试探您。”梁晓乐高兴地说。

“我对你的印象还是这么高的时候。”玉云母亲说着,用手比划了一个二尺来高的距离“想不到你这么大了?!”。

“玉云和宏根都比我高半头。他们姐弟两个现在几乎一般高。”

“他们过得好吗?”玉云母亲说到这里,声音有些哽咽。

“好,好着呢。”

于是。梁晓乐便把宏远娘收养梁玉云、梁宏根姐弟俩的情况,以及梁家屯村里的变化,简单扼要地说给了玉云母亲。当然,涉及到自己的事一句也没有提及。

“你娘真是个大好人啊!受了这么多年的委屈,终于等到了老天爷爷睁眼。我那两个孩子。没少吃你家的零食。最终还是依靠了你母亲。谢天谢地,我那两个苦命的孩子遇上大好人了!”玉云母亲说着,还双手合十,对着北方作了三个揖。

说到了儿女,玉云母亲很自然地想起了自己的仇人,眼里立时浮起一抹恨意:“乐乐,那个混蛋还在村里吗?”

梁晓乐自是知道她说的是谁。便说:“没有。自那事以后,他就逃跑了。官府缺席判了他个死刑,秋后问斩。并贴出告示到处捉拿他。”

“这个畜生。早该千刀万剐!”玉云母亲恨恨地说。

“其实,这件事我有很大的责任。”梁晓乐自责道:“那天,玉云姐对我说了赖子去您家的情况。我……犹豫了一犹豫,没有去。要是去了的话,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我……对不住您和玉云姐弟。”

“咳,那是个畜生。你一个三岁的小姑娘——当时你三岁,对吧?”

梁晓乐点点头。

“还是得?你一个三岁的小姑娘过去,又能起什么作用?咳,都是命,我的命苦哇!现在我真后悔,当初怎么不说拿起切菜刀把他给剁了?!”玉云母亲恨得咬牙切齿。

梁晓乐见状,忙说:“这几年里,村里人都说没见过他,是死是活也不知道。保不准呀,还许死在别处了哩?!”

“没死,肯定还没死。”玉云母亲确定地说“我天天在这奈何桥上守着,还没有见他过去过。”

“他罪大恶极,是记录在案的要犯,就是死了,也得打入地狱,怎么会出现在奈何桥上?”梁晓乐分析道。

“地狱那边我也托了一个鬼差给看着呢。只要有他的名字,它会告诉我的。”

“噢。不过,他一个为恶之人,自会受到惩罚的,您没有必要非得自己处治它。我认为您还是应该早些时间去投胎,从新过新的生活。”

“刚才听你说了阳间的情况,我心里还好受些了。我就怕人们不知道原委,让那个混蛋蒙混过去。那样,我的仇也只有靠我自己来报了。”

梁晓乐点点头,说:“现在您既然知道了,那就放心地去投胎吧。早一天结束,就少一天痛苦。”

玉云母亲望了望梁晓乐,表情变得有些木讷。发了一会儿呆后,忽然问梁晓乐:“你还没有告诉我,你怎么会到这儿来呢?难道你……也已经死了么?”

梁晓乐笑了一下; 然后对它摇了摇头,说道:“没有。大娘,这话怎么对你说呢?其实……其实……我是过阴的。”

梁晓乐说完,便把来这里的原因十分委婉地简单说了说,并把经过也告诉了它。

玉云母亲听完以后大吃一惊,然后对梁晓乐说道:“天啊,你的胆子也太大了吧!这么小就吃上阴间饭了?!不过,吃阴间饭的不应该走这条路呀?!一般人是过不了恶狗村的?!”

吃阴间饭是指阳间的阴阳先生。这类人都身怀异术,能斩妖除魔,游走阴间。所以称吃阴间饭。

梁晓乐摇摇头说:“我是偶然为之,谈不上吃这碗饭。你刚才说不应该走这条路,难道还有别的路可走吗?”

“我听鬼们说,阳间过来办事的人的灵魂,都走鬼门关那边。那里有专门机构负责管理这一块。当然了,每一位都要经过严格审核,确有需要进入地府的,交一笔钱款就能进入。而阴市存粹是死人灵魂所走的路线,有来无回。对来办事的灵魂来说,危险性很大。首先火车就不给拉到终点。那个恶狗村,一般人都过不了。”

梁晓乐点点头:“确是如此!那些恶狗够恶的。”心里却想:怎么小玉麒麟没给我说呢?自己可是完全顺着它指的路线走的呀?

如果真如玉云母亲说的这样,回去非得给小玉麒麟算账去不可!!!

“你的能耐真大,居然过来了。”玉云母亲称赞道。赞完又说:“为了亲戚的事(梁晓乐把路新铭说成了自己的亲戚)而闯地府,值吗?”

“哦,这个亲戚的对象对我帮助很大,有恩与我。”梁晓乐回答。

“对象?”玉云母亲瞪大了疑惑的眼睛。

梁晓乐暗骂自己糊涂:怎么到了阴间就不注意措辞了呢?于是赶紧纠正说:“哦,就是他还没结婚的媳妇——未婚妻(成不成的先这样给他们安排下,反正它也回不去证实)。”

“你真是个重情义的人。将来一定有出息。”玉云母亲又称赞说。

“我觉得,大娘,你应该快些去投胎,结束自己的流浪生活。”梁晓乐不想过多的谈论自己,何况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做。便绕开话题,劝道:“大娘,我送你过去,好吗?”

“咳,已经耽搁了这么好几年了,也不在乎这一会儿。我已经办了暂住证,投胎名额是少不了的,我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玉云母亲表情明快起来:“现在我还不想去,想陪陪你,毕竟我在这里已经好几年了,比你熟悉。”

梁晓乐闻听猛一怔,心道:我一个人还害怕暴露呢,两个人(鬼)在一起,目标更明显了。于是便说:“这事不宜目标太大,我一个人蛮能对付得了。你就当没看见过我,赶快去投胎。这才是你唯一的选择。”

哪成想玉云母亲根本就不往这里考虑,对梁晓乐说道:“你们在阳世无微不至地帮我照看我的两个孩子。既然让我在阴间遇见你了,也是上苍安排我回报你们的机会。我说什么也得帮帮你。最起码,我可以给你带路吧!也好了却我的心愿。”

梁晓乐苦笑了一下说:“那,好吧,我想去酆都,咱俩一块儿走到那里,你就回来过奈何桥,怎么样?”

玉云母亲笑呵呵地对梁晓乐说:“其实我就是这个意思。”

于是,玉云母亲与梁晓乐,一大一小,一左一右地走出了小树林。

树林外面是一条青石板铺成的路,宽约两米,路面不很平整。路两边开着一丛丛花朵,形成了一个花径,一直向两头延伸。花朵鲜红鲜红的,不见一片绿叶,与灰蒙蒙的天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看来,这就是黄泉路和彼岸花了。

“传说,黄泉路上有彼岸花,又因其红的似火而被喻为‘火照之路’, 指引亡灵走向忘川河的彼岸。也是长长的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与色彩。果不其然。”

梁晓乐赞叹道。(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正文 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生石前见前生

“你知道这花?!”玉云母亲听到梁晓乐的赞美,好奇地问。

“嗯。”梁晓乐被花的颜色调起了兴趣,心情大好,见玉云母亲问,又说:“彼岸花又叫地狱之花,看到彼岸花,就说明人已经死了。对活着的人来说是个忌讳。关于这个,民间还有一个传说呢!”

“我光知道这花的名字,没听说过传说,你给我说说吧。”玉云母亲说。

梁晓乐也不客气,边走边讲:

“相传,以前有两个人的名字分别叫彼和岸。彼是个英俊潇洒的青年,岸是一个貌美如花的女子。神规定他们两个永不能相见。他们心心相惜,互相倾慕,终于有一天,他们不顾上天的规定,偷偷地相见了。并结下了百年之好,决定生生世世永远厮守在一起。

“因为他们违背了神的旨意,神便给他们两个下了一个狠毒无比的诅咒:既然他们不顾天条要在一起,便让他们变成一株花的花朵和叶子,并惩罚:有花不见叶,叶生不见花,生生世世,花叶两相错,永远无法相见。

“于是,大地上生长出一株奇特的植物:有花时无叶,有叶时无花。花和叶永远不相见。

“传说轮回无数后,有一天佛来到这里,看见地上一株花气度非凡,妖红似火,佛便来到它前面仔细观看,只一看便看出了其中的奥秘。

“佛伸手把这花从地上给拔了出来,感慨地说道:‘你们相念不得相见,相爱不得厮守。这是上天对你们的诅咒。让你们缘尽却不散,缘灭却不分,我不能帮你解开这个咒语,便超度你们去彼岸。让你们在那里花开遍野吧。’

“佛在去彼岸的途中,路过地府里的忘川河时,不小心被河水打湿了衣服。而那里正放着佛带着的这株红花。

“等佛来到彼岸解开衣服时,发现火红的花朵已经变做纯白, 以为彼岸从此相忘。佛沉思片刻,大笑道:‘大喜不若大悲,铭记不如忘记,好花,好花呀。’佛将这花种在彼岸。

“既是彼岸。又是二人的名字,随取名彼岸花。

“可是佛不知道,花的颜色留在了忘川河中 他们宁愿带着怨恨在河水里徘徊 也不愿接受佛祖的恩惠 更不愿意彼此相忘。他们终日哀号不断,令人闻之哀伤。

“地藏菩萨神通非常,得知一切后。便来到河边,用法力将花的颜色收集起来,走到白色的彼岸花前,叹到:‘你脱身而去,得大自在,为何要把这无边的恨意留在本已苦海无边的忘川河里呢?我便让你做个接引使者,指引走向黄泉路的亡灵脱离苦海,走向轮回。就记住你这一个色彩吧,用你的色彩为迷茫的亡灵引路。’

“于是。地藏菩萨就把彼岸花遍种在了黄泉路上,引导亡灵走向奈何桥,走向轮回。”

…………………………

“你知道的真多。”

梁晓乐讲完,玉云母亲赞叹道。

“这都是听人们说的。关于这边,我知道的就少了。大娘,你也得多给我指引着点儿。”

“这个自然。毕竟我过来好几年了,捡耳朵也把耳朵捡满了。就是嘴笨,说不了你那么好听。”

一路上,玉云母亲表现的很高兴。不住地说这说那,虽然都不是重要信息,却也让让梁晓乐消除了寂寞和孤独感。

“乐乐,前面就是有名的三生石了,要不要过去看看?”玉云母亲用手指着,自觉地担任起了“导游”的角色。

三生石?梁晓乐闻听吓了一大跳。因为这太有名儿了; 以前她还一直以为这只是个传说呢; 没有想到还真的存在?!

梁晓乐顺着玉云母亲手指的方向望去; 只见那边的空地之上,确实围了不少的鬼魂。看来都是一些还没有去投胎的主儿,笑声夹杂着哭声传来,估计都是在为自己的前世今生而伤感或者高兴吧。

所谓三生石,顾名思义是一块石头。但是又不是普通的石头,似玉非玉似石非石。关于这块石头,民间还有一个美好的传说:

相传,女娲在开始用泥造人的时候,每造一个人,边取一粒沙作计。那沙聚少成多,最终竟然形成了一块巨大的石块。女娲将其立于西天灵河畔。

此石因其始于天地初开,受日月精华,灵性渐通。

随着日夜轮转,沧海桑田,不知过了几百几千春秋,只听天际一声巨响,一石直插云宵,顶于天洞,似有破天而出之意。

女娲放眼望去,大惊失色,只见此石吸收日月精华以后,头重脚轻,直立不倒,大可顶天。且长相奇幻,竟自生出两条神纹,将石隔成三段,纵有吞噬天、地、人三界之意。

女娲急施魄灵符,将石封住。心想:自造人后,独缺教化轮回神位,便封它为三生石,赐它法力三生决,将其三段命名为前世、今生、来世,并在其身上添了一笔醒目线,只要鬼魂经过,石头上就会显现出此鬼的三世:前世、今生和来世,一切因果报应一目了然。

为了更好的约束其魔性,女娲思虑再三,最终将其放于忘川河上奈何桥一侧,掌管三世教化轮回。

因为这块石头记录着天地万物之造化,每一个路过投胎的人,只要用心看一看,便知道前世今生所做之事的前因后果,以及因此而牵连的来世。为善的更加发愤图强,为恶的无不幡然悔悟,悔不当初。

行过教化之后,该还的债、欠下的情,又都在三生石前一笔勾销。然后了无牵挂地喝下孟婆汤,踏上奈何桥。

想到这里,梁晓乐心想:既然来了,何不过去看看。自己的前世今生是知晓了,再知道来世是什么做什么的话,岂不快哉?!

“听您的,我们过去看看吧!”梁晓乐答道。往那里走时又好奇地问:“大娘,您看过吗?你的前世是什么呀?”

玉云母亲望望梁晓乐,然后笑着说:“我呀,辈辈都是受苦的命。我上辈子竟然是一头牛?!”

“牛好呀!”梁晓乐赞道:“十二属相中牛排第二。农民们把牛当做好朋友。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鞠躬尽瘁为民众。大娘,您上辈子伟大呀!”

“看你这张小嘴儿,‘叭叭’的真会说。牛皮都叫你吹破了。”玉云母亲说着,“哏哏”地笑起来。笑毕又说:“不过呢,你说的和石头里说的还真有点儿相同。哎,乐乐,先别说我了,看看你自己前世是什么吧?”

梁晓乐心想:我的前世我自己明镜儿似的,还用看吗?嘴上却说:“兴许还不如你哩?!”

二人(鬼)说着笑着,不大一会儿便走到了三生石近前。

三生石果然很奇妙,大概有四五米高。在灰蒙蒙天色的映照下,周身却呈现出一种淡黄色,显得神秘莫测。

石头旁边有很多的鬼魂。它们有的放生大笑,似乎很开心的模样;有的却哭的不成样子,似乎悔的不行;有的却似在沉思,似乎正在思考着轮回的奥妙。

“这三生石只能自己看自己的,别人跟着也没有。”玉云母亲对梁晓乐说:“你自己去吧,我在这里等你。”

梁晓乐点点头。心想:这是一定的了。要是能看清别人的,这么多鬼围着一块石头看,还不乱套了哇。

梁晓乐离开玉云母亲,一个人穿过鬼群,走到石头近前。

只见这块大石头旁边和奈何桥头一样,也立了快石碑,上面有一副对联,上联是:“前世今生皆映来世”,下联是:“缘生缘灭原来如此”。横批:“三生石”。

梁晓乐调整了一下心情,让自己平静下来。她知道像这种事必须用心专一,不能心存杂念。

很快,梁晓乐的影像映在了上面,俨然是一个身穿黑寿衣的小女僵尸。梁晓乐知道这就是自己现在的模样,说明自己已经进入石头当中。

但是这种影像马上就变的模糊了。像是平静的水面映出的倒影,让人平白无故地扔进一个小石头一样,泛起了涟漪。

随着涟漪渐渐平静,石头上出现了一个窈窕淑影:鹅蛋型的脸庞细嫩白皙,两团淡淡的红晕,嘴角蓄着微笑,双眼明亮有神,闪着快乐的光芒。鼻梁笔挺,鼻头圆润,头上乌黑的长发披肩,身上是一件雪白的新款风衣,把一米六八的身材衬托的阿娜多姿,该凸的地方凸,该翘的地方翘——不是梁晓乐前世的那个梁晓乐又是哪个?!

穿越了五年又见了自己的原身,虽然是在阴间的三生石上,也让梁晓乐震撼的不能自己。

不知是高兴还是悲痛,梁晓乐已是泪流满面,石头上的影像也变得模糊起来。

“不能这样!好不容易见到前世的自己,说什么也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梁晓乐告诫自己,猛挤了两下眼睛,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